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9、第八十九章 ...

  •   马德庸的死,令高翔更加地忙碌了起来。我已经好些时日没在府邸见过他了,听紫姹说,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回来匆匆换了件干净的朝服,又悄悄地离开。显然,他是不想让我有机会问他皇后的案子。

      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每日将他干净的朝服,叠起放在我的榻边。这样,在他来取朝服的时候,或许能让在睡梦中的我有所察觉,我就可以在锦褥之下偷偷看他几眼了。

      皇后终究是皇后,宫闱之内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就算是罪证确凿,也不能向外透露半句,从而有损皇家的威严。

      按照最近城中风平浪静的态势来看,皇后依然逍遥法外。

      姐姐的死,让我已经失去了入宫的由头。陆府的烧毁,令皇宫加强了戒备。我不再向之前那样,可以随意进出宫门了。

      听不到半点音讯,也掌握不到半点的情况,食不知味,寝不能寐,令我在短短几日,迅速消瘦下来,原本衣裙穿在身上,已经松松垮垮了。

      皇上将姐姐葬在了骊山脚下,那里的皇陵只建造了一部分,然而已经能够容纳数百人长眠于此了。

      明德皇后的墓依然留在汉中,还未来得及迁过来。姐姐是这座皇陵中的第一位主人,她就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皇陵的一隅。

      人们总说,陵园是安静的,可以让死者安息。

      可当我站在姐姐的碑前,丝毫未有这样的感觉,反而觉得烦躁异常。就在离她的不远处,劳役吆喝着搬运巨石,铁铲飞快地刨着黄土,凿子在山石上发出刺耳的叮叮声,以及鞭子抽在那些偷懒的劳役背上,所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尖锐声。

      在这里,我好似回到了从前。幼年时,我朝初定,海内荒芜,那些阵前杀敌的士兵们,也是这样赤裸着上身,背着巨大的石块,来修建京都的。

      那时的我尚不懂事,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可现如今,我站在骊山脚下,看着这些劳役们身上满是鞭痕,还要举着比自己身躯大好几倍的巨头,吃力地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地蠕动,心中总也不是个滋味儿。

      这些劳役大多是朝廷的囚犯,可囚犯也是人,何况在这些年马德庸把持朝纲之下,真正的囚犯又有多少呢?且还有为数不少的附近百姓,因人手不足,而被征来充作劳役。

      一个劳役,每日辛苦工作十个时辰,不过只有三文钱。三文钱在京都,只能买下三个咬不着馅的包子。就算在骊山这样的偏远地方,恐怕也只够妇人一日的饭钱。成年男子,定是吃不饱的。

      好在劳役们的伙食是朝廷提供的,一日两餐,早晚清粥各一碗,多少也能垫饥。

      眺目远望,我惊奇地发现,原本这里的主宰大鸿胪,已经摇身一变,从劳役变成了官吏,正挺着肥硕的肚子,挥舞着手中的鞭子,猛抽身前那个骨瘦嶙峋的小男孩,口中还在不断地骂骂咧咧。

      他分明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按我朝律例,二十岁以上者,方可征召。像这样的小男孩,在这座巨大的坟场内,几乎随处可见。

      就在他的身旁,时不时有几个官兵抬着几具死尸,将他们列成一排,丢弃在路边。烈阳的暴晒,吸干了他们身上的水份,一根根肋骨凸起,甚是吓人。一堆苍蝇围着腐烂的尸体,争夺佳肴,看得我触目惊心。

      难道,这就是建彦所治理之下的皇陵工地吗?

      我不敢想象眼前的一幕,究竟是在梦中还是现实。

      我回头瞥了一眼姐姐的墓碑,皇上亲笔书写的墓志铭,跃入眼帘。

      这不是梦境,而是残酷的现实。我正站在骊山的脚下,亲眼看着官兵是如何压榨劳役的。

      因为紫姹要照看府邸,忙不过来。这一次,我特地拜托玉莺,随我一起来到骊山,为姐姐祭拜。

      玉莺曾经是我的贴身婢女,与姐姐也是旧识。昔年在丞相府,姐姐和我一样,没把她当成下人看待,时常赏赐些小玩意儿给她,对她也算是有恩。

      这一次,我刚向玉莺启口,她便一口答应,随我骊山一行,还特地叫王卫忠拨了一百精兵,与我二人一同前往,在路上保护我们。

      高翔许是也从紫姹口中得知我要去骊山看姐姐,便留了一张字条给我,要我一路小心,顾好身子,莫要太多劳累,切勿多管闲事。

      想必,他早已知道骊山这炼狱般的情景。又或许,修建皇陵本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问身旁的玉莺道:“这样整日整夜的干活,他们怎吃得消,难道就不用休息吗?”

