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2、第122章 ...
-
接下来的一月内,任由两位传旨官如何劝说催促,山寨这方始终岿然不动,他们不可能按照朝廷的旨意就这么“自投罗网”,然而随后收到的另外三道圣旨让山寨众人有了另外的猜想。
直到沈九微派出去的探子星夜兼程地回来,他们才知晓为何朝廷会突然改变态度,且如此急促的希望他们能带着兵马上京。原来是另两州的叛军见朝廷新败,一次损失了十万兵马,乘机联手发兵,打算攻进京城。
如今朝廷调集了所有能动用的兵力抵抗着来自两个方向的进攻,万万腾不出手来对付沈九微他们,所以才会有这妥协般的第三次招安。
其实让山寨这群头领兵进京勤王的那道圣旨,几乎是第三位传旨官出发后的的第五日立马传出了京城直奔庆临府。既然已满足了那群山匪的愿望,封了他们的大当家为官,在皇帝包括这些朝臣眼里,他们绝无再次拒绝朝廷的道理,自然应该立即进行第二个计划。
没错,那个说服皇帝下定决心再次下诏招安丹明山,让其他朝臣无法反对招安的计策,便是利用归顺朝廷后的山寨为朝廷攻打叛军。
原来如此,收到探子带回来的消息,沈九微恍然大悟。圣武军和太玄军已将京城围困半月,另外三道圣旨可以说是传旨官冒着性命危险突破重围传出来的。据说一共从京城出来的圣旨有十几道之多,却只有寥寥数道顺利地传到了接旨人的手中。
此时,摆在沈九微面前的便是去救援京城,还是不救的抉择。两者各有利弊,然而无论选择哪一个他们都需小心谨慎。
宽敞的书房内在,再次挤满了那群壮实凶悍的头领们,倒是将书房衬得越发窘迫了。
在听过探子带来的消息后,头领中有人开口了。顾知粗声粗气地声音响彻整个书房,像是要把房顶掀翻似的。“去他女良的,就知道那鸟皇帝不安好些,这是拿我们当枪使呢。九娘,还等什么,他们能反,我们也能反。什么朝廷,什么圣武军太玄军,我们山寨怕他们哪个。”
这番话说动了好些人的心思,沈九微见到有些头领的双目都放出光来,显然是赞同顾知说法的。
“但是我们才接了朝廷的圣旨,归顺于它,若是转脸便反水,恐怕与我们的道义不服,也恐人看轻了我们山寨。”盛为拧眉思索片刻后道。
这话到没错,山寨一直标榜着仁义义气,他们才刚接了圣旨,表明服从朝廷,圣旨的热乎劲还未散尽便要举起反旗,怎么遮掩都不好看不好听,也遮不住。
“就怕朝廷是打着让我们成为马前卒使,只要出兵无论最终如何,山寨的实力肯定是要受影响的。”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坐山观虎斗,先让他们斗上一斗,我们只管积蓄力气便是。”
“这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到时候他们分出胜负来,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们的。”
“那可未必。朝廷胜了肯定也是惨胜,必然还需清除那两军的余孽,短时间内不可能腾出手来对付我们。便是那两军胜了,不论到时他们实力的消耗,便是两虎还要争个王出来呢,暂时应当也顾不上我们。”
“就怕他们两手起来先对付我们再去厮杀,那就不妙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如何。九娘,我听你的,你说如何就如何。”在众头领一声高过一声的争论过后,终于有人忍不了如此言语来回,大声抱怨。
眼见书房内的数十双眼睛都看向了自家,沈九微没有立马回应,而是朝吕思归轻抬了下巴,让他先说。
吕思归声音清朗,如同夏日间潺潺的流水,安抚了众头领躁动的情绪。“诸位头领说得都对,无论是发兵救京城之困还是按兵不动,于我们山寨来说都有弊端。但盛头领说得没错,刚接下圣旨,反我们现在肯定不是不能明着反朝廷的。如今我们已不只是普通的寨兵,更是朝廷的一方兵马。”
抬手止住了有头领想抢的话,吕思归继续道。“大当家和诸位已在众目睽睽下接了诏书,受了朝廷的封赏,在世人眼中我们便已成为了朝廷的人。别说再与朝廷作对,便是不尊皇命,亦和反叛无异。若是各位头领想的是短日内偏安一隅,那么按兵不动不失为可行之策。但若是各位头领心存大志,愿意一波前程,在这乱世中争出一片天地来,我这里到有一策可用。”
“军师,就别卖关子里,兄弟们等的着急呢。”田北见吕思归说到这止了话头,笑着说出了兄弟们的心声,没见其他人都抓耳挠腮了么,军师还逗他们。
“为了我们山寨的名声,大当家的信誉与各位头领的道义,我们要出兵,但不是出兵救京城,而是兵分两路,派兵攻打松平府和饶同府。”
“什么,军师,兵分两路去攻打圣武军和太玄军的本部?我们和那两边都不接壤,只怕我们还未攻入府城境内,便会被他们在途中截住反杀回去。”有头领立即反驳。
“还请各位头领勿要焦躁,听我把话说完。我们并不需真正出兵,只需让人将此消息散布回京城,再在那松平府与饶同府两个方向做出屯兵的样子便可。”
田北反应最快,略微思索后便问。“难道如此圣武军和太玄军便会相信吗?他们会从京城退兵吗?退回去了会不会攻打我们?”
