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旧影新痕 ...
-
基于“汲古斋”和“影子”的线索,下一个调查目标指向了本市最大的古玩市场——琉璃厂。那里鱼龙混杂,既是文玩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各种灰色交易的温床。或许能在那里找到关于那种特定青瓷水滴仿品的信息,或者关于“汲古斋”旧人的踪迹。
再次同车而行。气氛依旧沉闷,但或许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份令人窒息的尴尬似乎稍微缓解了一丝丝——仅仅是一丝丝。
凌曜开着车,目光偶尔会从后视镜里快速扫过顾珩。他发现顾珩的眉头微蹙着,似乎比来时更加心事重重。是因为那个“汲古斋”和他家族的关联吗?
“不舒服?”凌曜突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车厢里显得有些突兀。连他自己都愣了一下,不明白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
顾珩显然也吃了一惊,猛地抬眼,从后视镜中对上凌曜的视线,又迅速移开。“没有。”他生硬地回答,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又是一阵沉默。
但某种东西,似乎已经不一样了。
到达琉璃厂,喧嚣的人声和各式各样的古玩气息扑面而来。与档案馆的静谧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活生生的、甚至有些浮躁的烟火气。
凌曜和顾珩并肩走在熙攘的人群中,依旧保持着距离,但目标一致。
他们的调查方式截然不同,却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凌曜更像一个标准的刑警,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店铺和人群,观察着那些店主和顾客的微表情、举止细节,试图从中找出任何一丝可疑或紧张的痕迹。他问话的方式带着一种天然的压迫感和引导性,往往能轻易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而顾珩,则完全沉浸在了物的世界。他流连于各个摊位前,目光精准地掠过那些真真假假的古玩,偶尔会停下,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拿起一件瓷器或玉器,仔细查看其包浆、款识、工艺细节。他与店主交谈时,语气平和专业,谈论的都是年代、工艺、窑口,却能于不经意间,将话题引向“汲古斋”、仿古定制或者特定的符号标记。那些摊主往往会被他的专业素养折服,更愿意透露一些行业内的信息和传闻。
凌曜发现,当顾珩谈论这些专业领域的事情时,那双总是带着疏离和冷意的眼睛,会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神采,专注而自信,甚至有一种近乎虔诚的光晕。
他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顾珩,很有魅力。
而顾珩也注意到,当凌曜进入调查状态时,那种近乎野兽般的敏锐和专注,以及与人交锋时那种强大的掌控力和逻辑性,总能高效地获取到关键信息。虽然他依旧冷着脸,但那种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莫名地让人感到…可靠。
在一家专营老瓷器的店铺里,他们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店主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眼神闪烁。起初对凌曜的询问十分警惕,滴水不漏。
顾珩则拿起柜台上一个仿汝窑的笔洗,看似随意地点评了几句,精准地说出了其仿制手法的来源和细微破绽,立刻引起了店主的注意。
“先生是个行家啊!”店主态度热情了些。
“以前听长辈提起过‘汲古斋’的顾老师傅,手艺是这个。”顾珩比了个大拇指,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可惜后来没了。不知道他那些模具和设计图,有没有流传下来?”
店主叹了口气:“顾老的手艺确实是绝活。不过他那些东西…啧,后来好像惹了点麻烦,人都没了,东西也七零八落的。倒是他那个徒弟,好像还偶尔接点私活,做得东西…嗯,以假乱真呐。”他话说得含糊,但意思到了。
“徒弟?叫什么?现在在哪?”凌曜立刻抓住关键点,上前一步,语气不自觉带上了审讯的压迫感。
店主被他吓得一缩,立刻又闭紧了嘴,眼神躲闪:“哎呦,这我可就不知道了,都好多年没听说过了…”
顾珩轻轻碰了一下凌曜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虽然只是极其短暂的接触,两人却都像被烫到一样,迅速分开。
顾珩转向店主,语气依旧温和:“我们只是想找一件特定的老仿品,做个研究参照,没有别的意思。如果您那位朋友的手艺真有您说得那么好,我们愿意出高价。”他递过去一张只有电话号码的名片(警方准备的临时号码)。
店主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名片,含糊道:“…我尽量帮忙问问吧,但不保证啊。”
离开那家店铺,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这可能是条重要线索。
奔波了一整天,回到车上时,两人都显露出疲惫。
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车内。凌曜发动汽车,却没有立刻开走。他揉了揉眉心,眼底带着连日熬夜的血丝。
顾珩靠在副驾驶座上,脸色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苍白透明,仿佛一碰即碎。
凌曜从储物格里拿出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默默递了过去。
顾珩愣了一下,看着那瓶水,迟疑了几秒,还是接了过来,低声说了句:“谢谢。”
水流过干涩的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舒缓。
“那个徒弟…会是突破口吗?”顾珩看着窗外流动的街景,忽然轻声问了一句。这几乎是他第一次主动提起与案件相关的、带有一点不确定性的话题。
凌曜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十有八九。‘影子’擅长利用这些有才华却不得志的匠人。找到他,就能找到‘影子’的触角。”
又是一阵沉默,但不再是那种针扎般的尴尬,而是弥漫着一种共同的疲惫和…一丝极其微弱的、并肩作战的雏形。
然而,轻松是短暂的。
凌曜的手机响起,是陈锋打来的。
“老凌,你们那边怎么样?”陈锋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凝重。
“有进展,可能找到了‘汲古斋’传人的线索。正在跟进。”
“好。这边有新情况,技术队追踪那个古镇交易地点周边的监控,发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高度疑似之前几起文物盗窃案的通缉犯,外号‘泥鳅’,极其狡猾。而且,交易时间可能提前了!”
凌曜的心猛地一沉:“提前?具体什么时候?”
“不确定,但信号监测显示对方频段活跃度异常升高,很可能就在这一两天内!你们必须加快速度!”
电话挂断,车内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起来。
时间变得更加紧迫,危险系数陡然升级。
凌曜猛地一打方向盘,车子朝着市局方向疾驰而去。
顾珩握紧了手中的水瓶,指尖冰凉。他看向凌曜紧绷的侧脸,能感受到那股骤然升起的压力和紧迫感。
共同的目标,从未如此清晰——必须在“影子”和那些危险的罪犯完成交易前,阻止他们!
但前方等待他们的,显然是更加庞大、更加危险的谜团和漩涡。而那刚刚出现一丝微弱缓和迹象的关系,在这巨大的压力下,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城市华灯初上,将车流笼罩在一片光怪陆离之中。车子汇入车流,向着未知的黑暗和挑战,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