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修文 ...
-
“国舅意下如何?”
“目前来看,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顾诞看了眼郑景仁,继续道,“只是他无心入朝,这次随着文丫头征战沙场,怕也是看在郑大人面子上。”
楚玹霖便问郑景仁:“宋鹿野当年帮了先帝忙,朕一直都记得,若是他愿意,那朕便封他为……”
“臣惶恐,还请皇上恕罪。”
郑景仁过去跪下,解释道:“皇上,阿野不愿沾身朝堂之上,一心向往田园生活。况且漠南驻守非同小可,若是让他去了,朝堂岂不是又要闹翻天,还请皇上另择他人。”
宋鹿野实在无意趟这摊浑水,倘若非因郑景仁在朝中担任官职,且对其颇为青睐,往昔他是断不会离开清幽的卧龙山。
楚玹霖问他:“是他不愿,还是你不愿?”
“……两者皆有。”郑景仁也没瞒着他,直言道,“皇上,若是派他前去漠南,臣怕会出现第二个木公。”
宣政殿内突然安静下来。
郑景仁所言确凿,宋鹿野虽身为绿林好汉,却出身于显赫门第。因家族遭受不白之冤而身陷囹圄,遂不得已沦为盗贼之魁。
他既通文墨又擅武艺,风度翩翩,纵未能为官府效力,亦不可轻易与之树敌。
这一点,楚玹霖自然明了,何况他本无意派遣此人镇守漠南。
众人沉默半晌后,刘文韵问楚玹霖:“皇上可有其他人选?”
“有倒是有。”楚玹霖缓缓站起,步至郑景仁身前,双手轻扶,将其搀扶起来,话语继续流淌,“老师膝下有三子,二子刘聪此次既有军功,又是驸马,朕想,老师应当不会不同意吧?”
刘文韵:“……”
顾诞瞄了眼吃瘪的刘文韵,掩嘴轻笑一声,立马又正色道:“漠南地界关系着我大楚边境安全问题,若是驸马前去驻守,即有身份,也有军功,有他前去,确实比宋鹿野合适。”
郑景仁站在旁边差点没笑出来。
刘文韵心里骂顾诞这个马后炮,面上却不动声色。
“若是皇上有意,臣并无意见。”
楚玹霖笑了:“传刘聪来见。”
实际上,在楚玹霖决定对漠南动兵之前,这个问题便已在他的脑海中酝酿成熟。
刘聪迎娶了皇室唯一的长公主为妻,现今两人喜得贵子,这位新生的世子被委以重任,前往漠南履行镇守之职,堪称最佳人选。
楚廷绍出身皇家,而刘聪自幼便与楚家子弟相伴成长,其父刘文韵更是对楚家忠心耿耿。
彼此性格品行,了如指掌,自然是上佳之选。
刘聪身为驸马,身份尊贵却无上升之机,其才干难敌顾洵。楚廷绍下嫁于他,无疑是刘家门楣之光。
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无人能出其右。如今的驸马,未来的漠南之王,既为楚廷绍带来了尊贵的地位,又巩固了漠南未来免受兵变的基石。
自己人,总比外人踏实。
刘聪与楚延绍火速抵达,踏入宣政殿,遇见刘文韵与顾诞,彼此均感惊讶,然而皆未敢深究。
楚玹霖在俩人行礼之前先开口了:“免礼,赐座。”
两人落座之后,刘聪不禁将目光偷偷投向了自己的父亲刘文韵,期盼着从中搜寻到一丝线索,但刘文韵却对他视而不见。
楚延绍担忧道:“皇兄身体可好些了?”
“已经无大碍,放心。”楚玹霖笑了笑,“知道今日朕找你们是何事吗?”
楚延绍目光投向他,旋即微微低头,唇角轻抿,沉默不语。她心中明了,哥哥的意图不言而喻,然而她却不愿离开这座繁华的帝都。
刘聪:“臣愚昧,还请皇上指点。”
楚玹霖步至中央,问他:“你与绍儿成亲已有三年,如今诞下世子,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刘聪不明所以,看了眼楚延绍,又起身拱手:“皇上,臣与绍儿恩爱有加,日后定也尊她,爱她,护她,绝不让她受到半点委屈。”
刘聪误以为楚玹霖担忧他日后对楚延绍不利,立刻站起身来郑重承诺。
楚玹霖又问:“那朕再问你,雍州安定你也有功,但你如今已是驸马,在无高升可能,可想要问朕讨些什么?”
刘聪赶紧跪下:“皇上明鉴,臣这辈子能娶到绍儿已是心满意足,平定叛乱乃是我大楚儿女责任,臣并非是因讨赏才去。”
楚玹霖满意地点了点头,前去将他扶起来。
“爱卿起来说话,坐。”
刘聪惶恐不安,额头冷汗都出来了。
“如今漠南已安定,但放眼朝堂并无合适人选前去驻守。”楚玹霖看向刘聪,“绍儿是朕唯一的妹妹,朕希望你和绍儿能替朕去守好漠南。”
刘聪深受震撼,一时之间竟忽略了礼仪,目瞪口呆地望着楚玹霖良久无言。
刘文韵对他的颓废模样颇感不屑,轻咳一声,促其清醒:“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速速向皇上致谢!”
