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你越深情,我的戏就越真 ...


  •   凌晨零点,一场名为“心碎”的数据雪崩,如约而至。
      谢臻的诱饵终端在同一时刻,向晟煊集团的监控系统释放了积压了整整一周的全部虚假行为档案。
      【深夜痛哭.wav】,一段被AI判定为“极度悲伤,伴有压抑性抽泣”的三十秒音频。
      【未命名联系人】,一个被反复拨打、却始终未被保存的号码,通话记录长达二十七次,每次都在接通前一秒挂断。
      【浏览器历史记录】,搜索词条触目惊心:“如何挽回一个偏执爱人”、“长期精神压抑的自我疗愈”、“S07航班空难幸存者名单”。
      每一条数据,都像是一把沾着剧毒的尖刀,精准地捅向顾晟那套引以为傲的情感监控模型。
      晟煊集团数据中心,红色警报的蜂鸣被系统自动静音,但屏幕上疯狂跳动的告警代码,比任何声音都更刺耳。
      【警告!目标个体情感阈值突破临界点!】
      【警告!检测到高度自毁倾向行为模式!】
      【警告!综合评估:目标濒临心理崩溃!】
      陈工面无表情地站在主控台前,看着AI给出的最终诊断。
      他身后的几位年轻工程师已经是一片死寂,空气中弥漫着技术人员面对无法理解的异常数据时特有的焦躁。
      “主管,需要立刻上报给顾总吗?AI建议启动一级紧急干预预案。”一个实习生颤声问道。
      “核查源文件完整性。”陈工的声音冷得像服务器机房里的冷气。
      他亲自操作,将那段名为【深夜痛哭.wav】的音频导入声谱分析软件。
      波形图展开,每一个代表抽泣的峰值都显得那么真实,足以让任何一个听到的人心头发紧。
      但陈工的目光,却锁定在了音频中几段间隔极短的背景底噪上。
      他放大,再放大。
      找到了。
      在1.7秒、8.2秒和23.5秒的位置,三段底噪的相位波形,出现了完全一致的重复痕迹。
      这不是人类情绪失控下的自然录音。
      这是剪辑,是拼接,是精心地、冷静地、将早已录制好的素材进行编排的结果。
      这是一场表演。
      一个可怕的念头瞬间击穿了陈工的认知——从那本不该存在的日记本开始,到那场被精准预报的雨,再到此刻这场数据雪崩,所有他们观测到的“失控”,全都是被设计好的。
      他们以为在看一部纪实片,实际上,却是在欣赏一出对方亲自导演并主演的舞台剧。
      而他们,包括顾晟在内,都是台下被愚弄的观众。
      陈工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片刻,他没有点下“上报漏洞”的按钮,而是悄无声息地将整套“崩溃”数据包,连同他刚刚做好的《行为建模漏洞分析报告》,打包加密。
      他从内部通讯录里,精准地找到了几个名字——都是由他亲自带教、如今已是集团技术骨干的徒弟。
      “Ctrl+V”,匿名发送。
      他什么都没说
      而此刻,顶层总裁办公室内,顾晟正死死盯着屏幕上的AI分析报告。
      “濒临心理崩溃……”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眼底非但没有丝毫怀疑,反而翻涌起一股混杂着心痛与狂喜的黑色火焰。
      他痛苦了。
      他终于不再用那些拙劣的伪装来推开我,他终于愿意让我看见他藏在坚冰下的脆弱和痛苦了。
      那些搜索记录,那个未命名的号码……一切都指向了那个尘封的过去,那个他自以为是、亲手推开谢臻的瞬间。
      他终于撑不住了。
      “顾总……”陈助理端着咖啡进来,看到自家老板脸上那种近乎癫狂的痴迷表情,心头猛地一跳。
      “他需要我。”顾晟没有抬头,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
      三天后,技术部内部的一个匿名论坛里,悄然流传起一个段子。
      “听说了吗?咱们那套价值上亿的‘天眼系统’,最近好像迷上了一个电子木偶,天天追更一部叫《霸总的小逃妻》的连续剧。”
      帖子下没有实名回复,只有一串串心照不宣的省略号和“细思极恐”的表情包。
      无人明言,但那套曾被奉为神明的监控系统的权威性,已在技术心脏地带,悄然崩塌。
      谢臻抓住了这个由他亲手制造的“时机”。
      周六下午,他在一家便利店的冰柜前,刻意表现出一种精神涣散后的疲惫与恍惚。
      他拿起一瓶水,走向收银台,支付时,指尖“不经意”地一抖,一枚硬币叮当落地,滚向一双锃亮的定制皮鞋。
      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在他弯腰之前,稳稳地扶住了他的手臂。
      那股熟悉的、带有侵略性的冷杉气息瞬间将他包裹。
      谢臻缓缓抬起头,眼神空洞地看着那张近在咫尺的俊美脸庞,仿佛花了好几秒才完成聚焦。
      他嘴唇翕动,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精准地砸进了顾晟的心脏。
      “你为什么……总在我身边出现?”
