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明锐 ...

  •   幸亏路上没人,不然,一定会被人问:“郭老师,退休了还关注学生?”

      更有一些人好事精,会问:“郭老师,您这么认真努力,怎么章大雅的学习成绩?”

      似乎孙女的学习成绩,成了别人诟病于她教师身份的砝码。

      郭老师每每遇见这类人,就假装没看见,省却叨叨。

      跟不明白的人说话,浪费时间。

      假如被问及以上这些,倒还好应对。

      最怕被人问及:“你家的孩子又动手打人了?”

      章大雅从小打遍所有小孩,在本居住区域里,所有小孩都被她揍过。

      因而,许多家长都讨厌章大雅。

      多数人对待郭老师倒是客气,也有个别人等,就是气不顺,凭什么你章大雅打我家小孩?
      我不打回来,我气不顺,看你不顺眼,不奚落你几句睡不着。

      郭老师没少对人说“对不起”,更没少动手教育章大雅,就是教育不过来,气死人没商量。
      郭老师只能是关闭大门,将章大雅关闭在家。

      章大雅脾气暴躁,不让她出门去玩耍,她就会自虐,敢从高处往下跳。

      一次,从楼顶,跳下来,脑袋摔出个包子和鸡蛋。
      没吓死郭老师,当时明锐还没回家,也没怀二胎。

      不得已,郭老师带着她去章写作姥姥家里玩。
      以为章写作小,她不会动手打他。

      不曾想,依然如故,毫无来由,就动手揍人。
      他姥姥一家人心善,手软,爱孩子,尊老爱幼,不计较。

      换做润邻居,早就挨耳光不下几百。

      这孩子欺软却不怕硬,表哥比她大五岁,也常常揍敬东升。

      敬东升说:“姥姥,她病犯了,又打我,我不来你家了。”

      一开始,郭老师以为男孩子撒谎,你大,她还能打你,因而讨厌这个外孙。
      后来,直到她所见。

      毫无来由,章大雅突然动手。

      郭老师不得不承认,这孩子真是有病。
      到底是什么病?

      医生也说不准,说是从医学理论上讲,叫神经官能抑郁症——管不住自己的手,就是想打人,想要使坏。

      这种性格的孩子,天生的霸王性格,最好让她去打篮球、学武术、练习跆拳道,发泄她天生的不满情绪。

      她打人,不是人家不好,而是人家好了她难受。

      她天生的自我为中心,想要怎样是必须的,宁死不屈,甚至自虐。
      这种是天生的儿童抑郁症,后天很难纠正。
      吃药,也是很难根治。

      郭奶奶也没办法,明锐又不信医生的诊断。
      儿子河北,也不信医生,认为是胡掐。

      他说,小孩子手贱,无非是多动症犯了,打过后不就好了。
      说的轻巧,她打过人她好了,被打的人不好了怎么办?
      反过来,再痛打她一顿?

      时间久了,被打成“死猪不怕开水烫”。
      郭奶奶日夜忧心忡忡,把自己都搞病了。

      儿子儿媳还不领情,反过来说她没什么成就还一身病。
      郭老师气的哭泣了好久,都转不过来这口气。
      ……

      第三节是无敌的课,无敌课程的价格低破天际。

      我们先来看一下无敌妈妈说的关键词:农村平房、在学校附近租房、父母打工、上有父母赡养、父亲生病住院,当时松哥可能联想到自己当年求学时家境贫寒的情景,于是乎想帮助孩子,价格同意了。

      据松哥介绍,当时无敌的同学一直跟着松哥学习,成绩有了进步,家长会过后,一群家长把这个学生围攻了,家长你一句我一句,学生道出松哥后,家长们像得到解药一般,纷纷联系松哥。

      无敌怕花钱,不想补课,他妈妈委托那位学生带他来见松哥。
      这么火爆的场面松哥没有狠要一笔,小新老师总觉得亏,每当提起这段儿,松哥总是说学生条件不好照顾一下。

      松哥和无敌母亲沟通都是不能让孩子知道的,每次妈妈发信息,最后一句都是:老师您别让孩子知道我跟你说的,拜托。

      无敌还算聪明,所在高中在本市重点高中排名第5,本市一共6个重点高中,也就是尖子生不在这个学校,无敌的成绩在学校还算靠前,700多人,能排100名左右,努力一点成绩就能上去,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本身就很水,在鸡窝里想出头,不需要变成凤凰,土鸡扑棱几下翅膀就可以办到,松哥也是看中无敌还有潜力。

      可以花点心思培养,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心理。

      在不忙的时候,我们吃饭还会叫上无敌,给无敌展望一个美好的未来,讲述松哥当年的艰苦学习历程,对无敌寄予美好的期望,预祝他会步步高升。通过吃饭交流感情,督促学生学习,这也是为家长发放的免费福利。

