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作画 ...

  •   这次关之内数十书几横竖陈列,书几上摆设笔墨丹青,立于前头是另一位手持卷轴的管事,左右两边依旧是书童数位,个个低眉垂首静候差遣。管事姓郑,是之前与明梓轩上客栈找过言欣云那位。他见众人已到,便略一施礼,说道:“恭喜诸位入了这第二关。此关是作画,题目在此。”说罢将卷轴敞开。

      众人一看,竟都出乎意料。

      郑管事亦看了下卷轴,笑道:“还是“梅”。以‘梅’为题,一人一纸,炷香成画。诸位,请就近入座。”

      众人依言,谢井却心生一计,当下示意那几个世侄儿就着言欣云附近坐着。

      言欣云察觉身边有异,也不急着提笔调色,只轻摇手中白扇,想着如何画好。

      郑管事让书童点了一炷香。众人开始磨墨调色,不一会儿,手脚快的如林隐纤、赵钧者,皆着手描绘。谢井那几位世侄皆是风月之徒,正经文章写不出来,这琴画风月倒是看家所在,故这次不用他怎么暗中相助,除了一个实在不懂画的闲坐着,其他几人都应付得得心应手,不多时便都画了好一手梅花。

      谢井见之得意,又瞥见言欣云迟迟没下笔,心道:啧啧,这小子居然不懂作画!又想到上次这小子让他颜面尽失一事,当下决定非报此怨不可,遂朝身边那闲坐的世侄使了眼色,那人会意,随手抓起两根大豪笔,猛地浸入青墨,趁着郑管事转身与李管事交代事情之际狠狠泼向言欣云。

      少年似乎早有预防,头也不回迅速敞开扇子,挡住青墨的同时更顺势将其反扫回去。那惹事之人当下反被墨水污了半边脸。众人听到异常都望了过来。赵钧刚作画完起身回望,见言欣云折扇都染了青墨,书几上的宣纸也沾了几滴青,再看看旁边那人一手捂脸、一手还抓着两把湿漉漉画笔的狼狈模样,当下明白怎么回事,气喝那厮道:“比试要公正,做人当磊落,你如此存心害人不配在此!”

      那人给赵钧如此呼喝,一时恼羞成怒,涨着红脸强装无辜:“甚、甚么存心害人,我是紧张手抖,蘸墨失了手。”

      言欣云冷笑,将那柄染了色的折扇放置书几边,道:“牵强了些,若说是即兴泼墨、隔空作画,倒还说得过去。”

      众人差点给逗笑。那人愈发窘态,朝谢井使眼色。

      郑管事近前看了言欣云的折扇和案纸,又朝那生事之人正色道:“贺三公子手抖这般厉害,怕是病得不轻,不如快些回去休养地好。”

      谢井干咳两声说道:“这位管事,紧张手颤也是人之常情,还请通融一下。”

      郑管事道:“通融也行,那就把二位公子书几上的纸对换过来。”

      贺三郎道:“那纸都染了青,叫在下如何作画?烦请管事重给他一张就是。”

      郑管事摇头:“区区已经说了,一人仅有一纸,三公子损了他人之纸,理应换过。”

      贺三郎深知自己本就过不了关,拉一个垫背才不至于太难看,遂存心拖延时间:“既是一人一纸,添不得,却又如何换得?”

      这时前头的林隐纤也完画落款,对着自己的画作满意地点了头,又听后头喧吵,便与其他完画的公子哥一同走过来。当见到言欣云居然尚未着笔,竟都有些诧异。不少人更是暗自松了口气,心道:传说不过如此,这银装少年也无甚过人之处。林隐纤虽视言欣云为对手,但非气量狭小之人,也见不惯贺家三郎如此无理取闹,便道:“一炷香都过半,你一则丹青未调,二则纸上空空,可见分明不懂作画,还是快些将纸换了,免得误了他人。”

      谢井嘿嘿一笑:“林公子此言差矣,若说这时辰还未着笔就是不懂作画,那这小公子不也一样?且适才管事都说一人一纸,添纸不行,换纸不也是坏了规矩?”

      林隐纤冷笑道:“谢爷,怎么到处都有你?聚贤会惹事未果,今儿又来惹比试?您居心何在?”

      谢井笑道:“老夫不过是来看看热闹,林公子为何每次见面都话里藏针?”说着朝郑管事道,“今日比试各凭本事,这小公子不懂作画,怨不得别人。尔等何必硬要归罪予贺三公子?”

      郑管事道:“谢爷这歪理倒说得好,只若换成是贺三公子被染了纸页,您是否也能这般‘仗义执言?’”

