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风过玫瑰园,香远益清 ...
-
初夏的风带着暖融融的气息,掠过“归寒玫瑰园”的花田,白玫瑰的花瓣轻轻颤动,落下细碎的光斑。谢无归蹲在温室里,正小心翼翼地给一株刚冒新芽的“雪影”松土,指尖沾着湿润的营养土,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个易碎的梦。这株“雪影”是当初那株幼苗的后代,枝干比初代更粗壮,新芽带着嫩得能掐出水的绿,是陆惊寒上个月特意剪枝扦插的,说要让“雪影”永远陪着他们。
“无归,小张说镇上的小学想请你去给孩子们上一节美术课,教他们画玫瑰。”陆惊寒的声音从温室门口传来,他手里拿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新鲜玫瑰,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衬得他那双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的手愈发修长。经过近两年的康复训练,他的手腕虽仍不能承受过重的力道,但日常的浇水、剪枝、摘花早已不成问题,只是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谢无归便总在包里备着暖宝宝和药膏,随时给他贴上。
谢无归抬起头,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落在他脸上,睫毛上沾着细小的尘埃,眼里亮着光:“给孩子们上课?”
“嗯。”陆惊寒走进来,把竹篮放在旁边的石台上,走到他身边蹲下,帮他拂去裤腿上的泥土,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膝盖,带着微凉的温度——谢无归早上蹲在花田除草太久,膝盖又有些不舒服了。“小张的妹妹在小学当老师,说孩子们都很喜欢你的画册,尤其是那幅《雪中玫瑰园》,好多孩子都临摹过,还缠着她问玫瑰园是不是真的像画里那么美。”
谢无归心里一动。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爸爸在玫瑰园里画画,爸爸握着他的手,教他勾勒玫瑰的轮廓,告诉他人要像玫瑰一样,既要经得起风雨,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那时候的时光,是他生命里最温暖的底色,可后来家庭的变故、世人的非议,让他一度以为那些美好再也回不来了。而现在,他不仅重新拥有了玫瑰园,还能把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人。“好啊,我愿意去。”他笑着点头,眼里的光像碎钻一样闪着。
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这节课,谢无归特意准备了很久。他翻出自己小时候的画本,看着里面稚嫩的玫瑰涂鸦,想起爸爸当年的耐心教导,心里满是感慨。陆惊寒则帮他挑选了适合孩子用的无毒颜料和画纸,还特意做了几个小巧的玫瑰标本,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观察玫瑰的花瓣纹理和花萼形状。“明天我陪你一起去,”陆惊寒把整理好的画具放进背包,“孩子们可能会问很多关于玫瑰的问题,我帮你搭把手。”
上课的那天,谢无归特意穿了件浅白色的衬衫,领口别着一朵小小的白玫瑰,是陆惊寒早上刚摘的,还带着露水。两人刚走到小学门口,就看到小张的妹妹带着一群孩子在门口等候,孩子们手里拿着画纸和画笔,脸上满是期待的笑容。
“谢老师!陆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清脆得像林间的小鸟。
谢无归笑着点头,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玫瑰标本,分给孩子们:“大家先仔细看看玫瑰的样子,观察一下花瓣是怎么排列的,花萼有几片叶子,等会儿我们再一起画。”
孩子们立刻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捧着标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哇,这朵白玫瑰好香啊!”“花瓣摸起来软软的,像棉花糖!”“你们看,花萼是五片叶子呢!”
陆惊寒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样子,又看了看耐心讲解的谢无归,眼里满是温柔。他想起谢无归刚无罪释放那会儿,整天沉默寡言,眼里没有一点光彩,而现在,他能站在孩子们面前,从容地分享自己的热爱,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起来。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排着队走进教室。谢无归把画架支在讲台上,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画玫瑰的时候,要先从花芯开始,画一个小小的圆形,然后一层一层往外画花瓣,外面的花瓣要比里面的大一些,弧度也要更舒展……”他一边画,一边讲解,声音温柔而有耐心。
陆惊寒则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帮孩子们调颜料、递画笔,遇到有孩子画不好的地方,就蹲下来,用自己恢复得较好的左手轻轻指导:“你看,这片花瓣可以画得再圆一点,就像小皮球的一半。”“颜色不要涂得太满,留一点点空白,会更有层次感。”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看着陆惊寒的手,小声问:“陆老师,你的手是不是受过伤呀?”
