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糖毛豆 ...
-
安瑞晴挽着半篮子沉甸甸的铜子,踏着午后的阳光走进宋家小院。
宋老太正坐在檐下剥毛豆,见安瑞晴跨进家门,忙将膝上半箩毛豆一放,迎了过来,拉着安瑞晴上下细看。
“小晴啊,你一人去早市,怎这会儿才回?可有人欺侮你不曾?若有,别怕着不敢说,婶子拼着这把老骨头打他去,让他知道,我们家也是不好惹的!”
安瑞晴将竹篮放在地上,掀开盖着的蓝染布,不由笑了,“哪有那些事呀?大伙儿都很好。我是听人说,江桥巷里死了人,因此在那多站了一会儿。”
“去去去,死了人看什么呀?没的沾了晦气!”宋老太一低头,阳光映着半篮子铜子,金闪闪地晃眼,“哎哟,今日怎卖了这许多铜板?”
安瑞晴低头霎霎眼,“大伙儿抢着昨日做的果酱饼吃,吃过后便往篮子里扔铜子,怎么劝也不听。”
安瑞晴将秀气的眉头皱起,她对钱财之事并不了解,但也隐约觉得,几口新奇的烧饼并不值这个价。
“嗯……”宋老太老脸皱成一团,“宋家三代人,做了近百年的生意,可不能赚这名不副实的昧心钱。这可怎办才好?”
宋老太说的在理,安瑞晴点了点头,“我也忧心,花坊的阿绣给我支了一招,让我赶明儿和她一道,她送花,我送饼。”
宋老太想了一会儿,“这主意可以,等老头子从上方山回来,我与他说说。不过,果酱需每日捡了野果回来才可熬制,昨日熬的剩了些,并上今日的,大约能做十来个烧饼,怕也不够分。”
安瑞晴抬手拍了拍宋老太的肩,“婶子,我还会做别的花样呢,可不止这一种。”
这一点,宋老太如今是再不疑的,只笑了笑,“小晴且歇会儿,也别累着自己。我要去灶上做糖毛豆,可要来瞧瞧?”
安瑞晴最爱学这些,将装满了铜子的篮子收进里屋,便转到灶上。
宋老太已铺排开东西,正钻在灶下烧火。
大锅内白糖已煮到半炀,一半仍是砂糖粒子,一半已呈焦黄颜色,咕嘟咕嘟泛起气泡。
另一只锅内滚着水,剥好洗净的毛豆放在竹箩内,白色的衣皮都细心剥去,满眼翠绿,青葱欲滴。
安瑞晴见水已开,便要上手。
宋老太忙赶上来,“哎,小晴别急,你今日呀,好好歇着,看我来做。”
她一道说,一道将满满一箩青豆子倒下水中。
毛豆质轻,不少浮在水面上,随水乱滚,只三霎眼的工夫,嫩绿的豆子滚成深青色,烫出一股青葱气味。
宋老太忙将漏勺一抖,舀起豆子,仍放进竹箩内沥干水。
另一锅糖也炀了,只剩些粗糖粒,随着气泡慢悠悠地上下飘浮。
沥干了水,熟毛豆下到糖锅里,宋老太运铲如飞,不断翻炒糖浆。
灶下火小了些,温度降下去,糖浆附在毛豆上,开始凝结成一层亮晶晶的薄片,毛豆饱满的皮皱巴起来,缩成一团。
待灶下火灭,锅里糖毛豆也恰好收了浆,宋老太竖拿着锅铲,将结成硬块的糖片敲断,一一铲进竹箩内。
“这个啊,还不算完。”宋老太抹一把额头的汗,“往后趁着日头好,要在外面晒,晒到硬得能磕下牙,才算最好的糖毛豆。”
安瑞晴露出受教的神情,连连点头。
不多时,宋三也挑着满满两筐野果回家,“哎,老太婆,我才回来路上听说个事!常在瓦子那里扮丑儿做杂耍的钱二,竟死了!”
“啊?钱二……”宋老太先是一怔,待脑筋满满转过来,想起钱二是谁,不由震惊,“钱二长得高高壮壮,铁塔一般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宋三放下担子,从水井里打上半桶水,脱去草鞋,冲一冲满是泥点的脚,“听说是被跌死的,不过看提刑司的架势,不少人都猜钱二是被害死的。”
“是啊。”宋老太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钱二年轻力壮,又不是我们这样的老骨头,哪那么容易跌死?唉,近来是怎么了,总不太平……”
小狗跑过来,绕着宋三转一圈儿,讨好都摇起尾巴。
“怎么?你这小东西也想冲个澡?”宋三哈哈一笑,扬起铁皮水桶。
清亮的水滚在小狗棕黄的皮毛上,他欢快地在水滩里打个滚,跑到一旁抖着毛上的水滴。
安瑞晴拿来一个小陶盆,里面盛了些剩饭,拌了肉汤。
小狗欢快地叫两声,凑过来先向安瑞晴掌心下蹭了蹭,才埋头吃饭。
“近来日子是不太平,不过怎么说,也没像忠烈庙的案子那样,弄得人心惶惶的。”宋三拍拍小狗的背,“而且秦大人不还在平江吗?有他在,没事的。”
“也是,秦大人守着我们呢。”宋老太安下心,抬头望望滚在屋檐上的一轮红日,“有他在平江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就没什么好怕的。”
安瑞晴拖着下巴轻声重复,“忠烈庙……”
“怎么了,小晴娘?”宋三休息一会儿,抓起两捆柴片,往柴房走去。
“我想起姐姐说过的故事,忠烈庙里闹鬼的。”安瑞晴提着装满铜板的竹篮,跟在宋三身后,“三叔,街坊给了许多铜子,我们的饼不值这些,我想明日做些果饼,送给大伙儿吃。”
“就这么着,事情我听老婆子说了,咱们不仅要送,还要连着送。”宋三打起一桶水,澄一澄,往大锅内倾了半桶,“我们宋家从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家,不能白占旁人便宜。”
宋老太早将今日捡回来的果子洗净,一个个整齐地叠在篓内,笑道:“今日我多挑了些果子,我们多熬一些果酱出来,除了做烧饼,也可以封一些在茶叶罐里,明日送给街坊尝尝。”
宋三赞道:“这主意好!”
老少三人将在锅上炖起果子和糖浆,吃过饭后,宋三忙着和面做饼,安瑞晴和宋老太取来桂花糖、豆沙、玫瑰卤、海青丝、松子仁、栗丝等小佐料,做出各种口味的果酱。
小狗趴在灶前,懒洋洋地摇着尾巴打盹。
“哦,这小畜生倒是适意。”宋三一边烧火,一边拣出稻桔里遗落的穗子,扔给小狗,“说来,咱们家养着这狗,也该起个明儿才好。”
安瑞晴看一眼盘子里摆的栗子丝,笑道:“小黄狗嘛,就叫栗子吧。”
小狗嗅了嗅稻穗,抬头开心地叫一声,似乎很赞同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