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首席助理的第一课(深化) ...
-
回到狭小却熟悉的出租屋,晏时安背靠着冰冷的防盗门,缓缓滑坐到地上。窗外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屋子里静得只能听到自己尚未平复的心跳声,砰砰砰,敲打着耳膜。
今晚发生的一切,像一场超现实主义的电影,在他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循环播放。靳沉舟冷硬的侧脸,迈巴赫内奢华的皮革气味,高级餐厅里精致的食物,那些一针见血的工作指点,还有……最后被推到他面前的甜品。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可怕。
他抬起手,看着自己的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副驾驶座真皮座椅的触感。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包裹着他。靳沉舟,那个高高在上、如同云端人物的存在,竟然和他一起吃了晚饭,还……送他回家?
这真的是那个传闻中冷酷无情、效率至上、眼里只有数字和合同的商业帝王会做的事吗?
晏时安把发烫的脸埋进膝盖里。乔夕的话又开始阴魂不散地在他脑子里盘旋——“他对你不一样!”“他肯定对你有意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试图说服自己,“他只是……只是对工作极端负责,顺便……体恤一下辛苦加班的员工?对!就是这样!”
他努力把靳沉舟的行为合理化,归结于一种变态级的工作狂式关怀。虽然这个解释连他自己都觉得牵强。
浑浑噩噩地洗漱完躺到床上,晏时安辗转反侧,直到后半夜才勉强入睡。梦里光怪陆离,一会儿是靳沉舟拿着放大镜检查他报告里的标点符号,一会儿又是他把甜品推过来,眼神却冰冷得像要杀人……
第二天,晏时安顶着更深的黑眼圈走进办公室。
他几乎是屏着呼吸,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尤其是来自顶楼的任何风吹草动。然而,一切如常。王硕依旧带着过分热情的笑容跟他打招呼,吴浩依旧偷偷分享公司的八卦,同事们依旧忙碌着手头的工作。
仿佛昨晚那顿诡异的晚餐,只是他加班过度产生的幻觉。
直到上午十点整。
内部通讯软件准时跳出沈清远的消息,内容却不再是咖啡指令,而是一份新的工作任务,难度和复杂度比之前又提升了一个等级,涉及到一个晏时安从未接触过的海外并购案例初步研判。
晏时安看着那长长的要求清单,反而悄悄松了一口气。
对嘛,这才是正常的打开方式。工作,无穷无尽的工作,吹毛求疵的要求,这才是靳沉舟的风格。
他立刻回复【收到】,然后迅速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经过昨晚那一番“锤炼”,他发现自己面对复杂任务时的心态平稳了许多,甚至隐隐有种想要做得更好、以期能得到那双锐利眼眸一丝认可的冲动。
他忙得昏天黑地,连午饭都是让吴浩帮忙带了个三明治回来草草解决。下午三点多,他正被一堆晦涩的海外法律条文弄得头昏脑胀时,内线电话又响了。
显示的号码,依旧是总裁办公室。
晏时安的心猛地一揪,刚刚平复没多久的心跳再次失控。他深吸一口气,做足了心理建设,才接起电话,声音尽量平稳:“您好?”
“上来。”电话那头,靳沉舟的声音比昨天似乎更冷硬一些,说完就直接挂了电话。
又是这两个字!晏时安的手心瞬间冒汗。这次又是因为什么?是新交的报告有问题?还是……
他不敢耽搁,怀揣着比上刑场还要沉重的心情,再次踏上了通往顶楼的专属电梯。电梯平稳上行,数字不断跳动,每一下都像敲在他的心上。
推开总裁办公室的门,靳沉舟依旧坐在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沈清远站在一旁,面色平静无波。
“靳总,您找我?”晏时安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怯意。
靳沉舟抬起头,目光如冷电般扫过他,没有废话,直接拿起手边的一份文件——正是晏时安早上刚提交的那份海外并购初步研判报告。
“这份报告,”靳沉舟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却带着千钧压力,“第8页,关于目标公司专利价值的评估,你的依据是什么?”
晏时安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回答:“是根据他们公开的专利清单,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估值报告……”
“第三方机构?”靳沉舟打断他,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嘲讽,“哪家机构?他们的评估标准是什么?过往业绩如何?是否存在利益关联?你核实过吗?”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冰雹般砸下来,砸得晏时安晕头转向,脸瞬间白了。他……他没有核实得那么细。他只是引用了行业内相对知名的一家机构的报告。
“我……我以为那家机构是权威……”他声音发虚。
“商业场上,没有‘以为’。”靳沉舟的声音冰冷彻骨,“任何未经交叉验证的信息,都是垃圾。依靠垃圾做出的判断,会导致致命的错误。这是第一课,我以为你昨天就该记住了。”
他的话刻薄得像刀子,毫不留情地剖开晏时安思维上的懒惰和轻信。
晏时安羞愧得无地自容,头垂得低低的:“对不起,靳总,是我疏忽了,我立刻回去重新核实……”
“核实?”靳沉舟放下文件,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放在身前,那双深邃的眼睛盯着他,“等你核实完,最佳的收购窗口期已经过去了。”
他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现在,就在这里,当着我的面,找出三家以上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对比他们的评估方法和结论差异,重新给出你的判断依据和风险提示。清远,给他电脑。”
沈清远立刻将一台准备好的笔记本电脑放在沙发区的茶几上,并体贴地(或者说机械地)打开了相关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界面。
晏时安:“……” 又来?! 而且这次的难度明显比上次更大!还要当着靳沉舟的面进行信息检索和对比分析?!
