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九章 ...
汴安府衙。
“陈公,李府师爷和那几个家仆已关进牢房。”章謇跟陈霁说道。
陈霁微微点头,章謇继续道:“李趠就在堂外。但……此事已超出了汴安府的权辖范围,要不要直接交由官家处置?”
陈霁摆一摆手,跟章謇问道:“边渚国王子怎么样了?”
“活着,他是被喂了药,所以昏睡过去了。不过……”
陈霁看了他一眼,示意章謇说下去。
“他的舌头没了,大夫说像是被咬掉的。”
陈霁听罢,微显凌厉之色,拍下惊堂木道:“升堂,带李趠。”
公堂之上,气氛紧张,两旁衙差肃立,陈霁端坐堂上,目光如炬。李趠被带上堂来,一副从容姿态。
“李趠,你可知罪?”陈霁的声音铿锵有力。
李趠冷笑一声,看向陈霁:“我倒是想听听,陈卿认为,我何罪之有?”
陈霁猛一拍惊堂木,声色俱厉:“韩副使失踪,后又被发现尸体在你府中,你作何解释?”
李趠面不改色:“韩副使之死,我一无所知。府中之事,我岂能一一过问?”
陈霁盯着李趠:“那古库尔班的事你作何解释?”
李趠轻蔑一笑:“这我就更不知情了。朝堂之上,谁人不知我对边渚国的态度?自两国关系恶化后,我一直主战。怎会邀边渚人入我李府?”
“自相矛盾!装人的麻布口袋是你亲手打开的。你怎会不知情?”
“我发现得不比你们早。就是怕最后说不清,所以吩咐家仆先避开,不过后来发现韩颢竟然也在我府中,那多出来一个古库尔班也没什么不同。”说罢,李趠的脸色显出一丝得意的怪笑。
陈霁继续问道:“古库尔班因何重伤至此?他的舌头是怎么没有的?”
李趠双目微闭:“不知。”
陈霁不再与他纠缠,一拍惊堂木,朝公堂外说道:“带苏绣娘。”
苏绣娘?李趠一听到这三个字,立马睁开了眼睛。章謇也吃了一惊,苏葳?陈公找到她了?
就在他们二人惊诧不已之时,一阵轻盈而坚定的脚步声从堂外传来,一个手持帛卷的女子正款款走向公堂,她容貌清丽,眸似秋水含愁,唇若点樱如血,一身素雅的青色衣裙搭配着她乌黑的发髻,仿佛一朵山间的幽秘鬼兰。她腰间系着的一条淡色花纹丝带随风飞舞,与她头上那根白玉发簪一样显眼。
女子踏入堂内,从李趠面前擦身而过,眼珠子都不朝他转一下地径直走到堂前,李趠看着她的容貌像是见了鬼一般。
女子向陈霁微微欠身行礼,随即递上手中之物:“这是藏于天宁寺的帛卷。”
章謇上前,接了帛卷,递于陈霁,陈霁并不接卷,只说道:“你把前面几条念出来听听。”
章謇展卷,一目十行,快速地看了一遍,心中大惊,他鄙夷地看了看李趠后随即念到:
汴安城苏家丝锦铺长女苏葳泣血上书
三年前,参知政事李趠诓骗我苏家丝锦铺为其府上赶制一批丝绸刺绣,后无故取消货品导致我苏家破产。李趠派人至苏家强抢民女入府,为其提供绣品,后又强迫民女委身于他,沦为李府私妓。民女困于此地,深知今生永不能出府,暗中搜集其罪状,恳请官府查明。
罪状之一,欺行霸市。参知政事李趠为谋私利,强迫、敲诈、勒索中小型丝锦铺为其织作,不服从者或惨遇意外身死,或关门歇业破产。他谋财害命,扰乱市场,败坏行业风气,损害百业。
罪状之二,贪赃枉法。李趠借官营锦绣坊采买生丝之机为自营丝锦铺采购生丝。
罪状之三,亵昵倡流。李趠嫖宿娼妓,品行败坏,甚至动用国库之财为妓置衣。
……
“住口!”李趠怒不可遏地打断道:“这莫须有的罪状可有证据?这帛卷又是从何而来?”
堂前女子一听,旋即转身,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李趠,一步步地逼近他说道:“我这张脸,你是否眼熟?”
李趠被她吓得面如死灰:“别过来!你别过来!”
“怎么?你怕了?你也会怕?你在怕什么?是怕我姐姐来锁你的命?”
“你姐姐?什么你姐姐?你什么意思?”
