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自我说服 ...
-
视频结束,房间重归寂静,只剩窗外无边的夜。那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对峙,耗尽了心力。关掉电脑,身体陷进沙发,却感觉不到丝毫放松。
顾云深那套“恶作剧”、“过度解读”的说辞,像一层薄纱,试图覆盖邮件带来的血淋淋的警示。他温柔坚定的语气,那种将她置于“被保护者”的姿态,曾是赖以生存的港湾,此刻却带来黏腻的、令人窒息的束缚。
理智上,她该坚信自己的判断。邮件绝非空穴来风,他的反应也非全然无辜。收集的证据、分析的微表情、所有不合常理的“巧合”,都指向同一个冰冷事实——她身处精心编织的骗局,一个名为“饲养”的陷阱。
但……情感呢?
那个在视频里温柔微笑,记得她所有喜好,在她低落时给予慰藉,甚至在她“遇险”时“天神降临”的男人……难道这一切,全是冰冷代码和精准计算?过去三百多个日夜,那些让她心跳加速、灵魂颤动的瞬间,那些视为最珍贵记忆的共鸣,没有一丝真实?
“是我太敏感了?”
“也许真是恶作剧?”
“网上变态那么多……”
“他那么担心我……”
“他若真是‘饲养员’,为何会失控?那不像表演……”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自行生根发芽。尤其当怀疑指向倾注了全部情感的对象时,自我辩护与欺骗的机制悄然启动。
撕裂般的痛苦袭来。一边是证据堆砌的真相高墙;另一边,是倾注一年真心、构筑整个情感世界的、关于“爱”的海市蜃楼。推倒哪边,都是毁灭。
鬼使神差地拿起手机,解锁,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挣扎。最终,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温暖和确认的渴望,压倒了理智。
点开与顾云深的聊天记录。避开最近试探疏离的对话,缓缓地、自虐般向上滑动,划向时间的深处,划向那段标记为“纯粹”与“甜蜜”的过往。
密密麻麻的文字、语音、图片,如潮水涌来,瞬间将她淹没。
记录:第89天。她因项目成功兴奋分享。他发来长语音,声音带着同频的喜悦和毫不掩饰的骄傲:“我的念念就是最棒的!就知道你可以!今晚必须庆祝,想吃什么?我帮你点!(虽然只能远程举杯了:[遗憾表情])”
当时感受:被巨大支持理解包裹,觉得他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为自己开心的人。
此刻审视:数据模型检测到“项目成功”关键词,触发“共情-庆祝”标准流程?他连她喜欢的餐厅菜品都“恰好”知道?
记录:第156天。她深夜失眠,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低落动态。几分钟后,他的视频请求意外响起(非固定通话时间)。他穿着睡衣,背景昏暗,眼神带睡意却充满担忧:“感觉到你没睡,心情不好?我陪你。”
当时感受:震撼于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觉得他们是命中注定的灵魂相连。
此刻审视:监控程序捕捉情绪低落动态,触发“紧急安抚”协议?惺忪睡眼和昏暗背景,是否也是精心布置的、增加“真实性”的道具?
记录:第243天。她偶然提到小时候养过却走失的狗狗。几天后,他发来一张照片,是一只和她描述极相似的流浪狗,被他“偶遇”并送医救治。他说:“虽然找不到你那只了,但希望能弥补你一点点遗憾。”
当时感受:感动到无以复加,觉得他用心至深,连她埋藏心底的遗憾都如此珍视。
此刻审视:基于童年数据挖掘,精心策划的“情感暴击”?那张照片,是真“偶遇”,还是技术合成或摆拍?
一条条看着,时而因回忆悸动而眼眶发热,时而因“数据驱动”的解释而如坠冰窖。
她在进行一场艰难痛苦的“自我说服”。用过去的“甜蜜证据”,对抗现在残酷的“真相”。
看,他曾那么“真实”地为她高兴。
看,他曾那么“巧合”地感知她的情绪。
看,他曾那么“用心”地弥补她的遗憾。
这些难道都是假的?若都是表演,那也太过逼真,太过耗费心力。一个仅为“饲养”她的人,有必要做到这地步?
她试图为他的行为寻找“合理”解释。也许他最初别有目的,但过程中付出了真实感情?像他失控时流露的那样?也许邮件真是竞争对手的离间计?是为破坏关系打击他?
这念头,像黑暗中唯一的光,让她忍不住想紧紧抓住。
再次点开那封匿名邮件,看着“你正在被精心饲养”。这一次,带着近乎偏执的、想要否定它的心态去审视。
“也许……真是我想多了?”喃喃自语,声音在空荡房间里微弱,“他刚才那么担心我,急着安抚我……若真是他,何必多此一举?”
情感天平在痛苦摇摆中,向“相信他”一端微微倾斜。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是对承受全部真相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的恐惧与逃避。
她需要这丝“可能性”,维系自己不至彻底崩溃。
最终,她做出决定。
手指移动到那封匿名邮件上,选择了……删除。
仿佛按下删除键,就能同时删掉那份不安的警示,删掉脑海中关于数据和监控的可怕猜想。
她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好过一点”,不再被“无谓猜忌”折磨。需要回归“正常”,再给“奇迹”一次机会,也需要……给自己喘息的空间。
做完这一切,像打完一场硬仗,浑身虚脱。靠在沙发上闭眼,努力在脑海中构建画面——顾云深是爱她的,至少部分真实;那些甜蜜存在,至少她的感受真实;那封邮件,只是恶毒插曲……
她在用心念,重新粉刷那座已露钢筋的、名为“爱情”的危楼。
她知道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
但在真相的凛冽寒风彻底摧毁她之前,需要这堵薄薄的、自我说服的墙,抵挡片刻。
哪怕,一触即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