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围巾很暖和 ...
-
舂陵三中的广播站在放邓紫棋的《龙卷风》,“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秋”的调子飘在11月的冷雾里,像根细针,轻轻扎在人心里。天还没亮透,街边的煤炉就冒起了白气,裹着煤烟的味道,飘到苏逾鼻尖时,他正踩着落叶往学校走。
浅灰卫衣的袖口短了点,冷风往胳膊里钻,他把双手揣在口袋里,还是冻得发僵,连指尖都有点麻。奶奶早上在门口扫落叶,叮嘱他“多穿点,今天比昨天冷”,他嗯了声,还是没加衣服,卫衣是去年买的,有点小了。
进教室的时候,李江舟已经坐在位置上了。他趴在桌上写东西,黑绳手链搭在桌沿,指尖捏着支蓝笔,笔尖在作文素材本上划着。见苏逾进来,他抬头笑了笑,眼角弯成了月牙:“今天这么早?我还以为你又要踩点。”
苏逾没说话,把书包往桌肚里塞,拿出语文书的时候,指节泛着白。早读铃响了,他捧着书背《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句子刚念出口,就觉得喉咙有点干。
“有没有人要开空调?”班长站在讲台上喊,手里拿着遥控器。苏逾赶紧抬手,想应一声,团支书却先开口:“班长,空调欠费了,总务处的老师要九点来。”
苏逾的手慢慢放下来,抓了抓头发。舂陵三中的空调是以班收费,而可怜的一班由于前面吹得太狠了,欠费了。
他把语文书往怀里拢了拢,想借点温度,可书页是凉的,一点用都没有。
“很冷?”李江舟的声音突然凑过来,带着点热气。
苏逾转头,看见李江舟正解脖子上的灰色围巾,毛线是粗织的,边缘起了球,一看就是戴了很久的。“我姐织的,”李江舟把围巾往他手里塞,指尖碰到苏逾的手背,顿了顿,“你手怎么这么冷?跟冰一样。”
苏逾接过围巾,往脖子上绕了两圈。毛线裹着脖子,有点痒,却很暖,还带着股淡淡的肥皂香,是超市里常卖的雕牌肥皂味,他家也用这个。没等他说谢谢,李江舟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裹过来,带着点汗湿的潮气:“给你捂捂。”
苏逾的手僵了僵,连呼吸都慢了半拍。李江舟的手心很暖,手指的纹路蹭过他的手背,有点痒。风从窗户缝钻进来,他缩了缩脖子,围巾刚好挡住冷风,连耳朵尖都热了起来。
“谢谢。”他小声说,想把手抽回来,又有点舍不得。长这么大,除了去世的爸爸妈妈和现在照顾他的爷爷奶奶,还没人这样给过他暖手。
“谢什么,同桌有难同桌帮。”李江舟笑了,没松手,就这么握着他的手,直到上课铃响才松开。苏逾低头翻语文书,却没看进去一个字,只觉得手心里还留着李江舟的温度,连书页都好像暖了些。
下课铃刚响,林晚就跑过来准备讲今天的八卦了。她看见苏逾脖子上的围巾,眼睛一下子亮了:“苏逾,你这围巾哪来的?以前没见你戴过啊。”
“李江舟的。”苏逾说,把围巾往脖子里紧了紧,“他看我冷,借我戴会儿。”
“可以啊,果然是中国好同桌!”林晚拖长语调,笑着戳了戳李江舟的胳膊。
林晚突然想到什么,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晃了晃:“中午去张记吃粉不?我妈给的,说让我在外面吃点好的。”
“去啊!”李江舟抢着答,转头问苏逾,“你上次说张记的粉汤鲜,就是辣油太冲,这次让老板少放辣,行不?”
