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水枢初定,暗涌迭生 ...


  •   徐槐的留下,并非全然心甘情愿,更多是出于一种技术狂人见到前所未有之物的震撼,以及身处贼巢、暂且观望的审慎。齐墨深谙此理,并未急于让他表态效忠,而是给予了他极大的尊重和自由研究的空间。

      她将汤隆和几位主要负责工坊、营造的头领召集起来,郑重地将徐槐介绍给他们。

      “徐先生精于水利、营造,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自今日起,徐先生可查阅我处所有营造图纸,参详各项工程,凡有疑问或建议,诸位需虚心请教,不得怠慢。”齐墨的话,等于赋予了徐槐类似“技术顾问”的超然地位。

      汤隆是个直性子,最初见来个文绉绉的书生,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当徐槐拿起他那“铁铸大火铳”的草图,只看了几眼,便指出了几处结构上的薄弱点和可能导致炸膛的风险,并提出了加固和改善气密性的建议时,汤隆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瞪大眼睛,抓着徐槐连连追问,态度瞬间变得恭敬起来。

      徐槐也渐渐被这片充满活力与“奇思妙想”的土地所吸引。他先是沉浸在对“龙骨水车”和“水力碾磨”的研究中,很快便指出了几处可以优化传动效率、减少摩擦损耗的细节。当他看到齐墨规划的那张庞大的、旨在联通各处圩田、兼具排水灌溉与运输功能的沟渠水系网络图时,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

      “妙!大妙!”徐槐抚摸着图纸,眼中放光,“若能以此为基础,再于关键节点设闸调控,不仅旱涝保收,更可借水行舟,转运物资人力,效率倍增!齐娘子,此图格局宏大,非数年之功不可成,然一旦建成,此地便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固若金汤!”

      “正需先生之力。”齐墨微笑道,“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部百废待兴,许多设想只能循序渐进。先生不妨先从最紧要处着手,比如,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进一步强化我处的给排水系统,尤其是防范敌方可能的火攻与水患(包括单廷珪的毒水)。”

      徐槐欣然领命,立刻带着几个分配给他的学徒(也是有些木工、泥瓦基础的伶俐人),投入到对浅水湾现有水利设施的勘察与改进中。他的加入,如同给高速发展但略显粗糙的技术体系,注入了一股严谨、系统的学院派力量。

      与此同时,落雁坡劫粮成功的后续影响,开始逐渐显现。

      首先是物资上的极大缓解。粮食和盐的补充,让基地紧绷的供应弦得以松弛,人心更加安定。那批缴获的军械,则优先装备了刘唐、阮小二等头领的亲卫以及新组建的、由石秀负责训练的侦察突击队,整体战力有所提升。

      其次,是战略上的微妙变化。呼延灼得知粮队被劫,押运官被杀,还损失了一批军械,果然勃然大怒。他一面严令加强后方巡逻和粮道守卫,一面却也因补给线受威胁而变得更加谨慎,大规模进攻的势头明显减缓,围困与骚扰成了主旋律。这给了浅水湾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更让齐墨和吴用在意的是,他们故意留下的、仿制其他山寨制式的箭簇,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哨探回报,官军大营近日加强了与周边其他几股较小山寨方向的情报搜集,小摩擦也有所增加,显然呼延灼开始怀疑是否有其他势力在浑水摸鱼。

      然而,外部压力稍减,内部的一些深层问题,却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开始浮出水面。

      这日,吴用面带忧色地找到齐墨。

      “娘子,近日处理几起纠纷,发现一隐忧。”吴用轻摇羽扇,“如今我处人口已逾数千,虽行‘工分’之制,然众人出身各异,所求不同。最早跟随晁天王的核心兄弟,重义气,轻规矩;后期投奔的流民,但求温饱;还有些如汤隆、徐槐般身怀技艺者,则更看重施展抱负之平台。如今外敌当前,尚能一致对外,若长久下去,利益纷争,理念差异,恐生龃龉。”

      齐墨默然。吴用所虑,正是她一直在思考的。梁山集团的先天不足,就在于其成分复杂,缺乏统一且稳固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原则。原始的兄弟义气可以聚人,却难以治理一个日益复杂的体系。

      “先生所言极是。”齐墨点头,“‘工分’制解决了公平问题,但还未解决‘认同’与‘归属’问题。我们需要一种……超越个人恩怨和短期利益,能让大多数人共同信奉并为之奋斗的东西。”

      她沉吟片刻,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明确我们的‘立身之本’。”

      “哦?娘子请细言。”

      “其一,自力更生,技术兴邦。这是我们的根本道路。要让所有人明白,我们并非传统的打家劫舍的绿林,而是依靠自身智慧和劳动,建设家园,谋求长远的势力。无论是垦殖、工坊还是防御,技术、规划和组织,是我们的核心力量。要大力宣扬汤隆、徐槐以及所有工匠、农人的贡献,提升他们的地位。”

      “其二,庇护弱小,公平有序。这是我们区别于腐朽朝廷和土豪劣绅的根本所在。要让所有投奔而来的人,无论出身,只要遵守规矩,出力劳作,就能获得生存的保障和上升的通道。严惩内部欺压,维护基本的公正。”

      “其三,对抗暴政,寻求新路。这是我们的政治旗帜。要不断揭露朝廷腐败、官军残暴,强调我们是被逼反抗,寻求的是一条能让普通人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的新路。将我们的抵抗,与天下受苦百姓的命运联系起来。”

      吴用听着,眼中异彩连连。齐墨提出的这三点,看似简单,却提纲挈领,将一个松散的江湖团体,向一个有着明确政治纲领和发展方向的割据政权方向提升了一大步。

      “娘子之见,高瞻远瞩!”吴用由衷赞道,“以此三者凝聚人心,明确定位,方可内抚众志,外示大义!”

      “这需要先生多费心,将其融入日常的讲习、规章乃至奖惩之中,潜移默化,形成风气。”齐墨道,“此外,对于晁天王等元老,也需慢慢沟通,让他们理解,此举非是削弱兄弟义气,而是为了梁山更大的发展和更多人的福祉。”

      就在齐墨与吴用着手从思想层面整合内部之际,阮小七的水鬼队,再次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他们在一次例行水下侦察中,发现官军正在秘密打造一种大型筏排,筏排上似乎还搭载着类似土囊、沙袋的物体,显然不是用于运输,而是另有所图。

      “看那架势,不像要强攻,倒像是要……填河!”阮小七语气凝重地说道。

      填河?齐墨与吴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呼延灼终于要动用最笨,但也可能最有效的一招了!若官军不惜代价,利用这些筏排和土囊,一步步填平浅水湾外围的护城河与关键水道,那么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泊地利,将大打折扣!届时,连环甲马和步兵便能直接冲击核心工事!

      新的危机,以另一种更直接、更残酷的方式,逼近了。

      徐槐刚刚开始优化水系,呼延灼却打算用最粗暴的方式,将这水系的优势抹去。

      技术的精巧,再次面临绝对力量的碾压式挑战。

      浅水湾的天空,刚刚放晴片刻,更浓重的乌云,已从地平线席卷而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