陆惊寒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笑了:“是啊,以前不小心受伤了,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
“那你还能画玫瑰吗?”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满是好奇。
“当然可以啊。”陆惊寒拿起一支画笔,在小女孩的画纸上,用简单的线条画了一朵小小的白玫瑰,虽然笔触还有些笨拙,却充满了暖意。“你看,只要心里有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画出好看的画,就像玫瑰一样,就算被风雨打弯了枝桠,也能重新站起来开花。”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画笔,学着陆惊寒的样子,认真地画了起来。
下课的时候,孩子们都把自己画的玫瑰递给谢无归看。有的画得稚嫩可爱,花瓣歪歪扭扭;有的颜色涂得五颜六色,充满了想象力;还有的在画旁边画了两个小小的人影,说是谢老师和陆老师。谢无归耐心地给每个孩子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加油,还答应下次带他们去玫瑰园里写生。
离开小学的时候,小张的妹妹送他们到门口,笑着说:“谢老师,孩子们都很喜欢你,说以后还想上你的课。好多孩子回家都跟家长说,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画好看的玫瑰,种满院子的花。”
“能让孩子们喜欢上画画、喜欢上玫瑰,我就很开心了。”谢无归笑着说,心里满是成就感。
回去的路上,谢无归牵着陆惊寒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野草开满了细碎的小花,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给孩子们上课,感觉真好。”他轻声说,“就像把当年爸爸传递给我的美好,又传递给了他们。”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陆惊寒握紧他的手,指尖相触,温暖而坚定,“你不仅画得出玫瑰的美,还能把这份美好传递给别人,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回到玫瑰园,夕阳已经西斜。谢无归把孩子们画的玫瑰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在小木屋的书架上,然后和陆惊寒一起,开始打理傍晚的花田。陆惊寒的手已经能灵活地握住剪刀,虽然剪枝的速度还比不上以前,但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温柔。他站在白玫瑰丛中,夕阳把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谢无归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画面,比任何画都要美好。
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谢无归每隔一周就会去小学给孩子们上美术课,陆惊寒则留在玫瑰园里打理花田,浇水、施肥、除虫,把每一株玫瑰都照顾得无微不至。玫瑰园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小镇上的人会来买花,很多城里的游客也会特意开车来这里,只为了感受一下这片充满爱意的玫瑰园,买一束新鲜的玫瑰,或者求一幅谢无归的画。
有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玫瑰园的门口。谢无归正在给“雪影”浇水,抬头一看,愣住了——是他的母亲。
母亲比以前苍老了许多,头发里添了不少白发,眼角的皱纹也深了,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布包,站在门口,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她的穿着很朴素,裤腿上还沾着些许泥土,看起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
谢无归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五味杂陈。他想起当年母亲哭着拽他回家,想起父亲摔碎他的画本、掌掴他,想起那些流言蜚语和恶意中伤,心里的伤疤似乎又隐隐作痛。可毕竟,那是生他养他的母亲,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是无法割舍的。
陆惊寒察觉到他的异样,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心里便明白了。他轻轻拍了拍谢无归的肩膀,低声说:“过去看看吧,或许她有话想跟你说。这么多年了,有些事,也该有个了结了。”
谢无归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朝着门口走去。“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母亲的身体颤了一下,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无归……”她哽咽着,嘴唇动了动,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两人站在门口,沉默了很久。风一吹,玫瑰花香飘了过来,冲淡了些许尴尬和疏离。阳光落在母亲的脸上,照亮了她眼角的泪痕,也照亮了她鬓边的白发。
“我听说……你过得很好。”母亲终于开口,声音带着愧疚和哽咽,“你爸爸……他去年得了重病,肺癌晚期,没撑多久就去世了。临终前,他一直念叨着你,说当年太固执,对不起你,不该逼你做不喜欢的事,不该动手打你。”
谢无归的心里一沉。虽然父亲当年对他很严厉,甚至动手打他,让他受了很多委屈,但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还是忍不住难过。毕竟,那是赋予他生命的人,那些年的严厉里,或许也藏着不懂得表达的关爱,只是用错了方式。
“我知道,当年我们对你太苛刻了,”母亲抹了抹眼泪,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用蓝布包裹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递给谢无归,“这是你当年被你爸爸摔碎的画本,我偷偷捡起来,一片一片粘好了。这些年,我一直把它放在柜子里,想还给你,却没脸见你。我知道,我们伤透了你的心。”
谢无归接过蓝布包裹,入手有些沉甸甸的。他慢慢打开蓝布,里面是那个熟悉的画本,封面已经有些破旧,边角磨损严重,上面还留着摔碎的裂痕,可里面的画页,却被小心翼翼地用胶水粘在了一起,甚至有些地方还贴了透明胶带,看得出来,粘画本的人花了很多心思。
每一页上,都画着“惊寒”两个字,画着玫瑰园的风景,画着他和陆惊寒初遇的画面,画着那些只属于他们的温柔瞬间。那些稚嫩的笔触,承载着他当年最纯粹的爱恋和最执着的坚持,也记录着他曾经的伤痛和绝望。
