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围墙下的心动密码 ...
-
两人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一时无话,只有脚步声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经过米粉店,再往前几十米,就是他们共同的母校——县一中。寒假期间的校园,一片寂静,高大的铁门紧闭着,门上挂着冰冷的铁锁,在路灯下泛着金属特有的寒光。
邱天停下脚步,隔着栏杆望向里面黑黢黯的教学楼轮廓,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和淡淡的失落。“锁着呢,进不去了。”她轻声说,准备转身离开。
“等等。”周晏却叫住了她。他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下巴朝校园侧面操场的方向扬了扬,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跟我来,有条‘老路’,说不定还能走。”
邱天将信将疑地跟着他,绕过正门,沿着学校外围墙走。操场尽头的围墙果然有一段看起来比别处要低矮些,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红色的砖块,旁边还有一棵老槐树,枝桠虬结,似乎是个天然的攀爬点。这里显然承载了不少届学生“秘密行动”的记忆。
看着这条的“秘密通道”,邱天脑海里电光石火般闪过一个念头,她转头看向周晏,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和恍然:“我想起来了!当年……你那些时不时突然冒出来的烤红薯,还有热奶茶,就是从这儿偷渡进来的?”
周晏正打量着围墙,似乎在评估“通行”的可行性,闻言侧过头看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而带着点戏谑反问:“怎么,现在是想追究我当年违反校规的责任,还是……怀念那口吃的了?”
他的目光在夜色下显得格外亮,带着点促狭,直白地戳破了她话里隐含的那点对过去的惦念。邱天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恼地瞪了他一眼,别开视线:“我就是突然想起来了而已。”
周晏低低地笑了一声,没再继续逗她。他向前走了两步,伸手试了试围墙砖块的稳固程度,然后回头朝她伸出手:“看样子还能用。要不要……重温一下旧梦?”他说的自然是翻墙进去。
他的手悬在半空,骨节分明,在朦胧的光线下带着一种无声的邀请。这个动作有些突然,又似乎顺理成章。邱天看着他的手,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手递了过去。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稳稳地包裹住她的,微微用力,帮她借力蹬上墙头那块凸起的砖块。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多余的停留,一触即分,恰到好处地避免了尴尬,却让那短暂的触感和温度清晰地留在了她的皮肤上。
周晏自己则更轻松地一跃而上,然后转身,再次向她伸出手,这次是准备拉她下去。邱天坐在墙头,看着墙内熟悉的操场轮廓在夜色中铺展开,晚风吹起她的发丝,一种混合着冒险、怀旧和一丝隐秘兴奋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她抓住他的手,借力跳下,落地时微微踉跄了一下,周晏另一只手极快地、绅士地虚扶了一下她的胳膊,随即松开。
“小心点。”他的声音近在耳边,低沉而带着笑意。
两人成功潜入校园,走在空无一人的跑道上。四周寂静,只有风声和他们的脚步声。高大的教学楼像沉默的巨人伫立在黑暗中,与记忆中白天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
“说起来,”周晏双手插回口袋,状似随意地开口,打破了沉默,“那时候冬天是真冷,教室跟冰窖似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邱天,“我记得你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缩成一团,写字的时候手指冻得通红,像……”他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比喻,最后轻笑一声,“像小胡萝卜。”
邱天没想到他连这种细节都记得,心头微动,嘴上却不肯认输:“那你呢?仗着身强体壮,就在我们这些‘冻死鬼’旁边炫耀你的烤红薯?”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周晏挑眉,为自己辩解,语气里却带着明显的得意,“我那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勇于实践。”他停下脚步,指向操场尽头那片围墙,“就为了那一口热乎的,我得算准了门卫巡逻的间隙,翻过这道墙,跑到对面巷子口那个老爷爷的炉子前,买了再赶紧跑回来,还得保证它到我同桌手里的时候是烫的。”
他特意加重了“同桌”两个字,目光含笑地落在邱天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暗示。
邱天的脸颊在夜色里微微发烫,幸好光线昏暗看不真切。她想起那些被悄悄塞进手里的、用纸巾包好的滚烫红薯,想起他当时别扭的借口——“买多了,硌牙”。原来,那些她曾经暗自珍视的、以为是偶然的温暖,背后是他一次次“冒险”换来的。
“所以,”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你那时候是专门去买的?”
周晏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过身,面对着她,两人站在空旷的操场中央,四周是寂静的夜和遥远的城市灯火。他的眼神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深邃,带着一种引人探究的意味,静静地落在她脸上,仿佛在等待什么。
邱天抬眼,对上他的视线。夜色模糊了细节,却让那双眼睛里的光点更加清晰。她能看到他微微扬起的唇角,带着点惯有的、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
就在她以为他会说出什么的时候,他却忽然眨了眨眼,脸上那种故作深情的探究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再熟悉不过的、带着几分狡猾和戏谑的明朗笑容,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大男孩。
“你猜?”他拖长了语调,用她刚才在茶室外对付他的那两个字的原话,轻飘飘地扔了回来。大大的笑容在他脸上绽开,带着点“扳回一城”的小得意,瞬间打破了刚才那片刻有些凝滞和暧昧的气氛。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邱天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自己竟被他用同样的方式“报复”了。一种又好气又好笑的感觉涌上心头,方才那一瞬间的悸动和紧张,被他这耍赖般的笑容冲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轻松、更像他们之间该有的互动模式。
她忍不住也笑了,微恼地轻哼一声:“周晏,你真是……”
“我真是怎么了?”他笑嘻嘻地接话,双手插回口袋,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转身继续沿着跑道往前走,步伐轻快,“走吧,‘老同学’,带你再逛逛咱们的‘革命根据地’。”
——
新年在爆竹声和走亲访友的热闹中如期而至。邱天作为“别人家的小孩”终极进化版——保送清大的“别人家的学神”,自然成了各路亲戚饭桌上的焦点话题。
“哎呀,天天真是越来越出息了!清大啊!以后可是要成为大人物了!”
