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放假 ...

  •   日历在晨光与暮色的交替中被一张张撕下,油墨印的日期从“九月”跳到“十二月”,许清淮书桌上的错题本积了厚厚三本,封面边角被手指磨得发毛,连带着高一上半学期的日子,都浸在这日复一日的规律里,慢慢酿出了熟悉的温度。

      每天清晨六点半的闹钟响时,窗外的天总还蒙着层灰蓝,厨房已经飘来米粥的香气。许母会把煎得金黄的鸡蛋盛进盘子,叮嘱他多穿件毛衣——“今天降温,别像上次那样冻得打喷嚏”。许清淮嘴里咬着三明治,手忙脚乱地把课本塞进书包,转头就看见许亦舟站在门口,肩上搭着两人的围巾,指尖还沾着刚从阳台拿下来的寒气。“快点,再磨蹭公交就要挤不上了”,许亦舟的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却还是伸手帮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

      公交站台上,路灯还没熄,昏黄的光落在结冰的地面上,反射出细碎的光。等车的人不多,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学生,大家都缩着脖子,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团成小小的雾,又很快散掉。许清淮靠在站牌旁,掏出单词本背昨天没记住的短语,哥就站在他旁边,偶尔提醒他“‘accompany’是及物动词,后面直接接宾语”。车来的时候,两人跟着人流上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许清淮把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看着窗外掠过的梧桐树——叶子早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像一幅线条简单的素描。

      到了学校,离早读还有二十分钟,许清淮先去操场旁的紫藤架下找高沐阳和林晓。高沐阳总是来得最早,手里攥着本数学练习册,见他来就挥挥手:“清淮,昨天那道三角函数题我想通了,你看是不是这样……”林晓会提着个保温袋,里面装着她妈妈做的蔓越莓饼干,分给两人:“快吃,垫垫肚子,等会儿早读要背《劝学》,耗体力。”三人靠在栏杆上,饼干的甜香混着冷空气,高沐阳讲题的声音、林晓笑着纠正他发音的声音,还有远处传来的扫地声,凑成了冬日清晨最鲜活的调子。

      早读铃响后,教室很快被琅琅书声填满。许清淮翻开语文书,目光落在《劝学》的段落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老师昨天特意强调过这句话,说高中学习就像“假舆马者”,要学会借助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帮助,才能走得更远。他跟着大家一起读,声音裹着寒气,却比刚开学时响亮了不少——还记得第一次早读,他总怕自己读错,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是林晓悄悄碰了碰他的胳膊,用口型说“别怕,跟着我读”。

      上课的日子像按了循环键,却又藏着不一样的细节。数学课上,老师讲函数的单调性,黑板上写满了推导过程,许清淮听得有点发懵,下意识地咬着笔杆。坐在旁边的李明注意到了,趁老师转身写板书的间隙,偷偷把自己的笔记推过来,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重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下课我再给你讲一遍,别慌。”语文课上,王老师带大家分析《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读到这句时,窗外正好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许清淮看着落在玻璃上的雪片,突然就懂了文中那种辽阔又温柔的心境。英语课的对话练习,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躲着老师的目光,而是主动举手,和同桌一起完成对话,虽然偶尔会说错语法,老师却笑着夸他“进步很大”。

      课间十分钟是难得的放松。许清淮会和李明趴在走廊栏杆上,看楼下操场上奔跑的同学——即使天很冷,还是有人穿着校服外套,在雪地里追闹,笑声传得很远。“等放寒假,我们也去操场堆雪人吧”,李明搓着手说,眼睛亮晶晶的。林晓会拿着保温杯过来,给两人倒热水:“别在这儿吹冷风了,回去吧,下节课要考物理小测。”三人并肩走回教室,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课桌上,把课本的影子拉得很长。

      随着期末的临近,教室黑板右上角的“寒假倒计时”被值日同学每天更新。从“60天”到“30天”,再到“10天”,红色的数字越来越小,许清淮心里的期待也越来越浓。他早就和哥约定好了,寒假要一起去市图书馆——那里有暖气,还有很多他想看的课外书;还要去市中心的滑雪场,哥说他小时候学过滑雪,可以教他;他还想和高沐阳、林晓一起去逛年货市场

      复习周的日子格外忙碌。教室里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味道,同学们都埋着头刷题,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成了最主要的背景音。许清淮把各科的错题本都找出来,重新翻看,遇到还是不懂的题,就标记下来,等放学回家问哥。许亦舟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帮他梳理知识点——数学的函数易错点、物理的受力分析技巧、化学的方程式配平方法,许亦舟讲得很耐心,还会在草稿纸上一遍遍地画图,直到他听懂为止。晚上复习到很晚时,妈会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别熬太晚,身体要紧,考不好也没关系,尽力就好。”许清淮捧着温热的碗,心里暖暖的,复习的疲惫好像也少了一半。

      终于,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许清淮合上笔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窗外——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一片片雪花慢悠悠地落下来,把操场、教学楼都染成了白色。高沐阳和林晓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清淮,寒假快乐!我们约好开学前聚一次,记得啊!”许清淮笑着点头,把卷子交给老师,收拾好书包,快步走出教室。

      教学楼门口,许亦舟已经在等他了,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见他出来,就迎上去:“外面雪下大了,快穿上,别冻着。”许清淮接过羽绒服,裹得严严实实的,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冰凉的触感让他忍不住笑起来。他拉着哥的胳膊,踩着积雪往前走,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身后留下两串深深的脚印。

      “哥,寒假终于到啦!”许清淮仰起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眼睛里满是笑意,“我们什么时候去滑雪呀?”

