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32章疤痕之下 ...

  •   第32章:疤痕之下

      寻找当年化工厂的老工人和车间主任赵德明的工作迅速展开。然而,时过境迁,工厂早已倒闭改制,原厂区变成了商业住宅小区,人员流散四方,查找工作困难重重。

      几经周折,调查员终于找到了两位当年与□□同班组的老工人。如今他们都已是年过半百,提起旧事,依旧讳莫如深,眼神闪烁。

      在凌曜耐心的保证和劝导下,其中一位老师傅才嗫嚅着开口:“建国他…是个老实人,技术也好,那天晚上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心里也犯嘀咕…但厂里当时咬定是操作失误,赔了钱,谁还敢多嘴?弄不好工作都没了…”

      “赵主任呢?那天晚上有人看见他去了车间?”凌曜追问。

      另一位工人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好像…好像是看到他了,但很快就走了。后来警察来问,赵主任说没去过,我们…我们也就没敢乱说。”

      “赵德明后来怎么样了?”

      “厂子倒闭前他就调走了,听说去了外地,具体就不清楚了。”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凌曜没有放弃,他扩大搜索范围,最终从当年厂里的财务记录中,找到了赵德明的身份证信息和一個银行账号记录,顺藤摸瓜,发现赵德明在工厂倒闭后不久就举家迁往了邻省一個小城市。

      凌曜立刻联系了当地警方协助调查。很快,消息传回:赵德明如今在当地一家私营小厂做管理,生活普通。

      凌曜决定亲自跑一趟。

      在小城那家嘈杂的私营小厂办公室里,凌曜见到了赵德明。他已是一个头发花白、身材发福、眼神里带着些许疲惫和警惕的中年人。

      当凌曜亮明身份,提及十一年前的化工厂事故时,赵德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当时调查得很清楚了,就是□□自已操作失误!”赵德明的声音有些发干,重复着当年的结论。

      凌曜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拿出那张增强处理后的照片,指向那个模糊的鞋印。“赵主任,事故现场发现了这个鞋印,不属于□□,也不属于标准劳保鞋。技术鉴定显示,鞋印的花纹比较特别,像是某种品牌的休闲皮鞋。”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着赵德明:“我们查阅了当年工厂的出入记录和您的证词,您坚持说当晚一直在办公室。但如果有证据显示这个鞋印与您有关,或者有其他人证…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不仅仅是伪证,还可能涉及重大责任事故瞒报。”

      赵德明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呼吸变得急促。心理防线在专业审讯和确凿证据(尽管是推理)面前,开始崩溃。

      沉默了漫长的几分钟后,赵德明终于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脸,声音带着哭腔:“我…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没想害死他…”

      根据赵德明断断续续的供述,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当年厂里为了赶一批重要订单,明知三号车间的那个反应釜有一个阀门存在轻微泄漏隐患,但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及时停产维修。事故当晚,赵德明接到□□报告阀门异响,他害怕停产耽误交货会被上级重罚,便亲自去车间,想尝试紧急处理一下。在操作过程中,他不慎弄坏了本就老化的阀门,导致灾难性泄漏。他惊慌失措,看到□□被喷溅受伤倒地,害怕承担责任,便仓皇逃离现场,并伪造了不在场证明。厂方为了声誉和避免巨额赔偿,顺水推舟地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已死的□□。

      “我后来每天都做噩梦…厂子倒闭后,我就躲到了这里…我知道我对不起老陈他们家…但我没办法啊…”赵德明痛哭流涕。

      真相大白。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因为疏忽、侥幸和冷漠,毁了一个家庭,也间接造就了一个疯狂的罪犯。

      凌曜心情复杂地记录了全部口供,当地警方随即依法对赵德明采取了强制措施。

      返回的车上,凌曜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感到一种沉重的疲惫。正义迟到了十一年,终于为□□讨回了清白,但逝去的生命和被摧毁的家庭,却再也无法挽回。陈昊的奶奶早已含恨离世,陈昊本人也已坠入深渊。

      疤痕之下的脓疮被揭开,疼痛剧烈,但唯有如此,才有真正愈合的可能。

      他拿出手机,准备向郑轩汇报进展。然而,一条来自技侦部门的紧急信息率先弹出:

      “凌教授!‘灰烬之眼’刚刚发布了新内容!”

      凌曜立刻点开链接。

      依旧是那个隐秘的论坛。“灰烬之眼”的新帖子没有图片,只有一行简短的文字:

      审判如期而至。天平,终将倾斜。

      发布的时间,几乎就是他刚刚拿到赵德明完整口供的那一刻!

      凌曜的后背瞬间窜起一股寒意。

      “灰烬之眼”知道!他/她知道自己在调查化工厂旧案,甚至知道调查取得了关键突破!

      他/她不是在模仿犯罪,他/她像是在…旁观一场审判,并期待着某种结果!

      这个躲在暗处的“灰烬之眼”,到底是谁?他/她与陈昊,与林夕,与这场跨越十多年的悲剧,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新的谜团,伴随着旧案的真相,一同扑面而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