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整顿五一路 ...
-
烟熏法
似乎看出来陈染挺惊讶的,那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人便解释道:“我不是你们要找的肖专家,我是市博物馆的,他才是。”说话时他指了下身穿工装的男青年。
陈染知道小路认错了人有点尴尬,其实这事换成她,她也一样会认错人。
周围的咝咝抽气声和抓挠声仍断断续续地传过来,陈染估摸着肖专家也挺难受,因为他露在外面的皮肤就有三个红肿的包。
只不过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表现出来,也没伸手去挠。就是不知道他是顾忌身份不便当众表现出异常,还是比一般人更能忍。
这时陈染也不太好意思马上就让肖专家帮他们做鉴定,就道:“肖专家,要不你先把蜜蜂叮咬的地方清理一下再鉴定吧。”
“不用。”姓肖的专家拒绝了陈染的好意,伸手把她手上的盒子拿了过去。
他只看了一眼,基本上就确定了这套玳瑁首饰的材质。保险起见,他从兜里掏出一副白手套,戴好之后将那套手饰拿到手上转圈看了看,再掂几下,就把东西放回了盒子里。
“材质就是玳瑁,绝对不是塑料。如果需要鉴定书,等稍后方便时我会给你们出具一份。”
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陈染心里松一口气。
她也不清楚肖专家是不是真的不喜欢人接近,但她始终记着孟所的嘱咐,即使递东西,也注意保持着与这位专家之间的距离,以免让他觉得受到冒犯。
见她伸长胳膊去接那盒子,肖专家瞟了她一眼。随后他收回视线,转过头去跟那老农打扮的人说话。
这时有位工作人员端着一小盆醋进了帐篷:“肖专家,醋来了,来把伤口抹一抹吧,要不得疼好久。”
醋?!
工装男青年看向那老农模样的人,道:“老黄,野外作业培训没做吗?”
“做了做了,他可能是记错了。”老黄赶紧答道。
接着他又转头跟那工作人员说:“给你们培训时不是说过,马蜂和黄蜂叮咬的才用醋清洗伤口,因为这两种蜂的毒液是碱性的。”
“咱们这次碰到的是蜜蜂,它的毒液是酸性的,你去配点肥皂水分下去吧,让他们都洗一洗伤口。”
工作人员知道自己犯了错,连忙按照他的吩咐去准备肥皂水去了。
陈染这才知道,那老农模样的人是这个考古工地的负责人,估计他长时间在野外工作,才晒得如同常年种地的农民一样。
肖专家又问道:“急救包带了吗?”
“带了,小师叔,东西还算齐全,抗过敏药也带了,连肾上腺素注射液都备着。就怕有人体质特殊,碰上花粉蚊虫叮咬的时候出现意外甚至休克。”
小师叔?
陈染和小路在旁边对视一眼,心道这位专家年纪不大,辈分倒是挺大的。
工作人员端来了肥皂水,肖专家正打算清洗,这时帐篷帘被人掀开,一个警察匆匆走了进来。
他看上去挺急,进来就道:“几位专家,三号帐篷内有人潜入,帐篷背面有利刃切割痕迹。我们的人去的快,他可能还没来得及偷东西就跑了。”
“你们几位还是过去清点下吧,看看是不是丢了什么?”
肖专家和老黄几个人马上站了起来,人还未往外走,肖专家就告诉那警察:“请你们帮忙控制住现场,别让人离开。”
那警察一边带着他们往外走,一边匆匆说道:“挡板外围观的村民在蜂群到来时就跑掉大半,考古队雇佣的十几位村民都还在现场。”
“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进村去找那些跑掉的村民。”
一行人匆匆走出帐篷,到了三号帐篷门口。
莲山派出所的袁组长也等在那里,在他们不远处帐篷外的平地上,站着近三十个人,一半是考古队成员,另一半是考古队雇佣来的当地村民,他们主要负责干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
“几位专家,东西少没少我们现在还不太确定,几位先进去看看吧。”一位警察说。
肖专家也刚到,还没来得及了解具体情况,所以他让老黄先进去。这个帐篷里具体都有什么东西,老黄最清楚。
老黄也没推辞,揭开帘子率先走了进去。他的眼神落在帐篷中间的几个箱子上,匆匆扫了几眼,确认箱子上的锁都完好无损,箱子数目也对,便微微松了口气。
看样子,潜入帐篷的人还没来得及打开箱子,警察就赶到了。
谨慎起见,他走过去打算仔细检查下锁是不是损坏了,顺便再打开箱子看下里面的物品是不是少了。
袁组长拦住他:“箱子上的油布被人掀掉了,油布和箱盖上都有可能遗留嫌疑人的指纹,把手套戴上吧,一会儿我们还要找指纹。”
老黄也注意到原本盖着箱子的油布被人扯掉在地上,肯定是潜入帐篷的小偷干的。
其实他心里挺不解的,现场有这么多人在,还有接近十名警察守着,在这种环境下小偷还想偷东西,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带着不解,老黄戴好手套,仔细检查了一遍,随后才回头跟袁组长等人说:“从古墓里起出的第一批物品都在,没有遗失,只少了一个包。”
