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玉佩疑云!提前藏证洗冤屈 ...

  •   深秋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卷着庭院里的落叶,在大皇子府的回廊下打着旋。路昭然坐在书房的烛火旁,指尖反复摩挲着剧情笔记本上那行墨迹——“永安三年十月十二,太子玉佩失窃,栽赃路瑾书,致其被禁足三月”。烛火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泛黄的书页上,与那些标注着“危机”的字迹重叠在一起。

      他心里清楚,这枚玉佩失窃案,是太子党对路瑾书的第一次正面打压。原书里,太子故意将贴身玉佩藏在路瑾书的寝殿中,再联合几位大臣“揭发”,让路瑾书百口莫辩,不仅被皇帝禁足,还失去了参与朝政的机会,而原主因为“揭发有功”,被太子视为心腹,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太子对抗其他皇子的棋子。

      “必须提前找到玉佩,不能让路瑾书再陷入困境。”路昭然合上笔记本,眼神变得坚定。他知道,一旦路瑾书被禁足,太子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注定会被舍弃。

      接下来的两日,路昭然借着“与太子商讨朝政”的名义,多次出入东宫。东宫的侍卫对他早已熟悉,并未过多阻拦。他一边和太子假意讨论江南水患的赈灾方案,一边悄悄观察太子书房的布局——按照原书描述,太子习惯将贵重物品放在书桌左侧的暗格里,那枚玉佩,大概率就藏在那里。

      十月十一日夜里,月色如水,透过窗棂洒在东宫的庭院里,将假山和树木都镀上了一层银霜。路昭然穿着一身深色夜行衣,借着树影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太子书房。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太子早已回寝殿休息,只有两个侍卫在门口巡逻。

      他屏住呼吸,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动作轻得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书桌就放在窗边,月光正好落在桌面上,照亮了左侧那个不起眼的暗格。路昭然快步走过去,指尖在暗格的边缘摸索着——原书里写过,暗格的开关在桌面下方的木缝里,轻轻一按就能打开。

      “咔哒”一声轻响,暗格缓缓打开,里面放着几件珠宝和一本账本,而在暗格的最深处,一枚雕刻着龙纹的玉佩正静静地躺在那里,玉佩的边缘镶嵌着一圈细碎的宝石,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正是太子平日里佩戴的那枚。

      路昭然小心翼翼地将玉佩拿起,揣进怀里,然后将暗格恢复原样,又仔细擦去桌面上的指纹,才悄无声息地退出书房,消失在夜色中。回到大皇子府后,他将玉佩藏在自己书房的暗格里——这个暗格是他穿越后特意让人打造的,位置极为隐蔽,除非有人刻意寻找,否则绝不可能发现。

      十月十二日清晨,东宫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太子的贴身太监拿着一张告示,在皇宫和各大皇子府中奔走相告——太子的贴身玉佩失窃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皇帝得知后极为震怒,下令禁军在皇宫和各大皇子府中进行搜查,务必找到失窃的玉佩。禁军很快就来到了大皇子府,路昭然早已做好准备,一脸“配合”地让禁军搜查。

      “大殿下,按照陛下的旨意,我们需要搜查您的书房,还请您不要见怪。”禁军统领躬身说道,语气带着几分恭敬。

      “无妨,你们尽管搜查,本王身正不怕影子斜,绝不会藏什么失窃的玉佩。”路昭然笑着说道,心里却早已盘算好接下来的步骤。

      禁军在书房里翻找了半个时辰,却什么都没找到。就在统领准备下令撤退时,路昭然突然“哎呀”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我书房里还有一个暗格,平日里用来放些贵重的古籍,你们要不要也看看?”

      统领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那就有劳大殿下了。”

      路昭然走到书架前,伸手将最上层的一本古籍抽出,然后轻轻一推书架,一个暗格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伸手进去摸索了一会儿,脸色突然变得惊讶,然后将手拿出——手里正拿着那枚雕刻着龙纹的玉佩!

      “这……这不是太子殿下的玉佩吗?怎么会在我的暗格里?”路昭然故意提高声音,语气里满是“震惊”和“愤怒”,“肯定是有人故意栽赃!想让本王和太子殿下产生嫌隙!”