      本市的高中晚自习没有老师坐班,很多是家长自发组织,家长轮流看守纪律,有的班级连看守的家长也没有,结果可想而知,晚自习干什么的都有,听歌的、睡觉的、看小说、玩手机、打游戏的这些算表现可以的,你不学习至少不影响课堂纪律;唱歌的、唠嗑的、大声喧哗的虽然不是很多,但不是没有。

      据无敌自己介绍,在学校每天晚自习都是他玩游戏的时间,书本一挡、端坐着,手里拿着手机,一坐一节课,虽然有监控家长可以看到,但是这个姿势,从监控看家长会产生幻觉:这孩子一坐一节课,一直看着书,状态不太像玩游戏,但是不动笔又好像哪里不对似的。

      我们教室地点离无敌的学校很近,无敌的妈妈怕班里同学影响无敌晚自习,于是我们给无敌提供了免费自习室。无敌的妈妈从不敢与无敌正面交锋,好多次就算妈妈觉察不对也不敢说出来,因为无敌曾和妈妈发过脾气,据妈妈讲,无敌发脾气太可怕啦,脾气好大,言辞犀利,直逼妈妈底线——再管我不念了。

      之后妈妈只敢背后做些工作,例如让松哥给孩子找其它学科的老师,说是价格便宜;妈妈有什么旨意让松哥用自己关心孩子、哥们的角度转达等等。而孩子的这些情况妈妈不敢告诉无敌的爸爸,因为无敌爸爸脾气一样臭,知道了会拳脚伺候,稍有反抗,皮带、棍棒等道具会上演一场武侠大片,妈妈心疼孩子,吃多少苦、操多少心,都憋在心里,都自己扛着。

      除了免费自习室外,无敌还在我们这租教室上课,同样是超低的价格。我们的位置在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很多学生都喜欢在附近上课。

      有的老师没有自己的教室,会让学生去自己家上课,或是去学生家上课,无敌家是租住八几年的房子,除设施简陋外,环境似乎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去老师家,路上又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无敌妈妈把想法跟松哥表达后,松哥又以低破天际的价格,让无敌的老师来我们的教室上课。
      虽然每天松哥都有课,好在我们有多间教室可以同时使用,教室闲着也是闲着。无敌妈妈又像秘密的地下工作者一般,对松哥说:请老师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无敌,钱我私下给你转,你跟无敌说是白用的。

      每每听到无敌妈妈说的话,总会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能让孩子有改变,我们就没有白费,而往往人的愿望都是美好的。

      第四节课还是无敌的,为什么无敌还上课呢?因为松哥教数学和物理两个学科,一周一节数学,一节物理,松哥要安排无敌两节课,而这两节课的钱只是别的学生一节课时费。
      ……

      听到无敌这个学生,郭老师眼泪哗哗。

      为了儿子河北读书成功,自己比无敌的妈妈还要卑微。

      自己也像松哥一样,四处奔走补课,授课赚钱养家糊口。

      以为儿子大学毕业了可以享清福了,却要为他娶妻生子买房买车。
      又要独自看护孙女,终年劳累加上怄气,身体一直不好。
      幸亏有个好邻居:章写作的姥姥。

      相互帮助很多年,现在却因为明锐而丢了。
      这么多年的交情,淡漠了。

      郭老师想到这些,就暗落泪。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会在意?
      儿子儿媳妇会吗?

      ……

      第五节课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的课,这对双胞胎的妈妈第一次出现后再也没出现过,也许是一个女孩去外面我担心,两个女孩去外面我就不担心了。两个小女孩是本市最好的私立学校,因为当时的分数没有进入重点,家庭条件还不错,于是家长就把孩子塞进相对好一些的学校。

      第六节课是松哥老学员的妹妹,就叫他小公主吧。老学员上课前的分数在70分左右,数学满分成绩是150分,就是说这个成绩还没及格,离理想分数相差甚远。松哥刚从补课机构出来单干时,这个学生就跟着松哥出来上课。学生有一个特点,适应了一个老师之后,再换别的老师,心里会对比。如果老师讲的不好,换老师就无所谓了,如果讲的好,老师走天涯,我跟到海角。

      松哥刚刚出来时,学生不是很多,那时孩子刚出生,需要钱的地方多,松哥尽量给每位学员多排课,老学员是文科生,每周跟松哥上4-5节数学课,平时考试成绩变化不明显,突然有一天,学生说自己开窍了,有数学思维了,见到题知道下笔的方向了。

      松哥没有太上心这段话,毕竟是高三的学生,距离高考还剩2个月,
      高考时能提多少分谁也不好说。

      然而高考考完,学生给松哥打电话,兴奋地说数学打了128分,以前是拖后腿的,这次的分数让他由二本学校迈进了一本的门槛,家长更是打电话查了多遍,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在多次确认后终于相信了。

