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第二章:裂缝从人心开始
      小时候,我最怕的人是二妈。她几乎掌控了我一天的情绪。
      我很小——大概只有一两岁——就被送进她在家里办的私立幼儿园。幼儿园不大,就设在客厅,前两排是小班,后两三排是大班。她一天到晚不停地教:古诗、算数、识字。因为我是亲戚家的孩子,只要我稍微走神,就会被点名起来背古诗。
      背对了皆大欢喜,背不出来,她就会在下课后对外婆“委婉”告状:“昨晚是不是没睡好?今天古诗怎么都不会背?”
      那种被点名、被“暗指表现不好”的压力,让幼小的我每天都有一点怕她。
      然而,奇怪的是,我很喜欢她家的姐姐。姐姐是她再婚时带来的孩子,虽然没有血缘,但小时候的我特别黏她。那时我胖乎乎、白白的,别人都喜欢捏我脸,把我捏得生疼,只有她从不捏。
      有一次我被四伯家的哥哥逗哭了,我一回家就对妈妈大喊:“我不要这个哥哥!姐姐才是我的亲姐姐!”
      妈妈却告诉我:“她不是亲生的,你哥哥才是和你有血缘的。”
      大概六七岁时,我才慢慢明白这个道理,心里失落了很久。但那时我仍然不太搭理我哥。
      谁让他小时候总是欠吧登登的。
      也是后来他娶了一个特别好的嫂嫂,我们的关系才渐渐好了起来。

      我一直以为强势的二妈无所不能,可家族关系永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姐姐婚后与公婆同住,后来因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与公婆之间生了矛盾,姐姐竟被公公扇了一巴掌。
      那天之后,我第一次看到二妈不是强势的模样,而是追着对方哭喊:“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待她如珠如宝,你们要待她好。”
      几个妈妈和我爸听见,都摇头叹气:“如果是亲闺女,拿刀都要拼一拼的。哪有这么低声下气的?一次低头,后面就还有无数次。”
      后来,我与妈妈讨论这件事,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家生了女儿的都宝着。以后我把二妈照片挂家里,你要是向着我对象说话,我就指着那照片提醒你。”
      我妈忍不住笑骂我:“结色货。”(安徽话“蠢蛋”。)

      为了让姐姐小家的生活过得轻松点,我爸把姐夫调到我们家工地上班,一个月给他一万块工资。
      谁知这非但没有让他感恩,反而成了他轻视姐姐的资本。
      据说他在过年时,当着娘家人的面说:“就××一个月挣那点吊钱。”
      其实姐姐在老家当幼师,一个月七八千,已经算很不错了。娘家对他的帮扶,本是想让他们日子好过一点,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他贬低姐姐的一把利刃。
      更过分的是,二伯和他一起在工地干活时,还帮他洗衣服,到饭点第一时间叫他去吃。他却在人前人后称呼二伯“老东西”。
      每次姐姐带着孩子回老家,二妈都会提前很早起床准备饭菜。他却像个过客一样,把老婆孩子往家里一放,一句话不说就甩门离开,连声招呼都欠着。

      这些年的经历,我发现姐姐也不再是我小时候那个温柔善良的姐姐了。
      她的性格被婚姻一点点磨得变了形:
      ——会在我父母吵架时嘲讽我妈只会在家里的公司工作
      ——会把长辈的家丑当故事到处讨论
      ——甚至教我侄女说我姑姑的不是
      再次见到她时,我发现她的面孔并不是变了,而是整个人都失去了那种曾带给我温暖的光。
      她不是变得陌生了,而是被生活洗成了一个我认不出的模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