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梨园 ...
-
张女子一大早起来没见母猫,原来是马秀兰怕来吃饭的人多,会吓到生产后的母猫,就把母猫和小奶猫一道放到了自己家的偏房里面。
“咪咪。”
久关的房门打开一道缝,光亮随之倾泻下来。张女子从外面探进头来,手里端着碗羊奶粉泡猫粮。今天早上马秀兰起床的时候,已经给猫妈妈给过罐头了。中午吃饭前,还特意煮了些鸡胸肉。
狸花妈妈躺在张女子以前穿过的旧衣服上,小小猫们则闭着眼睛趴在猫妈妈的身侧,小嘴巴一直不停地吮吸着。或许,这就是小动物们生来就有的进食本能。
见猫妈妈和小小猫们状态良好,张女子稍作停留便出去了。
早上出门只吃了个馍,现在吃饭的人都走了,张女子得去吃午饭。虽然现在已经将近下午两点。
见张女子来到厨房,正在洗碗的马秀兰从碗柜里掏出了她给张女子中午留的饭。凉面和干煸豆角,外加茄子炖土豆。
“你昨晚胆子才大,我看见血浑身就麻了。”马秀兰的语气里是遮掩不住的夸赞。
“那你当时生我的时候咋生的。”扒拉着饭的张女子有些好奇。
“那时候傻着呢,好像也没感觉。不过你以后再别捡这种小动物了。有个病有个疾的你是管还是不管啊?”
昨夜剪脐带外加擦拭小猫,弄的手套上全是血,马秀兰的心理阴影到现在还没有消散。
同样有心理阴影的张晓雪,在湖洲的出租房里,心里还是忍不住地恶心。
该怎么诉说这场令人恶心却又膈应的事呢。
张晓雪去年毕业就远离家乡,在湖洲找了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今年来了个新上任的领导。
领导是位四十多岁出头的男性。平时看人的目光总是令人莫名其妙地不舒服,说得话也有些冒犯。
张晓雪已经尽量避免和领导接触了,平时的工作对接也是通过小组长来上传下达。直到一次小组聚餐。
领导不知怎么听到风声,非要参与到他们里面来。
张晓雪平时的聚餐就是埋头猛猛吃饭,吃完饭想唱歌的去唱歌,不想唱歌的回家就行。主打一个舒适随意。
因为领导要参与,别的组长想着反正都要吃饭,那不如直接好几个部门一起吃了吧。
于是,周五晚上的主体直接由小组变成了部门。这还不算完,还得挨个敬酒。
“我不喝酒。”要不是今日组长在群里说了每个人不能请假,必须得来。这种聚餐,张晓雪连看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
“唉,我们不跟不喝酒的人一起玩哈。”
听见这话,张晓雪心想,说得好像我想和你玩一样。
“就是,现在谁还不喝酒啊?”
“晓雪,喝一口,没事的。”
身边七嘴八舌的声音,张晓雪只能意思意思抿了一口。
“唉,不可以,要见底的奥。”
“酒品即人品,不能耍赖哟!”
带着调侃的,乱七八糟的声音又来了。
张晓雪恨不得把酒杯摔在劝酒人的脸上,还好是组长解了围。
“女孩子少喝点酒吧,她本身不喝酒,今天喝一口已经很好了。”
很快,饭桌上的话题又变了。
但吃饭的张晓雪还是能感受到投在自己身上的,若有若无的打量视线。
吃完饭还得再次轮流敬酒。对上领导那不怀好意的目光,张晓雪内心警铃大响,坏了。
如坐针毡的饭局结束后,张晓雪终于回到了家。
洗漱的张晓雪没发现,手机弹来一条消息。
“吃完饭怎么回去的?这边比较偏,下次没车的话,可以坐我的车,我带你回去。”
见没人搭理,另一条消息接踵而来。
“你家住南芜花园对吗?待会我能来你家喝杯醒酒茶吗?”
“你喝你大个腿!”