“里面有些考古用的材料和工具,是我给小师叔准备的,倒也不是很贵,就是有点麻烦,有的东西在容城不好买。”
周围的警察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墓里的东西丢了,那就没出什么大事。
肖专家闻言便问道:“具体丢了什么?我这次来也带了东西,如果有缺的,赶紧让人出去采购,应该还来得及。”
两个人对了一番,最后老黄说:“其他的都不缺了,就差薄荷醇。我这就打电话让人送过来,目前还不确定这个墓内是否有壁画,暂时没挖到,来得及。”
薄荷醇?那是什么东西,周围有不少人一脸茫然,显然都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
市博那位领导见了,帮着解释道:“薄荷醇是揭壁 画用的,这方面肖专家很擅长。”
“这次我们请他来,主要是为了断代,并对挖掘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如果墓穴内发现壁画,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壁画完整,还得请他出手把壁画揭下来,再送到恒温恒湿的环境里保存。”
他这一番解释下来,周围的人都听明白了。
在场的警察几乎都不认识肖专家,不过经过这一番接触,众人都能看出来,肖专家在考古届名气不小。
检查完毕,几位警察进入了三号帐篷内,他们进来是要寻找盗窃嫌疑人的指纹和足迹。
帐篷内的地面上临时铺了一层红砖,对着入口的一侧有一行脚印,因为鞋底上有泥土,那行脚印并不清晰,鞋底纹路看不太清楚。
两个警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勘察灯,看样子是要对现场的指纹进行采样了。
来执勤的警察只准备了一个普通光源的勘察灯和一套刷粉工具,因此只有两个警察进入现场操作,其他无关人等全都出了帐篷。
陈染跟在袁组长身后向帐篷内张望了一会儿,便把位置让给其他人了。
袁组长招手把陈染和小路叫到一边,轻声问道:“那套首饰鉴定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确实是玳瑁的,我已经打电话通知了蔡哥,肖专家那边可以给出具鉴定证书。”
袁组长放了心,因为肖专家有许多头衔,他出的证书法庭是会认可的。
了解完鉴定的事,袁组长回头看到有两个警察在小声说话,他走过去问了一句:“说什么呢?”
“找到指纹没?”
“找是找着了,就是不太清楚,要比对的话,可能有点困难。”这次他们出来,只带了刷粉工具和普通勘察灯,这些工具在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指纹时,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
可是像他们这样的基层派出所,大都是用这种工具来取指纹的。更精细的工具和手段一般都是刑科中队或者大队的人才用。
所以他们遇到不好取的指纹,常常要求助于上级刑科单位。
袁组长搓了搓下巴,随后说:“要不让他们多调整一下角度和明暗度,多试几次。”
小路在旁边小声跟陈染说:“你那个专用蜡烛行不行?”
袁组长疑惑回头:“什么蜡烛”
“你拿出来给组长看看”小路催促着陈染,陈染便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盒子。
“这什么呀?”袁组长有点好奇,不知道陈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这是用烟熏法取指纹用的专用蜡烛,主要材料是松香,还配了少量樟脑、硫黄和白蜡。”陈染解释道。
烟熏法?这种方法袁组长他们几乎不用,但他见刑科中队的人用过,不过人家用的是松香烛或者樟脑粉。
用烟熏法显现指纹,在某些材质上的效果确实要比刷银粉要好,袁组长挺想看看陈染做的蜡烛效果如何。
“蜡烛是从哪儿来的?不会是你自己做的吧?”
陈染点了点头:“我查资料做的,这种专用蜡烛效果跟松香烛差不多,但是没那么容易碎,携带特别方便。”
“我做这个主要是好奇,想做出来试试,已经在不少材料上试过了,有时候比刷粉效果好。”
她这番话说得袁组长心动不已。不过他不是冒失的人,当下便道:“先找块同样材质的油布试试。”
此时蜜蜂都已经飞走了,老黄和肖专家都站在不远的地方,关注着警方这边的状况。
从村里雇佣来的人都站在不远处的树下,排成两排。其中有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小心地向四周张望着,他是想走的,但所有出入口都有警察守着,这时候走无异于不打自招。
他手心里全都是汗,心里如同烧了一团火。
他想,如果不是他儿子半夜打过来的那通电话,半辈子老实八交的他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莽撞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