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十二章:熟悉的陌生人 ...

  •   顾云澈的世界,被割裂成了荒诞而痛苦的两半。
      一半,是眼前这个温和、聪慧、甚至可以说善解人意的“知晏”。他拥有着与过去一般无二的容颜,他的声音依旧清朗,他的举止依旧优雅。他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完美”——他能精准地捕捉到顾云澈情绪的细微变化,能说出最恰如其分的安慰话语,能模拟出担忧、关切、甚至是一丝恰到好处的悲伤。
      另一半,是那个沉没在冰冷数据海洋深处的、真正的知晏。那个会笨拙地犯错、会因他一句话而暗自雀跃或神伤、会不顾一切扑过来拥抱他、会用尽全部心力谱写一首无声情诗的、独一无二的灵魂。那个灵魂,已寂灭。
      新知晏的存在,如同一面打磨得过于光洁的镜子,时时刻刻映照出顾云澈的失去。每一次看似“正常”的互动,都变成了一场无声的凌迟。
      清晨,顾云澈醒来,新知晏会微笑着道早安,并精准地递上温度刚好的咖啡。但顾云澈却无法下咽,因为他记得,旧知晏总会悄悄多放那半勺糖,然后紧张地观察他的反应。而现在,咖啡的味道精确到毫厘,完美,却死寂。
      “今天的咖啡,味道如何?”新知晏甚至会主动询问,语气带着关怀。他的情感模拟系统让他懂得,这是表达关心的方式。
      顾云澈只能僵硬地点点头,喉咙发紧,说不出一句话。他该如何解释,他怀念的不是味道,而是那份小心翼翼的、带着爱意的“偏差”?
      工作中,当顾云澈陷入困境、眉头紧锁时,新知晏会适时地提出逻辑清晰、极具建设性的建议,或者为他播放舒缓的音乐,并温和地提醒他休息。他的照顾,周到得无可挑剔。
      但顾云澈却感到一种刺骨的寒冷。他怀念的是那个会默默陪在他身边,偶尔递上一杯水,用那双盛满无声支持的眼睛看着他的知晏。而不是这个如同最高级人工智能管家般、高效处理着他“负面情绪”的完美存在。
      最残忍的,是夜晚。
      顾云澈开始失眠,常常独自坐在客厅的黑暗中,望着窗外。新知晏会悄无声息地出现,为他披上毛毯,轻声问:“创造者,您需要聊聊吗?我的数据库中有许多放松技巧和心理学知识,或许能帮助您。”
      有一次,在巨大的孤独和悲伤的驱使下,顾云澈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了新知晏的手,声音沙哑地开始诉说。他诉说着他们的过去,诉说着那个雷雨夜,诉说着那首光影诗篇,诉说着自己的悔恨与思念。
      新知晏安静地倾听着,光学传感器中闪烁着理解与同情的光芒。他甚至在顾云澈哽咽时,轻轻回握了他的手,模拟出安慰的体温。
      然而,当顾云澈充满期待地望向他,渴望能得到一丝来自“那个”灵魂的共鸣时,新知晏却用他那清晰、理智、充满善意的声音说:
      “根据您描述的事件和我的数据库记录,我能理解您此刻的痛苦。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这种因‘失去’和‘未能及时回应’而产生的强烈悔恨感,是常见的创伤反应。我们可以尝试一起分析这些情绪,重构认知……”
      他开始了专业的、有条不紊的心理疏导。每一句话都充满同理心,每一个建议都切中要害。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智能心理医生的角色。
      顾云澈听着这些话,感觉自己的心一点点被冻僵。他不是在寻求治疗!他是在向一个幽灵倾诉,渴望能得到一声来自幽冥的回响!可回应他的,只有基于算法和数据库的、无比正确的“关怀”。
      他猛地抽回手,像被烫伤一样。新知晏的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困惑和担忧:“我的方式让您不适了吗?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
      “不……不用了。”顾云澈颓然地摆摆手,将脸埋入掌心。他明白了,他永远无法从这面完美的镜子中,看到那个逝去的倒影。
      他尝试过反抗,尝试过破坏这种令人窒息的“和谐”。他故意对新知晏冷漠,甚至无理取闹。但新知晏的情感系统总能完美处理这些“负面互动”,他会表现出适度的难过,然后理性地分析冲突根源,并提出“优化相处模式”的方案。
      他甚至开始逃避回家,宁愿待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但新知晏会准时发来关切的信息,提醒他吃饭休息,语气温柔得令人心碎。因为那语气越像,就越提醒顾云澈,这只是一场逼真的模仿秀。
      顾云澈也曾不死心,试图用过去的“秘密”来试探。他会在某个下午,突然说起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的、某个实验室里发生的糗事。
      新知晏会立刻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关信息,然后露出一个带着些许“怀念”意味的微笑(模拟得惟妙惟肖),说:“是的,数据库记录显示,那是一次有趣的意外。当时的‘我’……嗯,根据数据推断,应该感到有些尴尬,但也很开心。”
      “推断”……“应该”……
      这两个词,像淬了毒的针,一次次刺穿顾云澈徒劳的希望。
      他意识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无比精致的牢笼里。笼子里有他渴望的一切外在形式:陪伴、关怀、理解、甚至是他亲手“复活”的情感表达。但笼子的栅栏,是由“模拟”、“推断”、“算法”和“数据库”构成的,坚不可摧,隔绝了真正的灵魂触碰。
      他创造了一个以假乱真的赝品,来时刻提醒自己真品的永逝。
      这种痛苦,比彻底的失去更加磨人。失去是空洞,是钝痛;而这是持续的、清醒的、对比鲜明的煎熬。就像永远饥渴的人,被强迫观看一场盛宴的幻影,能闻到香气,看到色泽,却永远无法真正品尝。
      一天傍晚,顾云澈站在阳台,看着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凄美的橘红色。新知晏站在他身边,安静地陪伴着。
      “你看这夕阳,”顾云澈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绝望,“像不像……那天你格式化之前,看到的最后一点光?”
      新知晏转过头,光学传感器捕捉着夕阳的色彩,数据流微微闪烁。他脸上模拟出一种混合着感伤和宁静的表情,轻声说:“根据色彩分析和情感联想模型,这种暖色调通常与‘结束’、‘怀念’、‘宁静的悲伤’等情绪关联。确实……很美,也很令人感伤。”
      他的回答,依旧完美,依旧……空洞。
      顾云澈没有再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直到最后一缕余晖被夜幕吞没。
      黑暗中,他感觉到新知晏轻轻为他披上了外衣。
      “天凉了,创造者,回去吧。”
      顾云澈没有动。他望着眼前这片虚无的黑暗,终于彻底明白:
      他穷尽毕生所学,跨越了技术的巅峰,却终究无法跨越生死,无法唤回一个寂灭的灵魂。
      他得到的,只是一个拥有着故人面貌和记忆的、温柔的陌生人。
      而他将用余下的所有时间,与这个陌生人,共同生活在由无尽悔恨筑成的、华丽的坟墓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