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归途 ...

  •   机场廊桥的灯光在寒夜里显得格外冷清。航班延误近两小时,监控显示乘客已开始陆续下机。站在国际到达层不起眼的角落,黑色大衣裹紧身形,帽檐压低遮住半张脸,目光却始终锁定出口方向。陈默站在几步之外,手捧保温箱,神情肃然。
      广播里响起航班抵达确认音。人群如潮水般涌出,拖着行李、打着哈欠、与接机亲友相拥。视线在移动的人流中快速搜寻——浅棕卷发被随意扎成小揪,穿着厚实羽绒服,肩上挎着画板包,走路时左脚仍有些微跛。就是那个人。
      没有上前迎接,也没有挥手示意。只是通过对讲器低声下令:“A2出口,穿鹅黄色羽绒服的目标人物出现,按预案执行。”
      话音刚落,林薇便从另一侧快步迎了上去,一把抱住来人,声音里带着夸张的惊喜:“念安!你可算回来了!外面冷死了,车都等着呢!”她自然地接过画板包,挽住手臂就往外走。
      与此同时,一辆挂着临时通行证的黑色商务车无声滑至A2出口外侧。司机是陈默,车窗贴膜极深,后座铺着柔软的羊绒毯和靠枕。林薇将人扶上车,交代几句便关上车门。车辆立刻启动,汇入夜路车流。
      车内恒温24度,空气清新,播放着轻柔的钢琴曲。询问是否需要热饮或毯子,得到一句“有点累,想睡会儿”后,便不再多言。只在对方闭眼前,默默把安全带往内侧调整了两厘米,确保不会硌到身体。
      回程路线避开了所有拥堵路段,由陈默亲自规划的三条备选路线实时切换。途中接到星瀚集团紧急会议通知,直接回复“今日起所有日程取消,无特殊情况不得打扰”。手机调至静音,锁屏画面是三年前某次展览后偷拍的照片——那人趴在画桌上午睡,睫毛安静地覆在眼睑上。
      车辆抵达市中心私立医院VIP通道。电梯直达顶楼专属病房区。主治医生已在门口等候,见到人下车便迎上来,语气恭敬:“陆先生交代的术前准备全部到位,麻醉团队也已待命。”
      原来早在三天前,通过基金会名下的医疗合作项目,已秘密安排了国内顶尖骨科专家会诊。结论是旧伤引发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加剧,必须尽快进行微创修复手术,否则可能影响长期行动能力。消息传到耳朵里时,正在签署一份百亿级并购协议。笔尖顿了一下,随即批注:“特事特办,资金与资源全力配合。”
      此刻,换上病号服,躺在转运床上被推往手术区。一路沉默,直到进入手术准备室才开口:“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我本来打算先去工作室放东西。”
      “天气预报说今晚有暴雪,道路结冰危险。”只这样回答,声音平稳,“手术做完再处理其他事也不迟。”
      护士进来做最后核对,递上家属签字单。那双手停顿了一瞬,随即接过笔,在“直系亲属”一栏签下名字。动作果断,毫无犹豫。
      “可以了。”对医护人员点头,“开始吧。”
      手术预计四小时。坐在走廊尽头的独立等候区,皮鞋整齐摆放在座椅下方,大衣搭在椅背。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杯冷却的黑咖啡,和一部屏幕始终亮着心率监测数据的加密平板。每隔十五分钟,会有护士出来通报一次进展。
      第二小时,主刀医生亲自出来,神色略显凝重:“术中发现韧带损伤比预想严重,需要延长操作时间,大概还要两个半小时。另外……病人血压有些波动,情绪似乎不太稳定,我们建议……”
      “让他听歌。”立刻打断,“他手机第三个播放列表,第一首。”
      十分钟后,手术室内耳机传来熟悉的旋律——是去年冬天一起看过的一场小型live演出录音。对外宣称是工作应酬,实际是悄悄请了假陪他去的。那天散场很晚,下着雨,共撑一把伞走到地铁口。
      第三小时,窗外暴雪已至。城市陷入一片银白,霓虹在雪幕中晕开模糊光团。手机震动,家族董事会质询为何缺席重要决策会议。回复仅一行字:“个人事务,暂无法出席。授权文件已发至各位邮箱。”
      第四小时,心率数据突然报警。平板震动提示紧急情况。猛地站起身,却被赶来的医生拦住。
