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找工作吗?电子厂招工!包吃住!"一个瘦小男人敏捷地凑过来拦住去路,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两人的行李。
林野回过头来:"是吗?什么厂啊?待遇怎么样?"一边问一边暗中打量对方的衣着打扮。
"月薪两百,包吃住,流水线工作!"男人熟练地说,同时伸手就要帮他们拿行李,"厂车就在外面,现在就能带你们去面试!"
陈卫东不动声色地挡开对方的手:"我们先自己看看。"
瘦小男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有些僵硬,但很快又堆起更热情的表情:"小兄弟,这机会可难得啊!我们厂是港资企业,待遇好得很!"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今天招工名额就剩最后几个了,错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林野故作犹豫地说:"大哥,我们初来乍到,总得先安顿下来......"
"安顿什么呀!"男人急切地打断,"厂里包吃包住,直接就能入住!你看这大热天的,何必再去折腾?"说着又要去拉他们的行李。
陈卫东再次挡开他的手,语气依然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说好了,要先自己看看。"
这时男人的笑容终于彻底消失了,脸色阴沉下来。另外两个身材粗壮的男人不知从哪里围了上来,堵住了去路。"小兄弟,这就不够意思了,"瘦小男人声音冷了下来,"我给你们介绍了工作,你们倒推三阻四不愿意去,那行,你们不去,总得给点介绍费吧?”
林野笑嘻嘻地说:"大哥,我们还没看到厂子呢,怎么就要交钱啊?"
"废话!"一个壮汉粗声粗气地说,"我们在这站一天不用吃饭啊?每人二十块介绍费,不给别想走!"
周围人群见状纷纷绕道而行,显然对这种场景司空见惯。
陈卫东面色不变,目光冷静地扫视四周,突然抬高声音说道:"三位大哥,我们是来投奔亲戚的,罗湖公安局的王副局长是我们表叔,约好了今天来接站。要不你们陪我们一起去出站口找他?正好让他谢谢你们这么'照顾'我们。"
这话一出,三个男人的脸色微微一变。瘦小男人强装镇定:"你、你唬谁呢?"
陈卫东不慌不忙地从内层口袋掏出一个信封,看似随意地晃了晃:"表叔的信还在呢,要不要看看公安局的公章?"公章倒是真公章,但其实那只是他们从老家开的普通介绍信,此刻却被他们拉起虎皮做大旗了。
林野立刻接话:"对啊对啊,表叔说最近正在严打火车站诈骗呢,说要是遇到可疑人物一定要及时向他汇报。三位大哥一看就是好人,正好帮我们指指路?"
三个男人面面相觑,瘦小男人率先软了下来:"误会误会,我们也是好心介绍工作。既然你们有亲戚接,那就不打扰了。"说着使了个眼色,三人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林野松了口气,压低声音笑道:"东哥,你什么时候也学坏了?还公安局副局长?"
陈卫东小心收好信封,淡淡道:"对付什么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人的长相,以后绕着走。"
"放心吧,"林野眼神锐利地扫视四周,"这种套路我见得多了。不过东哥你刚才那出戏演得真像,我差点都信了。"
两人继续向前走,林野突然轻笑:"不过话说回来,东哥,你要真有个当局长的表叔,咱们还用得着睡招待所?"
陈卫东嘴角微扬:"真要有个当局长的表叔,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你这张不饶人的嘴给管管。"
走出鹏城火车站,站外的世界,像一幅巨大而混乱的画卷在两人眼前猛然展开。
七月的南国阳光炙热刺目,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海风、汽油味和不知名的花香。高耸的吊塔在天际线上勾勒出钢铁森林的轮廓,半完工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光芒,而就在这些现代建筑的脚下,是低矮拥挤的棚户区,晾晒的衣物如彩旗般迎风招展。
“我的天...”林野站在出站口,一时忘了移动脚步。他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高楼,也从未听过如此混杂的语言——粤语像唱歌一样起伏,普通话带着各地口音,偶尔还能听到几句生硬的英语。
陈卫东默默将行李往身边拢了拢,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这个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的新世界。到处都是施工工地,打桩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海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鹏城速度”、“招聘熟练工,待遇从优”。
“东哥,你看那边!”林野指着远处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画着传呼机和手提电话,“以后咱们也能用上那玩意儿吧?”
陈卫东没回答,但从他凝视的目光中,能看出同样的震撼与向往。
他们在广场转了一圈,林野始终保持着好奇天真的模样,却暗中记下了好几个招工点的位置和特征。最后选择一个看起来正规的招待所招工点。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在登记。
"住宿吗?单人间十块,四人间三块一个床位。"
"四人间。"陈卫东说。
登记时,林野看似随意地和阿姨搭话:"阿姨,您真面善!我们初来乍到的,什么都不懂。这附近有什么靠谱的人才市场吗?"语气亲切自然,像个讨喜的晚辈。
阿姨抬头看他一眼,语气缓和了些:"罗湖人才市场最大,但要小心中介收费。"
"谢谢阿姨!"林野笑容灿烂,"您知道附近有什么厂子在招工吗?"
"电子厂经常招,但好厂要熟人介绍。"阿姨递过地址条时多说了句,"你们可以去白沙岭看看,那边新厂多。"
他们按照地址找到招待所时,已是傍晚时分。那栋五层小楼挤在两栋正在施工的高楼之间,显得格外矮小破旧。前台年轻人头也不抬地递过钥匙:“308,四人间。热水七点到九点,过时不候。”
推开房门,一股烟味、汗味和廉价花露水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十平米左右的房间挤着两张双层铁架床,地上堆着各式行李。一个下铺躺着人,似乎睡着了,上铺有个年轻人在看书。。
"新来的?"年轻人放下书,友善地笑笑。
林野立刻接话,语气热情又单纯:"是啊大哥!我们从江北来的,什么都不懂,还请多指教!"说着自然地递过一支烟,"我叫林野,这是我哥陈卫东。"
年轻人接过烟,态度更亲切了:"我叫小李,江右来的。那是小张,湘楚的。"
互相认识后,陈卫东把重要行李锁进床头柜。
"来找工作?"小李问。
林野一边整理床铺一边叹气:"是啊,家里穷,出来闯闯。李哥来了多久了?有什么门路吗?"语气恳切又无助。
小李压低声音:"来半个月了。跟你们说,千万别信那些主动找上门的,都是坑人的。最好去人才市场,虽然要交中介费,但靠谱点。"
这时另一个室友醒了,加入谈话。小张看起来更老练些:“白沙岭那边新厂多,但都要熟手。你俩以前做过电子厂吗?”
林野摇头,故作天真地问:“张哥,电子厂难进吗?”
“难!”小张点烟,“都要熟手,生手要么有人介绍,要么得交培训费。”
四人又是一阵交流,等到了晚饭点儿,小李和小张已经像认识多年的好友一样,想要拉着他俩一起去吃晚饭,不过林野最后还是以带的钱不多为由拒绝了。等在招待所啃完带过来的干粮,两人又出去探听了一会儿消息才回来休息。
等室友离开,两人才拿出硬邦邦的馒头,就着水壶里的凉水啃起来。
“东哥,看来比想象中难。”林野咽下干硬的馒头,声音低了下来。
陈卫东把自己馒头掰了一半递给他:“明天去人才市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