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一章 ...

  •   凌晨的薄雾笼罩着汴安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寒意。李趠马不停蹄一路疾驰,已进入郊外西南方向的密林深处。月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他在一处林地停下,翻身下马,向四周扫视一圈,“嗖”地一声,高处跳下来一个人,那人朝李趠拱手作揖道:“副相!在下已等候多时。”
      李趠道:“带路。”
      那人朝李趠身后看了看:“就您一人?我爹他……”
      李趠漠然答道:“就我一人。师爷在城中有其他事。带路。”
      原来这人是李府师爷的长子秦阙,此人心思敏锐,他暗自思忖,副相从来不会独自前来,即便是来,爹一定会给我送信。今日是怎么了?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了上来,他有些迟疑,李趠见状,抬手把他扶起:“无需担心,一切都在我和师爷的掌控之中。带路。”
      秦阙看向李趠,微微点头,随即上前引路。他带着李趠朝北走了差不多一公里,便来到了一条狭窄的小径,小径两旁是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密不透风。穿过小径,是一片竹林,林子不大,很快他们便走进了一片丘陵。那里的地形起起伏伏,覆盖着厚厚的植被,极易隐藏。二人越过那片丘陵,经过了几个幽闭的弯道后,最终走到了一个山洞的入口处。
      那山洞被藤蔓和灌木遮蔽,非常不起眼,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很难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空间。秦阙轻声道:“副相,我们到了。”
      李趠微微点头,秦阙上前,拨开树丛,走入山洞,点亮火把后,把李趠引入洞中。二人走了大致五百米后,停在了一扇巨大的铁门前,那门由上好的生铁锻造,在火光中漆黑发亮。铁门的正中央嵌着一个龙头,那龙头是一个由精钢打造的双孔锁,只有两把钥匙同时转动,才能打开铁门。李趠和秦阙分别从腰间取出一把钥匙,两人同时将钥匙插入锁孔,他们稳稳地握住钥匙,一同转动,只听见锁孔中发出清脆的“咔哒”声,随着钥匙的转动,锁头里面的机械开始转动,当两把钥匙同时转动到正确的位置时,锁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回响,锁栓缓缓地从门中退出,铁门被打开了。李趠走进铁门,秦阙把火把递给李趠,从外面锁好大门,便原路返回了。
      山洞里地势开阔,凉爽干燥,火把的影子在洞壁上影影绰绰,空气中满是硝石和金属的味道。李趠朝洞内扫视一圈,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刚才在府中的慌乱一扫而空。
      洞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军火,数量和种类之多,令人咂舌。左前方是一排排装满羽箭的箭筒,旁边是一堆长枪和弓弩,再往前是各种长刀短剑,在刀剑的一侧,则摆放着陶罐、火药包、盾牌还有铠甲。洞内深处,则摆放着攻城掠地的战车,他绕过堆满了石弹和火油的战车后,走入了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内隐隐传来一阵阵金属的碰撞声和士兵们训练的呐喊声。
      他快速穿过通道,一个秣马厉兵的训练场出现在眼前。李趠把火把递给身旁的一个哨兵,然后双手背后,环伺四周,甚为得意。一个身穿铠甲的男人见李趠到来,立即暂停训练,快步走到李趠身边拱手作揖道:“副相!周帆有失远迎!”
      “周将军无需多礼。”李趠道:“进展如何?”
      “白天已接到师爷的飞鸽传书,一切已准备就绪,就等您一声令下!”
      “好!”李趠上前一步,走到将士们中间,周帆伴其左右。李趠一边走,一边随手拍一拍身旁将士的肩膀,以示亲切和鼓励。忽然,他猛然抬手,抽出周帆腰间的佩剑,“哗啦”一下划开了自己的夜行衣,露出里面锃亮的铠甲。将士们见状,热情立刻被点燃,纷纷举起长枪,朝天连呼三声:“威武!威武!威武!”
      李趠抬一抬手,示意大家收声,然后他回到队伍的正前方,站定后,大声说道:“你们,是万中挑一的勇士!有着坚强的意志!有着不可摧毁的体魄!有着修正秩序的决心!今天,就是你们检验和实现这一决心的时机,你们愿意把这个机会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吗?”
      “愿意!愿意!愿意!”将士们的呼喊声威震云天。
      “我们不是在制造混乱,而是在寻求秩序!我们不是在打破未来,而是在开创未来!我们要用我们手中的长枪,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家人、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明天!今日,我,李趠,不是副相,我是一个兵,一个跟你们一样的将士,无论是在战场的最前线,还是在即将到来的胜利曙光中,我永远与你们同在!”
      “同在!同在!同……”突然,将士们的呼喊声戛然而止,一个个都怔怔地看向训练场的那个通道口。李趠和周帆跟随着将士的目光转头看过去,大吃一惊,竟是一队身穿金色铠甲的御林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创作这部小说时,我脑海中一直浮现南宋才女严蕊的身影。她清丽脱俗、柔中带刚,像无数宋代女子一样,将智慧与坚韧绣进诗词与针脚之中。 苏葳与苏蕤是一对双生姐妹,一人善针线,一人擅谋略。她们像镜中彼此,又各自承担命运。在她们的身上,藏着我想象中“古风女性”的模样:细腻、坚定、自成光芒。 “花落花开自有时”,愿这场故事,亦如绣图般葳蕤生花,绽放于纸上与人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