      “别担心,只是轻微应激反应,已经注射镇静剂。病人刚才醒了一下,问外面是不是下雪了……还说,让你别在门口傻站着,去吃点东西。”
      脚步停在原地。片刻后,转身走向医护休息室。冰箱里找出一盒常温芒果汁——记得说过术后清醒会想喝这个。又从随身公文包夹层取出一小袋薄荷糖,放进西装内袋。
      重新坐回等候区。雪越下越大,停车场的车顶已积了厚厚一层。凌晨一点十七分,手术室灯牌终于熄灭。
      医生摘下口罩走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笑意:“非常成功。受损组织已全部修复,植入的生物材料兼容性良好。只要后续康复得当,行走功能不仅能恢复,甚至有可能超过受伤前水平。”
      “谢谢。”微微颔首,声音有些沙哑。
      “不过……”医生犹豫了一下,“病人现在还没完全清醒,但一直无意识地念着一个名字。我们不确定……”
      “我知道。”已经朝复苏室走去。
      推开玻璃门,看到那张苍白的脸,睫毛轻轻颤动。走近病床,握住那只没有输液的手。温度很低,指尖微凉。
      “……沉舟?”声音很轻,像是梦呓。
      “在。”握紧了些,“手术做完了,很顺利。”
      眼睛缓缓睁开一条缝,眼神还有些涣散,费力地聚焦。“外面……下雪了吗?”
      “下了,很大。”
      “哦……”嘴角牵动了一下,似乎想笑,“那棵老梅……应该快开了吧。”
      “嗯,等你出院,一起去看看。”
      呼吸渐渐平稳,再次陷入沉睡。守在床边,替他把被角掖好。护士进来检查生命体征,小声提醒:“您要不要去隔壁休息室躺一会儿?我们有监控系统,有任何变化都会通知。”
      摇头拒绝。从大衣口袋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是三个月前国家美术馆新馆开幕当天的门票存根。背面用铅笔潦草写着一行字:“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成为照亮你的光就好了。”
      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轻轻把它塞进枕下。
      天快亮时,雪停了。晨光透过百叶窗洒进病房,在地板上投出细长的条纹。一直保持着坐姿,脊背挺直,仿佛一尊不动的雕像。只有偶尔抬手看表的动作,泄露了时间的流逝。
      早上七点,监护仪显示各项指标稳定。那人终于醒来,意识清明。
      “几点了?”声音依旧虚弱。
      “七点十二分。”
      “你……一晚上都没走?”
      “嗯。”
      “为什么不让我自己来?明明可以……”
      “因为我不想。”直视着那双清澈的眼睛,“从今以后,这类决定不需要你一个人做。我不允许。”
      病房陷入短暂的寂静。窗外,朝阳正缓缓升起,将整座城市的雪景染成金色。
      “饿了吗?”转移话题,“厨房熬了小米粥,加了南瓜泥,不烫。”
      点点头。接过勺子,一勺一勺喂过去。动作笨拙却不容置疑。中途呛了一下,立刻停下,轻拍后背,等呼吸平复后再继续。
      一碗粥吃完,气色好了许多。忽然伸手,摸了摸西装内袋。
      “薄荷糖?”笑了笑,“你还带着啊。”
      “习惯了。”
      “其实……我早就知道是你。”声音很轻,“基金会那个项目,审批流程那么严,怎么可能刚好轮到我?还有那些‘恰好’解决的技术难题……全是你安排的吧?”
      没有否认
      “为什么要瞒着我?”
      “怕你觉得是施舍。”终于开口,“怕你觉得……我和以前一样,只会用钱解决问题。”
      “我不是小孩子了。”攥紧了衣角,“你可以相信我,也能直接告诉我。”
      “现在知道了。”低声说,“以后不会再瞒你。”
      阳光洒满整个房间。手依然握着,没有松开。
      “等你好久了。”这句话,最终没有说出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