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生辰准备,满心期待 ...
-
生辰准备,满心期待
竹院的月光比往日更柔些,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照亮了一方青白玉石。壶渡坐在案前,指尖捏着一把小巧的刻刀,正小心翼翼地在玉石上雕琢着。石屑簌簌落在铺着的宣纸的上,像极了江南春日里的细雪。
再过三日,便是执夜的生辰。
这个日子,壶渡在心里记了快半年。从去年雪夜执夜在挽风楼外冻得鼻尖发红递药时,他就偷偷问过执府的小厮,把这个日子刻在了心里。这些天执夜的回避像根细刺扎着他,可一想到执夜生辰,那点涩意就被满心的期待冲散了,他要给执夜一个惊喜,一个足以让他明,己心意的惊喜。
案几上的青白玉石,是他托人从江南捎来的籽料,质地温润,透着淡淡的光泽。他要刻一枚玉佩,刻上执夜的名字,再缀上几片竹叶,执夜说过,喜欢竹院的青竹,说这里让他觉得踏实。刻刀在他指尖灵活转动,刀刃划过玉石的声音轻得像呢喃,他屏着呼吸,生怕一个不稳刻坏了料子。
这是他第一次亲手雕刻玉佩。前几日特意去挽风楼旁的玉器铺蹲了两天,看老师傅怎么下刀,怎么打磨,回来后又在废石上练了无数次,指尖被刻刀划了好几道小口子,贴了创可贴才敢继续。可他一点也不觉得疼,想着执夜收到玉佩时惊喜的模样,心里就甜得像浸了蜜。
刻完最后一笔“夜”字,壶渡放下刻刀,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他拿起玉佩,对着月光端详,玉上的“执夜”二字清隽流畅,旁边的竹叶叶脉分明,透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他满意地笑了笑,又拿起细砂纸,细细打磨着玉佩的边缘,直到触感光滑温润,才用锦盒小心翼翼地装了起来。
放下锦盒,他转身走进旁边的小厨房。灶上还温着一盆面,是他下午和的。执夜爱吃江南的桂花糕,上次在竹院提过一句,说京城的糕点总少了点江南的清甜。他便记在了心里,托人从江南捎来新摘的桂花,又跟着挽风楼的厨子学了好几遍,才敢动手尝试。
他系上那条素色的粗布围裙,动作略显笨拙地揉着面。面粉沾在他的鼻尖上,像落了点雪,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看着面团在自己手中变得光滑。桂花蜜是提前酿好的,装在瓷罐里,打开盖子就飘出浓得化不开的香气。他把桂花蜜均匀地抹在面团上,卷成卷,切成小块,放进蒸笼里。
火生起来了,蒸笼里冒出袅袅热气,桂花的香气混着面香,在小厨房里弥漫开来。壶渡坐在灶前,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的期待像泡在温水里的糖,慢慢化开,甜得人心尖发颤。他想象着执夜生辰那天,他把亲手刻的玉佩送给执夜,再端上刚蒸好的桂花糕,执夜会是什么表情?会不会像上次那样,耳尖泛红,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他?
或许,他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和执夜说那件他想了很久的事,离开挽风楼。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盘桓了许久。以前在挽风楼,是为了生计,为了在京城立足。可现在,有了执夜,他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再周旋于权贵之间,不再沾染那些陌生的香气,只是和执夜一起,在竹院里煮茶、看竹、写字,过安稳的日子。
他知道,离开挽风楼不容易。他在楼里待了这么多年,早已和这里绑在了一起。可他愿意试试,为了执夜,为了他们的未来,他愿意拼尽全力。
蒸笼里的桂花糕熟了,他掀开盖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带着浓郁的桂花香气。他小心翼翼地把桂花糕取出来,放在盘子里,看着那金黄的色泽,心里满是欢喜。他尝了一块,甜而不腻,带着江南的温润气息,和他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他把桂花糕放进食盒里,又把装着玉佩的锦盒放在旁边。看着这两样东西,他的心里像是被什么填满了,温暖而踏实。这些天的不安和忐忑,似乎都被这满室的香气和手里的惊喜抚平了。
夜里,壶渡躺在床上,怀里抱着那个装着玉佩的锦盒。锦盒很轻,却像是揣着一颗滚烫的心。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他的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想起执夜回避他的那些日子,心里还是会有些涩。可他相信,执夜不是故意的,只是暂时被眼前的阻碍困住了。等过了生辰,等他把惊喜送给执夜,等他说出想离开挽风楼的想法,执夜一定会明白他的心意,一定会像以前那样,拉着他的手,说要一直和他在一起。
窗外的青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他祝福。壶渡抱着锦盒,渐渐进入了梦乡。这一夜,他没有做噩梦,没有梦见蓝西,也没有梦见那些不安的过往。他梦见执夜的生辰宴上,执夜接过他送的玉佩,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然后拉着他的手,说:“壶渡,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去江南好不好?”
他笑着答应了,心里的温暖像潮水般涌来,淹没了所有的不安和阻碍。
这是他这些天来,睡得最安稳的一夜。因为他知道,只要心里装着对执夜的期待,装着对未来的憧憬,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他和执夜之间的感情,一定会像这枚亲手雕刻的玉佩一样,温润而坚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生辰那天,一定会是个好天气。他想。到时候,他要亲手把玉佩戴在执夜的脖子上,要看着执夜吃着他做的桂花糕,要和执夜说,他想和他一起,过一辈子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