这简直是在裸考的同时还被监考老师死死盯着!
但他不敢有丝毫异议,只能硬着头皮走到沙发区坐下,手指微微颤抖地放在键盘上,开始工作。
办公室再次陷入一种极致的安静,只有晏时安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的细微声响。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那道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他背上,让他如芒在背,每一个动作都倍感压力。
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飞速地浏览着屏幕上一行行密集的文字和数据。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顺着鬓角滑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晏时安逐渐发现,在这种极限高压下,他的注意力竟然被逼迫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集中程度。大脑飞速运转,筛选、对比、分析……那些原本看似复杂的专业报告,在靳沉舟那种“追溯源头、交叉验证”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似乎变得有迹可循起来。
他甚至忘记了对靳沉舟的恐惧,全身心都沉浸在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他会下意识地小声嘀咕,或者眉头紧锁。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终于整理出三家机构的详细对比分析,并重新得出了一个更为审慎的结论时,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打完了一场硬仗。
他抬起头,正准备汇报,却猛地对上了靳沉舟的目光。
不知道什么时候,靳沉舟已经离开了办公桌,无声无息地走到了沙发区,就站在他侧后方不远处,正静静地看着他电脑屏幕上的内容。
晏时安吓得差点从沙发上弹起来!
“结……结论基本出来了,靳总。”他结结巴巴地说,心脏又开始狂跳。
靳沉舟没有评价他的结论,目光却落在他因为紧张和专注而微微泛红的耳廓上,停留了大约两秒,然后移开,声音依旧平淡:“效率尚可。但信息筛选能力仍有待提升,浪费了百分之十五的时间在无效信息上。”
晏时安:“……” 连这个都能计算出来吗?!
“报告修改完发给清远。”靳沉舟丢下这句话,转身走回办公桌后,仿佛刚才那一个多小时的“监工”只是他日程表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安排。
晏时安不敢怠慢,赶紧将修改好的部分整合进报告,发送给了沈清远。
做完这一切,他感觉浑身虚脱,比跑了全程马拉松还累。他站起身,声音带着疲惫:“靳总,那我先回去了。”
“嗯。”靳沉舟头也没抬。
晏时安如蒙大赦,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关上门,他再次靠在冰冷的门板上,感觉自己快要虚脱了。
每次从这间办公室出来,都像褪了一层皮。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沈清远却从办公室里跟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装精致的纸袋。
“晏先生,”沈清远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稳无波,将纸袋递给他,“靳总吩咐给你的。”
晏时安一愣,接过纸袋,往里看了一眼,竟然是昨天那家餐厅招牌甜品的外带盒,旁边还放着一盒包装精美的咖啡豆,正是他平时在茶水间用的那个牌子。
“这……这是?”晏时安彻底懵了。
“靳总认为,高强度脑力劳动后,需要补充糖分。”沈清远面无表情地解释,像是在陈述一个科学定理,“咖啡豆,是对你今天冲泡咖啡的认可。靳总说,味道稳定。”
晏时安拿着那袋沉甸甸的“奖励”,看着沈清远转身离开的背影,整个人僵在原地,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
先是用最严苛的方式把你贬得一无是处,折磨得你精神崩溃,然后又给你一颗甜枣?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也没这么玩的吧?!
靳沉舟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矛盾体啊?!
他拿着纸袋,晕乎乎地坐电梯下楼,回到工位。周围的同事似乎已经对他频繁往返顶楼习以为常,只是投来或好奇或羡慕的一瞥。
吴浩凑过来,一眼就看到了他手里的纸袋,尤其是上面那家餐厅的logo,眼睛瞬间瞪大了:“卧槽!时安!这、这不是那家死贵死贵、据说很难预约的餐厅甜品吗?你怎么搞到的?还有这咖啡豆……这牌子贵得吓人啊!”
晏时安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难道要说这是大老板对我“工作效率尚可”的奖励?这听起来更像天方夜谭。
“就……别人送的。”他含糊道。
“别人送的?”吴浩一脸不信,压低声音,“你小子最近到底走了什么大运?又是参与核心项目,又是收这么贵的礼物……难道真像他们传的,你被……”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
晏时安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没有的事!别瞎猜!”
他慌乱地把纸袋塞进抽屉里,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心脏却因为吴浩的话和靳沉舟那难以捉摸的行为而跳得失去了节奏。
看着抽屉里那份精致的甜品,晏时安的心情五味杂陈。
恐惧、困惑、疲惫、一丝微弱的受到认可的欣喜……还有那种越来越强烈的、被某种强大而矛盾的力量牢牢攫住、无法挣脱的预感。
靳沉舟的特别关注,就像一张无形却坚韧的网,正在将他慢慢裹紧。
而他,似乎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