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无辜 ...

  •   代王高璋陵,行十三。
      高疏桐重重地叹了一声气,似乎和皇帝一样困惑不解。不过真正让她困惑不解的是,在场的顾刑部尚书像一具僵硬的尸体,连微弱的呼吸声都听不见。顾刑部尚书在朝堂素有耿直之名,高疏桐回忆起上一次见到顾刑部尚书的场景,分明是个倚老卖老刻意刁难令人生厌的老头子,怎么看都和今天惊惧震恐胆怯不敢出声的老头不是同一个人。
      高疏桐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皇帝将指关节点点御案,发出清脆的响声:“既然刑部已然查清,着代王就藩。东宫,杖责禁足,静思己过。寡人真是丢不起这个人。”
      高疏桐心有异议,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正要开口表示反对,这时,御书房的门开了,皇太子殿下从门外走入,对皇帝行礼:“陛下召我?”
      皇太子殿下环视左右,见到高疏桐与刑部尚书两人,眼角轻挑,随意地说:“顾尚书与永宁公主也在。”
      高疏桐与顾刑部尚书纷纷见礼:“见过皇太子殿下。”
      皇太子殿下来了以后,氛围也为之转变。情势急转,不知是祸是福。
      皇帝冷哼一声:“逆子,你做了什么,还不如实招来。”
      皇太子殿下冷冷地斜眼瞥高疏桐一眼,高昂着尊贵的头颅:“父皇不要听信小人谗言。”
      谁向皇帝进献谗言,说的是我吗?高疏桐冷冷地瞥眼,咬紧牙关。
      皇帝示意顾刑部尚书将刚才的案情过程和查案结果再说一遍,顾刑部尚书沉稳的声音响起,没有添油加醋,又将案情描述一遍。
      “逆子,禁足三月。代王就藩。”皇帝看着皇太子殿下,又看向高疏桐,露出一个明显的笑容,夸赞道,“此次,永宁公主查案有功,有赏。”
      太好了,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么多天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缴纳的投名状得到认可,高疏桐两眼放光,笑容止不住,正要向皇帝领旨谢恩,突然,身旁传来扑通一声,是膝盖跪地的声音。高疏桐奇怪地转过脸去,看见原先站着的顾刑部尚书如今已经跪在地上,听见苍老颤抖的声音:“陛下,臣有事启奏。”
      皇帝看向顾刑部尚书,轻轻地点头,示意顾刑部尚书说下去。
      眼角余光瞥见顾刑部尚书似乎抬头与皇太子殿下对视一眼,高疏桐长久以来的不安的感觉突然剧增,听见顾刑部尚书说:“行刺陛下的刺客,除了招认代王殿下指使之外,同时招认执行此事的是,工部尚书。”
      什么?
      怎么回事?
      工部尚书是谁?高疏桐仔细回想也想不起来工部尚书是哪一位,长着一张什么样的脸,然而记得真切的是无论是刑部案卷还是大牢里审问犯人,都没有招认工部尚书这一条。
      工部尚书这一条是今天当场加的。
      看着顾刑部尚书仍旧颤抖的身形,高疏桐明白这就是今天她一直觉得奇怪不安的原因,瞪向顾刑部尚书,她仍旧记得当初顾刑部尚书面对顾宛如时慈父般的笑容,规诫的言语。为什么同样一张嘴,能吐出关怀子女的言语,也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栽赃嫁祸的说辞。
      这是栽赃,这是嫁祸!
      高疏桐不动也不敢动,双腿似乎被冻住,走不动路,只能瞪大双眼,快速地转过头看向皇太子殿下,然而一切都太平静,判断不出顾刑部尚书攀咬无辜,是不是受人指使。
      行刺皇帝是重罪,重判时能满门抄斩!
      这是滥杀无辜!
      高疏桐突然觉得喘不过气来,一声“不”,说得险些岔了气。
      “不。”高疏桐克制住心中的恐惧,终于说出一连串完整话语,“这是无稽之谈,刑部案卷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高疏桐入仕时间尚短,一时实在是不记得工部尚书背后是朝堂谁的势力,之前在杜衡的帮助下,高疏桐曾经理顺过朝堂的各方势力,比如,尚书左右仆射分庭抗礼,但是朝堂大部分决议都是出自左仆射陆九微。封侍中是寒门出身的孤臣,卿中书令是一个明哲保身的老头,兵部尚书是庾将军的人,林礼部尚书与尚书左仆射有亲缘,兰台令萧氏是小皇子的外家,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暂缺,李左金吾卫大将军是皇帝的人。
      杜衡还曾经以朝堂势力图考较过高疏桐,高疏桐努力背诵,最后仍旧只记得关键部分,至于工部尚书,果然忘了。
      然而,任何时候,栽赃与构陷都是在滥杀无辜,良心扯得高疏桐心绞痛,不能不阻止冤案。
      必须阻止冤案!
