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Speech ...

  •   从京市回来的那天是八月底,长宜正值盛夏,热浪在大街小巷翻涌,阳光穿过树叶交织间的罅隙洒在路面,蝉鸣声聒噪。

      李知予和杜子奕早早地去到了机场,去给周应接机。拖着沉重的箱子,走出机场,周应一抬头就见到了李知予和杜子奕。两人正拉着一条长长的蓝色横幅站在那。

      “恭喜周应同学获得2023年化学生物联合竞赛A+奖!!!”

      李知予在看到周应第一眼之后,就跑向了周应,她抱住她,说:“呜呜呜周应应!好久好久没有看见你了,想你呜呜呜——”

      拖着箱子,几人坐进了出租车,为了给周应接风洗尘,杜子奕和李知予早就定好了餐厅。桌上的火锅在咕噜咕噜,热气升腾,慢慢散开。再过两天就要正式开学了,高三的第一个学期就要来了。

      “你最近和张亦然怎么样?”

      周应吃了一口刚捞上来的虾滑,“他最近好像很忙。”

      “我那天在营销号的路透里看到张亦然了!”李知予说。
      杜子奕接话:“我觉得他还蛮符合那个角色的。前几天听说,电影的拍摄工作好像要收尾了。”

      “等电影上映的那天,我们一起去看他的首映!”周应说。
      “朋友忽然变成演员,好奇妙的体验。”李知予说。

      杜子奕:“我听他说原本他家的公司打算帮他做经纪的,但是他说不用,坚持说要靠自己。其实之前就有剧组来找过他,不过都被他爸给拒绝了,说让他好好学习。他和他爸的关系可不好了。他偷偷写文章,给杂志投稿,后来,看他文章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周应没说话,喝了一口杯子里的冰可乐。杜子奕方才说的那些事,她都不知道,张亦然也从未同她提起过。

      “他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周应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说具体的时间,只是说很快就回来了。”

      视线随意往旁边一瞥,又看见了李知予给她定制的横幅,她这时候才注意到,横幅的右下角画着她的一个Q版小人物。

      周应指了指那个Q版小人,好奇地问:“这个是谁画的?”
      李知予笑了笑:“一直在等你问。”

      对面的杜子奕也在跟着笑,然后一字一顿地说:“张、亦、然。”

      听到他的名字,周应单挑了一下自己的左边眉毛,“噢!那他画的还挺好的。”

      她把横幅折起,收进了自己的包里。

      心中飘过了一阵来自夏天的涟漪。

      -

      隔天上午九点,周应是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的,对面是秦宋。在看见来电人是谁之后,周应立即打起了精神:“秦老师!”

      秦宋在电话对面笑了笑,“回长宜了吗?”

      “回了。”

      “恭喜呀周应,拿到了A+等级。”

      “谢谢秦老师。”周应从床上爬起,坐在了书桌前。

      “是这样的。”秦宋直入主题,“学校想让你在开学典礼的时候发言,你看有时间写稿子吗?”

      周应看了看书桌上的日历,虽说过两天就是入学考试,但写个稿子,应该也不会耽误什么时间,她应声答应了下来:“好的。稿子我先写,明天下午之前发给您,您看可以吗?”

      秦宋一副欣慰的语气:“当然,把事情交给我们周应,老师还是很放心的。”

      周应笑了笑,“谢谢秦老师。”

      “我就不打扰你了,你好好休息,开学见。”

      “嗯,秦老师再见!”

      挂完秦宋的电话,周应收到了李知予发来的信息,是一个荣誉栏的截图。周应点开那张图片一看,上面印着她和张亦然的校牌寸照。

      蓝底的照片,白色的校服,红色背景的最顶端,写着喜报两个大字,她放大图片,看清楚了那上面照片下分别写着的内容:

      “热烈祝贺我校高三(10)班周应同学在2023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生物联合竞赛中获得A+级前五名!”
      “热烈祝贺我校高三(10)班张亦然同学在2023年全国中学生写作大赛中获得小说组第一名、散文组第六名!”

      李知予发来了语音:“今天上午刚出的作文比赛的成绩,学校就让我写喜报了!你们这对同桌,真的是太强了!哎,秦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让你写开学典礼的发言稿?”
      “刚说的。”

      李知予:“你在家吗?”

      周应:“我打算一会去矢量书店写稿子。”

      李知予停顿了两秒,“那我不打扰你了,我继续给喜报排版去了。”

      “辛苦了荔枝。开学见咯。”

      -

      骑着小电驴,周应往矢量书店走。书店里人不算太多,一如既往的安静。不一样的是,今天的矢量咖啡里没有在放纯音乐,而是一直在小声地单曲循环着那首金玟岐的《岁月神偷》。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

      点了一杯冰美式,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周应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机,没有看见期待中的信息。

      她和张亦然的聊天,还停留在前天。望着没有新消息的聊天框,周应又想起了张亦然的那张校牌上的照片。这张蓝底的穿校服的照片,还是去年开学的时候,她帮他拍的。

      当时要做新校牌,又在新生破冰夏令营期间,宣传的事情不少。为了省时间,张亦然就直接找周应帮他拍了。

      “拍好看一点啊。”张亦然站在相机前嘱托。

      “知道。”周应举着相机,“嘘,别说话。笑一下。”

      那时在取景框前,周应不由自主地跟着张亦然笑了。

      白色的校服,是十六七岁青春期里永远都不会看厌的衣服。

      洁白的短袖上只写了学校的名字,其他的,什么都看不见。但上面却承载了很多很多回忆,它经过了在高中的一天又一天。

      回想到拍照的那天,周应又笑了。一时间内写不出来发言稿,周应打算到书店里走走。书店里没有音乐,周应拿出了耳机,继续听那首《岁月神偷》。

      跟着轻柔的音乐,连步子都变得慢了些,路过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周应把目光停在了迟子建的那本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张亦然今年的生日,周应就送了他这本书,作为礼物。

