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条命 ...
-
离开那个总是空着、象征着被遗忘的猫粮碗,咪重新融入了城市边缘的流浪生活,依靠着日益精进的生存本能。但这段自由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咪被一个与之前所有主人都气质迥异的新的人带走了。
这次被带入的地方,和之前任何一个“家”都截然不同。
这里极其干净,近乎无菌般的整洁。空气中没有丝毫食物的烟火气,没有残留的烟味,甚至没有浮尘的痕迹,只有一种淡淡的、类似金属表面和稀释消毒水混合的、冰冷而缺乏生命感的气味。所有的物品都摆放在精确测量过的位置,书架上书籍按照高度和色系严格排列,笔筒里的每一支笔都笔尖一律朝上,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一种绝对的秩序感统治着这里。
新的主人是一个戴着无框眼镜、面容清瘦、说话慢条斯理、每个用词都似乎经过斟酌的男人。他身上散发着旧书纸张和某种特定墨水的干燥味道。他看见咪时,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观察者的锐利光芒,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喜爱或泛滥的怜悯,更像是在审视一个刚刚入库的、需要妥善管理的活体样本。
“根据多项研究数据表明,流浪猫的平均寿命远低于有稳定居所的家猫,”他推了推眼镜,对着咪,也更像是在对自己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提供一个稳定、可控、且符合动物行为学原理的科学饲养环境,是延长其寿命、保障其福利的必要条件。”
于是,咪的第八条命,在一系列冷静而高效的“科学”程序中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被带往一个充满同类紧张气味的白色场所(宠物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毫无遗漏”的“体检”和“深度清洁消毒”。然后,咪得到了一个设计精巧、有着特定弧度边缘的猫厕所,据他说明是“最符合猫咪自然排便习惯的开放式结构,能有效减少焦虑”。猫粮是严格按照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分析保证值”和计算出的“每日静息能量需求(RER)”进行定量投放的,精确到克,一天两次,时间固定,雷打不动,如同实验投喂。饮用水是经过滤器处理再烧开晾凉的凉白开,确保无杂质无病菌,每天准时更换。
他甚至专门准备了一个硬皮笔记本,用来记录咪的每日“生理及行为数据”。“日期:X月X日。进食量:XX克。饮水量:XX毫升。排泄物形态:正常。活跃度评级:较低。异常行为记录:无。备注:……”
他试图用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方法论来解读咪的一切行为,并将其归类。
咪选择在午后一小片阳光下发呆打盹,他会在本子上冷静地写下:“行为:静卧日光照射区。推测目的:补充维生素D合成及辅助体温调节。” 咪感到爪子痒,去抓挠那块剑麻柱猫抓板,他记录:“行为:抓挠标记。推测目的:释放领地信息素及例行爪部角质层保养。” 咪看到窗外有麻雀飞过,本能地发出渴望的“咔咔”声,他写下:“行为:颚部高频颤动。高度疑似模拟咬断小型猎物颈椎的神经反射弧练习。”
他很少主动抱咪。即使偶尔抱起,姿势也僵硬而标准,像是严格按照某本《正确抱猫手册》图示来的,虽然不会让咪不舒服,却也毫无温度和情感交流可言。他的抚摸很有规律,总是在咪的头顶正中央同一位置精确地挠 exactly 三下,然后准时停下,仿佛完成了一个预设的互动程序指标。
他给咪购买的玩具,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动物行为学家认证”的益智类玩具,比如需要咪用爪子掏出或解开机关才能获得内部零食的复杂装置。咪有时候出于无聊会摆弄一下,更多时候只是冷漠地看着这些“科学”的玩意儿,毫无兴趣。
这个家绝对安全,极度稳定,永远不会饿肚子,也永远洁净如实验室。但咪越来越感觉自己不像一只拥有自由意志的猫,更像是一个被长期观察、被详细记录、被用“最科学”方式饲养管理的……活体研究对象。他进一步试图“优化”和“矫正”咪的行为。如果咪跳上了他不允许触碰的书架(尽管上面并没有易碎品),他不会大声呵斥,而是面无表情地拿起一个能发出高频噪音(频率在咪听觉范围内极其刺耳难以忍受,但人类几乎听不到)的小型仪器,精准地按一下。如果咪在非预定喂食时间因为饥饿或单纯想要关注而喵喵叫,他会完全无视,并在当天的记录本上冷静备注:“非定时乞食行为出现,采用‘消退法(Extinction)’进行行为矫正处理。”
他相信教科书上的数据和行为学理论,远胜过相信咪本身表现出来的、无法被完全量化的情感和需求。
有一天,他带回来了一个新奇的工具——一个巴掌大小、连着一根细线、能发射出一个小小红光点的小灯(激光笔)。他仔细翻阅着附带的使用说明书,喃喃自语:“……原理:模拟自然界中快速移动的小型猎物光反射。能有效激发猫咪的狩猎追逐本能,提供每日所需的有氧运动量,避免肥胖……”
他打开开关,那个鲜艳的红色光点立刻出现在光洁的地板上,如同滴落的血珠。
咪的原始本能确实在瞬间被强烈激发了。那光点移动得极快且毫无规律,难以预测,咪忍不住伏低身体,瞳孔放大,全身肌肉紧绷,然后猛地扑出、追逐、腾空跳跃、用爪子飞快地抓挠,短短几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心跳加速。
但一次又一次,锋利的爪子总是徒劳地穿过那片虚无的光影,什么也抓不到,嘴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触感或猎物应有的味道。
最初的兴奋和激动渐渐褪去,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沮丧感和空虚感沉沉地笼罩了咪。狩猎的本能被最大限度地挑逗和激起,却得不到任何最根本的、撕咬和拥有猎物的满足感。那红色的光点,像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一个残酷的、数字化的玩笑,嘲弄着咪基因里最基本的渴望和本能。
咪猛地停了下来,胸膛剧烈起伏,看着那个毫无生命、依旧在不远处随意晃动的红色光点,不再给予任何关注,彻底失去了追逐的兴趣。
“嗯?兴趣消退的速率比理论模型预测的要快得多。”他疑惑地推了推眼镜,拿起笔在本子上开始记录观察结果,“可能需要对刺激频率、移动模式进行参数调整,或者考虑引入间歇性强化理论……”
他专注地看着他的笔记本,分析和研究着冰冷的数据。
而咪则看着地板上那个永远无法捕捉、毫无意义的红色光点,第一次对这种“科学”的、精准计算的、毫无瑕疵却也毫无生气的“完美”生活,感到了深入骨髓的厌倦和排斥。
第八条命,没有遭受饥饿,没有感受寒冷,没有经历恐惧,也没有被遗忘。
它结束在一片虚无的、嘲弄般的红光里,结束在一本写满了严谨数据、图表却唯独读不懂一颗猫心的硬皮笔记本上。
咪默默地走到玄关的门边——那扇门他每次进出都会严谨地关得很严实,如同密封实验舱门。但今天,他大概沉浸在对新行为数据的思考和参数调整中,门只是轻轻地虚掩着,留下了一条缝隙。
咪用头顶,轻轻地、坚定地一推。
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了。
外面世界喧嚣、复杂、带着尘土和生命气息的风瞬间涌了进来,充满了混乱、不确定,却无比真实、无比鲜活的味道。
咪没有回头,安静地踏出了门槛,步入了那片广阔的真实之中。身后,是那个一尘不染、数据精确、一切行为都被预测却冰冷无声的科学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