眼泪瞬间模糊了谢无归的视线。他想起当年,画本被父亲摔碎时,他的心有多疼,就像自己的世界被硬生生打碎了一样;想起分开的那些日子,他抱着粘好的画本,在黑暗中独自流泪,是这份爱恋,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想起陆惊寒在玫瑰园里守着枯萎的花,等着他回来的样子,心里满是酸涩和温暖。
“妈,都过去了。”谢无归的声音哽咽,他抬起头,看着母亲布满泪痕的脸,“我不怪你们了。当年我也太年轻,不懂得跟你们沟通,让你们担心了。”
母亲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和愧疚。“无归,你能原谅我们,真好。”她顿了顿,看向站在不远处的陆惊寒,眼神里带着感激,“谢谢你,一直照顾无归。这些年,辛苦你了。当年我和你叔叔太固执,不理解你们,说了很多伤人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陆惊寒走过来,站在谢无归身边,对着母亲点了点头,语气真诚:“阿姨,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照顾无归,是我心甘情愿的。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您放心。”
那天,母亲在玫瑰园里待了很久。谢无归和陆惊寒陪着她,走遍了玫瑰园的每一个角落,给她讲这些年的经历,讲他们如何重新打理玫瑰园,讲画册出版的事,讲给孩子们上课的趣事。母亲看着这片盛开的玫瑰,看着谢无归和陆惊寒相濡以沫的样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能看得出来,谢无归是真的幸福,陆惊寒是真的疼他、爱他。
临走时,母亲握住谢无归的手,轻声说:“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有空……常回家看看。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她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红包,塞进谢无归手里,“这是我和你爸爸的一点心意,你拿着,给玫瑰园添点新的花苗。”
谢无归没有推辞,接过红包,眼里红红的:“妈,你也多保重身体。我们会常回去看你的。”
母亲点点头,转身慢慢离开了。看着母亲的背影渐渐远去,谢无归的心里百感交集。他知道,母亲是真的接受了他和陆惊寒的感情,接受了他现在的生活。多年的隔阂和伤痛,终于在时光的冲刷下,慢慢化解了。
母亲走后,谢无归和陆惊寒并肩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那个粘好的画本。“没想到,她还会把画本还给我。”谢无归的声音带着感慨,指尖轻轻抚摸着画本上的裂痕。
“或许,这就是时光的力量吧。”陆惊寒轻轻抚摸着画本的封面,声音温柔,“它能抚平伤痛,也能让人们学会理解和原谅。就像我们的爱情,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不也变得越来越坚韧了吗?”
谢无归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那些曾经的隔阂和伤痛,都已经在时光里渐渐淡去。现在的他,有陆惊寒的陪伴,有玫瑰园的守护,有孩子们的喜爱,有母亲的理解,还有那些一直支持他的人。他的生活,就像这玫瑰园里的玫瑰,虽然经历过风雨,却依然能在阳光下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秋天的时候,玫瑰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出版社的编辑。她是特意从南城赶来的,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谢无归的画册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畅销,不仅收获了大量读者的喜爱,还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出版社想邀请他举办一场个人画展,地点就在南城的艺术中心。
“谢老师,你的画里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很多读者都希望能亲眼看到你的原作。”编辑笑着说,眼里满是赞赏,“这场画展,不仅能让更多人认识你,也能让更多人了解你和陆老师的故事,了解‘归寒玫瑰园’的故事。我们相信,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响。”
谢无归和陆惊寒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了惊喜和期待。举办个人画展,是谢无归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对他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他想起当年那个在玫瑰园里偷偷画画的男孩,想起那些在黑暗中苦苦支撑的岁月,想起陆惊寒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心里满是感慨。
“好,我们答应你。”谢无归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不过,我想在画展里,多放一些玫瑰园的实景照片,还有我和孩子们一起画的画。我想让大家知道,玫瑰园的美好,不仅在于玫瑰本身,更在于那些守护它、热爱它的人。”
“这个主意太好了!”编辑立刻赞同,“这样的画展,会更有温度,也更能打动人心。”
接下来的日子,谢无归开始忙着准备画展的作品。他把这些年画的玫瑰园、画的陆惊寒、画的小镇风景,都一一整理出来,精心装裱。陆惊寒则帮他打理玫瑰园,处理花店的生意,还特意拍了很多玫瑰园的照片,从春天的新芽到夏天的盛开,从秋天的落叶到冬天的雪景,每一张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林溪和小张也来帮忙。林溪帮他联系了装裱店,还利用自己花店的资源,帮他宣传画展;小张则帮他搬运画框,整理展览资料,忙得不亦乐乎。小镇上的居民也都很支持他,纷纷表示画展那天,一定会去南城捧场。
谢无归的母亲也打来电话,说要和亲戚们一起去看画展,还特意准备了家乡的特产,要给他们带去。“无归,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妈真为你骄傲。”母亲的声音里满是欣慰。
画展举办的那天,南城的艺术中心挤满了人。有出版社的读者,有艺术界的同行,有小镇上的居民,还有谢无归的母亲和亲戚们。展厅里,谢无归的画作挂满了墙壁,从稚嫩的速写本手稿到精心创作的油画,每一幅都充满了爱意和力量。旁边的展示区,放着玫瑰园的实景照片和孩子们画的玫瑰,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
大家站在画前,静静地欣赏着那些充满爱意的作品,感受着画里传递出的温暖和力量。有读者看着《雪中玫瑰园》,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幅画太治愈了,让我想起了自己遇到困难时,那些陪伴在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