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冰冷的勋章 ...

  •   海岛的冬天,在几场欲语还休的薄雪和持续不断的、带着湿气的海风中,终于显出了疲态。虽然寒意依旧料峭,但白日里阳光停留的时间明显变长,力度也增强了些,偶尔还能听到冰层在屋檐下融化的、细微的滴答声。

      顾晏舟的精神随着天气的回暖,也如同解冻的溪流,慢慢恢复了活力。他开始更多地走出石屋,不再仅仅满足于在门口晒太阳,而是重新拿起工具,检查舢板,修补渔网,甚至尝试着在背风的坡地上,开辟一小块新的菜畦。

      洛寻跟在他身边,看着他专注而沉稳的动作,心里那份因他前段时日萎靡而生的阴霾,也渐渐散去。他知道,顾晏舟像这海岛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总能从最严酷的境况中挣扎出来。

      这天,顾晏舟在整理棚子里的杂物时,翻出了一个落满灰尘的、扁平的铁皮盒子。盒子没有上锁,边缘已经有些锈蚀。他拿着盒子,走到屋外明亮处,用袖子擦去灰尘,打开了盒盖。

      里面没有金银,也没有文件,只有几枚样式各异、颜色暗淡的金属片——是勋章。还有一张折叠着的、边缘磨损的硬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一些名字,墨迹已经有些模糊。

      顾晏舟没有去碰那些勋章,只是拿起那张硬纸,缓缓展开。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名字上,手指轻轻拂过每一个墨迹,眼神复杂难辨,有怀念,有痛楚,也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

      洛寻正在不远处晾晒被海风潮气浸润的衣物,看到他的举动,放下手里的活,走了过来。

      顾晏舟察觉到他的靠近,没有抬头,只是将手里的名单微微向他那边侧了侧,声音低沉地开口:

      “这些都是……当年跟着我,从保定军官学堂一起出来的同学。”

      洛寻的心微微一震。他知道保定军官学堂在顾晏舟那一代人心中的分量,那是将星的摇篮,也是许多人军旅生涯和兄弟情谊的起点。

      顾晏舟的指尖点着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赵崇山,山西人。性子烈,打仗不要命。在台儿庄,带着一个营打阻击,全营殉国。他……是抱着炸药包,跟鬼子的坦克同归于尽的。”

      他的语气很平静,但洛寻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汹涌的悲壮。

      手指移到下一个名字:“李正源,广东仔。脑子活,鬼点子多。长沙会战的时候,想出用火牛阵破鬼子的铁丝网,立了奇功。后来……在滇缅公路,被鬼子的狙击手……打中了头部。”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王德标,山东大汉。”顾晏舟继续往下点,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祭奠,“力气大,饭量也大。总说等打跑了鬼子,要回老家开个肉铺,天天吃红烧肉。结果……在武汉外围战,被鬼子的毒气……熏瞎了眼睛,后来……伤口感染,没撑过去。”

      每一个名字,都伴随着一段简短而惨烈的过往。台儿庄的硝烟,长沙的火光,滇缅的密林,武汉的毒气……那些教科书上冰冷的地名和战役,此刻通过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化作了具体而微的牺牲与痛楚。

      顾晏舟的声音不高,却像沉重的鼓点,一声声敲在洛寻的心上。他仿佛看到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军官,从学堂走出,满怀报国热忱,奔赴各个战场,然后……一个个以各种惨烈的方式,将青春和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

      名单不长,只有十几个名字。顾晏舟一个一个地念过去,像是在清点一笔永远无法还清的债务。

      当他的指尖落在最后一个名字上时,停顿了许久。

      “周敏学,”他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甚至带上了一丝沙哑,“是我们那一期里,功课最好的。斯斯文文,像个教书先生。我们都以为,他会留在参谋部,或者去军校当教官。”

      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

      “后来……他去了空军。在一次轰炸日军机场的任务中,他的飞机被击中了……没能跳出来。”

      顾晏舟闭上了眼睛,眉宇间凝聚着沉重的痛苦。

      “我们这些人……”他缓缓睁开眼,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虚空中的某处,“出来的时候,十几个……到抗战胜利……还活着的,加上我,不到五个。”

      他的手指无力地从名单上滑落。

      “再到后来……自己人打自己人……”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虚无,“又折了几个。现在……还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了。”

      他将那张承载了太多青春与死亡的名单,小心翼翼地重新折叠好,放回了铁皮盒子。然后,他拿起一枚勋章,在掌心摩挲着。那勋章冰凉的触感,似乎也无法缓解他心头的灼热。

      “这些东西,”他看着掌心的勋章,语气带着一种近乎荒诞的嘲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时候看着它们,就在想……我们当年挤在学堂的宿舍里,争论战术,畅想未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最后会是这样?”

      他的问题,没有人能回答。

      海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几片枯叶,打着旋儿,不知飘向何方。

      顾晏舟将勋章放回盒子,盖上了盖子。他没有再将盒子藏起来,而是拿着它,走到石屋墙角,放在了那个装着胭脂盒和旧信的木箱旁边。

      仿佛将这些代表着荣耀与伤痛的过往,并排安置,才能让他获得内心的某种平衡。

      他转过身,看向一直沉默站在旁边的洛寻,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那历经无数生死离别后沉淀下来的、如同深海般的平静,以及一丝……对眼前人的、微弱的依赖。

      “都过去了。”他轻声说,这次,语气里少了些沉重,多了些释然。

      洛寻走上前,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伸出手,紧紧握住了顾晏舟那只刚刚拂过死亡名单的、带着薄茧的手。

      掌心相贴,温度传递。

      那些曾经一起走出学堂、最终却散落在历史尘埃里的年轻生命,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名字……或许会渐渐被世人遗忘。

      但至少在此刻,在这座孤岛上,还有人记得,还有人,愿意握紧这只从尸山血海中幸存下来的手,陪他一起,走完这余下的、平静而孤独的岁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