“一定会退兵的。只要京城之困暂解,圣武军也好,太玄军也罢,绝没有舍弃京城先攻庆临府的道理。”在吕思归说到不真正出兵的时候,魏安已完全明白了他的打算,开口为众人解惑。
果然如吕思归所预料的那般,他们送出的那道密信还未送入京城,便被圣武军截留了。
“什么?那群山匪受了朝廷的招安,已派兵向松平府和饶同府进军!可恶,我要杀了那群向朝廷摇尾乞怜的山匪。”圣武军的主帐内响起了一阵爆喝,连营帐都抖了几抖。
“将军,此事未必是真,这很可能是庆临府那边使出的计谋,想引将军回去,以解京城之围。何况有小将军守在后方,将军大可安心攻下京城。只要京城一破,将军的宏图大业便成了一大步。”圣武将军帐下的首席军师道。
爆喝发泄过后的圣武将军平缓了气息,锐利的目光扫过他的军师后看向营长外京城的方向。隔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地道。“军师说得是,溢儿肯定能将那群胆敢作乱的山匪杀得片甲不留。来人,将太玄真人请过来。算了,以那老神棍的性子肯定不会过来,还是我亲自过去一趟。”
说罢,圣武将军便穿着他那一身铠甲,大步流星地朝着相邻营地走了过去。圣武军和太玄军两军在京郊汇合了。
待他带着护卫来到太玄军主帐外时,太玄真人账下的一位心腹弟子恰好离开主帐,见他过来微一怔后匆匆行礼便朝外走去。
与圣武军主帐极简的武将风帐篷不同,若是忽略太玄军主帐的外形,这里布置的简直像是一座庙宇神殿。刚一踏入主帐的圣武将军被里面浓烈的檀香气息熏得狠狠地打了几个喷嚏才罢休,那震天的响声震疼了好几个围在太玄真人身侧的弟子的耳膜。
“将军此刻前来,不知有何赐教?”鹤发童颜的太玄真人眼皮都没掀,仍旧盘着腿双目紧闭地定坐着,若不是他开口询问一句,那模样简直像是不理俗世,要羽化登仙的高人一般。
圣武将军翻了个白眼,他最看不惯这神棍神神叨叨装模做样,若非军师劝说他光靠他们松平府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魏理国的王朝,他倒是愿意先发兵攻陷饶同府,夺了那神棍的地盘再说。
不过他也就这么想想,这神棍别的不行,蛊惑人心倒是一把好手。若论管理军队行军打仗,圣武将军自问比之朝廷那些上将也是不差的,他的圣武军便是与朝廷的精锐之师也有一争上下的锋芒,何况是太玄军这群乌合之众。
只不过这神棍或许真会些妖法,太玄军中大多是普通百姓其中更是以流民居多,各个衣衫褴褛身体孱弱不说,甚至毫无作战技巧,战斗力在他眼中不值一提。却一个个被这神棍蛊惑到不畏生死,到了战场杀起人那无视生死疯狂的模样,便是他见了心底也发怵。
开门见山,圣武将军直接说明了来意。“真人,京都就在眼前,继续僵持下去不过是空耗军力,不如明日我们合力攻城,将京都拿下,也好除掉那些奸臣污吏,早日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缓缓掀开眼皮,太玄真人的目光落在圣武将军的面上,他眼光慈爱,声音飘渺,让圣武将军感觉那声音似远似近地,又切切实实地飘入耳中。“贫道方外之人,原不该参与俗世之事,不过是见不得道君的信徒堕入九幽地狱尸骨无存罢了。贫道夜观天象,紫微星暗淡,却有武曲星闪耀,魏理国气数未尽啊。”
圣武将军嘴角向下垂落,沉了一口气才道。“若是气数未尽便不会有你我以及各州其他势力,本将之前已与道长商议妥当,难道道长要反悔不成?”语罢,他眯起眼带着杀意看向太玄真人,仿佛对方真敢说个是字,他便要当场举刀,让人血溅三尺。
“将军何必动怒,若非后方有变,将军何至乱了心神。”太玄真人收回剔透的目光,再次闭目打坐。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圣武将军刚进来时的模样,世间万物都不能干扰他,因他已在万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