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海寇之乱 ...

  •   夏至已过,泉州城到处升腾起灼人的暑意,街边翠树耷拉着脸,蔫蔫的。
      柳弃月又得了谢兰舟的信,大多言辞在讲岭南风物如何如何不同,还有时不时忆起路途上的异闻,最后不乏是对她的思念之情。特别的风土传闻让柳弃月心中对不同与泉州的事物充满好奇。刚写完回信,换了男装便准备前往宝斋楼,顺路寄信,便见柳承绶火急火燎穿过长廊。
      “你可是要去宝斋楼?这段时间外头不太平,你还是尽量早些回家,免得徒生事端让你娘担心。”
      柳弃月不解,又思及这些日子在楼里的传闻:“父亲,可是海上不平静?”
      “今日早早便得了消息,北洋面的船都遭了海寇毒手,东北那码头的船刚开出去船底便漏了水,那海寇竟还在那上面朝着岸边扬旗耀武扬威。”柳承绶一五一十地说。
      听了这话,柳弃月惊诧非常:“不是还有戚总把守么?怎会如此?”
      “倒是派了不少人去各处平息祸乱,但那海寇如野草一般不消几日便又卷土重来。好在那戚总把守着这泉州港,才不至于闹到城里来,只是他一人总归分身乏术。”柳承绶语重心长。
      想来这海上生意最近也愈发艰难,柳弃月倒是少见除自己婚事外父亲拧紧的眉头,自己心里有了数,便故作轻松想让柳承绶宽心,上前拉住柳承绶的手臂:“戚总把的威名,定然让他们有所忌惮,父亲不必太过忧心,过段时间等风波平息了,咱家的生意照样红红火火。”
      柳承绶素来偏疼这个独女,见到许久不向自己撒娇的女儿如此,心中竟真的安心不少,只是这次频频来犯的海寇让人感觉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利剑:“切记早些归家,还有记得不许一个人出门,不仅要带上柳枝,为父还特地给你找了一个护卫,以后让她保护你的安全。”
      话音刚落,廊桥顶上便翻身而下一个打扮利落的女子,腰间别着一柄软剑:“奴婢墨霜,定不辱命。”
      一连几日海上相安无事,风平浪静,不过是风雨来临前的预兆。
      这日柳弃月放下手中的活儿,抬眼望着铺外渐渐沉下去的日头,桌上焚着的清香仿佛也驱不散空气中夹杂的紧张气氛,指尖摩挲过柜台上古朴的青铜方彝,心下思虑着准备落锁回府。
      此时外头起了好一阵骚动,混着甲胄兵刃的锐响,以及踏在青石板路上阵阵乱匆匆的脚步声,未等柳弃月走出查看,只见十几个个黑衣汉子每人手提一把缠着猩红布条的长长的砍刀冲进店里,慌忙逃窜,是海寇!
      见了柳弃月,为首一人立马掐着柳弃月的脖颈,将她拎起:“出口在哪?快说!再不说小爷要了你的小命!”
      柳枝在后头听到动静,忙出来察看,一出来便看到柳弃月被人掐着脖子,情急之下喊了一句:“小姐!”还未等柳枝下一步的动作,另一个人直接将人砸晕。
      柳弃月难以呼吸,双手死死抓住那海寇粗壮的手,企图掰开钳制。
      楼上一柄长剑清光四绽,直指毫无防备的一人命门,只见霎时血光飞溅。抓着柳弃月的那人见同伴被杀,顿时气急,眼见便要拿手中的柳弃月开刀,忽听得一声喝止:“贼子休得放肆!”
      与话音一同到的还有刀刃划破长空的清越,只听“当啷”脆响,那海寇轰然倒地,胸口是一个偌大的血窟窿。
      没了海寇的挟制,柳弃月当即落下,双腿无力地坐在地上,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
      墨霜见机立马旋身翻过中间的博古架,持剑挡在柳弃月身前,警惕地盯着海寇的动静。
      随后随着一抹绯红的身影冲进楼中,密密匝匝的甲叶声随之而来,喊声震耳:“还不快束手就擒,你们已经无路可退,切莫做无谓的挣扎,未伤及人命的,我戚怀瑜向你们保证从轻处罚!”
      是戚总把!
