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饮马黄河 ...


  •   论军谋是郗超的老本行,他自己这份舆图是老版本,那时苻坚还如日中天。北方这些胡贼中,苻坚算个英雄。

      可惜淝水战后,秦军兵败如山倒,苻坚逃回关中长安,却被姚苌缢杀。一代雄主、终是可惜了。而后群燕分秦,中原进入新一轮的乱世。

      要说慕容家确实人才辈出,慕容垂也是百年难出豪杰人物。但他们家坏就坏在不是一条心,一家一姓还立了四五个山头。

      当年晋室南迁,若有六七个姓司马的王爷都要割据一方称帝,那不是乱套了。

      “北伐……”

      既然要讨伐慕容,郗超不由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再相似不过的战争了。

      他是在灭蜀之战后入桓温幕府,三次北伐都参与了,第三次更是直接随军北上。

      当时,桓温收复洛阳后声望与日俱增,先于升平四年进爵南郡公,又在兴宁元年进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全面掌握朝政。次年更授扬州刺史,掌控京畿军事。

      “大司马本就都督荆江二州,内镇扬州后,除了徐兖二州所在的京口及豫州兵力,都已尽在您掌控之中。”

      当年王与马共天下时,王家好歹还是王导王敦二人主政,如今桓温已然是一家独大、无人能力了。

      但权力从来只嫌少、不嫌多。

      桓温眼盯着京口,郗超也把事放在心上,毕竟徐兖二州刺史正是他父亲郗愔,军队驻扎京口、拱卫京师、相当重要。

      说来这支京口兵还是当年祖父郗鉴一手建立的,所以郗家人在其中很能说的上几句话。

      他若不是死心塌地跟着桓温,以后这支军队交到他的手上也不是不可能。

      但在他心中,辅佐大司马坐上那至高无上之位,比任何事都重要,甚至比他的前程、郗家的前程都重要

      所以他使了一个手段,把京口军送到了大司马手中。

      “不后悔?”

      “不。”

      太和四年四月庚戌日,桓温自姑孰领五万人出兵燕国。

      他还记得,春日草长莺飞,大司马与他各自骑着一匹骏马,身边是数十里长的兵士。

      郗超知道,这是大司马最后一次的北伐了。

      胜则功成名就,败……大司马现在还不用考虑败了的事,但他作为谋主,自然是要为主公更深谋远虑一些了,最后也确实用上了。

      “嘉宾,你是永和四年入我幕府的吧。”

      “是。”

      “那时你小小年纪,但我一眼就看出你才干非凡,必能使我成就大业。”

      “臣自然要与主公射雕青山下、饮马黄河处。”

      言犹在耳、历历在目,可惜斯人已逝。

      郗超闭上双眼,那年在枋头,如果不是慕容垂横空出世,一切都将是另外的走向了。

      “为什么桓玄之前还在反复做戏给别人看,突然就坚定了北伐之心呢?”

      不是以为燕贼的袭扰,这些年类似的事太频繁了。

      “瞧这架势,应当不是作伪。”

      如果这样都还是演戏的话,纵然晋室衰微,却也轮不到桓玄来改朝换代了。

      看来他是想效法父亲,在外建立功勋后光明正大受禅登机。只是这条路怕也是不好走。

      大司马坐镇荆州三十年,慢慢收拢天下的兵力,仍然不得不受制于世家大族。

      桓玄起步实在是太快了、根基不稳,他之所以能在荆州起兵,靠的是父亲叔叔们四十多年的经营。

      就算现在世家大族没有谢安那样的人物,但他们在建康耕耘多年、余威仍在、不可小觑。

      而杀刘牢之后,桓玄虽以桓家子弟替换了北府军中高层将领,却仍然不得不任用刘裕何无忌这样的中层将领。即使对这些人多有笼络,但他们眼睁睁看着刘牢之的下场,很难不心存异心吧?

      得人心,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总而言之,如何处理好荆州西府军和京口北府军之间的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次日郗超刚吃过午饭,就听见有人造访,居然是谢混和刘毅,而且两人穿的还奇奇怪怪的。

      刘毅,字希乐,也是北府军将领。不过与那些出身寒门庶族的将领不同,他还是有些身份的,父亲是左光禄大夫刘镇。

      “两位今日怎有闲情逸致来我这冷清之地?”

      郗超让人奉上茶果,在他的记忆中,郗僧施和刘毅谢混两人确有些交情,似乎还不浅。但具体细节方面,却是记不太清了。

      “惠脱,听说桓玄一直拉拢你替他做事?”