刘聪从椅子上滑下“咣当”一声跪在地上。
“皇……皇上,这这……”
刘聪有些结巴,下意识看向楚延绍寻求帮助。
“皇兄,非得我们去不可吗?”楚延绍语气里有犹豫,“可不可以,不去?”
楚玹霖看向她,轻声道:“漠南是边境最重要的地方,派谁去朕都不放心,唯有你,朕才能安心。”
楚延绍内心明了,楚玹霖之举,无非是出于一番好意,意图赋予她更为显赫的身份。刘聪虽屡立战功,终究未能获封将军之位,然而这些于她而言,皆是浮云。她渴望的,仅是留在这片大楚的土地之上。
刘聪终于回神,急忙说道:“皇上,臣恐怕担任不起漠南王,还请皇上三思。”
“朕不勉强你们,今日找你们二人来就是想同你们商量,回家考虑一下再回复朕便是。”
楚玹霖返回去坐下后,又说道:“至于要不要接受这任命,朕希望刘爱卿也要考虑好,若是留在帝都,朕再无法给你和绍儿更高的爵位。”
是要继承爵位,还是要留在帝都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一辈子,楚玹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众人走后,楚延绍单独留下来和楚玹霖谈了很久的话。
楚玹霖清楚她不愿意离开家,但为了以后她的孩子能够站稳脚跟,楚玹霖让她必须接受这个漠南王位。
他只有楚延绍一个妹妹,楚睿诚未婚,楚睿实虽有子嗣却不能重用。
除了顾家,文家,段家,那么楚玹霖也要保证楚家人手里掌握一方地域,日后若有什么变动,楚家也好有个照应。
楚玹霖虽不怀疑三大世家家族,但他是皇帝,他要保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能够百年延寿。
权力还是要握在自己手里。
次日午后,刘聪与楚延绍慕名而至,应允了前往漠南担任守卫之职。
楚延绍深思熟虑一整夜,刘文韵再与他们详谈良久,如此安排,实乃最佳之归宿。
在晨曦微露之际,楚玹霖即在朝堂之上公布了此一重大决定:刘聪将赴漠南担任镇守之职,被封为漠南王。自中秋佳节之后,即可携带家眷离开都城,正式履新。
而辽东之地,依旧由段笑天一脉的传人坚守,特任命段江云担任辽东三省总督,执掌辽宁铁骑军。
朝堂之上虽众说纷纭,然而在顾洵与郑景仁的坚持之下,一切异议均被驳回,此事已如铁铸,无人能改变分毫。
楚玹霖身为万邦之主,对于旁人的建言,他仅是姑妄听之,而最终的抉择,仍需他自己心中拿捏。
既然辽东漠南的棘手事务已然尘埃落定,接下来的目光自然转向了漠北。
“对战漠南时,漠北王出兵相助,以臣之见,可将功抵过,不赏不罚。”
顾洵顿了顿,又继续说:“但漠北王世子苏赫罪孽深重,如今已在天牢关押,还请皇上定夺。”
楚玹霖放下手中的书,看向顾洵和郑景仁,直言道:“漠北王能助辽东倒是让朕很意外,本想借此机会一起收拾了他,却没这机会。”
“皇上,现在有机会。”郑景仁说,“苏赫给皇上下毒,又贩卖我军情报给漠南王,这两项罪,任何一件都够大楚问罪漠北王。”
“不错,朕只是在想,该如何定罪苏赫。”楚玹霖突然苦笑道,“你们总是怕朕后宫无人,如今宠了一个,反而给了朕一刀,差点死得不明不白。”
因此,这便是楚玹霖迟迟未对罪行进行追问的根由。若非心中有所顾虑,苏赫早已依法进行了裁决。
然而,他对这孩子怀着深深的偏爱,终究难以忍心看着他走向死亡。
顾洵经过一番沉思,最终还是决定向楚玹霖吐露实情。
楚睿诚并不愿意卷入楚玹霖的纷争之中,加之他身份非凡,不宜过多插手,因此在楚玹霖苏醒之后,便匆匆返回了自己的封地。
但他临走前依旧惦记着苏赫肚子里的孩子。
据巴雅所言,他仔细核实了留给楚玹霖的生育药物,确实发现少了一颗。经过再次计算苏赫离开帝都的时间,可以确定这个孩子确实是楚玹霖的。
他暗示,若楚玹霖真的愿意宽恕苏赫,那么不妨让顾洵劝说楚玹霖放弃这个孩子,以免将来引发祸端。别忘了,苏赫背后还站着强大的漠北。
“皇上,臣还有一事要说。”
“说来听听。”
楚玹霖想是顾洵有了主意,可以替他想个办法,在心里,他确实不会杀了苏赫,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但顾洵却说:“苏赫已有身孕四月,来年三月待产……巴雅前辈已核实,是皇上龙脉。”
“…………”
这下不仅是楚玹霖呆住了,就连站在一旁的郑景仁都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顾洵。
那眼神里充满了疑问,仿佛此刻脑袋已经被问号围攻了。
良久后楚玹霖才坐回椅子上,再次不确定地问顾洵:“苏赫儿……怀了……怀了朕的孩子?”
顾洵确定道:“不错,前辈已诊断过,并且确定是皇上的龙脉,”
“可是朕不曾听说过苏赫可生孕,漠北也无男人生子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