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开学 ...
-
开学了。
七月底,学校高中部的投档线出来,迟睦的分数刚刚过线。他估计着自己大概分不到最好的班里,但也不至于太差——毕竟,后面还有在分校挂学籍的学生。
报道那天,即使是早上,天气依旧很热。教学楼前,小广场边的通告栏里张贴着分班情况,迟睦走过去看,在五班的名单里,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按照以往的分班情况,一班二班是带有竞赛性质的重点班,里面聚集了初中部最顶尖的学生、竞赛生,还有从省内别的市镇挖过来的中考状元;三班四班是主攻高考的重点班,学生大多是中考分数较高的;再往后则是几个师资力量略有差距的平行班,最后是挂分校学籍的普通班,特长生班以及外语班。
五班应该是重点班后的平行班,这个分班结果和迟睦先前的预期差不多,不高不低。
叶琛也在五班,他的名字就在迟睦旁边。迟睦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的中考分数一样。
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迟睦回过头,果然,叶琛站在他身后。时隔一个月,再见面,他的皮肤似乎被晒黑了一些,像是假期出去旅游了。
“你看到你的名字了吗?”叶琛问他,“几班?”
“我看了,咱们都在五班。”迟睦回答。
叶琛似乎懒得再确认通告栏里的分班情况,他拉过迟睦,直接向教学楼里走去。迟睦僵了一下,跟上他的步子。
高中部的教学楼很大。他们在二楼转了半天,才找到五班的教室。教室门口有老师负责对着资料进行登记,还有其他一些报到的流程。忙完报到事宜,两人走进教室,随便挑了空座位坐下。
教室里的学生,很多都是初中部的同学,和迟睦认识。他们对叶琛——这个暑假预科课程上很活跃的外校同学更有兴趣,叶琛便与他们攀谈起来。迟睦坐在一旁,静静地听他们的讨论。
“咱们班不是重点班,”前桌的同学对叶琛说,“重点班应该是前四个班。”
“那咱们班有没有初中学得好的?”叶琛问。
前桌的同学指了指迟睦:“他就挺不错。”
迟睦赶紧说:“我没有,我要是学得好,不至于没被重点班内定。”
他这话倒不是谦虚。虽然自己在初中时成绩在一千多个人里没掉出前二百名,但不突出,当时被高中部内定,并没有被承诺可以进重点班;他的中考分数也没有特别优异,被分到五班,算是意料之中。
叶琛说:“好家伙,你们的内定还分层次啊,搞得这么复杂?”
迟睦没有过多解释,无论如何,这都是已经过去的事了。
老师走进教室,将电视打开,很快,电视屏幕里就出现了校电视台的蓝色背景,校长拿着一叠讲话稿,在镜头前坐下。
教室里的学生渐渐安静下来。空调机的嗡嗡声里,大家听着入学教育的讲话,先前活泼的气氛沉闷下来。
迟睦心不在焉地听着电视机里传来的声音,校长的讲话无非是强调高中生活与高考如何重要,中考高分进来的学生们竞争有多么激烈,高中的学习比初中更困难、更考验思维,最后再说点好听的,“希望大家能有一段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活,珍惜高中时光”。
这会是很艰难的三年吗?他侧过脸,看着窗边被风吹动的蓝色窗帘,突然感到一丝迷惘。
叶琛也没有听得很认真,他转着手里的笔,眸子里有光彩闪过。
上午的入学前教育结束,下午是开学典礼,以及发新教材。开学典礼落幕后,男生们便被叫到楼下搬教材。迟睦抱了一摞蓝皮的数学必修一,回到教室,他把书放在讲台上,开始拆捆书的带子。
胳膊被人拍了一下,迟睦停下手里的动作,抬起头,他看到叶琛站在他身边,向他递来一把剪刀。
迟睦接过剪刀,对他说:“谢谢。”
“没事。”
叶琛说着,绕到迟睦旁边,拿了一些生物课本,他走到讲台下,给每张桌子上分发新书。
迟睦用剪刀剪断书上绷得很紧的带子,带子一下子弹开,锋利的缺口微微划痛了他手心的肌肤。他把因为失去外力而向外塌陷的书本扶好,取了一小摞,也走下讲台,帮着发书。
叶琛发完了手里的课本,狭窄的走道上,他看到迟睦正迎面走过来,便侧身让开路。迟睦从叶琛身边挤过去,他嗅到叶琛衣服上洗衣液残留的香味,好像是薰衣草香型的,很淡,若有若无。
迟睦把手里的课本放到桌面上。暮夏,暑气未散,即使室内开着空调,他仍感到指尖有汗渗出,贴着课本封面,带来滑腻的触感。