      这一句,不是质问,更像是一句耗尽所有力气的、带着宿命感的叹息。
      顾晟的心跳骤然停滞了一拍。
      他等了太久了。他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谢臻主动问出这句话。
      这不是抗拒,这是在确认。确认他这么多年的守候,不是一场空。
      “因为你值得被守着。”顾晟的喉结滚动,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偏执。
      谢臻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笑意。
      他扶着货架的手指,几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那不是因为虚弱,而是在极力抑制那股几乎要破喉而出的笑意。
      成了。
      这场戏,已经深入骨髓。
      连对手的每一个眼神,都成了他可以随意操控的道具。
      当晚,一封加密简讯通过隐蔽信道,发送到了陈工的私人手机上。
      “如果你想验证最后的真相,明早七点,地下车库B2层,第三根承重柱背面,有一张被‘遗落’的原始心跳记录卡。”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陈工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了那个地点。
      他在柱子背后冰冷的混凝土缝隙里,果然摸到了一张微型SD卡。
      回到车里,他将卡片插入便携电脑。
      一行行原始数据展开。
      昨晚那场便利店的“意外相遇”,在监控系统里被标记为“情绪剧烈波动,心率瞬间飙升至140bpm”。
      而这张SD卡上的真实记录却是——平稳的72bpm,从头到尾,宛如一条直线。
      伪造。一切都是伪造。
      他被一个完美的程序,骗过了另一个昂贵的程序。
      陈工在昏暗的车库里静坐了良久,最终,他将这张决定性的SD卡插入了自己的电脑,在加密硬盘里,新建了一个文件夹。
      他将其命名为——《观测者悖论》。
      谢臻回到公寓,脸上那副疲惫恍惚的伪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猎人般的冷静与锐利。
      他打开真正的终端,启动了“数据雪崩”计划的最后一步。
      一段经过特殊编码的指令,被他悄无声息地植入到下一次“诱饵终端”的数据上传流程中。
      这串代码像一个休眠的病毒,一旦顾晟的系统再次抓取诱饵信息,它便会在对方的服务器后台瞬间激活,
      以最高权限扫描并收集——所有曾访问过“谢臻监控档案”的IP记录、操作日志、以及访问时长。
      “你们看得越认真,留下的脚印就越多。”他轻敲回车,喃喃自语。
      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陈助理的消息:“陈工今天申请调阅了您名下公寓近三年内的全部安保日志,包括访客记录和车辆出入。”
      谢臻的嘴角勾起一抹真正的笑意。
      种子已经开始在敌人内部发芽,甚至开始主动为他搜集情报了。
      他回复道:“很好。现在轮到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剧本作者。”
      窗外,城市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对于顾晟来说,这是他距离“真相”最近的一天。
      而对于谢臻来说,一场静默的、彻底的反攻,已在数据洪流中悄然成型。
      他关掉电脑,目光落在书房的角落。
      那里空空如也,却仿佛已经规划好了一个绝佳的舞台位置。
      下一幕戏,需要一件足够分量的道具。
      一件能将所有人的记忆,都拉回原点的……旧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