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太后薨逝 ...

  •   事情原本进展的还很顺利,想到居然又被太后搅乱令她错失良机就气不打一处来。

      如今穆云更是堂而皇之的用行动向众人宣告霓鸢是他护着的人,嫉妒的她更是要发疯,扭曲的内心恨不得即刻处决了那个/贱/蹄/子!

      还有那个该死的太后,不知是哪个煞星投胎转世,处处与她作对!

      她要想个办法给对方一个教训才行…

      朱红色的长甲似是鲜血萃染,珈珞郡主暗下决心,要让所有欺负她的人为此付出代价,更要让所有人知道忤逆她霍柔的后果!

      ……

      一个多月后的某日深夜,皇帝被殿外一片混乱声吵醒。

      皇帝头疼的睁开眼,不悦的唤来福玉:"殿外什么事吵吵闹闹的!"

      福玉一改往日镇静,神色慌乱的看着皇帝:"回禀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后宫,长乐宫走水了…!"

      皇宫走水,长乐宫又是孝清太后寝宫自然不容忽视。

      皇帝赶忙让人穿戴好衣袍一路疾走赶去长乐宫。

      原本墨染沉寂的夜被漫天烈火照亮,宫里的太监跟侍卫们一趟一趟的不停来回奔走,面对几乎要燃尽万物的烈焰依旧杯水车薪。

      皇帝见众人来回挑水不禁皱眉:"为何这么久了还没扑灭!母后呢?!人救出来了没?!"

      福玉抓过来一个守夜的小公公,出了这么大事那小太监早就吓得魂不附体,尤其面对九五至尊的询问更是顶着被焚烟熏黑快要看不清长相的小脸浑身上下打着摆子:"回…启禀皇上,这火烧的突然,先是从启明殿一路烧开了,奴…奴才见了赶忙喊人,可奴才们去挑水时才想起这几日天气闷热,水缸里的水被虫子落了好些蛋,生了不少虫蝇。妤樱姑姑那日刚吩咐奴才们先把水都倒掉仔细洗好放到日头下暴晒两日再…再填满。"

      这时候今日宫里夜间的守卫统领前来禀报,称的确是听了小太监的喊声众人就赶过来了,当时宫里的水缸也的确都是空的,因为启明殿与太后娘娘的寝宫离得最近,虽发现的并不算太晚可要等到众人把水一桶桶挑过来也来不及了。

      福玉凑到近前跟皇帝低语:"陛下,这小太监名叫万福,是奴才认下的干儿子。"他放低声音道:"太后不知道,他是奴才的人。"

      这小太监此刻熏的跟小黑脸一样哪里看得清原本长相?皇帝听福玉提起后再一细看这才瞧出一二,心下了然,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他的确让福玉挑了两个心腹埋在长乐宫盯着太后,没错。

      皇帝懒懒的掀起眼皮:"母后如何?"

      "回禀陛下,武大人一早就冲进去救太后娘娘了,可迟迟还未出来…怕是…"凶多吉少。

      皇帝冷声呵斥:"那还不敢快进去找?!母后若有何万一,朕要你们所有人陪葬!"

      福玉好说歹说才把皇帝劝回宫歇息,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自然也再无睡意,他冷脸坐在殿中等待长乐宫的消息。

      直到天迹灰白发亮,才有侍卫前来禀报,长乐宫的大火已经扑灭,殿内几乎尽毁。

      众人在偏殿发现了太后娘娘跟太后娘娘身边的一众宫女太监的/尸/体,武陵卫的/尸/身也已经找到:"武大人大概是要去太后娘娘寝殿救人,进去后刚巧皇后娘娘寝殿连接启明殿,偏殿门廊上的门柱被火势压断,武大人被砸在柱下无法脱身,这才也被活活/烧/死了。"

      皇帝静默过后叫来下人又亲自去了趟长乐宫。

      ……

      太后薨逝的丧钟划破黑夜。

      京城无人不知太后薨逝的消息,宫中四处挂白一片素寂。

      皇帝停朝三日,一身素白端坐于殿内,朝臣连日由几位大臣递上重要奏折之外都不敢前去打扰。

      "皇上,"福玉轻声道:"珈珞郡主那边又派人来了,您看这…"

      皇帝不耐的皱着眉,一听珈珞郡主的名字就更加烦躁了。

      但想到煜王,还是尽力稳住心神。

      如今太后跟武陵卫齐齐归西,再无人能阻碍到自己,正是一鼓作气利用煜王之便铲除异己,拉拢前朝老臣重振朝堂的时候。

      "召珈珞郡主觐见。"

      珈珞郡主进入殿内时脚步轻快,支走下人后,款款向皇帝见安:"柔儿参见陛下。"

      "所为何事。"

      待听了珈珞郡主的话后,皇帝眸光一戾:"胡闹!"

      "有何不可?"珈珞郡主皱眉不满道:"皇帝哥哥还怕他们不成。"

      "如今朝堂正是用人之际,边关战事迟迟不消,容不得你一而再的胡闹!既然穆云已经摆明心迹,你这时还去欺辱他的心上人,朕若再纵容你置穆云于何地!"