      谢混问:“你还拒绝着吧。”

      听到这里,郗超已隐约感到不太对劲,仍不动声色:“我本一直拒绝,但昨天……也是身不由己。”

      刘毅谢混对视了一眼。

      “如此甚好,一切仍在你我掌控之中。”

      郗超心中一个咯噔,忽然脑中闪过一个个片段,霎时面无血色。

      他想起来了,在他来到这里之前,郗僧施和刘毅谢混长久密谋,竟是准备将桓玄斩落马下!

      刘毅谢混要对付桓玄,不奇怪。谢家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不世之功,却被朝廷猜忌,而后谢安谢玄去世,谢家昔日荣光不在,谢混自然郁郁于心。

      至于刘毅,此人凶狠固执,本就不是个安分的主。

      可惠脱他……

      郗超抚额,是了、是郗恢的事。

      当年他过世后,家族之中只能指望堂弟郗恢了,好在郗恢很得孝武帝器重,出镇外藩、抵御诸胡,在关陇之地颇得人心。

      后朝廷内乱,桓玄联合殷仲堪、杨佺期起兵,势如破竹,郗恢遂与朝廷分兵牵制,自然引得桓殷不满,被他们派人暗中杀害。

      郗家本就人丁单薄,如此一来确然无人可用了。

      由此看,对付桓玄、惠脱是有理由的。

      郗超看着院中景色,记得小时候,郗恢和他姐姐道茂都喜欢跟在自己身后叫“哥哥”。

      那时,道茂只有这桌檐高,郗恢比院中的水缸还矮一点。

      如果……如果自己还在的话,必不能让人如此欺负他的弟弟妹妹……

      “惠脱。”谢混见他神色反复,沉声叮嘱说,“一切还是得小心,桓玄阴狠狡诈,说不定是在利用你。”

      郗超微微张口、却不知如何应答。

      他本不准备为桓玄效力,可人在朝廷、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而后谢混刘毅谈了谈之前的计划、还有现在的变化,果然不出所料,他们依靠的就是北府军。

      “如今京口和广陵二地的驻军,虽名义上由桓修和桓弘掌控,但只要我揭竿而起,他们必然听从我的命令。”

      桓家子弟没什么功劳、在军中根本不得人心,怎能比的过一手带领兵士们冲锋陷阵的刘毅他们。

      “惠脱,你为内应,若能直接杀了桓玄、当事半功倍。”

      桓玄一死,桓家群龙无首、自然作鸟兽散状。

      郗超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等刘毅谢混走了,郗超倚着门,只觉浑身无力、连坐都坐不下来。

      若早知这些事,他定然立刻卷了包袱逃走,说什么也不来趟这浑水的。

      此事刘毅桓玄谁赢谁输不好说,但他当这个内应,风险极大、里外不是人。

      万一被识破,立刻就是身首异处。

      若他真动手,输了是个死,赢了也会被桓玄身边的人斩杀。

      郗超只觉头顶被浇了一桶冰水,浑身上下寒凉彻骨。

      刘毅还说:“我们原准备在桓玄篡位之后才动手的,到时也可打着匡扶晋室的旗号。”

      皇帝是个傻子,看着没什么可匡扶的。

      但于晋朝而言,不怕皇帝傻,就怕皇帝聪明要干事。

      先汉是高祖刘邦打下的天下,后汉是光武帝刘秀一统全国,但咱们这南迁的晋室却不是元帝司马睿的功劳,是他们大家一起的。

      当时世家共推司马睿为帝,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白马之盟”了。

      任何一个士族都不能自己推翻这个盟约,王敦不可以、桓温不可以,桓玄照样不可以。

      相国可以由桓玄做,扬州牧也行,但皇帝不行。

      桓玄,性命堪忧啊。

      ……

      那边,刚训完了桓亮,卞范之就匆匆而来,在他耳边轻语几句。

      “果然。”桓温点头,“我就说,刘毅怎么可能这么安生。”

      刘毅若什么都不做,他还觉得奇怪呢,这小子瞧着也不是能忍辱负重干大事的人。

      “大人,郗僧施与他们共同图谋,刻意接近您,不可不防。”

      桓温心中有些伤感,他对这孩子倒是真心的,有意要提携他一把,只是终究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些路一旦走错,就很难回头了。

      可惜嘉宾只这一个独子,却要在他手上身首异处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预收—《科举,我比前夫多一分》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