      禁军统领连忙上前,接过玉佩仔细查看,确认正是太子失窃的那枚,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大殿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您随我们去面见陛下,说清楚情况。”

      路昭然点点头,跟着禁军前往皇宫。此时,太子和路瑾书也早已在皇宫等候,太子见禁军拿着玉佩过来,脸色先是一喜,随即又变得疑惑——他明明将玉佩藏在路瑾书的寝殿里,怎么会出现在路昭然的暗格里?

      路瑾书站在一旁,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当他看到路昭然“惊讶”的表情时,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却并未说话。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路昭然,语气带着几分威严:“昭然,你来说说,这枚玉佩为什么会在你的暗格里?”

      路昭然连忙躬身回话:“父皇,儿臣也不知道!这枚玉佩儿臣从未见过,肯定是有人故意藏在儿臣的暗格里,想栽赃陷害儿臣!儿臣对父皇和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做出偷窃玉佩的事!”

      他顿了顿,又说道:“儿臣怀疑,此事或许与其他皇子有关。最近朝堂上关于江南水患的赈灾方案争论不休,有人或许想借此机会挑拨儿臣和太子殿下的关系,好坐收渔翁之利!”

      太子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他原本想栽赃路瑾书,却没想到玉佩会出现在路昭然的暗格里,若是再追究下去,很可能会牵扯出自己,只能顺着路昭然的话说道:“父皇,儿臣觉得皇兄说得有道理。或许真的是有人故意栽赃,想破坏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还请父皇明察!”

      皇帝沉默了片刻,看着下方的众人,缓缓说道:“此事确实疑点重重,既然玉佩已经找到,就先到此为止。往后你们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再被外人挑拨离间。”

      “儿臣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离开皇宫后,路昭然正准备回府,却被路瑾书叫住了。

      “兄长,请留步。”

      路昭然脚步一顿,转过身,看见路瑾书正站在宫道旁的槐树下,月光落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眼神平静地看着路昭然,却带着几分探究。

      “二弟,还有事吗?”路昭然心里一紧,知道路瑾书肯定看出了什么。

      路瑾书缓步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语气平静无波:“兄长早就知道玉佩会丢,对吗?”

      这句话像是一道惊雷,让路昭然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张了张嘴,想否认,却对上路瑾书那双深邃的眼眸——那双眼睛里带着了然,带着疑惑,却没有丝毫的敌意。

      路昭然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压得很低:“是,我早就知道。有人想栽赃你,我不能让你再陷入困境。”

      路瑾书看着他,眼神里的探究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兄长,你到底……是谁?”

      路昭然心里一震,抬头看向路瑾书,却发现他的眼神里没有怀疑,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总不能告诉路瑾书,他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知道所有的剧情吧?

      “我就是我,大皇子路昭然。”路昭然最终还是选择了隐瞒,“只是以前太过糊涂,看不清局势,现在想明白了,不想再被人当枪使,也不想再看着兄弟之间互相算计。”

      路瑾书看着他,沉默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不管兄长是谁,今日之事,多谢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月白色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道的尽头。路昭然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幸好路瑾书没有继续追问,不然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回到大皇子府后,路昭然将那枚玉佩交给小禄子,让他送回东宫。他坐在书房的烛火旁,翻开剧情笔记本,在“玉佩失窃案”的条目旁画了一个大大的叉,然后写下“危机解除,路瑾书未被栽赃”。

      烛火跳动着,将书页上的字迹照亮。路昭然看着那些被划掉的“危机”,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成就感——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路瑾书的命运。或许,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真的能活下去,甚至能改变更多的事情。

      而此刻,东宫的书房里,太子正对着桌案上的玉佩,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藏在路瑾书寝殿里的玉佩,为什么会出现在路昭然的暗格里。

      “难道是路昭然发现了什么?”太子喃喃自语,眼神里闪过一丝忌惮,“不行,必须尽快查明真相,若是路昭然真的背叛了我,绝不能留他!”

      夜色渐深,皇宫和各大皇子府都陷入了寂静,只有风卷着落叶的声音,在庭院里轻轻回荡。一场新的阴谋,似乎正在悄然酝酿,而路昭然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或许会比以往更加危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