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节|公司操作 ...

  •   第十五节|公司操作

      谣言发酵得太快,快到公司来不及灭火。

      一篇匿名贴文、几段花絮剪辑,戏里的拥抱、戏外的对视,被标题剪成了故事。

      经纪部临时召开会议,讨论「降温策略」。

      而我第一次听见自己的名字,被拿来衡量成一个「热度指标」。

      午场在老街外景。

      风不大,阳光刚好,镜头推到最长,街尽头一盏旧路灯像剧本里的逗号。

      我踩过青石,照标点停住,他从斜对面入画,两个人的影子在地上叠了一瞬。

      没有NG。

      导演江舟盯着监看,半晌才「噢」了一声:「这个眼神对上,神了,保一条。」

      收声,换机位。场务拖着轨道跑,灯光师把反光板往上一挑,光就像被人轻轻推了推。

      我在原位退一步,等他走近。

      他没说话,只朝我点一下下巴——那是我们最近养成的默契,「呼吸慢两拍」。

      我照做。第二颗走得比第一颗更稳。

      江舟把耳机摘下来,笑道:「你们两个,像同一台节拍器上出来的。」

      午休在巷口的保温棚。

      道具师蹲在地上修破剑,收音师抱着「死猫」打呵欠。

      我扒了两口盒饭,手机一亮,是制片转的热搜截图:【#长夜城路透# 对视三秒,这默契是写在脸上的吗】

      点开,正是刚才那颗近景——我们停在光与影的交界,彼此没有台词,只有呼吸。

      下面评论跑得飞快:

      【这不是演了吧】

      【我好爱这种对戏懂对方的感觉】

      【求今晚花絮】

      「别看太久。」经纪人林悦把盒饭盖子扣回我手边,「吃饭。下午两点杀去城门口,拍看不见的和解那场。台词少,眼神多。」

      我「嗯」了一声,挣扎着再看一眼——萤幕上那张对视的截图,明明什么都没有,却好像把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放大了。

