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016年6月21日 ...
-
2016年4月5日。
自从一模结束,沈藐就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似的,就差把这条命豁出去学了。
宋城东二模的时候是班里第一,年级第三,沈藐班里第二,年级第九,有些科目跟他的分数都咬的很紧。
宋城东大概是觉得奇怪,沈藐仿佛因为一模超她那三十分跟他较劲似的,平时上课连话都不跟他说了,一心只读圣贤书,完全把他当成了空气人。
某天他熬了大夜后第二天实在是困,又以那个舒服的姿势趴在桌上睡着了。
只不过这一次,他把脸朝着沈藐这边。
沈藐,就是他的安全感。
他只感觉周围光线好像暗了些,应该是沈藐把窗帘拉上了一点。
这样微小的举动让他觉得很温暖,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
他只要是睡觉就都挺沉的,好像“油饼”一样,在胡辣汤店里也能睡着,好养活,不挑地方不认床。
在他迷迷糊糊睡醒的时候,周围乱糟糟的,应该是下课了。
但是他继续维持着趴着的姿势,没睁眼也不想动。
身边所有细小的响动都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变得清晰。
他听见沈藐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宋城东。”
声音不大,甚至像是自言自语。
他没应。
应了就说明自己在装睡,但他真的是刚醒。
怎么解释醒了但是不起来这种麻烦事儿他还没想好,所以干脆没应。
他听见沈藐的声音顿了顿,又继续道,“我要和你上一样的大学。”
“你不需要停下脚步等我,我努力追。”
“……”
沈藐的声音轻轻地,像是生怕惊扰了他。
这也说明她压根不知道他醒了。
也说明,她说的是句真话。
是句不想让他听到的真话。
是一句,当着他的面说不出口的真话。
这会儿也就是趁他睡得死,趁周围乱哄哄的才敢小声地说出来。
十七岁的少女心事,在这样一个阳光洒满教室的课间,被他不经意地听见了。
宋城东也很能装,硬是等到打了上课铃才动了动直起身。
几分钟前沈藐的那句话一直绕在他脑子里,螺旋着打圈儿。
她说宋城东,我要和你上一样的大学,你不需要停下脚步等我,我努力追。
所以这就是她为什么这段时间不理人只疯狂刷题背书的原因,她在努力的追赶,一声不吭是因为担心宋城东回过头来等她,担心宋城东因为自己而停下脚步,导致最终站不到那个最高点。
她不能成为他前进路上的阻碍,她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和他的少年在阳光下并肩。
她的少年,必须冲破这里的一切,站在顶端熠熠生辉。
他值得。
……
宋城东喝了两口冰水醒神,讲台上老师在说什么他压根没听进去。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数理化难点笔记,上面分门别类都写的很清楚。
他什么也没说,把那本笔记放在了沈藐桌子上。
沈藐愣了下,伸手翻了两页,宋城东的字写的很好看,这是她第一次看见他的字就有的直观感受,但是现在看见了,还是觉得赏心悦目。
里面的东西写得清晰明了,不用任何累赘的语言就能看懂。
宋城东一手转着笔,一手支着脑袋侧身道,“晚上咱们在店里做题的时候,可以交流交流。”
他们在店里做题都是闷声做,就像他是陪刘女士看店那样,而沈藐是在陪他。
是一种默不作声的陪伴。
但沈藐有什么不会的从来也没问过他,好像问了就代表她本事不如他一样。
沈藐的倔强真是处处都看得到,在任何地方都不肯低头。
他神经大条,也一直没注意到。
他不会停下,但也不想看见她追的太辛苦。
所以他会回头拉她一把,他们一起向前,一起跑。
在日落之前。
……
当天晚上,沈藐和他一起去了店里,晚上店里冷冷清清,没人来,但刘女士就是坚持着不肯打烊。
这一片儿离学校近,沈藐转来学校的时候就住在附近亲戚家,所以晚一点也关系不大。
沈藐像是把他那句话听进去了,第一次主动地问了他后面那个题怎么做。
宋城东倒是挺乐意这种感觉的,感觉被需要,被认可。
整个人的存在感都增强了。
他们一起做题,在十二点胡辣汤店刘女士关门后,宋城东顺便绕一下送沈藐回家。
其实不用绕太远的路,顶多比他直接回家多走两三百米。
但更多时候他希望这段路长一点,久一点。
路灯投射下昏黄的光,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到很长很长。