就像他此刻莫名的心情。
-
高中生活比想象中更加波澜不惊。
迟睦总觉得上高中没有太多新鲜感。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他在暑假上预科课程时基本都见过;至于同学,很多都是初中部升上来的,就算不熟悉,彼此之间也多少听说过。
但迟睦确实感到了压力,哪怕这才开学没多久。正如入学教育上校长的讲话,高中的课程有不小难度,虽然上过预科,迟睦依旧略感吃力。此外,教学方式也隐隐彰显着紧迫——他们的数学、物理课上不会用到内容编排散乱的教科书,而是直接使用老师编写的教义;在第一节英语课上,老师就向他们介绍了英语的高考题型,并在以后每天给他们布置3500词的背记任务。
迟睦想,是啊,高中三年要备战的是高考,他该和以前颇为散漫的生活告别了。他是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的人,这种不同于往日的快节奏生活自然让他逐渐绷紧了弦。
叶琛还坐在迟睦身边。按理说,座位应该是男女穿插着坐的,但班上男生多女生少,他们的个子又差不多,排座位的时候,便凑巧被安排到了一起。
对于这个结果,叶琛显得挺开心,他拍拍迟睦的肩膀:“又能做同桌了啊,迟睦。”
迟睦面上没什么表示,他心底是很高兴的——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把叶琛当作不错的朋友。与此同时,他却也感到几分复杂,叶琛在暑假预科课程上的表现,不能不让他有许些轻微的羡慕。
迟睦曾经不怎么在意成绩,毕竟自己中考没什么压力,初中的课程也不太需要花费精力。可是现在,或许是环境原因,又或许是因为高中的课程的确有难度,他的心态不知何时发生了变化。
叶琛早早便打定主意要学理科,因此不怎么听文科的课程。三门文科的课上,他拿着一本厚厚的蓝皮书翻看——这是从高三的学长手里借来的,前几届学生用过的竞赛资料。
开学没有几周,晚上的竞赛课程便开始了,这些课程并不是专门针对一班二班的竞赛生开设的,更多是作为高考知识的拓展,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当然,面对全年级开设竞赛课程,也有挑选竞赛苗子的意思。
五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刚带完高三的化学老师,姓刘,高个子,戴着圆框眼镜。她年纪不大,又是第一次当班主任,对工作热情很高。在她的鼓励与宣传下,很多同学都去报名了晚上的竞赛课程。
迟睦没有报名竞赛课。他其实纠结了很久,毕竟,身边有不少人都去上这个课了;但考虑到自己对学业不像以前那样游刃有余,加上绝大部分人最后还是要走高考的路线,他最终选择把心思花在课业上。
叶琛先前便对竞赛课有些兴趣,他报了化学竞赛的课程,又来撺掇迟睦:“你跟我一起去上课呗,现在老师讲的还都是高中知识,去听了不亏。”
迟睦拒绝:“我没你那么厉害,不准备搞竞赛。”
叶琛却说:“我也没打算搞竞赛,但现在才高一刚开始,学习还不太紧张,多了解了解也是好的。”
他给迟睦分析道:“你们学校说白了也不是市里最好的学校,竞赛资源一般,老师指望着靠竞赛课,挑出来天赋特别好的人冲一冲清北率,那也只是凤毛麟角,往年,就算是一班二班,大多数人还是靠高考成绩上大学。我呢,属于比较有兴趣,但能力没有特别优秀——不然我也不会来你们学校啊。我只是出于兴趣学一学,争取拿个省二省三,添个履历,还能免一门学考、走自主招生啥的。”
迟睦很想提醒叶琛,他已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了,不该再一口一个“你们学校”,但最后还是保持了沉默。
他对叶琛的话是有点吃惊的:那么多人选择去上竞赛的课程,是因为老师们画的大饼,加上中考顺利带来的心高气傲——万一自己有搞竞赛的天赋呢?他们入学的时候,有个高三的学姐拿了国奖,被保送清华,一时间,学校对于学科竞赛宣传得很多。
他原先以为叶琛也会是这样,然而,叶琛的认知如此清醒。他似乎坚定地明白自己有什么,自己想要什么,从不踌躇或动摇。
迟睦低下头,看向练习册上的题目。
很快,迎来了第一次月考。这次月考,迟睦考了全班第七。
这不算一个非常好的成绩,毕竟他们不是重点班。迟睦感到一丝挫败,如果是在初中,他会觉得这个成绩还行,可是现在……
