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游神 ...
节后的日子,在背诵、学习、写作,以及陪奶奶加班加点制作游神用的“摘花”中慢慢流逝。福建依山傍海,却称得上“穷山恶水”——八山一水一分地,若像中原地区那样只靠种地谋生,恐怕早就饿肚子了。因此,“爱拼才会赢”成了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可拼搏往往伴随着危险,这时信仰就显得格外重要。人们供奉神明,或许是为了祈求平安顺遂,或许是为了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或是祈求身体康健、长命百岁、添福添才,也可能是为了纪念曾帮我们抗击倭寇的戚继光军队与“十禁”文化。对我们而言,游神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我们镇的游神安排在农历正月初十,由镇里各村的村□□同协调、合力举办,是一年一度的游神大会。虽然班主任说过不要参与“迷信”的游神活动,但说实话,如今能平平安安站在这里的我,或许正是“迷信”所护佑的结果,哈哈哈。
游神活动中扮演的角色,都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容不得随意更改。角色分配采用“总分”模式:每个村都会分到不同的扮演任务,且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游神服饰,样式有点类似莆仙戏的戏服。常见的角色有八仙、穆桂英、杨宗保、七仙女、天兵天将、各类童子童女、“十禁”相关形象等,数不胜数。各村分到的角色服饰都存放在村宫中,本村有参与意愿的人可前往领取,领取规则以服饰适配度和“先到先得”为准。这时候,很多小孩子会凑过来看热闹,看看好看的衣服都被谁领走了,方便之后“二借”——不过,小孩子想借衣服可没那么容易:一是大人们怕孩子把衣服弄坏,本就不允许小孩借;二是游神活动要持续十几天,可小孩子之后还要上学,没法保证每天都参与,所以即便借到了也不行。
说起小孩子借衣服这事儿,还得比拼谁家参与游神的亲戚多——亲戚多,借到衣服的概率自然更大些。要是实在借不到合适的衣服,或者没有亲戚能帮忙借,小朋友也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化上妆跟着队伍一起参与……总之,现场热闹极了。
在游神活动里,有两个场景让我记忆格外深刻。第一个是游神队伍开场时的“跳神大爷”,我们一般称他为“爷公”。不管当天温度多高或多低,“爷公”都必须只穿肚兜和短裤,而且还不能生病。按老一辈的说法,跳神仪式开始后,会有神明附体在“爷公”身上,而神明是感受不到冷热的,所以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规矩,再冷的天,也没有一位“爷公”掉过链子。
“爷公”通常是游神队伍的第一个出场者,他会用独特的跳跃动作配合鞭打,随后跪拜在妈祖像前,掷出两个筊杯,询问神明是否同意开启游神。掷筊杯的结果有三种:若两个筊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被称为“圣筊”或“圣杯”,代表神明应允所求之事,游神可顺利开启;若两个筊杯都是平面朝上,被称为“笑杯”或“笑筊”,意味着神明不接受请求,或是不发表意见;若两个筊杯都是凸面朝上,则被称为“阴杯”或“阴筊”,也叫“怒筊”,表示神明不接受请求,甚至可能正处于“生气”的状态,暗示所求之事或许难以顺利进行,需要重新向神明请示。自古以来,无论掷多少次,只要没掷出“圣筊”或“圣杯”,“爷公”就得重新做一遍跳跃、鞭打动作,再跪拜请示;要是连续几次都不成功,就只能换一位“爷公”继续,直到掷出“圣筊”才算结束。游神活动的收尾也遵循同样的规矩:若无法顺利结束,就要举行“游妈祖”仪式——抬着妈祖轿的壮汉得一圈圈奔跑,围观群众则配合着喊出夸张的口号,场面热闹得不行。
掷杯成功后,“爷公”会带领整个游神队伍开始巡游,寓意为后面的神明“扫清出行障碍”,为游神活动营造出庄重又神秘的氛围。巡游过程中,“爷公”需要一直在轿子上保持跳跃动作,对表演者的要求很高:不仅要身材灵巧,脚下功夫也得熟练。他挥舞鞭子不仅有“开道”的作用,还寓意着为百姓祛灾解厄。因此,抬轿也是个十足的体力活,抬轿的人都是村里的年轻壮汉,大家还会抢着要这个名额呢。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家乡特有的“十禁”仪式。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福建沿海,兴化府等地惨遭蹂躏,百姓生灵涂炭,当地人口几乎锐减殆尽。老师常说,当年要是再晚几天收复失地,恐怕就没有我们这些后辈了。多亏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浴血奋战,数千将士血染沙场,才成功收复兴化府。为了纪念在抗倭战斗中牺牲的戚家军将士,我们在传统“跳五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十禁”(又称“十刑”)这种驱邪舞蹈。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了我们每年游神的必备节目,我们也盼着它能一直护佑家乡平安。我越长大,对“十禁”的印象就越深刻,心里也越发感激当年的戚家军。
“十禁”仪式对参与者有严格要求:首先要净手焚香,以表对先烈与神明的虔诚;接着换上统一的服装,一般是白衣白裤或蓝衣蓝裤,象征着戚家军将士的忠魂;然后戴上特制的帽子,再在脸上涂满彩绘,以此重现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此外,参与者的腰间必须挎着光饼——这是为了还原戚家军行军打仗时,随身携带干粮出征的情景。
一支完整的“十禁”队伍,人数一般不低于20人。具体每个队员扮演什么角色,我现在有点记不清、分不明了,只记得队伍里有负责带路的人,有手执令旗的人,有敲追魂锣的人,还有扮演黑白无常、负责驱鬼的人;队伍最后跟着两位“社主公”和“社主婆”,他们的角色是劝人向善。在游神行进过程中,“十禁”队员们通常不能说话,只能用“呼——”的喊声代替交流,显得格外庄严。同时,队员们也不能随便冲撞路边的围观群众;而我们看到“十禁”队伍过来,也一定会自觉避让,不然很可能会挨揍。当妈祖“接茶”仪式结束后,“十禁”队伍会有专门的供桌:由扮演白无常的人焚香参拜后,其他队员一边向路人抛散光饼,一边往天空撒纸钱,随后冲进各村的巷子与百姓的厅堂,进行“驱鬼巡安”。仪式结束后,老人们会鼓励我们去捡地上的光饼吃,奶奶常说,吃了这些光饼,就能平安顺遂、无灾无难。