      也不知道他看完了没有。

      周应把拿起的书放下,眼睛掠过眼前的一本本书。

      和张亦然没有见面的这两个月,她爱上了看书,从文字里感知作者的思绪,去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一切。也许,会在傍晚的时候,坐在窗边慢慢地读那本《听听那冷雨》;或者,在初醒的早晨,去回味《今夜,即便这份恋情从世界消散》……

      边想边走,周应来到了摆放着青春文学小说的书架旁。在茫茫的书籍中,她一眼就看到了张亦然写的那本《夏至时会有风》。

      她快步走上前,停在了那本书前。

      像是见到了一位很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拿下那本书的时候,周应心里总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去年夏天,她在杂志上看到了以“亦夏”为名的文章。看到他在杂志上刊载的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周应就喜欢上了这位作者。于她而言,她总觉得这位作者有种难以言说的熟悉。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熟悉。直到后来,她慢慢发现了,这位叫做亦夏的作者,就是张亦然。

      也正是从那时起,所有的熟悉都有了可以解释的原因。

      此刻翻开《夏至时会有风》的试读本,熟悉的文字闯入了她的视线。在字里行间中,她想起了他。不能见面的思念,只能靠语音和文字倾来诉,终归是会遗留想念的。况且,他们觉得,消息不能时刻发送,不能发太多,他们都怕打扰到对方。

      或许,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们彼此之间早就形成了一种悄悄的依赖。这种感觉,只有自己的心里知道,且一并被放进了那个名为青春期的思绪中。

      周应再读了一遍《夏至时会有风》的后记,看完最后一行字,她把书合上,把书放回到了书架上。那时,耳机里还在放着那首金玟岐的《岁月神偷》。

      只是在书被放进去的那一秒。

      她的视线骤然停顿,下意识地停留了下来。正准备往前走的脚步,也在此刻收回,让她继续站在了原地。

      在意料之外的。

      对面书架的缝隙中,传来了那段她无比熟悉的视线。那段两个月前,从在机场分别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想念的视线。

      他回来了。

      从那一瞬间开始,想念可以不用再继续。因为在接下来每分每秒,他们都能遇见。

      他们很默契地一起走到了书架旁,看向了对方。熟悉的脸,熟悉的目光。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看着彼此笑了,淡淡的笑意,伴随着顺其自然的拥抱。

      “我好想你。好想好想你。”张亦然靠在她的耳边,小声地说,“每当我想起你的时候,我就会再读一遍你夹在那本《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里的信。”

      张亦然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那本书,我看完了。后来,我算了算时间,我打算每天都看5页。等我再次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能再次见到你了。”

      说话的声音很小,除了他们之外没有人能够听见。话音落下,他们松开了彼此。站在窗前,继续毫不躲避的看向对方的双眼。

      即便是有联系方式,即便是能够拨打对方的电话,即便是能够给对方发信息,他们依旧不想和对方再次分别这么久。

      不说话,周围静悄悄的。

      周应朝张亦然挥了挥手,示意他弯下身子。

      接着,她凑到了他的耳边,和他方才说话时一样的音量和语气,说:“我也好想你。很想很想的那种。”

      张亦然笑了笑,小声回复:“这些日子,我梦见了你,很想很想见你。”

      周应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在静静地看着他。

      我的想见你,不止是在梦里。
      …………

      -

      九月一号上午八点,执礼附中开学典礼。通常,高一年级的学生会到报告厅参加典礼,高二高三的同学们,则在教室里收看直播。

      在学校的安排下,张亦然成为了这次开学典礼的主持人。穿校服正装,看上去和原来有点不大一样,他在台上念着串词:“下一项,学生代表发言。”

      张亦然话音落下,同样穿着正装的周应拿着自己的发言稿,在掌声中,走上了千人报告厅的主席台。

      一瞬间,所有的灯光聚焦在了她的身上,耀眼着她手中的字里行间。

      刚入学的新高一同学似乎是有着无限活力一般,在千人报告厅里大声呼喊着“学姐好美!”之类的话。这呼喊声在后排都能够听见,回荡在整个报告厅里。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10)班的周应,很荣幸今天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

      今年执礼附中的开学典礼主题是“序章新启,凝力未来”。这个主题算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标新立异和俗气老套。

      写稿的时候,周应曾在想,自己的未来,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她似乎从来都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未来想做什么,这个主题看上去很空很宽泛。人生至少不应该碌碌无为,未来的色彩不能够是潦草几笔。

      现在想想,去明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好似才是“未来是怎样”这个话题下最本质的含义。周应觉得这个话题来得恰是时候,让她有机会能够在高三的开始,好好对自己的思绪有一个整理。

      发言稿不算太长,很快就来到了结尾:“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我知道,太阳会照样升起,黑夜也会迎来新的天光。我们的未来拥有无限的机遇,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明天,都将有可能成为你生命之中最特别的那个篇章。”

      “未来坦荡,我们可以肆意奔跑。昔日的风雨淋不湿未来的我,我始终坚定追逐明天的太阳。

      “序章新启,一切正热烈,一切正恰好。

      “祝大家新学期快乐!我的演讲完毕。”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报告厅的窗边忽然吹来了一阵夏天的风,树上洒满了阳光,盛夏依旧,温度不减。

      属于他们的高三开始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Speech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