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乡村之旅2 ...
-
我们很快就要回去,但大川的挽留实在是真挚而热切,看着窗外尚未完全沉落的日头,以及於倏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对这片宁静的留恋,我鬼使神差地轻声开口:“如果……回去的车真的没了,有地方住吗?”
话一出口,我自己都愣了一下。这不像我平日里计划周详的风格……在那个嘴比脑子快的瞬间,我想骂自己像个死尸。
於倏惊讶地看向我,眼睛微微睁大,眼底有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
大川则立刻哈哈大笑起来,用力一拍大腿:“有!当然有!这老房子别的不多,就是空房间多!以前我师父住的屋子一直空着,干净着呢!你们要不嫌弃,今晚就住下!正好晚上咱们烤点地瓜,我那儿还有坛杨梅酒!”
他热情得不容拒绝,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我们,仿佛我们的留下对他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
於倏看向我,眼神里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我点了点头。计划外的留宿,似乎……也不坏。
“那就……打扰了。”於倏笑着对大川说,语气也轻松下来。
“太好了!”大川高兴得像个小孩子,立刻跳起来,“我去收拾房间!老於你知道灶在哪儿,淘米煮饭会吧?菜地里有啥摘啥!当自己家啊!”他说着就风风火火地跑进了屋里。
留下我和於倏面面相觑,然后同时笑了起来。一种冒险般的新奇感取代了原本打算归家的计划。
“好吧,”於倏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吴老师,看来今晚得体验一下真正的农家乐了。会摘菜吗?”
“理论上知道,”我推了推黑色半框眼镜,一本正经地回答,“但是我真没用过柴火灶。”
我们按照大川的指示,去屋后的菜地里摘了晚上要吃的蔬菜。青翠的小白菜、嫩生生的黄瓜、还有几个红透的西红柿。於倏甚至还从鸡窝里摸出两个尚有余温的鸡蛋,像得了宝贝一样捧给我看。(实际上,那两个蛋沾了鸡屎,我一点都不想看)
接着,他熟门熟路地引我去院子角落的柴火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东西,看着於倏熟练地引火、添柴,控制火候,觉得十分新奇。他专注地看着灶膛里跳跃的火苗,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侧脸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有力。
原来他不只是在明亮的后厨里精致摆盘的甜品师,也能在这样原始的灶台前掌控自如。
米饭在铁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带着柴火特有的香气。我用院子里的井水清洗着刚摘来的蔬菜,水冰凉清澈。我们分工合作,偶尔交流几句,配合得竟意外默契。
大川收拾好房间出来,加入我们。他炒菜,於倏烧火,我负责递东西和摆碗筷。一顿简单的晚饭就在这烟火气十足的氛围里准备好了。
炒青菜,凉拌黄瓜,西红柿鸡蛋汤,还有把大川珍藏的“百年老腊肉”炒了一小碟。饭菜摆上院里的小木桌时,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大川不知从哪儿摸出几个旧马扎,我们三人就围着小木桌坐下。没有市区的灯光污染,夜空显得格外深邃,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像撒了一把碎钻在黑丝绒上。
夜风凉爽,吹散了白天的暑气。饭菜的味道简单却鲜美无比,带着食材本身最纯粹的味道和柴火特有的香气。我吃了几颗烧酒杨梅,酸甜爽口,杨梅烧的酒精度不高,喝下去胃里暖洋洋的。
我们聊着天,内容天南海北。大川讲他学木雕的趣事,讲村里的传说;於倏分享他开店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客人;我则说起学校里那些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学生。
没有手机信息的干扰,没有工作的压力,只有美食、星光和毫无目的的闲谈。笑声在宁静的夜晚传出去很远。
吃完饭,大川真的在灶膛的余烬里埋了几个番薯。我们继续喝着杨梅酒,等着烤地瓜的香味飘出来。
於倏仰头望着星空,轻声说:“好久没看到这么清楚的银河了。”
我也抬起头。璀璨的星河横亘天际,浩瀚而壮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自身的渺小,以及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
“是啊,”我低声回应,“在市区里,几乎忘了星空本来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并排坐着,安静地仰望星空。谁也没有再说话,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和默契在沉默中流淌。偶尔有夜归的鸟雀扑棱着翅膀从头顶飞过,或是远处的几声犬吠,更衬得这夜静谧美好。
烤番薯的香甜气味渐渐弥漫开来。大川用火钳把它们扒拉出来,烫得龇牙咧嘴地分给我们。
剥开烤得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金黄软糯、冒着热气的瓜瓤。小心地咬一口,烫得直呵气,但那极致的甜糯和温暖瞬间驱散了夜间的微凉,幸福感油然而生。
於倏吃得嘴角都沾上了黑色的灰烬,自己却浑然不觉。我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伸手示意了一下自己的嘴角。
他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背擦掉,结果反而擦得更花了。大川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
那一刻,看着星空,吃着烫手的烤番薯,身边是朋友爽朗的笑声和於倏略带窘迫却温暖的笑容,我心里被一种巨大而平实的快乐填满。
这个意外决定的留宿夜晚,远比我想象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