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归国与雄心 ...

  •   M尼黑的深秋,天空是一种清澈而高远的蓝。枢光科技总部会议室的落地窗外,落叶乔木只剩下了遒劲的枝干,伸向苍穹,透着一种冷静而坚韧的力量感。

      会议室内,气氛却比窗外的气温更加凝重。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实时滚动播放着来自全球各地的紧急新闻快讯。醒目的标题和触目惊心的画面,像一把把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M国商务部宣布,将包括‘寰宇科技’在内的7家中国顶尖AI企业及研究机构列入‘实体清单’!】

      【突发!中企高管李XX在A国转机时被当地警方以涉嫌‘违反技术管制条例’为由无理扣押!现场画面混乱!】

      【专家解读:M国‘长臂管辖’愈演愈烈,全球科技产业链面临严峻挑战!】

      每条新闻都像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原本还算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骇浪。

      顾言蹊坐在长桌主位,身姿依旧挺拔,穿着一件质感高级的深灰色高领毛衣,外套搭在椅背上。这让他比穿西装时少了几分商业精英的锐利,多了几分学院派的沉静和专注,但眉宇间笼罩的阴霾和紧抿的薄唇,却昭示着他此刻内心的不平静。

      他的面前,摊开着枢光科技核心团队连夜赶制出的《国际局势突变对枢光科技影响暨战略风险紧急评估报告》。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红色标注,触目惊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核心成员——技术、市场、供应链、法务负责人——都面色凝重,等待着创始人的决断。

      良久,顾言蹊抬起眼,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他的眼神依旧清澈冷静,但深处却仿佛有暗流在汹涌。开口时,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比我们预想的最坏 scenario,来得更快,更猛烈,更……没有底线。”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报告上那个被扣押高管憔悴的照片,眼神骤然锐利起来,像淬了寒冰。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或技术封锁。这是赤裸裸的、不讲规则的打压和围剿。其目的,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扼杀我们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将我们永远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仰人鼻息。”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砸在每个人心上。

      “在这种环境下,”他继续道,语气愈发坚定,“我们在海外的发展,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最先进的生产,将面临巨大的、不可控的政治风险和不确定性。今天可以是‘寰宇科技’,是李高管,明天,就有可能轮到我们‘枢光科技’,轮到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位,在机场,在酒店,在任何地方,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带走!”

      会议室里的空气几乎要凝固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迫在眉睫的危机感。

      “所以,”顾言蹊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深沉而辽远,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遥远的东方,“我认为,枢光科技的战略重心,必须进行调整。不是放弃海外市场,而是要将根,我们最核心、最命脉的根,牢牢地、坚定不移地,扎回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扎回Z国去。”

      他调出另一份准备好的PPT,屏幕上展现出对Z国内市场的深度分析:

      “这不是一时冲动的撤退,更不是狭隘的闭门造车。这是一个基于理性、基于数据、基于对未来全球格局精准判断的战略决策!”

      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带着一种强大的说服力:

      “第一,市场潜力。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在哪里?在Z国!最多元的产业链配套在哪里?在Z国!最迫切进行产业升级、对先进技术渴求度最高的市场在哪里?在Z国!未来十年,全球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主战场,必定在东方!”

      “第二,安全与自主。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被人卡住脖子,才能保护我们的员工不再遭受无端的风险和羞辱!回国,不是为了躲起来,而是为了在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环境里,更快、更自主地发展壮大!是为了有朝一日,我们能以更强大的姿态,重新定义全球市场的规则!”

      “第三,民族情怀。”说到这里,顾言蹊的声音低沉下去,却蕴含着更加厚重的情感。他抬手,指向屏幕上那位被扣押高管的面孔,眼神灼灼,“诸位,我们求学海外,汲取先进知识,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功成名就吗?不是!”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才走到今天。她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愿意支持硬科技的风险投资。现在,当她需要我们在关键领域挺身而出,当她需要我们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回去,夯实她的科技基石时,我们,能退缩吗?”