      家长为了感谢,特意去本市高档商场,买了价格不菲的玩具,送给了松哥。老学员的妹妹上高中时,家长极力推荐,松哥的新学生又补上来了。

      老学员的妹妹每天变换着华服,活泼可爱,身高165公分左右,面容较好,让她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注目。

      在家是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可以说只要孩子成绩能上来,家里不差钱,怎么上课都行,家长对松哥也是特别好,感冒时送感冒药、过节时送购物卡,平时还要请吃饭,松哥面对如此到位的家长,自然也是尽心尽责,无奈孩子天资有限、动力不足、生性懒惰,遇到不会的题,时常耍公主脾气,松哥觉得这不是上多少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于是乎让小新老师查询了很多书籍,挑选了一本励志的适合孩子看的书籍,送给了小公主,并在书的扉页上写着:“人生短暂,精彩无限。努力拼搏,绽放光彩”小公主的妈妈看到书名和寄语,发来信息表示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在朋友圈中赞美了老师的感人事迹。

      虽然老师很用心,家长很感动,但是需要感动的主角小公主却没有变化。过了一段儿时间,松哥又挑选一本适合家长看的书,书中正是写孩子不努力是家长的不放手和溺爱造成的,心想从孩子上面做工作没有效果,那就从根上解决问题吧。

      收到书后,家长感叹这本书看晚了,从小惯到大,现在改变晚了,就继续惯下去吧。
      家长一如既往地感谢老师的用心,后来的结果呢?涛声依旧了。

      每次小公主上课都是家人接送,小新老师见过妈妈、爸爸、姥姥,在哥哥上大学后哥哥由学员身份变成了家长,完成接妹妹的任务。

      第七节课还是小公主,一节数学一节物理,学生喜欢连着上,因为一起上完不用来回跑,说这样节省时间,也隐含着孩子的惰性。

      郭老师听到这里,心想,孩子惰性,谁也没辙。

      第八节课是伪学霸。因为学生的言谈举止、上课表现、回答问题方式等,在外人看是大拿,什么都会,给他上课的老师却是截然相反的答案。他是一个不懂装懂、不会也说会的下等生。

      伪学霸上课的方式也比较搞笑,每次讲题时,说:“老师这题也太简单了,没有难度都看不出我水平”。

      松哥念出答案时,只见题纸上一个又一个大红叉,伪学霸继续说:“这题怎么能错呢.......”

      松哥见状说从头开始讲,伪学霸一边听着一边嘴里嘟囔个不停,似乎要在与老师争论什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老师拉也拉不回来,松哥见伪学霸忙个不停,自己停下来歇会,等待伪学霸说出总结概况之言:这题太简单了,又马虎了,我会了。

      可是松哥听伪学霸讲的内容完全与题的思路不搭嘎,也不知道神神叨叨念的是什么,你要是打断他,他还不给你插话的机会。经过几次努力,松哥放弃了,就在旁边静静地听伪学霸的伪装之言。

      由于学生知道补课老师之间相互认识,也知道老师了解老师的情况,很多家长找讲课好的老师介绍其它科目的老师。

      松哥也不例外,经常有家长让帮忙介绍化学老师、生物老师、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等。
      伪学霸除了上松哥的数学和物理课外,还在这儿上生物和化学,据生物和化学老师反映,学生的情况与上松哥课时是一模一样,语气、神态都对上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学习就这样,在学校上课也这样。

      郭老师唉声叹气一番,这个伪学霸,不是害自己吗?
      我以为就我家章大雅是个伪学霸,呵呵,今天又听见一个。

      稀奇!

      第九节课是欢岚。

      欢岚是她的同桌介绍过来的,她的同桌跟松哥学物理有一段儿时间了,见到成绩上升了,有问题就会请教同桌,见同桌讲的很明白,要到了松哥的联系方式。
      欢岚妈妈满怀期待地跟松哥预约时间,关切地问能不能上成绩,郝老师耐心地讲解:课前把题做完,上课时可以多讲些题,下课用时间消化讲过的题,效果好,能不能上成绩不好说,还是要看孩子的努力情况。

      欢岚的妈妈如获真经,说女儿很听话,肯定能做到。
      欢岚的确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学理不代表听话就能听明白。
      上课前会做的题都做了,不会的题也看了,上课时认真记录,下课从松哥借老师用的讲义,把每个题的讲解认认真真地抄下来,但是据松哥反馈,孩子是个好孩子,但是不开窍、死脑筋,原题讲完看似会了,变个数就不会了,换个说法就不会了,变个字就不会了,总之一句话她不是学理的料。

      松哥还补了一句,如果欢岚报文科应该比学理科强。

      我们只是每位学生所补学科中,其中一位老师,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未来,即使心里明白,也不方便多说。