      皇帝满意的脸色与皇太子殿下满不在乎的神情如一盆冷水泼在高疏桐的心上,高疏桐心中有很多诧异,不明白为什么只有自己一个人为阻止蒙冤而激动愤慨,他人都无动于衷。
      果然,听见皇帝满意的声音响起:“既然如此,着工部尚书一家,满门抄斩,有司收押行刑。”
      从春秋开始,中原王朝讲究,天子之言,一言九鼎。
      刚才高疏桐剧烈反对顾刑部尚书的说辞,就是为阻止皇帝说出不当的话,以高疏桐对皇帝心性的了解,天子以言杀人,实在是太过容易。
      天子掌生杀权柄。
      高疏桐记起来,上书房沈太傅曾经讲过一个课题,让诸位皇子皇女谈论,何为权力?沈太傅说,所谓行使权力,是掌握杀戮之柄而选择止戈偃平。
      权力不是看你不顺眼就能杀掉你的这种东西。
      高疏桐很疑惑,分明自己已经指出,刑部案卷根本没有刺客招认工部尚书这一回事,怎么可以因为任何人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就判无辜之人满门抄斩?
      难道执掌权柄的皇帝陛下与皇太子殿下没听见,高疏桐心中涌出一些勇气,上前一步,更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不,陛下,这是错的,刑部案卷没有工部尚书的名字。”
      御书房一阵沉默,若是旁观者在此,便能看出,少女惊慌失措,满脸是不可置信,在磕磕绊绊地费心解释,可是天真少女面对的是,一堵墙。
      皇帝喝道:“跪下,永宁公主。”
      高疏桐愣出于对皇帝怒火的恐惧才认命地跪下,可是满脸的不忿无法遮掩,先是高昂着头看向皇帝,然后又看向不动声色的皇太子殿下,直到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才低下头半阖眼皮,遮住快要从眼眶里跳出来的眼珠子,死死地盯着地板。
      皇帝放缓声音,慢慢地劝解脑子不开窍的公主:“永宁公主,这次协助审案有功,日后多在刑部、大理寺行走。寡人的女儿聪慧过人,刑部尚书,大理寺卿有什么案子多找永宁公主拿主意。永宁,要听话,不要莽撞,听明白了吗?”
      高疏桐脑子没坏,听出皇帝这些话是什么意思,皇帝多疑,想要皇子和皇女掌管六部,太子是储君担任二品尚书令。如今这句话一说,等于是将高疏桐置于刑部与大理寺之上。
      六部尚书官位是三品。
      高疏桐一直想要在朝堂上有所建树,听到皇帝的话,原本应该高兴的,却高兴不起来,心里明白:此时皇帝给好处,一半是为嘉奖,一半是为让她闭嘴而已。
      可是,要听话是什么意思?是该对人说的话吗?
      是在训狗吗?
      伴随着无助与羞辱,高疏桐明白过来,原来,皇帝需要的并不是一把剑,而是指哪打哪的奴隶。
      难怪我如此痛苦,毕竟,工具是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高疏桐深吸了一口气,一时之间竟将三人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连三人对自己今日的看法也了若指掌。
      在皇帝眼中,代王和工部尚书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物,惩罚和满门抄斩,无辜与有罪,是否蒙冤受屈,皇帝都无所谓,只关心案件结果是否合其心意。顾刑部尚书今日突然攀咬同僚,背后必然有人指使。而尊贵的皇太子殿下,身份太过尊贵,心里认为自己和别人,不是同一个物种,看着朝臣与百姓时,眼神犹如神祇看向蝼蚁,怎么会在意草芥的性命与尊严?
