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五章 ...
其实在绣巷的时候,章謇就打算要了解苏葳的过去了。绣巷里,程巩瞥向李趠的那个小动作以及李趠的反应都让他生疑,而且汪弘还提到“她脸上挂着泪珠”。如果汪学士见到的那个女子真的是苏葳,那么她在因何事而伤心?这件事跟韩颢的失踪有关吗?
迷雾重重,章謇遣人把赵铭传唤至汴安府衙。少顷,赵铭应召而至。章謇远远地看着他跨入府衙,不禁多看了几眼。此人风采奕奕,气质独特。他虽衣着朴素,但色彩搭配得宜。袍衫、鞋履、佩囊也甚为讲究,腰间束带为双层,身材微胖却因衣物剪裁得体显得分外协调,没有丝毫臃肿之感。
见到章謇,赵铭拱手致礼:“章少卿!”
章謇微微一笑:“你是画工?”
赵铭吃惊,抬眼道:“少卿怎知我是画工?”
章謇示意他入座,轻声道:“一是你的手指边缘残留的颜料,二是你的眼神。画工的眼睛,总是与众不同。”
赵铭略显尴尬,笑了笑:“少卿慧眼。我确实以绘画为生,祖上在江南曾从事生丝买卖,见我画功尚佳,便在汴安开了赵家丝锦铺,由我绘图设计,绣女照图制绣。不过后来,店铺的经营越来越难,加上家祖病逝,我就关了铺子,暂时回了老家。”
还没等章謇问,赵铭就主动说起了旧事,但未提及苏葳,于是章謇道:“这次找你来,就是要问问之前的事。你早上拿来的那个纸条里说,苏葳出现在了绣巷,但我们去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加上你也不知纸条由何人所送,所以这条线索断了。我想了解苏葳以前的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没问题,知无不言。”
“那就从丝锦铺破产开始说吧。苏家当时也有一家丝锦铺?”
赵铭陷入了回忆,语气变得低沉:“是的,我们赵家、苏家还有王家是当时汴安城最有名的三家丝锦铺,主要因为我们三家各有所长。赵家凭借我的设计,绣品纹样总是当下最新的;苏家则以针法创新闻名,且运用地非常丰富。同样的纹样,一经苏家上手,就比别家更活灵活现;至于王家,规模最大,从胰炼、染色、络丝、织机、提花、刺绣,工序一应俱全,也是因为这个,他们家的整体经营最好。”
“王家跟你们是什么关系?”章謇追着这个新线头继续问道。
“我们三家的店铺都开在绣林街,我、苏葳、还有王家的长子王琦是挚友。”
“王琦可知道苏葳的下落?他现在人在哪里?”
赵铭摇头,脸上掠过一丝遗憾:“早已失联。我们三家后来都遭了变故。”
章謇不解:“王家为何也生了变故?”
赵铭的目光暗了下来,语气中透着愤慨:“王家经营地好,家大业大,自然引来觊觎。权贵为了利益,什么事做不出来?”
“你的意思是,有官员牵涉其中?”章謇眼神一凝,声音不由地提高了几分。
赵铭无奈地点点头:“他们利用权力之便,勒索机户,或者直接把像王家这样的店铺占为己有!”
章謇听到这里,再想到韩宇所言,已心中有数。他没有犹豫,继续追问:“你指的到底是谁?”
“参知政事,李趠。”赵铭一字一顿地说道。
“如果你说的属实,可告他仗势经商,欺行霸市。你们手上可有证据?”
赵铭自嘲一笑:“一强一弱,巧取豪夺,而且时过境迁,哪里还有证据!”
两人相视无言,良久,章謇问道:“那苏家又是因何破产?”
赵铭一听,神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我不清楚全部的情况,但一定也跟李趠有关。”
“何以见得?”
“我回到江南后,收到过苏家的一封信。”
“信还在吗?”
赵铭点头,从怀中取出信,递给章謇。章謇缓缓打开,只见信中几行清丽小楷写着:
兄长敬启:
自别后,光阴荏苒,妹一切安好,不知兄长近况如何?家中之事是否已安排妥帖?望兄长节哀顺变,善自珍摄。
今日提笔,有一件喜事告与兄长。前日,我朝副相李公遣人至苏家,言府上需要一批上等丝绸绣品,命我苏家赶制,且酬金不菲,足以解我上下燃眉之急。从长远计,如若李府对此次绣品有所青睐,来日定还有往复。
兄长离开之前忧心挂怀,愿此信能缓吾兄思绪烦忧。
苏妹手书
章謇一边看着,赵铭在一旁继续说,情绪非常激动:“我当时看了这封信,心中忐忑不安。苏家小本经营,且官营丝织坊发展起来后,苏家经常入不敷出,按道理说,他们根本接不了李府所盼的‘上等丝绸绣品’。我怀疑这根本就是个圈套……”
章謇看完,若有所思,沉吟道:“若是圈套,目的是什么?”
“这就要去问李趠了!”赵铭的声调突然拔高,说不清是愤怒更多,还是憎恨更多,他突然红了眼圈,视线变得模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
章謇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事终会有个水落石出的。”
赵铭摇摇头:“很难。”他的手指开始不自觉地打颤,声音中带着哽咽:“如果当时我在就好了……”他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带着自责和无助。“后来的事,我想也不敢想……”赵铭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像是被脑海中的什么画面给吓住了,他怔怔地看着前方,慢慢站起身,也没跟章謇打招呼,便失魂落魄地走出了汴安府衙。
章謇看着赵铭离去的背影,心绪难平。这跟他来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
所有的事都跟李趠脱不了干系,但汴安府动不了他。虽然现在风声四起,传言不久后朝廷会减冗,且首当其冲就是削弱宰相权力,撤销参知政事一职。但眼下李趠毕竟人在其位,正职宰相孙揾老迈体弱,一直病休,官家年纪尚轻,资历也不够,大大小小的事依然绕不开李趠。
章謇在府衙内来回踱步,心中十分纠结。他非常想立马找个借口进李府探查,看看里面的环境,再观察下李趠的反应,可惜自己动作太快,在绣巷的时候已经给李趠辨认过苏葳的画像了,眼下还能找什么理由上门呢?思来想去,章謇焦躁不安。赵铭的背影在他的眼前挥之不去,他实在按耐不住,大跨步走出汴安府衙,套上马,直奔李府而去。
陈霁站在府衙门口,捋一捋胡须,心绪复杂,这小子到底还是去了!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创作这部小说时,我脑海中一直浮现南宋才女严蕊的身影。她清丽脱俗、柔中带刚,像无数宋代女子一样,将智慧与坚韧绣进诗词与针脚之中。 苏葳与苏蕤是一对双生姐妹,一人善针线,一人擅谋略。她们像镜中彼此,又各自承担命运。在她们的身上,藏着我想象中“古风女性”的模样:细腻、坚定、自成光芒。 “花落花开自有时”,愿这场故事,亦如绣图般葳蕤生花,绽放于纸上与人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