发完消息,张晓雪吹干头发睡觉。
第二天,张晓雪一上班就提交了离职报告。
走离职流程的时候,领导还假惺惺跑过来和自己讲话。张晓雪直接冷着脸回了工位。
交接完手里的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张晓雪也把领导私发她的消息完完本本截图转发给了总公司的领导。
后面的事,就和张晓雪没关系了。
人是能分得清欣赏和凝视的区别的。
出租屋里收拾东西的张晓雪,打算先回家休息休息,再继续找工作。
原本想着用开荒机把地里板结的泥土全给它打撒,但由于泥土里还有石子,所以,土过一遍筛网是最优解。
张宝儿起了个大早,便去地里干活。王婶子一瘸一拐地去给张奶奶喂午饭,因为张宝儿不打算中午回家,他昨天晚上专门去拜托了王婶子一趟。
虽然昨天尽量把梨园里的水都排出去了,但张宝儿还是有些害怕梨树的根会腐烂。最后,他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板结土筛完后,才开始给梨树喷洒农药。
其实喷农药是昨天一大早就应该干的事情,可是那时候地里有淤泥,人下不去脚。不过现在喷也是一样的,毕竟是一个人在干活。
相较于张宝儿家,王丽萍家的干活效率可就高多了。因为她种的地少。
张贤到了地里,王丽萍已经把土筛完了。连带着杀虫农药都连打了好几遍。
两个人去马秀兰家吃了午饭,回家休息了一阵,又开始把晒过的土平均分到每一颗梨树的周围。
村里领导班子的成员都去干自己家里的农活了,江远山便指挥着垃圾转运车把这次山洪后的垃圾运走。江远山还打算明天雇些人,给村里住在山脚下的几户人家,院墙后面的山体加固一下。
假如后面再落雨,出现山体滑坡之类的事故那可就糟了。
这边的山体还没来得及全部加固完,8月13号已经悄然而至。
8月13号一大早,张洼村就热闹非常。
先锋队按照旧例拿着扫把,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家每户把自家的家门口也扫的一尘不染,还撒上水用来压飞扬的尘土。
张文俊等人在村头贴了横幅,红布白字,甚是喜庆。
“美丽乡村张洼村欢迎您!”
“热烈祝贺张洼村第一届摘梨节圆满开幕!”
一直等到早上十点,村头还没有陌生人光顾。
“这行不行啊?”
“再等等吧!”
“这咋还没有人来呢?”
“那我们还摘梨吗?”
张贤原本等着,不管是谁来张洼村参加摘梨活动,只要她第一个摘梨了,那么各家各户就开始自己摘自己家的梨。
除去要给之前参加授粉活动的人一人寄一箱梨之外,其他的都可由主家自己分配。
这次参加摘梨活动的人,在现场可以随便吃梨;若要带走梨,则需掏钱购买。游客要吃饭的话,还可以去马秀兰家吃,一顿饭无论大小,统统8元钱。
早上来的人寥寥,不过好歹来了个人。
是一家人开车出门散心,看见路边的横幅,问了一嘴,觉得也能接受,便打算下车体验一番。
同时,村长在喇叭里宣布,今年的摘梨活动正式开始。
听到广播的一瞬间,张宝儿才有了些收获的实感。
摘下梨拆开纸袋,张宝儿看着眼前裹着绿色外衣的薄脆嫩梨,心里涌上万千思绪。直到后面,张宝儿拿到一个开裂的梨,才试探性地咬了一口。
一口下去,清香甘甜的汁水崩进嘴里。张宝儿的泪水突然涌了出来,止也止不住。
王丽萍家的梨园相对较小一些,张贤今天肯定忙得顾不上这边,还好昨天王丽萍给娘家人打了电话,今天地里除了自己的哥哥嫂嫂,还有外甥和外甥媳妇。
“唉,走,去张洼村转转。”
“张洼村有啥好转的?”
“我听说他们的梨今天摘着呢,去免费吃不要钱,还是新鲜的。”
“那也行,妈你带些零食我们走!”
胡一宁在家刚刚结束一把游戏,妈妈就从门口探进头来。
等到了张洼村村口,胡一宁还在找停车位,车窗就被人从外面敲了敲。
“你是要停车是吗?”
胡一宁点点头。
“你顺着这个标志往前开,前面还有个广场,是专门停车的。”
胡一宁有些半信半疑。
结果开过一个转角,前面的广场便安安静静躺在那里,还整整齐齐停着几辆车。
“如果你们要吃饭,我们这边也有饭。一个人8元,吃不够可以再加。”
张女子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在村口,接待来人。见胡一宁停好车了,张女子便联系张言贵叔。
“言贵叔,来了两个人,你给安排一下。”
前面村里开会,就商量好了,每个人去哪一家摘梨,门票钱就归哪一家。
张言贵也不多说什么,直接把胡一宁母女俩拉到了地头。
“喏,我们的梨园都在这,你想去哪一家给我说,我去安排。你没什么想法呢,也给我说,我也给你安排。”
胡一宁听着张言贵有些拗口的话,情不自禁发笑。她随手指了一下,竟然是王丽萍家。
“丽萍唉,你家的。”
“唉!”
