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杨梅米酒 ...
-
今年夏天的雨水不少,水果摊上的杨梅大则大矣,却不怎么甜,也没有多少杨梅味道。我妈妈买了两斤提回家,在冰箱里放了好久也没吃完,最后只好放进冷冻层冻起来,指望留到冬天拿来煮些杨梅水喝。
她往小碗里还剩的几颗杨梅上洒了些白糖,感概道:“这都多少年没吃白糖腌杨梅了,前几年还说现在的杨梅太甜了不够酸呢。”
我四姨远嫁外省,怀孕的时候又吐又挑嘴,就想吃家里又酸又甜的杨梅,四姨夫给我妈妈打了电报。我妈把周围的几个村子都逛遍了,好容易买了几斤带着树叶的新鲜杨梅,用报纸一层层地垫好,怕新鲜杨梅坏得太多,又腌了两罐糖渍杨梅,一块给他们寄了过去。好在收到时杨梅坏得不多,四姨夫清洗干净放进冰箱,一半冷藏一半冷冻,四姨靠着这些杨梅挨过了开始的孕吐时期。
后来我做手术,四姨和四姨夫家里出力颇多,又是帮忙找医院,又是找熟人介绍靠谱的医生,还负担了我们一家在医院的衣食开销。第二年又打电话来催促我们早点去医院复查。
我妈觉得自己作为老大,得到妹妹妹夫家里的大力帮助,却因为经济能力有限,不能好好回报,很不好意思。她四处逛游着收购杨梅,买了好十几斤杨梅,细细洗净擦干,塞进干净的瓶子,一层杨梅一层冰糖。又从乡下打来上好的米酒,倒进腌渍的杨梅里。到得我们上火车时,杨梅酒就泡好了,我爸爸背着几大瓶粉红的酒在前面带路,我妈妈提着外婆做的黄糕粑和霉豆腐,又紧紧地拉着我,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
放足了冰糖的杨梅酒,喝起来甜甜,入口更像饮料。四姨夫和他几个兄弟没喝过几回乡下自酿的米酒,以为这酒的度数和酒酿差不多,喝起来没个完。一顿饭结束,空了两个大瓶子,一群人直夸我妈泡得好酒。
酒足饭饱后,各回各家。四姨夫骑着车领我们去广场上逛。骑了没几步,自行车就开始蛇形走位,他自己还得意得很呢:“大姐,你这个酒,只觉得甜滋滋的好喝,身上也热乎乎的,一点也不醉人!”
我四姨上前一把抓住自行车尾,指着面前的水沟骂道:“没醉?那你怎么直直地往沟里骑呢?两只眼睛只是装饰吗?”
第二天几个妯娌一对账:好家伙,几兄弟都喝多了,无一例外地尽往沟里骑,还好都被旁边的人拉住了,没发生什么意外。
我妈妈更加觉得不好意思。本来是感谢大家帮助的礼物,结果闯了不小的祸事。她自忖兜里的钱捉襟见肘,自己也没有什么大本事,除了能做点好吃的,再就是能跟着打毛线的书织些毛衣。食物放不了多久,也不好寄送,她便称了好些毛线,对着毛衣书织了几件花纹十分复杂的毛衣,寄给了四姨,请她转送给四姨夫和他的兄弟们。
我爸妈单位也位于县城郊区,购买衣服鞋帽十分难得。当时时兴的机织晴纶毛衣,虽然价格便宜不少,但样式和花纹不多,又十分容易产生静电。于是手巧些的阿姨们,都选择自己买羊毛含量高些的毛线来自己织。我妈在其中也能算个翘楚。她请熟人从沿海城市捎了款式繁杂的毛衣书,不仅我家三口人的毛衣款式时髦新潮,毛衣书还经常外借,并附赠我妈的指导。
四姨收到毛衣后给我妈打了电报,说毛衣都很好看,比起沿海商场里的衣服都不逊色,四姨夫哪一件都想要,根本舍不得送给兄弟们。夸得我妈又织了几件更好看的给他们寄过去,四姨夫这歇了全部私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