      父母为孩子做决定时,尚且觉得多余,何况我们非亲非故。何况有些孩子如欢岚一样已经做出选择。

      就拿何明来说,由于孩子水平太高,起初松哥给孩子准备讲义,孩子每次全对,后来何明改变上课方式,每节课自己准备6-10道难题,这个难度是高考最后一题级别,而且现场让松哥做,做完讲解几种方法。

      郭老师听到何明的名字,心里一喜。
      精神马上振奋,自言自语:
      何明,多好的孩子,谁不喜欢。

      章写作将来长大了,一定是何明这样的好孩子。

      尚且不说松哥能不能做完,很多高中在职老师遇到一位学霸问问题时,有可能要研究一段儿时间,准备好之后再给孩子讲。松哥每次上课至少给何明做6道题,每次何明还算满意。

      教室的走廊里,摆放着一个七层高的大书架。

      书籍是小新老师为学生们挑选的经典,是一名任职于北京辅导机构的高中语文教师,推荐的高中必读书籍,这名老师有着牛逼带闪电的标签:北大中文系博士。
      小新老师按照目录在网上购置齐全,摆在书架显眼的位置,目的是供感兴趣的学生借阅。
      同时为家长准备了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

      在松哥上课的教室里,摆放着一本《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供陪孩子上课的家长阅读。
      除此之外,小新老师整理了一份北大学霸写的学习方法,赠送每位学员一份。
      在陪孩子上课的过程中,有的家长一直玩手机,有的家长眼睛一直盯着松哥的脸,有的家长看着孩子,有的家长看书。

      慢慢地小新老师发现一个规律,家长爱看书,孩子也爱看书,例如家长看了书觉得好,向小新老师借阅,这些家长的孩子会把小新老师给的学习方法资料看完。
      孩子语文相对好些,还有的孩子各科成绩都很好,道德修养也较好。这些孩子向小新老师借阅书籍,家长的态度是允许的。

      曾经小新老师把《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这本书推荐给双胞胎姐妹的家长,家长对书的态度完全没有掩饰,双手立即推开已经递到身边的书,一副嫌弃的语气说:“哎呀,我就不喜欢看书,从来没有看书的习惯,一看书我就脑袋疼”。
      见家长如此鄙视,自此再也不提关于书的话题。
      曾经小新老师和家长讨论到本市语文教学名师李艺。

      李艺是重点学校的语文在职教师,由于水平高,本市的学生慕名寻班,据说每个校外班级人员与在学校班级人数不相上下,每节课每位学生80元,一节课2小时,每周的课程都是异常火爆。
      学员众多,总是有好有坏,有提成绩的,有一直稳定不变的,还有下滑垫底的。双胞胎家长说曾经孩子在李艺老师的校外课堂学过一年多,成绩没有提升,后续不学了,家长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我不爱看书,孩子小时没培养看书的习惯,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学习再多的技巧也没地方用,现在高中课业那么紧,孩子看课外书又担心她们浪费时间,也怪我这个做妈的给孩子耽误了。”

      小新老师听到家长做到如此深刻的反省,却仍然对书拒之千里之外感到困惑,也许人总是觉得现在做晚了,索性就不做了,顺其自然吧。
      小新老师在班级做游戏,锻炼孩子短期的记忆力,岩老师看到后,讲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没有做这样的训练,晚了。

      小新老师宽慰说不晚,孩子才上学前班,提升游戏的难度,多训练不会晚。联想几件事的关系,好像都是一回事,积极的家长遇到事情会往积极的方向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起步晚,会想办法把差距缩短,用行动来减小和别人的差距;消极的家长遇到事情会往消极的方向想:已经比别人晚了,比不过别人,就不做努力了,放弃吧。

      书籍借阅频率很低,每次学生跟小新老师借阅时,小新老师都会热情地向学生介绍书中的梗概,以便让学生心里做权衡,书架摆放了很久,没有出现过丢书事件。
      对于家长在书架前驻足时间长,或每次来选择书阅读的,小新老师会向家长请教,了解家长所知道的好书,目的是为自己的孩子储存有价值的书籍,因为冰心奶奶曾经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但这样的家长真是少之又少。

      小新一家很难参加朋友聚会、同学婚礼等,时间完美地与别人错开,似乎与外界断了联系。

      手机语音一直在唱独角戏,郭老师抱着玩累的小茉莉。

      根本腾不出手来关闭,到家后,明锐听到了,立刻来了兴致,表示也要听一听。
      郭奶奶心想:你听什么?
      我听是想要找到帮助章写作成才的文献,好给他讲。
      他能听懂,也能认真思考。
      你,明锐,能认真思考吗?

      郭奶奶送给明锐一句话:你要学会思考。
      然后,从章写作被狗咬后,也不见明锐做了什么善后。
      更不见她,做了什么改变。
      一个不能改变自己心态的人,能听进去有益的文字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明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