“从小就看着这孩子稳重,跟我们家那个皮猴子不一样!”
“天天,快跟你妹妹传授传授经验,她要是能有你一半省心,我做梦都能笑醒!”
面对这些热情洋溢的“捧杀”,邱天早已练就一身金钟罩。她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礼貌微笑,语气谦和得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叔叔阿姨过奖了,我就是运气好,刚好赶上机会了。妹妹/弟弟也很优秀,画画/体育/情商特别棒,将来肯定有出息!”
这一手“反弹”加“雨露均沾”使得炉火纯青,既化解了尴尬,又哄得长辈们眉开眼笑,堪称春节社交范本。
大年初二,大姨领着刚上初一的小表妹雯雯来家里做客。雯雯正处于“全世界都理解不了我的忧伤”和“手机就是我的命”的叛逆初期,对长辈们的唠叨左耳进右耳出,全程抱着手机不撒手。大姨看得心急,一把将雯雯推到邱天面前:“天天,你快帮大姨管管她!带她去你房间看看书,培养一下学习兴趣!她就听你的!”
与其他一见到学霸姐姐就下意识紧张的同龄人不同,雯雯从小就特别喜欢这个表姐邱天,因为她发现这个姐姐跟那些只会念叨“好好学习”的“书呆子”完全不一样,总能带她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一到房间,雯雯就眼睛一亮,像个小尾巴似的黏了上来,神秘兮兮地小声说:“姐,有没有什么新‘宝藏’给我看呀?”
邱天会心一笑,拉起她的手:“来得正好,我刚想整理一下旧东西,带你看看姐当年的‘珍藏版’!”
雯雯就熟门熟路地盘腿坐在地毯上,满脸期待。邱天则像个展示珍宝的收藏家,兴奋地打开书柜最下面的大抽屉。
“哇!这个文具盒我小时候也超想要!是百变小樱限量版对不对!”雯雯一眼就盯上了那个闪亮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摸上面的图案。
“还有这个!香味橡皮!草莓味的!现在都买不到这种了!”雯雯拿起一块橡皮,陶醉地闻了闻,邱天也凑过去闻,两人像发现了什么秘密宝藏一样相视而笑。
邱天又献宝似的拿出几本笔记本,封面是当年最火的偶像团体。“看,里面还夹着他们的贴纸呢!”
“天呐姐你居然也追星!”雯雯兴奋地翻看着,指着某个成员,“这个现在看还是好帅!你眼光不错嘛!”
当邱天搬出那摞《知音漫客》和《飒漫画》时,雯雯直接欢呼起来:“姐你真是我亲姐!这些可是古董了!这个男主超帅的!”两人头碰头地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讨论剧情,邱天甚至还能清晰地说出某段经典台词,雯雯佩服得五体投地:“姐你记性也太好了!”
接着拉开装满照片和同学录的抽屉时,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一沓沓用拍立得或大头贴相机拍的照片,青涩的面孔做着夸张的鬼脸;一本本色彩斑斓的同学录,写满了同窗们或真诚或搞怪的祝福;还有厚厚一叠朋友、同学在生日、节日时送的贺卡,字里行间都是年少时最真挚的情谊。雯雯看得津津有味,
“哈哈哈姐你这个双马尾造型也太可爱了吧!”
“这个pose真帅,我也要学一学!”
在雯雯蹲在角落专心研究那几本漫画书时,邱天的手停在最底层那个看起来最旧、也最沉重的抽屉把手上。她顿了顿,才轻轻拉开。这里面,安放着她最重要的青春秘密。
最上面是几本日记本,用的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带小锁的款式,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露出里面的硬纸板。锁早已锈迹斑斑,或许钥匙也早就不知丢在哪里了。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守护着某个时期少女无人知晓的心事。
邱天小心地移开日记本,下面是一沓更杂乱、厚度惊人的草稿纸。纸张已经泛黄,边缘卷曲,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东西:有抄录的歌词、偶尔灵感迸发写下的似是而非的诗句、上课走神时画的涂鸦、还有用蓝红笔交错画出的、布满棋盘格子的五子棋棋局,旁边偶尔还标注着“赢了!”或者“臭棋!”。
她随意地翻动着这些充满年代感的纸张,仿佛在触摸那个曾经的自己。忽然,一张对折的、边缘毛糙的草稿纸从中间滑落,飘到地上。
雯雯眼疾手快地捡起来,打开一看,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古风持枪将军的侧影,线条虽然稚嫩,但人物姿态挺拔,颇有气势。旁边用飘逸的字体写着三个字:赵子龙。画的右下角,还有一行更小、几乎要淡去的字迹,仔细辨认,写的是:
“要是他,应该不会临阵脱逃吧。”
雯雯好奇地问:“姐,你还喜欢赵子龙啊?这是什么意思?谁临阵脱逃了?”
邱天看着那张画,眼神有瞬间的恍惚,记忆的潮水汹涌而来。她接过那张纸,指尖轻轻拂过那个名字和那句模糊的话,没有立刻回答。窗外的阳光照进来,给这些陈旧的物件和她微微出神的侧脸,都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怀旧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