      这是柳弃月头一回近距离看见戚怀瑜,只觉眉目朗俊,鼻梁高挺,只是常年在海上暴晒,肤色呈健康的麦色,此刻眉头微蹙,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楼中的海寇,手下的十几人绕着宝斋楼围成一圈。
      海寇十几人见二人皆已伏诛,刀剑过活的亡命之徒,对戚怀瑜的话置若罔闻。怒气促使他们想将柳弃月除之而后快,但纷纷被墨霜和戚怀瑜挡下。
      见占不到半分便宜,只得破窗纷纷逃命,如同抱头鼠窜一般,在街巷之中与戚怀瑜的人混战。
      戚怀瑜见状,忙留下一些人处理楼中几人,自己则转身冲入战场与那伙人缠斗。不知何时,不远处看热闹的人群中又涌入二十几个黑衣壮汉。
      凡是反常必有妖,沉寂几日的海寇原是想暗中混入城中,意图同时在各处烧杀抢掠,让守城的士兵难以迅速反应前往多处做出应对策略,只是这突如其来的海寇怕是意外被巡视的戚怀瑜发现端倪,才慌不择路闯进宝斋楼。
      海寇的刀法处处透着狠戾,像是巨鲨一般,每一刀都直取要害,而戚怀瑜的招式却像海浪般绵密,让对手难以招架。
      戚怀瑜单手持刀,刀刃划开暮色,左右各执一刃,下一秒在空中划出两道弧线,随后好几名黑衣汉子同时发出惨叫,抱着汩汩流血的腿倒在地上。他收刀入鞘,动作利落如行云流水。
      这边在人数上落了下风,一人难敌,一息之间不慎便被海寇砍伤,身上的甲叶渗出血珠,落在青石板上此刻正洇出暗褐色的花。幸而,支援的另一支海兵赶到,才将这群海寇一网打尽,戚怀瑜这边的大多数人只是身上挂了彩,并无大碍。
      此时日头即将完全沉入地平线,昏暗的街巷陆续点起灯笼,路上行人也不知何时皆已散去
      戚怀瑜抹去脸上的血迹,已然疲惫不堪,刀锋映着远处灯笼的光,泛着冷冽渗人的血芒:“把活口押到卫所,其余人跟搜巷!必须将所有潜藏在暗处的海寇逮出来!”
      转身却看见不远处宝斋楼门口惊魂未定的柳弃月死死攥着门框的手,指尖已经泛白。
      “没事了,此地不可久留,还是快些回家去吧。”戚怀瑜卸下破损的外袍,鳞甲上的刀痕分明。
      柳弃月定了定神,福了一礼:“多谢戚总把,今日若不是您,我们三人怕是要丧命在这宝斋楼中了。”
      “宝斋楼?”戚怀瑜目光扫过眼下牌匾,心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是柳家的人,今日受惊了,是在下不是,打草惊蛇才让他们扰了你们的清静。”
      柳弃月摇了摇头,而后又是一礼:“戚总把这话,在下才是担待不起。”
      戚怀瑜朗然一笑:“既无事,我差两人护送你们回府,这段时间还是待在府中为好,待事情平息再出来也不迟。”说罢,戚怀瑜挥手示意身后两个士兵出列,护送柳弃月她们回府,然后翻身上马,紧勒缰绳,随着一声骏马长嘶,渐渐消失在远处的夜色中。
      远处的戍楼又响起了鼓声,仿佛每一声,都像是大雨来临前的预示,闷响好似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让人惶惶。
      柳弃月望着戚怀瑜消失的方向,耳边好似又响起了阵阵金甲掷地的声音,忽然觉得那一身身甲胄,竟比宝楼里任何一件古物都更让人安心。
      待柳承绶夫妇二人见柳弃月玉雪般的颈间格外显眼的红痕,柳夫人拉过柳弃月细看那伤,满眼心疼。柳承绶则责问墨霜:“为何没有保护好小姐?府里花钱请你不是让你吃白饭的!还不去领罚?”
      柳弃月没想到父亲动这么大的怒火,急忙拉住父亲,为墨霜辩解:“父亲,今日之事和墨霜无关,若不是墨霜和戚总把,女儿怕是都没命回来。”
      “老爷,墨霜这孩子想必尽力了,听说那么多海寇个个身强体壮,打起来都是索命的,她一个人怎么能打得过?她们平安回来已是不易。让她们下去歇着吧,受了伤的请大夫都瞧瞧,莫要留下什么病根。”
      柳夫人的一席话堵住了柳承绶的嘴,只好摆摆手让柳枝和墨霜下去,然后让大夫仔细给柳弃月上药包扎。
      自那以来,因为有群海寇暴露,其余海寇或早已潜逃,或不动声色继续隐藏,时不时趁机给予这个城池沉重一击,海寇便就像蚊虫一般整日嗡嗡然出现在每一个角落。
      往日港口里千帆竞发的热闹随之消散,大船泊在湾间,被绳索紧紧拉住,覆上避雨油布小船则只得蜷缩在岸上。
      缚住手脚的渔民和海商只好待在家中,翘首以盼地望着天边。城中贩夫走卒偶游离在街巷之中,商户频频叹气,铺子开与不开都讨不着好。
      本在院中打闹嬉戏的稚童被急厉的兵甲碰撞声惊得陡然一颤,旋即跑哭闹着奔向家中父亲结实的臂膀中。
      这已是本月第七起海寇袭扰。
      与此同时京城得知泉州的水深火热也忙商议派人前往剿匪清寇,但对采取何种方法来解除泉州海寇之难时,朝上又纷纷分立几派各抒己见,僵持不下。是宁可错杀一千一举歼灭所有海寇,还是运用怀柔之策以期不战而胜,亦或是二法双管齐下。前者果断狠戾见效快,其次伤亡最小化却过于理想化,后者便是实施过程艰难且短时间难以见效。
      最后吵吵囔囔几日,皇帝仍未抉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