      高疏桐心中酸楚难当,涌出莫测的情绪:原来只有我在意。
      这是一个怎样荒谬的世界?当权者怎样轻松地草菅人命。
      不,不,不,这不是最恶心的,最恶心的是,我原来如此胆小怯弱,高疏桐感到阵阵反胃,似乎胃液上涌,要将今早的早饭从胃腔上行,通过食道,涌至喉咙,强行咽下。
      更恶心的是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高疏桐浑身颤抖:“臣知罪,臣明白。”
      牙齿快要被咬碎,高疏桐感到周身的力气都用尽,心里明白:自己救不了无辜的工部尚书一家。
      我妥协了。
      我没有用。
      我什么都做不了。
      御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副正大光明匾额,寓意着祖宗教诲,为帝者不可肆意妄为,当秉公执法,一心为民。
      在匾额下,高疏桐颓唐地弯着腰。
      皇帝很满意,让高疏桐从地上起来,问几句起居,又赐下大量的粮食与布帛,转而继续吩咐顾刑部尚书如何行刑。
      又听到“满门抄斩”几个字,高疏桐感到阵阵耳鸣,一时听不到声音,浑浑噩噩,直到听到一声大喊,“不!”,才回过神来。
      皇太子殿下站在皇帝御座面前,满脸通红,神情由刚才的满不在乎变成满怀激愤,刚才的声音正是皇太子殿下发出的,余音仍旧在高疏桐的耳边震动,那是一个充满着愤慨不满的“不”字。
      高疏桐好奇看着皇帝与皇太子两人对峙,听见皇帝冰冷的声音:“逆子,你有什么意见,安排刺客的难道不是你?想要敏之不受罚,你当初就不该做下此等错事。”
      皇太子殿下有过,受罚的是王敏之?
      顾刑部尚书在说几句惯例与规矩,高疏桐听一会儿,不外乎是“太子是君,刑部是臣,不可以责君,太子侍读代太子受罚,乃是君臣之分。”
      君臣之分。
      “禁足什么的我都认。可是,敏之表兄才受伤卧床,如何能受杖刑?舅舅膝下只有敏之一个骨肉,如何能忍心他离开京城?”皇太子殿下说得真情实感。
      皇太子殿下四位伴读,分别是王国舅之子王敏之、尚书左仆射之子陆封仪、尚书右仆射之子谢修、长公主之子薛文秀。若是要从四位伴读中挑出一位受罚,为什么受罚的一定是受伤卧床的王敏之?王敏之是在狩猎场上替皇太子殿下挡刺客行刺的刀才受的伤。
      皇帝将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似乎在耐心教导不懂事的孩子:“若不是你做的错事,敏之怎会受伤?怎会受罚?”
      高疏桐看见皇太子殿下脸上的表情如此悲痛,突然明白:皇帝之所以在太子四个侍读中挑出王敏之来罚,是因为这样,太子最痛。
      皇太子殿下的确是有血有肉的人,亲近的表哥因为自己受罚也会心痛:“父皇!儿臣求你了!”声音越来越悲痛,一旁的顾刑部尚书已经低着头不敢看皇太子殿下丢脸的场景。
      皇帝回答皇太子殿下:“太子,你要寡人为你枉顾国法,问一问辛苦审案的刑部众人是否答应,永宁公主又是否答应?”
      皇帝口中说出国法二字,高疏桐没有忘记的是,刚才明明是同一人滥用皇权,使无辜蒙冤,满门抄斩,还不准人为其喊冤申诉。
      皇太子殿下转过头来看向高疏桐,眼中是求助,高疏桐心中难免生出荒谬之感,移开视线,转向皇帝行礼:“臣先告退。”说罢后退两步,慢慢地移向御书房的大门。
      皇帝丝毫也不管刚才让皇太子殿下向永宁公主求情的事。依稀从御书房内传来皇太子殿下的几句怒吼,“为什么受此等奇耻大辱,父皇你还要雪上加霜……”高疏桐晃若不闻。
      离开御书房之后,高疏桐独自一人在宫廷中四处走动,心中忧郁难解。
      陆封仪迎面看见永宁公主一张惨白的脸,失魂落魄地站着,身边没人跟着,等走近才问:“公主,怎么了?”
      高疏桐仔细辨认面前人的面容,好一会儿才分辨出来,说:“是你呀。”
      陆封仪看到眼前的少女周身透露出颓唐,眼角是遮掩不住的无望,听见回答:“审案牵涉出无辜之人。我救不了他,救不了他们。”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