      许亦舟揉了揉他的头发,声音里带着暖意:“等雪停了就去,先回家好好休息两天,妈说今晚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犒劳犒劳你这一学期的努力。”

      雪花还在落,落在两人的肩上、帽子上,把世界衬得格外安静。许清淮看着前方的路,心里满是欢喜——那些日复一日的早起、刷题、背诵,那些偶尔的迷茫和疲惫,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回家的公交上,雪还没停,车窗很快蒙了层白雾。许清淮用手指在玻璃上画小雪花,哥坐在旁边,正低头翻手机里的滑雪场预约信息。“下周三滑雪场人少,我们那天去怎么样?”哥把手机递给他看,屏幕上是雪道的照片,白茫茫的雪坡上,有人穿着鲜艳的滑雪服往下滑,看着就热闹。许清淮盯着照片点头,指尖还残留着玻璃的凉意:“好啊,我要不要提前买副手套?”“不用,家里有之前买的防水手套,给你找出来就行。”哥收起手机,又从包里拿出颗薄荷糖递给他,“含着,免得晕车。”

      车到站时,小区里的路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踩在雪上“咯吱”响,许清淮故意放慢脚步,把脚深深踩进雪里,再拔出来看鞋底的花纹印在雪上,像小小的图案。许亦舟跟在他后面,手里提着他的书包,偶尔提醒:“别往路边走,小心冰滑。”走到单元楼门口,正好碰到邻居张奶奶,她手里提着菜篮子,看见许清淮就笑:“这不是清淮嘛,考完试啦?看这雪下的,正好在家好好歇几天。”许清淮笑着点头:“奶奶好,您也注意路滑。”等进了电梯,哥才无奈地说:“刚才差点踩滑,还敢跟张奶奶聊天。”许清淮吐吐舌头,没说话,却悄悄把胳膊往许亦舟那边靠了靠。

      打开家门,一股暖融融的香味扑面而来。许母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回来啦?快洗手,红烧肉马上就好。”许清淮放下书包,先去洗手,回来就凑到厨房门口看——砂锅里的红烧肉炖得油亮,汤汁咕嘟咕嘟冒泡,香味往鼻子里钻。“妈,闻着就好吃!”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许母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去客厅等着,再炒个青菜就开饭。”

      吃饭时,许父也回来了。他刚脱下外套,就从包里拿出个小盒子:“清淮,考完试了,给你买了本漫画,放松放松。”许清淮眼睛一亮,接过盒子打开,是他之前提过想看的《星空》漫画,封面上的星星亮晶晶的。“谢谢爸!”他赶紧把漫画放在旁边,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肉,入口即化,满是肉香。爸看着他吃得开心,笑着说:“这学期辛苦啦,寒假不用总想着学习,跟你哥出去转转,劳逸结合。”妈也点头:“对,我还买了糯米,等周末包汤圆,你爱吃的黑芝麻馅。”许清淮嘴里塞满了肉,含糊地应着,心里暖暖的,像被这屋里的热气裹住了。

      晚上,许清淮坐在书桌前,没急着看漫画,而是先把这学期的课本整理了一遍。语文书里夹着林晓写的笔记纸条,数学练习册上有高沐阳画的搞笑小涂鸦,英语单词本的最后一页,还记着许亦舟帮他标注的易混词。他把这些本子一一放进书包,又拿出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寒假计划”——每天上午背半小时单词,下午看一小时课外书,晚上跟哥一起做题。写完,他才拿出那本《星空》漫画,靠在椅子上看。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的台灯亮着暖光,书页翻动的声音轻轻的,偶尔能听到客厅里爸妈看电视的笑声,一切都安静又舒服。

      看到一半,许亦舟敲门进来,手里拿着杯热牛奶:“别看得太晚,喝了牛奶早点睡。”许清淮接过牛奶,温度刚好,暖到了心里。“哥,你明天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图书馆?”他抬头问。许亦舟想了想,点头:“可以,正好我也有本书要还。”许清淮笑着点头,看着哥走出房间,又低头看向漫画——书里的主角正在雪地里看星星,他忽然想起,等去滑雪场时,说不定也能看到这样的星空。

      关掉台灯睡觉时,许清淮还在想着寒假的事:去图书馆看书,去滑雪场滑雪,跟爸妈一起包汤圆,和李明、林晓约着去逛年货市场……这些小小的期待,像星星一样,在心里闪着光。他翻了个身,听着窗外雪落在地上的声音,慢慢闭上了眼睛。明天,就是寒假的第一天了,真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