这一个月,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在学习了。果然,和同水平的人竞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叶琛考了全班第一。
第一次考试的全班第一总是格外耀眼的,况且这一个月,叶琛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他在课上很是活跃,当了体育委员,性格又开朗,在班里很是吃得开。月考成绩一出来,周围赞叹他的人不少,叶琛听了只是笑,嘴上谦虚几句。
不过,他的那份高兴不是假的。一个从外校考进来的学生,第一次考试就拿了第一,总归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刚刚上高一,学校还没有对他们进行年级大排名,但自己的分数是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迟睦去找物理老师问题的时候,在办公室,他听到班主任刘老师很高兴地对其他老师说,他们班的第一名,成绩在年级里也是靠前的,不比很多四个重点班的学生差。
物理老师还在讲题,迟睦却有了一瞬的失神。他想到刚入学那几天,班会课,老师组织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理想,或者高中学习的目标。迟睦不知道该讲些什么,他站在教室前面,随便说了几句,大概是自己不想说得太宽泛,先定个小目标,在月考中取得好成绩,等等等等。
等他讲完,就轮到叶琛了。叶琛上了讲台,从粉笔槽里取了一枚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北京”这两个字。叶琛的字很漂亮,一看就是练过的。闲聊的时候,叶琛对迟睦说,初中时他们班上办黑板报,因为字好看,他总是被文艺委员叫去写板书。
讲台底下有人起哄,叶琛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应该知道,我不像咱们班很多人那样,是从初中部升上来的。我的初中很普通,甚至可以说不怎么好,每年中考能过普高线的人只有一半多。我很幸运,凭借中考成绩来到这里,而现在,我想通过我三年的努力,去北京念书。”
“琛哥是想上清北。”有男生在下面半开玩笑说。
叶琛也笑了笑:“肯定想啊,在座的各位谁不想上清北。当然,说我给自己留余地也好,说我有自知之明也好,我对清北没有太大的执念——我只是很想去北京这座城市,上一个我比较满意的学校,学喜欢的专业,拥有更为广阔的人生。”
“来到这里念高中,算是完成了我的第一步吧。以后,我想看到……更大的世界。”
那时,迟睦望向讲台上神采奕奕的少年,有了片刻的恍惚。他很少去想以后的事,只是望着自己脚下的步子,一步步踩得踏实。别人在讲理想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大触动,可当站上去的人换了叶琛,不知怎的,迟睦心里泛起难以言喻的滋味。
是因为说话的人是叶琛么……还是因为,他话语里的“更大的世界”?
物理老师把卷子还给迟睦。迟睦拿过卷子,向老师道谢,溜出办公室。走道上,叶琛正好拎着空水杯往过走,大概是要去接水,看到迟睦走过来,他抬手向迟睦打招呼:“嗨!”
迟睦向他晃了晃卷子:“快去办公室,老师正夸你呢。”
叶琛说:“啊,荣幸荣幸。”
两人擦肩走过。叶琛自然不可能去老师办公室听对自己的夸赞,但从他刚才的表情上看,他还是挺开心的,开心之中又带了轻微的不好意思——叶琛可能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第一次就考了班级第一。
迟睦心里一动,鬼使神差的,他转过身,看向叶琛的背影。
全班第七……和第一名的差距,或许也没有那么、那么大。
是,叶琛有着更大的目标,或许比他聪明,学习也更有热情有动力,但勤能补拙,如果再努力一点,还是可以有进步的吧?
迟睦曾经对成绩没有过执念,可是现在,他心里却突然升起一个念头——
他想要,追上叶琛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