      谢井笑道:“那是自然!没本事就该愿赌服输,何必怪到他人头上?且若这小公子真有作画本事,区区几个青渍又怎奈何得了他?”说罢盯着言欣云,一脸幸灾乐祸。

      言欣云嘴角微弯,见时机已到,便研墨调色。他早就发现谢井的人围坐四方,心道若这些人有心动手脚,只怕自己防不胜防。且他向来习惯成画于心,原想画一幅料峭雪岭梅花图,不料被那贺三郎泼了几滴青墨,思路中断又无纸可换,唯有重新构思,故迟迟不下笔。如今众目睽睽,料那谢井想下手捣乱也难,他细想一下,脑里灵机一动,竟蘸了青色,将之前纸上青点大胆晕开。

      众人百思不解,梅花或红或粉或白,那少年一手青色究竟作甚?

      ……

      郑管事将缝好落款的画卷送往顶楼雅座,皇帝却让送西厢由明忆晗直接挑出好坏便可。旁座的沈清登时又沁出一脸冷汗,心道:这审评差事真真不好做。左右都是贵族皇亲,暗地里都托关系来说情,他沈大人向来清正严明,一一回拒了,怎就一时糊涂抵不住右相威逼利诱,叮嘱那李管事说了句‘不论韵律、但求情真’便惹了这一身泥泞?如今后悔已晚,恐须告老还乡以策周全。

      郑管事入西厢送卷,芮氏替明忆晗把关翻阅。见到那一幅幅梅花或丽质芳姿,或秀美冷艳,真真叫人嫌弃不得。芮氏边翻边目露赞许,当翻到倒数两页,忽然又怔住了,一页是空白,另一页画的却不是梅花。

      芮氏问郑管事:“怎的回事?”

      郑管事便将有人画场捣乱一事一一说来,只是为公正起见,便隐去了出事双方名姓,完了又道:“空白那张便是闹事者纸卷,那人根本不懂作画。”

      芮氏愠怒:“此人人品低劣,断不能让其过关。”

      郑管事点头称是。

      芮氏这才放心地将画卷递给明忆晗,水儿代为接过,又领至桌前一页页慢慢翻给自家主子看。

      明忆晗见那上面梅花或顶雪怒放、铁骨铮铮,或亭亭玉立、玉洁冰清,幅幅美到极致,几乎难分上下。翻到末页,一幅绝美画境陡然映入眼帘。那画上天空纤云不染,近水远山含烟如黛,一株青梅斜探烟水,青翠欲滴娇俏动人。

      她细细琢磨那画中境,记忆深处的青梅仙林又渐渐浮现眼前。

      那年正逢战乱,她和母亲郑氏不慎与父兄走散,几度沦落街头挨饿受冻,受尽人间冷眼,幸被千寻寺住持一心大师收留,在寺内帮厨娘彩姨打杂。每日挑担烧水洗衣、砍柴劈柴烧饭,难得闲下还得跟着一些小沙弥进山采药,再下山变卖以添日用。彼时虽清苦,却也知足,因为那人的出现,让她苦中有甜,欣然自在。

      初遇,是一日进山采药误入梅林迷了路。她急得直掉泪,耳边却忽然传来一个银铃般的孩童声音:“你是何人?为何哭泣?”

      她抹着泪,抬头只见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孩童正一脸天真盯着她,那眼神清明如湖中之水,美得不可方物。

      她又揉了揉眼睛,仔细看那孩童。弯眉入鬓,星目传神,左耳上戴着一双小银环,胸前佩戴一对玉鸳鸯,若非穿着千寻寺里小沙弥特有的粗布僧衣,她几疑是遇上天上的神仙童子。

      “我、我叫茏儿,跟小师兄们进山采药迷了路。”她怔怔怯怯回话。

      孩童听完暖暖一笑,那声音极为温柔:“没事,我带你回去便是。”说完便取过她手里装药的箩筐,替她背了起来。

      往后那人便时常回寺里帮她打杂,也常陪她进山采药,与她共赴仙林采果,再到山下酒栈变卖,偶尔也学着酒客们青梅煮酒、谈天说地,光阴荏苒,莫不欢喜。

      那时她才晓得他叫小晗,是一心大师的关门弟子,平日都随师父在仙林中习武,不涉凡尘。又听寺中长老提过,小晗自出生便被寄养寺内。其父临行前让下人林茹彩,就是如今的厨娘留在寺内照顾孩子,又依家乡礼俗在孩子左耳上穿了两小耳洞,戴上银环和玉鸳鸯一对,以便日后相认,之后那人一去不返,音信全无,小晗实与孤儿无异。

      许是境遇相近易生怜惜,从此她心里便有了一个人,那人眉眼里有春阳融雪般的笑意,也有清明见底的天真。她将他深深印刻进心里,在那场无名变故后,又将那一抹笑意描绘纸上。

      千寻山水,青梅煮酒。

      小晗哥,可还记得茏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作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