王丽萍从果树里抽出身来,去地头领着母子俩进来。
“这个梨呢,你就挑大的摘。像这样,就摘下来了。”
王丽萍上手示范一下。
“摘的梨你想吃的话,那有自来水管,你打开洗洗就能吃了。”王丽萍指着地头上的一大桶水,对着胡一宁讲。
“不过不洗也能吃,因为它套了袋长大的,干净着呢。还有你看见坏的你丢了就行。”
王丽萍叮嘱完胡一宁,便又跑去摘梨。
想到昨晚的动员大会,对待游客要热情,王丽萍又哼哧哼哧拿起一早带来的遮阳伞,插在了地里,下面还放了好几个塑料凳子。其中一个塑料凳子上,王丽萍把带来的干粮和水摆了一些出来。
“姑娘唉,你们吃梨觉得肚子不舒服的话,这里有馍,一起吃哈。水和杯子,还有饮料都在这里。”
拿出东西的这一刻,王丽萍在心里暗爽。这张贤平时看起来四五不着六的,不过他出的主意倒是还蛮有用的。
胡一宁今天一听妈妈的建议,就驱车来到了张洼村。
看张洼村村口不让停车,胡一宁还害怕被宰了。没想到它的服务还是挺到位的。
路上有专门的行车标志。同时,在一些关键节点,还有穿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来给你指引方向。
如果你要去摘梨子,还有把车厢洗的干干净净的三轮车车主载你去田间地头。
到地里没一会儿,胡一宁就渴了。她顺手拿起茶壶倒水喝,没想到倒出来的竟然是甜茶。
该说不说,张洼村一带的梨子还是挺甘甜可口的。
梨子没吃两个,胡一宁和妈妈也都感觉饱了。
见前面坐车上来的时候,村里道路干净,还有好看的小花花,胡一宁打算带妈妈去那里拍几张照片。
“老板,这些梨子怎么卖的?”
“一斤一块钱。”
胡一宁找到了王丽萍,买了些自己前面摘的梨子。把门票钱和梨子钱一付,胡一宁便打算和妈妈走到村子里面去。
反正这个路都是横平竖直的,倒也不怕走岔了。
“你们不坐车啦?”
“不坐啦!”
向身后摆了摆手,胡一宁和妈妈沿着大道走去。
在村子里溜溜达达逛了半天,胡一宁想着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尝一尝一个人8元一碗的饭吧。于是,马秀兰家妥妥多了两个生面孔。
怕人饿,马秀兰赶快给人上了从银巧儿那里买的馍馍,还上了一小盆牛筋面,外加自己今天拌的凉拌菜。接着,马秀兰开始明火爆炒干锅花菜和干煸豆角。
好不容易有个坐的地方,胡一宁在修手机里的照片,候文洁见桌子上的馍馍不错,拿起一块尝了尝。
“嗯,这个还行,女子,你尝一下。”
胡一宁原本不想吃的,因为她觉得便宜没好货,但见妈妈锲而不舍,她就剥了一小口。
放到嘴里,这个馍松软有嚼劲,确实和外面的不一样。这样想着,胡一宁又夹了一筷子马秀兰拌好的牛筋面,没想到牛筋面光滑筋道、料汁唇齿留香,受上赏!
这边上来的菜还没来得及吃几口,那边滋滋冒油的干锅花菜已经出锅了。
心下正想着干锅花菜配米饭简直无敌。下一秒,晶莹剔透、颗粒分明的一盆米和两个空碗也到了桌子上。
这边的干锅花菜还没细细品味,那边炸的干爽的豆角已经混着调味料和干辣椒端上了桌。
马秀兰三下五除二炒了两盘菜,又把前提焖好的米饭端了上去。现在终于能抽出时间洗碗。
桌子上的水壶里有烤过的红枣泡的水,喝一口,香甜入脾。
好玩又好吃,性价比超高的地方,也算是被胡一宁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