沈藐站在台阶上走,漫不经心地踢着脚下的石子,低声问,“宋城东,你想考哪个大学。”
这是她第一次直接地问出这句话。
他这次也没犹豫地开口,“清华。”
之前他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觉得985大学那么多,随便挑一个上就得了。
但在刘女士决定加长营业到零点那天起,他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清华。
不为什么,只因为隔壁卖杭州小笼包大妈的儿子考上了清华,逢人就炫耀说家里出了个清华的大学生。
所以他也要上清华,也让刘女士逢人就炫耀炫耀,起码不能比隔壁杭州小笼包矮上一头。
也算是为刘女士争口气。
沈藐点了点头,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问,“嗯。”
“……”
从胡辣汤店离开再到宋城东回自己房间,全程也不过十来分钟。
这个时候睡觉在他看来就是虚度光阴,越到跟前就越是不能松懈。
那种从前基本没有的竞争意识在这个时候突然就变得强烈起来。
宋城东继续拿出本题看,翻一翻上面的错题,算是查缺补漏。
夜,好像也没有那么漫长。
凌晨的指针一下一下地走,他看完题抽了张卡片,在上面写下一行字。
字迹潦草而又轻狂,写的是少年当下最简单的愿望。
2016年4月5日,未来,我们一起走。
……
宋城东这半年每天都只睡四五个小时,他知道沈藐肯定也一样。
三模的时候他终于又考到了年级第一,沈藐紧跟其后年级第二。
他们两个的名字终于紧靠在一起了。
如果人和人能和这两个字名字一样就好了,就这样永远挨着,不分开。
进了六月高考前三天学校就放假了,该看考场看考场,该干嘛干嘛。
宋城东也把那些书都合上了,理科这东西到这节骨眼儿临阵磨枪也磨不出光来。
况且他基础一直挺扎实的,自我感觉没问题。
也可以说的再直白一点。
清华,没问题。
宋城东从始至终就不是个谦虚的人,更别说本事就摆在这儿,想谦虚也谦虚不起来。
沈藐一早就来了店里,点了牛肉胡辣汤和葱油饼。
他从小就吃这东西吃伤了,也不爱吃。
所以拿了杯豆浆坐在她对面。
他和沈藐高考考点都不用去看,因为就在本校。
熟门熟路摸的门儿清。
但还是约了去走个过场,顺便看看他们两个的考场离得近不近。
吃完去学校的时候,里面人很多,宋城东问了句,“紧张吗。”
沈藐是一如既往地淡定,“不紧张。”
高考两天很快结束,忽然闲下来的日子让人无所适从。
一种青涩又暧昧的情绪在这个夏季生根发芽,冲破了之前因为复习和刷题而覆上的泥土。
他喜欢沈藐。
而且基本确定沈藐也喜欢他。
他想在这个夏天向她告白,在灿烂阳光下,大大方方地说喜欢她。
宋城东这么想着,也就真的这么做了。
他去到沈藐家楼下给她发了条消息说,【我在楼下。】
很快上头就有一扇窗户打开,他都没等沈藐从楼上下来,那句话就迫不及待地从嗓子里出来了。
少年站在楼下昂着头,被刺眼阳光照的微眯起眼,“沈藐,我喜欢你。”
上头的人不知道是听见了没有,没吭声。
他朝上面挥了下手,声音像是甩掉一切包袱放声喊出来的,带有少年的天真和轻狂,“沈藐,我喜欢你。”
在这个十八岁的夏天,他在考场上交了那份满意的答卷,前途一片坦荡光明。
尽管他身后是那个宋记胡辣汤店和破败的家,但他无所畏惧。
他坚信自己有本事跳脱出这一切,能走上大多数人眼中那条成功的路。
在那个匆匆忙忙的雨天,就是这个姑娘,冒冒失失闯进了他的生命里。
沈藐趴在窗沿上,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我也喜欢你,宋城东。”
夏天的风都是燥热的,他站的这个地方一点树荫都没有,太阳毒辣到让人犯晕。
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热的,躁动的。
他从来没接受到过此暴烈的阳光。
滚烫的温度蒸发掉了一切不美好的东西,他把所有鸡零狗碎都甩在了身后。
三楼那个姑娘噔噔噔地跑下楼,他迎上去张开双臂将她抱了个满怀,说话时感觉心跳都在加速,“沈藐,我们在一起吧。”
他听见怀里的姑娘说,“好,我们在一起,永远也不分开,宋城东。”
永远是多远没人知道,只当那是句美好的誓言。
少年身子薄,但是基本的骨架却已经发育得很宽,他站在阳光下抱着沈藐,在这个瞬间,他也是她的安全感。
那天的最后留了张卡片。
2016年6月21日,夏至,我们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