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望你永葆这般赤子之心 ...

  •   次日清晨,苏挽霓刚用过早膳,便见承嗣蹦跳着进来,身后还跟着小心翼翼的李微。

      "皇母后,李微来了!"承嗣欢快地说,"她说要谢谢您昨日的照拂,特意带了新做的海棠露。"

      李微手中捧着一个小巧的瓷瓶,恭敬地呈上:"民女今早采了带露的海棠花瓣,按家传的方子制了这瓶花露,望皇后娘娘不嫌弃。"

      苏挽霓接过瓷瓶,揭开瓶盖,一股清雅的花香便飘散开来。她含笑点头:"难为你有心了。正巧今日太后要教你作画,不如随我一同去请安?"

      三人来到慈宁宫时,太后正在庭院中散步。见他们来了,太后笑着招手:"来得正好,哀家刚命人备好了画具。"

      李微恭敬行礼后,太后便领着她走到早已布置好的画案前。案上铺着上好的宣纸,各式画笔、颜料一应俱全。

      "今日先教你画海棠。"太后执起笔,"看仔细了。"

      只见太后手腕轻转,几笔便勾勒出海棠花的轮廓,又用淡粉的颜料层层渲染,一朵娇艳欲滴的海棠便跃然纸上。李微看得目不转睛,连呼吸都放轻了。

      "你来试试。"太后将笔递给她。

      李微接过笔,依样画了起来。起初还有些生疏,但在太后的指点下,很快便掌握了要领。承嗣在一旁看得兴起,也嚷嚷着要学。

      太后被他逗乐了:"好好好,都教,都教。"

      于是祖孙三代便围在画案前,一个教得认真,两个学得专注。苏挽霓坐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心中涌起阵阵暖意。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已近午时。太后放下笔,满意地端详着李微的作品:"不错,很有灵气。往后每旬进宫两次,哀家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李微激动得眼眶微红,正要谢恩,却听宫人来报:"启禀太后,李夫人求见。"

      苏挽霓微微一怔,看向太后。太后神色如常:"宣。"

      李玥低着头走进来,见到女儿与太后、皇后在一处作画,明显愣住了。她慌忙行礼:"臣妇不知太后正在教导小女,打扰了太后雅兴,请太后恕罪。"

      "无妨。"太后淡淡道,"起来吧。你来得正好,哀家正要夸你养了个好女儿。"

      李玥更加惶恐:"太后过誉了,小女资质愚钝..."

      "哀家说她才堪造就,便是真的。"太后打断她,"日后每旬她都要进宫学画,你可有异议?"

      李玥连忙摇头:"能得太后亲自教导,是小女的福分,臣妇感激不尽。"

      太后这才露出些许笑意:"既如此,便这么定了。"

      待李玥带着李微告退后,承嗣扯了扯苏挽霓的衣袖,小声问:"皇母后,李夫人好像很怕皇祖母?"

      苏挽霓轻抚他的头:"有些往事,等你长大了自然明白。"

      太后望着李玥远去的背影,轻叹一声:"这些年,她也受够了惩罚。"

      "母后仁慈。"苏挽霓柔声道。

      太后摇摇头:"不是仁慈,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李微那孩子,让哀家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是初夏。李微定期入宫学画,技艺进步神速。这日,她正在御花园写生,承嗣兴冲冲地跑来。

      "李微,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他摊开手掌,掌心躺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石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好漂亮!"李微惊叹道,"这是什么石头?"

      "我也不知道,"承嗣得意地说,"是在假山后面找到的。送给你吧,你可以用它调颜料。"

      李微小心翼翼地接过石头,脸上泛起红晕:"多谢殿下。"

      这时,苏挽霓陪着太后散步至此,正好看见这一幕。太后微微一笑,对苏挽霓低语:"瞧这两个孩子,倒是投缘。"

      苏挽霓也笑了:"是啊,承嗣向来调皮,倒是很听李微的话。"

      正说着,承嗣已经拉着李微跑到太后跟前:"皇祖母,李微画了好多画,可好看了!"

      李微害羞地呈上画册。太后一页页翻看,眼中赞赏之色愈浓:"不错,短短时日,已有如此进益。"

      "都是太后教导有方。"李微恭敬地说。

      太后合上画册,若有所思:"下月哀家寿辰,你便画一幅《海棠春晓图》作为贺礼吧。"

      李微又惊又喜,连忙应下。待孩子们跑开去玩耍后,太后对苏挽霓道:"寿宴那日,也该让朝臣们见见这孩子了。"

      苏挽霓会意地点头。她知道,太后这是要正式认可李微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微更加勤奋作画。承嗣时常陪在她身边,有时给她讲宫中的趣事,有时安静地看着她调色运笔。

      这日,李微正在海棠坞写生,承嗣忽然问:"你以后会一直留在宫里吗?"

      李微笔尖一顿,一朵海棠花瓣便多了一点墨渍。她轻轻摇头:"民女不知。"

      "我希望你留下。"承嗣认真地说,"宫里虽然有好多伴读,但他们都不如你好。"

      李微的脸又红了,低下头继续作画,却没有回答。

      寿辰前日,李微终于完成了《海棠春晓图》。当她将画作展开时,连见多识广的太后都为之惊叹。

      画中海棠烂漫,晨光熹微,花间有两个孩童的身影,依稀是承嗣与李微的模样。整幅画笔墨灵动,意境深远,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好,好,好!"太后连声称赞,"这幅画,哀家要挂在寝殿里。"

      寿宴当日,百官朝贺。当太后命人展开《海棠春晓图》时,满座皆惊。不少老臣认出画中风骨,竟与太后年轻时的画作有几分神似。

      李玥站在命妇队列中,看着女儿得到太后当众夸赞,眼中泛起泪光。她知道,这意味着往日的阴霾,终于要散去了。

      宴至半酣,太后忽然召李微上前,亲手将一枚海棠花簪别在她发间:"这枚簪子,是哀家年轻时最爱戴的。今日赐给你,望你永葆这般赤子之心。"

      群臣哗然。这枚海棠花簪的意义,朝中老臣无不知晓——这是太后当年被立为皇后时戴的簪子。

      李微跪地谢恩,承嗣在旁笑得比谁都开心。

      夜色渐深,寿宴散去。苏挽霓陪着太后在御花园中散步,远远看见承嗣和李微站在海棠树下说话。

      "母后今日这份恩典,对李家来说,真是天大的荣耀。"苏挽霓轻声道。

      太后停下脚步,目光悠远:"哀家不是要给李家恩典,是要给这两个孩子一个机会。"她转头看向苏挽霓,"你可明白?"

      苏挽霓望着树下那两个相谈甚欢的身影,忽然明白了太后的深意。

      晚风拂过,海棠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也在为这个特别的夜晚增添几分诗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