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爱沙尼亚的塔林 ...

  •   以前,从未听到过塔林这个名字。我自信,中学地理课学得相当不错,但也从未在书本上认识过它。甚至连爱沙尼亚这个国家,也只是在奥运会的入场仪式上听到过一次半次的。塔林,嗯,记得那部少林寺电影里有个同样名字的地儿。

      下船之前,领队小张说,我们在塔林的游览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这句话之后,往下的我就没再认真听。塔林是怎么样的好像已经不重要了,只当是去斯德哥尔摩中转站而已。什么座堂山,什么老城,什么上城下城,什么市政厅广场,什么圣尼古拉斯教堂,都是我后来恶补的。当时它们在我这儿,都是过耳的秋风,过眼得云烟。

      我们在塔林乘坐的大巴车,是旅行社临时租用的,不在我们的团费之内。从塔林码头到景点,再返回码头,车费每人二欧元。这价格我觉得相当低。来回折腾近两个小时,我们一家的车费,却整好是我刚才坐船时喝的那杯啤酒的价钱。看来啤酒在欧洲人心目中,比时间和汽油更金贵!

      一走出了塔林码头,对塔林的第一感觉就是低矮。面前的房子都是起脊的平房,橘顶灰墙,远远地望去就像是要拆迁的棚户区。就在我皱着眉头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个十分亲切的名字:北京饭店BEIJINGRESTORAN。在国内,自不必说“北京”两个字对中国人的意义了。在异国他乡的塔林,又见到“北京”二字,瞬间就被激发出了亲切感。要是能在塔林的北京饭店住上一晚,这旅行就更有意义了。

      再金贵的啤酒,还是啤酒,变不成金子。一欧元的车程还不到十分钟,大巴就停在了塔林老城景区的停车场里。这正合团友们的心意,毕竟又花钱又遭罪的事情最是令人恼火。

      领队小张从包里拿出一个带着蓝色小旗的“天线”,号令我们下车跟上他。落后的,要紧跑几步,免得脱离了“信号”。去座堂山看老城,先是步步登高。等走到斜坡的半山腰时,我都有些喘了。

      向斜坡下望去,一堵老高的城墙就矗立在眼前。刚才抬头看见的那个尖尖的瞭望塔,就在城墙的一个角上。高墙的底下,有一个近似方形的门洞。门洞的左边,站着一个黑色的雕塑。右边凹进去的高墙上,也站着一个同样的黑色雕塑,更大些。她脚下踩的那几片扁石头,仿佛只要她稍微倾斜一点儿就会掉下来。

      小张说,黑色的雕塑是“女巫”。因为,黑色的披风里面没有女巫的脸。所以,叫“无面女巫”。有这么两个怪模怪样的女巫守着门洞口,没准还真能吓退一些胆小的敌人。最让人担心的是,经过的人会不会被施下某种魔法。

      这被城墙围起来的地方,叫“丹麦国王花园”。听到这个名字,我有两个疑惑。其一,这不是爱沙尼亚吗?怎么又整出来丹麦国王花园了?欧洲怎么这么乱?分不清谁家的地方。其二,这城墙围起来的是哪一边?那个门洞是入口,还是出口?好晕啊!还问不了。小张这家伙走得好快。我要不是小跑着,都快丢失“信号”了。

      穿过门洞口,向斜前方上了一个陡坡,又看见洋葱头了。先看见了三个,后来确认有五个。都是深绿色的,快要变成黑色的洋葱头。不用问,又是教堂。等走到跟前才看明白,这是一个挺大的“广场”。有多大呢?我觉得有四五个篮球场那么大。中间是一条由条石铺成的路,石头面被磨得很光滑,但踩上去感觉崎岖。

      右手边的教堂,第一眼看上去,我还以为是回族的教堂。直到看见教堂正门上边的耶稣基督像,我才能把它跟东正教和洋葱头联系起来。教堂外墙的颜色,是由白色和橘红色混搭着的颜色。窗口和门口上边造型,有点像阿拉伯喜欢的那种柿子尖造型,好像叫火焰。教堂叫什么来着?没记住。反正不是那个圣尼古拉斯教堂,这个比圣尼古拉斯教堂漂亮多了,但没人家高。

      爱沙尼亚的国家议会,估计没有多少议员。议会大楼就那么矮趴趴的三层,面阔不过百来米。大楼中间有门洞,汽车可以从楼后的院子里开出来。那浅粉色与白色搭配起来,感觉很是俏皮。在楼前边照相的游人,也都没什么正形,其中就包括我。面对的是白色和橘红色混搭的教堂,背后是如同俏皮丫头的议会大楼。在这儿照相时要是能庄重起来,那差不多是病了。

      小张说他不走了,就在这个“广场”上等着我们。以后这四五十分钟时间,就是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他给我们指了一条路,让我们沿着走过去。走上个两三百米,就是市政厅广场。那边是商业街,也有教堂和民居区什么的。等溜达完,再从原路返回。

      小街先前还是宽阔的,最少也能过去一辆老式的挂灯马车。后边越走越窄,在穿过了一个如同我们老家下屋门的那种大门之后,石条路才渐渐开阔的。要不是有中国其他团队的导游,高高地晃荡着手里的小旗在前面,我很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塔林的小街很有特色。小石条路向上倾斜时,沿街的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便随着倾斜向上一台一台地渐高。小街弯曲时,二三层的小房子也慢慢地跟着弯过去。也不知道,他俩是谁将就了谁?游客们是不好考证的,它们都跟八九百年间的历史有关。即便是一代代地口口相传,也有可能传出飞边来。古老就让它古老着,体会仿佛比知道真相更有意思。

      市政厅广场比议会广场要大,商业氛围十分浓厚。中世纪建造的市政厅大楼一侧,还带着个钟楼。钟楼就好像是一把剑倒插在了地上,也钉住了市政厅大楼。钟楼,就是那把剑的剑柄。

      这里老外极多,满眼都是,满广场乱走。老外开的店铺也多,大概全是。心里特别想知道,这都是些做什么生意的。但看不懂牌匾上的字母,就只能看看热闹了。

      刚给妻子和女儿拍完照,看一眼远处那座颇有年代感大楼的功夫,她们娘俩就找不见了。我在广场上盯着远近的人,挨着个地看,都不是。我沿着石头小路向巷子里找了找,也没有。一回头,她俩竟然拿着面包,在我们原来站着的地方在找我。吓我一跳。广场不大,楼房也不高。但站在这里,就是会觉得自己矮小。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市政厅广场。它古老,它陈旧,它看上去过时,它带着时间的沉重。它看起来又是快乐的,人快乐,低吟的音乐快乐,每个被粉彩的楼快乐,洒下来的阳光也快乐。

      我所到过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是仅仅用一个半小时看到的塔林,是座堂山上多姿多彩的塔林,是有着入画般石头小街的塔林,是一座古老与现代相互融合的塔林。很美!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的旅行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半小时。

      2019.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