      他看珈珞郡主面带不服,似乎还要争辩,目光犀利的微微眯起眼睛危险的紧盯着她:"朕警告你不要多此一举,那夜你的婢女夜访长乐宫,前脚才刚走,长乐宫就走了水这事朕还未与你追究。"

      珈珞郡主一愣,并不见她惊慌失措反而两息后阴笑出声,皇帝被她含笑如同被寒潭中的毒蛇盯着的视线看的极其不舒服。

      "既然陛下都知道了,打算将柔儿如何?"她骄纵的扬起眉揶揄对方:"是要昭告天下?还是将柔儿连带着煜王爷一同满门处死?"

      皇帝被她这反应说的一滞,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就这一愣神就错失了掌握的先机,珈珞郡主不知何时已然走到近前,皇帝不悦的撤后一步,珈珞郡主冷笑着勾了下唇,在他身侧压低声音巧笑:"还是说皇帝哥哥应该感谢柔儿还来不及,若不是柔儿,那老巫婆正值韶华哪里会这么快就一命呜呼,乖乖的给皇帝哥哥让位呢?"

      珈珞郡主在皇帝惊诧的注视下侧身一礼:"为陛下解忧是柔儿应尽的,皇帝哥哥不必介怀。"

      ……

      云国上下包括灵莺阁在内全部停下了欢愉,反而给了穆云更多时间陪伴霓鸢。

      "将军可曾听闻城中传言?"

      这日二人闲来无事在院中散步时聊起。

      穆云因为殷夫人,以防万一担心殷夫人因为自己的缘故忍不住难为她,也因为到底二人还未成亲,为霓鸢的名节着想也不能贸然把人带回府上。

      他倒也不怕辛苦,两人自那日在宫中说开后,他是每日都巴不得一睁眼就跑到灵莺阁。

      此时一只有力又健壮的手臂半环过霓鸢的腰肢,原本绷起的侧腰被这环绕对比勾勒出的弧度更显纤细,一眼便见这人的身段脆弱玲珑。

      二人皆是面含笑意,一颦一笑都融着蜜般,伴随这良辰美景怎么看都是一对琴瑟和鸣令人称羡的眷侣。

      穆云侧头垂眼看着霓鸢温声问她:"你是说关于真龙的那个传言?"

      霓鸢点点头:"正是。"

      他们走到荷花池畔,小小跟红梅他们不远不近的在远处看了赶忙吭哧哧跑上前递过去一些鱼食。

      穆云接过去瓷罐,替霓鸢拿着。

      霓鸢指尖捻起一些丢进池中,瞬间好多金鱼游过来张着圆圆的大嘴吐出水面,惹得水珠溅到一旁的荷叶上,又滴溜溜的从四散混成一团,在光亮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圆润。

      近日城中不时有传言闹的沸沸扬扬。

      人们都说随着太后薨逝有人瞧见金紫色的光自皇城消散,还有人说瞧见了一条巨龙自远处飞来,盘旋在皇宫一段时间后又再次飞走,随之消散于空中。

      百姓之间的这些传言越传越凶越传越离谱,有传言说当今陛下虽是先帝亲生却非天定的真龙天子,如今时运已尽,怕是也会连带着影响到云国的气数。

      更有高人看出,云国即将迎来大难,至此再难安稳度日,除非某天真龙回归本位,不然这云国怕是要…

      这些胡话就像是肆意生长的藤蔓,一夜间直传千里之外的趋势越传越广,越传越凶险,传到后来俨然成了云国会因为皇帝而亡国的/诅/咒。

      皇帝在宫中忙着扮演孝子自然没听说,等到话递到福玉这被福玉哭丧着脸跪着将传闻全都挑捡着转述一遍,只是这些就把小皇帝气的面红耳赤,额角的青筋暴起,脖颈的血管看着都要破裂了般。

      帝王震怒,浮尸遍野。

      若不是右相听闻进宫谏言,怕是谣言真要被皇帝的举措在民间闹的沸沸扬扬。

      "且不论谣言无休止,单是民声载怨时日久了难免生出祸患,还望陛下三思啊。"

      "忍忍忍!"皇帝重重的一拍御案,怒斥着指向殿外:"就任由那些暴民肆意说朕?!还是说你们也这么觉得!"

      众人慌忙下跪:"臣不敢。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息怒,求陛下三思。"宫女太监也跟着跪了一地。

      皇帝双目赤红,胸口因愤怒剧烈起伏,抬手抄起一旁的奏折摔下殿。

      "陛下,"右相孟知洐皱眉垂头道:"据盘查此次谣言并非巧合,实乃与木齐兵变有关。"

      皇帝惊异的看向孟知洐,抬手让他接着往下说。

      原来自从许易安与付景生出不臣之心后便有心筹谋,不仅在京中等要处安插了他们的自己人,为了能成大业在朝中更是利用钱财人脉收买了朝中大臣。

      这事一出口,朝堂上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皇帝危险的眯起眸色扫了一圈众人,目光逐个划过每个人,让孟知洐直接报上是何人如此大胆。

      当日,刘相府被穆璟带领重兵围剿关押,以通敌叛国罪收监抄府。

      几天后罪证确凿,刘广瑞与一家老小府中众人处死,旁支亲眷流放塞外,男子充做劳役,女子降为官妓,永世不得回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