      下午戏更顺。

      一条条过,偶尔补一个呼吸。收工前最后一颗,是我背对他走远,他不追,镜头跟着他停。

      江舟喊:「卡。」

      他抬眼,光从睫毛间拂过。我忽然明白为什么网路会起风——因为我们连收工时站在一起,都像一场戏。

      夜里,剧组公寓。

      一楼公共客厅灯只开了半排,茶水间咕嘟着煮水声。

      墙上的告示板贴着明日通告表,粗黑字写得像命令。

      我拿着剧本坐在长桌边,背台词背到第六页,肩膀还不自觉往椅背贴。

      他从楼梯下来,灰色卫衣、黑运动裤,头发半干。

      「对词?」他问,语气很平。

      我把剧本推过去:「第三十六场。在城门下那段。」

      他坐我斜对面,翻到标签处。

      「不用看。」他把本阖上,「走眼。」

      我把呼吸压下,盯住他眉骨上方。

      「你回来做什么?」他先丢台词。

      「找你。」我的声音比预想的低。

      「我不在你要找的地方。」

      「那你在哪?」

      「——你心里。」

      我们同时停一秒,彼此都笑了下。

      笑不是因为好笑,是因为又准又狠。

      「两位主演。」门口有人探头,是导演助理,手里捏着热水壶,「你们笑声别太大,楼上还有人背词。」

      我和他齐齐收住,彼此朝门口点头:「知道。」

      助理走了两步又探回来,压低声音:「那个……客厅玻璃反光大,别对着窗坐。」

      他把我面前的椅子往里推了半寸,像课堂上帮同学把书摆整齐:「安全一点。」

      我被他的细节逗笑,觉得自己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回到「专业」上。

      林致从楼上下来,手里夹着一沓通告单:「岐哥,明天早场车调到六点半。」

      「收到。」他点头,侧身把位子让出一点,让林致在我们中间的桌角放纸。

      林悦也进来了,检查加湿器水量:「二十分钟后各自回房,别拖。望川,别喝冰,明早录宣传口播。」

      「好。」我把杯子往远处挪了一格。

      公共客厅的门半掩着,走廊有人来来往往。

      我们继续对词,没有碰触,只有节拍。

      他掌心在桌下轻敲,一、二、三、四,我的台词刚好落在第四拍前。

      「你看我太多。」他忽然说。

      「剧本要求。」

      「剧本没写你要看三秒。」

      「那你别还我两秒。」

      他停了下,眼睛里像是被什么戳中,又把那点情绪压回去:「明天拍的时候,少看一秒。」

      「会不会太少?」

      他低声:「我会补。」

      林致把热水壶放下,顺手把窗帘半拉上,回头问:「要不要关一盏灯?反光少一点。」

      「不用。」他说,「光在,节奏会稳。」

      我心里「咚」了一下——他讲的永远是戏,可我老是听成别的。

      对到最后两句,正好是那段难的停顿。

      他不看我,在半拍之后丢出那句:「你回来了。」

      我照他早上说的「把气往下送」,让喉咙腾出位置,只用两个字接住:「嗯,回来了。」

      他把下巴轻轻抬了一点点。那几乎看不见的动作,就是镜头要的「允许」。

      我在那一瞬间理解了什么叫神奇共鸣——不是你说我懂,而是你还没说,我已经把呼吸让了出来。

      门再一次被推开。

      助理小贺抱着一堆衣服闯进来:「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我以为没人……」

      他愣了半秒,看见我们对坐,耳朵唰地红了:「我什么都没看见!我先走!」

      林悦用眼神示意他把衣服放下,语气不重:「下次先敲门。」

      小贺点头如捣蒜,退到走廊还在道歉。

      我和他对视了一下,忍住笑意,把剧本又向中间推了推:「再来一次。」

      他也笑,但很快收住:「最后一遍。」

      最后一遍像把一条线真正打结。

      对完词后,他合上本,起身去茶水间倒水。

      「热的。」他把纸杯推到我面前。

      「谢了。」

      「今晚别看手机。」

      「为什么?」

      「你看了也睡不着。」他说得太平静,像已经见过结局。

      我没追问。

      他转身上楼,步子很轻。

      我端着热水坐了会儿,等掌心不那么冷,才回房。

      洗完澡,手机终究还是亮着。

      热搜一条一条往上跑:

      【#长夜城片场眼神戏#】

      【#对词也能有化学反应吗#】

      【#他们的节奏太一致了#】

      一个匿名号放了短短十秒的花絮,把我们在现场对眼的那个停顿剪成慢动作,配了句旁白:——「看他,像看回了家。」

      弹幕刷过去,有人疯狂截图,有人理性分析,也有人酸。

      林悦发来讯息:【不回应,不点赞,不转发。明天宣发会做整体节奏。】

      我回:【收到。】

      指尖离开萤幕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房间有点安静。

      热水的余温还在手心,我把手机阖上,躺回枕头。脑子里却不受控地回放公共客厅里那个半拍——他说「你回来了」,我说「嗯,回来了」。

      那不是剧本,是回应。

      门铃忽然响了一下,是楼层群发的提醒:晚上十一点后请保持安静。

      我笑了一下,把笑收回胸腔。

      在一个被很多人看到的世界里,我们在公共的光下对词、在半掩的门后对眼、在别人的脚步声中把呼吸对齐。

      这叫默契。也是谣言最好的燃料。

      我把被角拉高,关灯前看了一眼床头的剧本。

      封面上三个字:长夜城。

      我知道明天还会更顺,也知道风会更大。

      他说「别看手机」,我偏偏看了;他说「我会补」,我竟然等着。

      最后一行小小的字——【别怕。】

      我没回。只是把那三个字藏到更里面,像把一盏灯倒扣在心上。

      外头走廊有人经过,地毯把脚步吃掉。我合上眼睛,在黑里把那个停顿再走了一遍。

      一、二、三、四。

      他看我,我回他。

      戏越拍越顺,眼神越藏不住。

      而明天,肯定会有人说:——他们只是演员的默契。

      我心里说:我早忘了哪里是剧本。

      我知道明天还会更顺,也知道风会更大。

      他说「别看手机」,我偏偏看了;他说「我会补」,我竟然等着。

      手机震了一下,是未命名的录音备忘:【呼吸四拍:入二、停一、出四】

      最后一行小小的字——【别怕。】

      我没回。只是把那三个字藏到更里面,像把一盏灯倒扣在心上。

      外头走廊有人经过,地毯把脚步吃掉。我合上眼睛,在黑里把那个停顿再走了一遍。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十五节|公司操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