      “我们不能!”他自问自答,声音不大,却带着震人心魄的力量,“这不仅是一场商业抉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归属。”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看到不少人眼中已然泛起激动和认同的光芒。但他很快将情绪拉回理性的轨道:

      “当然,回国绝非易事。政策磨合、文化适应、人才招聘、供应链重建……每一个都是巨大的挑战。所以,我的提议是:并非全部搬迁,而是双总部运营,战略重心转移。”

      他展示了详细的实施路径图:

      “M尼黑总部保留,作为我们进军欧洲市场、吸收全球顶尖人才、保持技术前沿敏感度的‘桥头堡’和‘雷达站’。同时,我们将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在海城建立亚太总部和全球核心研发中心、最关键的生产制造基地。两地协同,各有侧重,互为犄角。”

      这个方案,既展现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又体现了留有余地的沉稳,极其符合顾言蹊一贯的作风——目标坚定,步伐稳健。

      “我知道这很艰难。”顾言蹊最后说道,语气缓和下来,却更加坚定,“但这是我们必须走的路。为了枢光的未来,也为了……一份心安。”

      “现在,”他目光如炬,看向每一位伙伴,“我需要你们的意见,更需要你们的 commitment承诺。这条路,你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走下去?”

      短暂的沉寂后,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而坚定的回应:

      “Yan总,我们跟你干!”

      “早就该回去了!”

      “技术报国,正当其时!”

      散会后,顾言蹊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久久伫立在窗前。

      窗外,夕阳给M尼黑古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美得如同油画。他在这里学习、工作、挣扎、重生,对这座城市,并非没有感情。

      做出这个决定,艰难而沉重。其中,是否有一丝……因为傅斯渊那突如其来的、笨拙的、却又显露出真诚反思意味的态度转变?

      顾言蹊无法完全否认。

      当那个曾经如同高山般压得他喘不过气、只能仰视的男人,开始尝试用平等的、甚至带着一丝讨好的姿态与他交流,当他眼中流露出纯粹的、对技术的欣赏时……的确,在他死寂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微小的石子,泛起了几不可查的涟漪。

      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受,混杂着些许莫名的酸涩、一丝荒诞的恍然,甚至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动摇。

      但也仅此而已。

      他太清醒了。

      一时的态度转变,能说明什么?能抹平过去所有的伤害和不平等吗?能保证未来不再重蹈覆辙吗?

      感情,尤其是跨越了巨大阶级和权力鸿沟的感情,从来不是他人生清单上的优先选项。它太过奢侈,也太过脆弱。没有对等的实力和地位作为基石,任何基于短暂情绪吸引的情感,都不过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他渴望的,从来不是施舍而来的“平等”,而是凭自身实力赢得的、无可置疑的“对等”。

      傅斯渊的转变,或许是一个微弱的信号,但绝不足以影响他关乎企业生死、关乎技术理想的重大战略决策。

      他的归国,首要驱动力是民族情怀与商人精准的判断力,是对大势的洞察和对自身责任的认知。

      至于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因傅斯渊而起的波澜,只会被他更深地埋藏起来。他现在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开拓事业,夯实根基,让自己和妹妹的未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真正无所畏惧。

      他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仿佛已将方才那一丝纷乱的思绪彻底斩断。

      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妹妹顾念在R士疗养院安静看书的侧脸,阳光洒在她身上,宁静而美好。

      他拨通了周慕白的电话。

      “周先生,”他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静与果断,却比平时多了一份沉重的力量,“我决定了。枢光,全面启动回国战略。双总部运营,核心归国。”

      电话那头的周慕白似乎早已预料,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传来:“我明白。这是一个艰难但伟大的决定。慕宇科技和我所有的资源,将为你护航。国内的融资、政策、人才,我来牵头。欢迎回来,Yan。”

      “谢谢。”顾言蹊轻声说道,这份毫无保留的支持,在他心中重逾千斤。

      挂断电话,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外异国的夕阳。

      转身,离开会议室的身影,挺拔如松,步伐沉稳而决绝。

      他的战场,在东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