“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三天前的那个晚上,画舫观景台,是谁侵犯了她?又是谁把她扔下了汴津河?”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李趠被她问得双腿发软。
章謇走下堂来,把女子拉开说道:“苏葳,陈公在此,你有话可与陈公说清,他定会秉公办理。”
女子看着章謇,欠身行礼:“章少卿,民女不是苏葳。”
章謇瞠目结舌:“你……你不是苏葳?可你跟画中女子长得一模一样!”
“苏葳是我姐姐,民女名唤苏蕤,是苏家丝锦铺的小女儿,我和姐姐是孪生子。因姐姐一直协助家父打理苏家生意,所以外界知苏葳,不知苏蕤。”
章謇点头:“原来如此!即是这样,那苏葳现人在何处?”
苏蕤的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声音哀伤凄婉:“昔日庭前花鲜艳,葳蕤笑语盈盈间。今朝独步故园中,空余泪眼新坟前……”说罢,一颗泪珠夺眶而出。
“你姐姐她?”
“她已被李趠杀害!”
“你胡说!”李趠大声喊道:“你既不是苏葳,休要在公堂上一派胡言!”
苏葳朝陈霁微微欠身:“民女所言句句属实。自从我苏家丝锦铺破产,姐姐被李府掳走后,家父与家母一病不起,不久后便去世。为安葬双亲,民女改名为锦娘,卖身入歌舞教坊。所幸后来朝廷准我落籍,韩副使为长远计,将我安置在了天宁寺法慧师太的绣坊中。苏家落难之时,我被姐姐送去乡下避难,所以姐姐被掳走时,我并不知详情,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姐姐的下落。一日,在天宁寺京寺绫中,我听绣娘们议论,说是在寺里的正殿里捡到了一个针法绝妙的绣帕,我凑上前去一看,一眼便认出那刺绣是出自我姐姐之手。白色丝绸锦帕的一角绣着一朵娇艳的桃花,花瓣使用了长短针,花蕊处采用了结子针法,花瓣边缘则使用了乱针技法。这乱针是我有一次缠着姐姐陪我去集市游玩故意捣乱绣出的针法,谁知姐姐说胡乱几针倒是让桃花的轮廓更显柔和,于是她稍加改良,便成了那绢帕上的乱针技法。后来,我仔细一打听,才知道那绣帕是李趠府上的一位绣娘所绣,我听了之后心惊胆战,因为在那之前,我就听过李趠的名讳,他曾玷污过天宁寺的一位小师姑,当时师姑并不知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副相,只记得那人的腰间系着一条翡翠玉带……”
众人一听,齐刷刷地朝李趠看去,他正系着一条绿得发亮的翡翠玉带!
李趠抵赖不认:“有这玉带的人不止我一人。”
苏蕤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在得知了姐姐的下落后,吃不下睡不着,想要找个办法把姐姐救出来,但我只是一个弱女子,如何跟李府抗衡?于是我去找了韩副使,请他出手相救。我与韩副使相交多年,他立即就答应了。韩副使打听到李趠将在他的画舫上宴请宾客,他计划当众跟李趠买下姐姐的身契,他推测李趠为了捏住他的这个把柄,断然不会拒绝。韩副使找机会跟姐姐见了面,也说好了这个脱身的办法。于是在三天前,我藏身于汴津河小岛上一座水榭内,等着韩副使与李趠的交涉结果。谁知,还未等到韩副使抵达画舫,姐姐就出事了!我在水榭中亲眼看到,李趠和那个边渚国的古库尔班在画舫的观景台上侵犯我姐姐!当时画舫里那么多人,竟无一人出手相救!情急之下,我跳下汴津河想要游到画舫,谁知我刚跳下河,就听见对面‘扑通’一声,我抬头一看,刚好看见李趠站在船边。河水刺骨,我奋力又游了一段距离后就晕了过去,醒来后得知,那‘扑通’一声掉进河里的便是我姐姐,她被发现的时候早已咽气……”
“是谁救了你?是韩副使吗?你可见他当晚上了画舫?”章謇问道。
苏蕤正欲答话,门外快步走上来了一个衙差,他在章謇耳边低声说道:“李府师爷和那几个家仆尽数自尽,留下了一份认罪书。”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创作这部小说时,我脑海中一直浮现南宋才女严蕊的身影。她清丽脱俗、柔中带刚,像无数宋代女子一样,将智慧与坚韧绣进诗词与针脚之中。 苏葳与苏蕤是一对双生姐妹,一人善针线,一人擅谋略。她们像镜中彼此,又各自承担命运。在她们的身上,藏着我想象中“古风女性”的模样:细腻、坚定、自成光芒。 “花落花开自有时”,愿这场故事,亦如绣图般葳蕤生花,绽放于纸上与人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