      玉莺道:“王妃有所不知,皇命如山,倘若不是这样不眠不休地工作,皇陵根本无法按期完成。一旦延误工期,所有的人都会受到牵连,上至三殿下,下至每一个劳役,都无法逃脱罪责。”

      我忽然发现,玉莺离开我的这几年,变了,变得有些生疏,变得我有些不认得了。

      她同样与我看着眼前这残酷的一幕,却镇定自若,还语态轻松的说出许多我不曾想到过的道理。嫁给王卫忠之后,向来莽撞的玉莺,对于朝政之事,居然懂得不比我少。

      诚如她所言,皇上身子日渐虚弱,皇陵的修建势在必行,且还要加快进程。当日马德庸举荐建彦去骊山修建陵园时,不但在输送物资上动了手脚,更是在工期上缩紧了许多。高翔为了说服皇上应允此事,也不作争辩。

      我抚着玉莺的头,感叹道:“玉莺长大了,懂事了。”

      同时在心中暗暗庆幸,当日将她许配陪王卫忠,或是我这一生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了。

      亲眼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心中的痛苦不是旁人所能体会的。玉莺离开了我,倒是活得好好的,不但褪去了浮躁的性子,还多了一份沉稳和内敛。我曾经担心她莽撞的性子会害了她,害了王卫忠。而今,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玉莺道:“都快是个做母亲的人了,自然要做些改变。”

      我转头凝视她的小腹,惊喜道:“真的?你怎不早讲,孩子多大了?”

      玉莺双颊浮上两朵红晕,低头抚摸着肚子,腼腆道:“才三个月,还早着呢。一直想找个机会向你报喜,可这不最近事儿多嘛。”

      是啊,最近的事确实特别地多,多得我喘不过气来。

      在一连串的变故之后,能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心中的抑郁多少被冲淡了一些。

      我伸出手,又不敢去摸,怕惊扰了腹中的胎儿,问道:“我可以摸吗?”

      “当然。”玉莺抓着我的手,放在她的小腹,手心中似有微颤。

      连玉莺都有了她自己的孩子,而我……

      心中蓦地一阵酸涩,暗暗瞄了一眼自己平坦的小腹,心中由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怅然。

      我责怪玉莺为何不早说,倘若早一点告诉我,我是决计不会让她来到这种地方的,实在是太冲煞气,对胎儿不利。

      玉莺却不以为然,说姐姐对她向来不薄,最后一程总是要来送送的。

      我问她孩子的名字可是想好了,凡是总要早作准备,总不能等呱呱落地了,再手忙脚乱。

      玉莺摇头说她与王卫忠商议过了,等过一阵子,京都太平了,抽个空儿,亲自拜访我大将军府,让我为他们的孩子取个名儿。毕竟,她二人能走到今日,也是我一手促成的,多少也算是半个媒人。

      不曾想到玉莺离开了我,还对我这般的感恩,也不枉我与她主仆一场,心中顿而欣慰。

      我道:“何须这番折腾,如若不嫌弃这陵园的煞气,即刻为你孩儿取了便是。”

      玉莺连摆双手,道:“不嫌弃,不嫌弃,这儿可不是一般的陵园,是皇陵。有皇天的庇护,那是再吉利不过了,还请王妃赐名。”说罢,向我跪下,深深一拜。

      “这儿不是皇宫,不必拘泥礼数,况你肚内还有着孩子,快起来说话。”我蹲下将玉莺扶起,笑道。

      “谢王妃。”玉莺转而向我屈身行礼。

      我沉思片刻,道:“就取单名一个‘恪’字罢。”

      “王恪……”玉莺喃喃念了几遍,撅嘴道,“王妃怎知是个男孩,倘若是女孩呢?”

      我哈哈笑道:“以王将军的性子,必是盼着你为他生个男孩罢。‘恪’字意为谨慎、恭敬,与他父亲的性子一样,盼他今后能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人,为王朝立下汗马功勋。”

      “王妃怎还是和以前一样,就知道打打杀杀。”

      玉莺的这句话,听来极是熟悉,不由得让我想到葬在京郊的爹爹,心中不禁伤感起来。

      我陆家本是布衣出生,爹爹是家中的独子,娘亲本有个妹妹,也因连年灾荒,英年早逝,几乎就不曾有过亲戚。本来还有姐姐与我做个伴儿,现如今陆家,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想来,也是凄惨。

      玉莺许是也知道我心中所想,拍着我的肩,劝慰道:“王妃也别多想来,等事态平息之后,赶紧与大将军生个娃儿罢。”

      我一直以为,在我和赵嫚接触后,自己越来越不知羞,满口胡言乱语,被姐姐数落了好多次。不想今日,玉莺更是口无遮拦,竟说出这等让人害羞的事来。

      可转念一想,我才明白过来,并不是玉莺的老毛病又犯了,而是她经历得比我多。

      她已经是一个为人母的人了,自然希望我也和一样,能够多子多福,她这是在关心我。

      我又何尝不想有个孩子呢?

      可眼下朝中局势未明,自己的明日都不知在何方,难道要让我的孩子与我一道受苦不成?

      我叹了口气,道:“不谈这些了,一切顺其自然罢。”

      “三殿下来了。”玉莺向前方一指,道。

      顺着她的指向望去,一个翩跹的人影,在烈日之下,散发着绚丽的光芒,向我缓步走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