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旧书店 ...

  •   月考成绩贴在公告栏那天,秋风卷着细雨,把公告栏前的人群吹得七零八落。江熠挤在最前面,手指顺着红榜往下滑,在中游偏上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旁边紧挨着的,是林溪——稳居前三的位置,像颗钉在那里的星。

      “可以啊江熠!”赵磊从后面拍他肩膀,“物理居然及格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江熠没理他,眼睛还盯着那两个挨在一起的名字,心里像揣了颗刚剥开的橘子,酸甜的汁水漫得到处都是。他转头往教室方向走,刚到走廊就撞见林溪,对方手里拿着两本练习册,看到他时,脚步顿了顿。

      “看了吗?”林溪问,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看了,”江熠冲他举了举手里的物理试卷,上面的红勾比平时多了大半,“托你的福,没挂科。”

      林溪的嘴角弯了弯,像被雨洗过的月牙:“是你自己努力的。”他把其中一本练习册递过来,“这个是物理拓展题,你可以看看,里面的题型跟月考最后一道大题类似。”

      练习册的封面有点磨白,扉页上写着林溪的名字,字迹清瘦,像他的人一样。江熠接过来,指尖碰到封面,带着点潮湿的凉意:“谢了,回头请你吃冰棍。”

      “现在是秋天。”林溪提醒他。

      “那就吃烤红薯。”江熠说得理所当然,“校门口那家,甜得流油。”

      林溪没再反驳,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往教室走。雨丝落在他的发梢,像撒了把碎银,江熠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天晚自习,林溪帮他讲题讲到很晚,窗外的雨敲着玻璃,他的声音混在雨声里,比任何安眠曲都让人安心。

      周末的雨停了,天空洗得发蓝,像块刚浸过的布。江熠揣着攒了两周的零花钱,在校门口等林溪——说好今天去爬山,顺便兑现那顿烤红薯。

      林溪来的时候,背着个比平时大的书包,里面鼓鼓囊囊的。“你带了什么?”江熠好奇地问。

      “水和面包,”林溪说,“山上可能没地方买东西。”他顿了顿,又从书包侧袋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两个煮好的茶叶蛋,蛋壳上裂着细密的花纹,“我妈早上煮的,你垫垫肚子。”

      江熠接过来,温热的触感从布包传到手心:“你妈真厉害,啥都会做。”

      林溪的耳根有点红:“她就是闲不住。”

      两人没去爬山,而是转道去了城郊的旧书店。林溪说爷爷今天要整理旧书,让他去帮忙,爬山可以改天。江熠没意见,反正只要跟林溪待在一起,哪怕是在书店里蹲一下午,他也觉得有意思。

      旧书店藏在一条老巷子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两侧的白墙爬满了爬山虎,叶子红得像团火。书店的门是两扇木门,上面挂着块褪色的牌匾,写着“拾光书屋”,字里行间透着股岁月的味道。

      “爷爷。”林溪推开门,喊了一声。

      里屋传来个苍老的声音:“来了?把那箱连环画搬到院子里晒晒,潮得快发霉了。”

      江熠跟着林溪往里走,店里的书架从地面顶到天花板,塞满了各种旧书,空气中飘着纸墨和灰尘混合的味道,闻着让人踏实。院子里有棵石榴树,叶子落得差不多了,枝桠上挂着几个干瘪的石榴,像挂着的小灯笼。

      “我来搬。”江熠撸起袖子,抱起那箱连环画就往院子里走。箱子比想象中沉,他走得有点晃,林溪赶紧跟在后面扶着,两人的肩膀撞在一起,像两颗靠得太近的星。

      把书摊在院子里的竹席上,江熠才有功夫打量四周。墙角堆着几个旧木箱,上面放着台老式唱片机,旁边散落着几张黑胶唱片,封面都泛黄了。“这玩意儿还能用吗?”江熠好奇地问。

      “能,”林溪拿起一张唱片,用软布擦了擦上面的灰,“爷爷说这是他年轻时买的,放出来的歌比现在的流行曲好听。”

      他把唱片放到唱片机上,摇了摇手柄,悠扬的歌声慢悠悠地飘出来,带着点沙沙的杂音,像从旧时光里钻出来的一样。江熠靠在石榴树下,看着林溪蹲在竹席旁整理连环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切成一块一块的,像幅拼贴画。

      “你看这个。”林溪举起一本连环画,封面上是个穿着红肚兜的小孩,正骑着条大鱼在海里游,“《哪吒闹海》,我小时候最爱看这个。”

      江熠凑过去,指着画上的哪吒:“他跟你一样,都有双亮眼睛。”

      林溪的脸“腾”地红了,把连环画往他手里一塞:“你自己看。”

      江熠笑着接过来,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上面的色彩虽然有点暗淡,但线条依旧生动。他忽然觉得,这些旧书就像林溪,看着清冷,内里却藏着好多温暖的故事,要慢慢翻,才能看得到。

      中午在书店吃的饭,是林溪的奶奶送来的,一碗青菜面,卧着个荷包蛋,汤里飘着葱花,香得江熠直吞口水。“多吃点,”奶奶往他碗里夹了筷子青菜,“小溪说你帮他补习数学,真是麻烦你了。”

      “不是我帮他,是他帮我。”江熠赶紧解释,“林溪学习可好了,全校前三。”

      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我们家小溪就是太闷了,有你这个朋友,我们也放心。”

      林溪在旁边埋头吃面,耳朵红得快要滴血。江熠看着他的样子,偷偷笑了,往他碗里夹了块荷包蛋:“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下午整理完书,爷爷非要留他们喝杯茶。茶具是套旧紫砂,爷爷一边泡茶一边说:“这些旧书啊,就像老朋友,你对它们好,它们就给你讲好听的故事。人也一样,得用心待着,才能处出感情来。”

      江熠没说话,只是看着林溪。他正帮爷爷递茶杯,手指捏着杯耳,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脸上,绒毛看得清清楚楚,江熠忽然觉得,爷爷说得对,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就像这些旧书,得慢慢翻,细细品,才能尝出里面的甜。

      离开旧书店时,夕阳把巷子染成了橘红色。林溪从书包里掏出个东西,递给江熠:“这个给你。”

      是枚书签,用梧桐叶做的,脉络清晰,被压得平平整整,上面用钢笔写着两个字:“同行”。字迹是林溪的,清瘦却有力。

      “我昨天做的,”林溪说,“夹在书里,不会掉。”

      江熠接过来,叶片带着点干硬的质感,却比任何金属书签都让他喜欢。他把书签放进那本物理练习册里,刚好夹在昨天没看完的那一页:“我会好好收着的。”

      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两条贪吃的蛇,悄悄缠在了一起。巷口的烤红薯摊飘出甜香,江熠拉着林溪跑过去,买了两个最大的,递给他一个:“尝尝,甜得流油。”

      林溪接过来,烫得直换手,剥开一点皮,金黄的瓤露出来,甜香扑鼻。他咬了一小口,烫得直哈气,眼睛却亮得像落了星:“真甜。”

      江熠看着他的样子,笑得比烤红薯还甜。他知道,这个秋天,旧书店里的歌声,竹席上的连环画,还有那枚写着“同行”的梧桐叶书签,都会变成一颗糖,藏在他的记忆里,每次想起,都甜得让人想笑。

      而远处的天际,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粉紫色,像幅没干透的画。两个少年并肩走着,手里的烤红薯冒着白气,把这个秋天的故事,烘得格外温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