苏逾愣了愣,他就上周随口提过一次,说张记的辣油太辣,吃了会胃疼,没想到李江舟记着。“行。”他点点头,心里有点软,像被温水泡过一样。
中午往张记走的时候,街边的煤炉还在冒气。老板围着蓝色的围裙,手上沾着面粉,见他们进来,笑着喊:“三个小娃,要吃点什么?”李江舟摇摇头:“叔,三碗牛肉粉,一碗少辣加酸豆角,两碗多辣;再要一个葱花蛋,放少辣的碗里,俩荷包蛋放多辣的里。”
“好嘞!”老板应着,转身去煮粉。林晚凑过来,小声跟苏逾说:“你男神还挺仔细的。”苏逾没说话,耳尖有点热,看着李江舟跟老板聊天的背影,觉得心里暖暖的。
粉端上来的时候,热气裹着香味扑脸。苏逾捧着碗,手指终于不僵了。汤里飘着葱花,牛肉片切得很薄,酸豆角是老板自己腌的,脆生生的。他吃了一口,汤鲜得很,辣油放得不多,刚好不胃疼。
“好吃不?”李江舟问,往自己碗里加了两大勺辣油,吃得吸溜响。
“嗯。”苏逾点点头,夹了一筷子粉,慢慢吃着。
下午自习课,曹老师拿着数学卷子进来,说要讲上次的错题。最后一道立体几何题刚写在黑板上,曹老师就点了李江舟的名:“李江舟,你上来讲讲这道题的辅助线怎么画。”
李江舟猛地站起来,手忙脚乱地翻草稿纸,脸一下子红了,他昨天晚上光顾着玩了,没复习这道题。可翻着翻着,他突然愣住了,黑板上的题分明就是昨天苏逾给他讲过的原题。
“我……我觉得可以先建系。”李江舟手有点抖,可一想到苏逾昨天讲题时的样子,就慢慢镇定下来,“以底面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求向量……”
讲完建系的方法,他突然想起苏逾还教过他第二种解法,赶紧补充:“还有一种方法,找底面的中点,连接顶点和中点,画一条辅助线,这样就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曹老师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等李江舟讲完,带头鼓掌:“李江舟同学不仅讲了基础方法,还补充了奥赛思路,进步很大!大家要多向他学习,不懂就问。”全班的掌声响起来,李江舟有点不好意思,挠着头坐下。
凑到苏逾耳边:“谢了啊,昨天你给我讲的第二种解法,不然今天就得糗了。”苏逾没说话,低头翻错题
李江舟见他不说话,也没再打扰,只把自己的暖手宝往他那边推了推:“冷了就捂会儿,我手不冷。”苏逾看了眼暖手宝,是红色的,印着小熊图案,应该是他姐买的。他没接,把暖手宝推了回去:“你自己用吧,我不冷。”
放学的时候,冷雾更浓了。两人并肩往家走,路过巷口的小卖部,李江舟进去买了两袋暖宝宝,塞给苏逾:“贴在卫衣里,早上就不冷了。我看你早上总冻得手僵,写字都不方便。”
苏逾接过暖宝宝,指尖碰到李江舟的手,还是热的。明明李江舟没了围巾,却好像一点都不冷。“你不冷吗?”苏逾问。
“我火力旺,不怕冷。”李江舟笑了,摆了摆手,“我到家了,明天见。”
苏逾看着李江舟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往家走。
“小苏回来了啊。”小巷里的大爷们边下棋边打个招呼。
苏逾可算得上这个小巷的大爷大妈们的晚年交了,下棋修电具样样精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是这条巷子不可多得的年轻人。
其实这里的大爷大妈们也有自己的儿女,而那些儿女也在这条巷子长大,只不过走出去后,原本热闹的巷子也就只剩下他们了。
“来下棋啊!”张大爷说道。
“不了不了,今天还有点事。”苏逾其实是想着想去试一试那个暖宝宝的威力。
“那快去吧!”
……
回到家,他把暖宝宝贴在卫衣内侧,不一会儿,暖意就慢慢散开,从胸口传到四肢,连心里都暖了。
“真的挺好用的……”
……
第二天早自习,苏逾把围巾递过去:“谢谢你,昨天戴了围巾,不冷了。”
李江舟接过来,往脖子上绕了两圈,笑着说:“我叫我姐帮你也织了一条,雪白色的。她最近休产假,在家没事干,正愁手艺没处使呢。”
苏逾的耳尖一下子热了,赶紧低下头翻语文书,声音轻得像蚊子叫:“没必要这么麻烦。”
“不麻烦,我姐说她喜欢织围巾。”李江舟说,从桌肚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条雪白色的围巾,“她昨天刚织好,让我给你带过来。你试试,看合不合适。”
苏逾接过围巾,指尖碰到毛线,很软,比李江舟那条更细些。他往脖子上绕了一圈,毛线蹭到脸颊,有点痒,却很暖。窗外的樟树叶被风吹得晃,阳光透过叶缝落在书页上,他摸着发烫的耳尖,忽然觉得,这舂陵的冷天,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
冷风能吹透卫衣,却吹不散围巾里藏着的暖,是李江舟的,是姐姐的,是两个人的心意,缠在毛线里,慢慢漫过这个秋天,漫过往后的日子。
就这样慢慢走过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