“十禁”不仅是对戚家军抗倭义举的集体致敬,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铭记。它早已不只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民俗活动,更成了我们独有的文化传承——它将戚家军的忠勇精神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它算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交融的产物,是我们家乡最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游神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大家祭拜妈祖时的“献钱”:当妈祖像经过时,人们会把用红纸包好的人民币用红绳绑住,挂到妈祖像的身上。另外,所有游神角色的扮演者都是志愿者,没有报酬,但村老会在活动开始前安排一顿饭,通常是盖肉饭——那盖肉饭特别好吃!一天正经吃的饭,就只有这顿盖肉饭,也算是对志愿者的一种“报酬”,而且可以吃到饱。我记得上一世能吃下三大碗,哈哈哈,这一世也不差,吃两大碗刚刚好。活动中途,大家就只能随缘依靠信徒的投喂了,一些家境较好的人家会把各种好吃的摆出来让我们自取,这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可开心了。
游神既是神圣的,又是热闹的:村老们敲着锣发号施令,人山人海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仿佛每个人都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旗手们撑起一面面旌旗,抬头望去,旗帜迎风飞扬,一眼望不到尽头。
今年的我特别虔诚,也一早就和亲戚商量好,借农历十三和十四两天的衣服去参加游神,当然奶奶也一起帮忙说和,我才能轻易借到。我接过叠得方方正正的衣服,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仿佛触到了过往岁月里的温暖记忆。上一世小时候跟着奶奶挤在人群里看游神,总被队伍里鲜艳的服饰、震天的锣鼓声吸引,那时不懂何为虔诚,只觉得跟着人群往前走,心里就满是欢喜。如今再站在这熟悉的老屋里,看着院子里那棵老树,忽然懂了“年年景景”这四个字里藏着的深意——不变的是老屋的烟火气,是亲人间的牵挂,是代代相传的习俗,变的是我日渐成熟的心境,是对“平安顺遂”这四个字越来越深的理解。
农历十三这天,天刚蒙蒙亮,我就穿上借来的服饰,往村里拖拉机的方向走。对,我们要乘坐拖拉机去别村——昨天晚上暂停休息的那个宫。车上的大人在欢声笑语中闲聊:聊赚钱、聊成绩、偶尔聊我的父母。在这清风徐徐的路上,我的心态平和极了。我向着远处极目望去,是那么陌生又熟悉的环境,这些绿草茵茵以后会慢慢被水泥砖瓦替代,田地的稻谷也会渐渐被树木杂草掩盖,所以啊,此时此刻的我是那么贪婪地享受这一刻的田园风光。
快到目的地了,远远地就听见锣鼓声从巷口传来,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我走在似曾相识的石板路上,看着两旁依旧的砖墙黛瓦,墙上还留着去年游神时贴的黄纸痕迹,墙角的青苔又厚了几分,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上一世。
没多久游神队伍就开始移动,我跟着人群往前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身边祭拜的人们脸上都带着虔诚的笑容,有人嘴里念念有词,有人举着香,还有孩童围着队伍里的鼓队跑,笑声清脆。走着走着,心里的浮躁渐渐散去,只剩下平静与安稳。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在家乡游神会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为什么大家会踊跃参加游神——不仅仅是为了祈求平安,更是为了在这熟悉的环境里,在这代代相传的习俗中,汲取一份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亲人的祝福,来自于岁月的沉淀,更来自于对生活的向往与敬畏。
队伍走到村口的戏台前停下,有人开始唱祈福的戏文,声音悠扬。我看着戏台上的演员穿着鲜艳的戏服,听着熟悉的曲调,忽然想起上一世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带着我看戏,那时我总听不懂戏文,只觉得演员的衣服好看,如今却能从戏文里听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两天的游神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傍晚我走在归家的路上,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的平安符还带着温度。我知道,这次游神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温情,更让我在内心深处多了份坚定。我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带着这份虔诚与力量,在正能量的光晕中不断前行,不辜负这岁月的馈赠,不辜负身边人的期待。
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远处稻田的清香,也带来了岁月的温柔。我知道,只要心怀虔诚与感恩,无论走多远,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我都能带着这份从游神中汲取的能量,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的人生在温暖与责任中绽放光彩。
我本意是写爽文的,我最看言情剧,霸道总裁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游神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最近工作内容有点多,这周我可能没办法日更了。其实最近灵感有点点了,我没有大纲,每一章节都是过三稿以上的。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