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15]

      2006年,季思阳和叶启明大学毕业。还是没能熬夜看上德国世界杯。论文完了就是工作,忙的要命。大家获取赛况的渠道也从收音机变成网络。MSN停止更新退出中国,除了内部邮件,季思阳和叶启明的沟通软件换成了□□。运营商互相竞争改革,长途有了免费接听,每个月套餐都会赠送分钟数,但他们俩却不用再打长途电话。
      叶启明和家里说南方新成立乐团,比北津要好考一些,正好导师提供了机会就去试试。有了经验,半年后回北津考编制或者继续读书也有底气。他没和任何人说过保研失败的事情。在学校的象牙塔,音乐是艺术,而在利益相关面前,艺术变成最不重要的筹码。他不想留在北津除了季思阳去莘圳帮衬他爸的由头,还有一个说起来不太好过的原因。
      那是一次学院新年汇报演出。
      没有公开卖票,来的大多是学弟学妹,还有教职工家属。坐在第一排穿手工制牛皮鞋的男孩儿,在学院派的氛围里显得格格不入。和经常来看演出的观众不一样,他只会跟着前排的家属和学生们拍手。叶启明以为这个在内部汇报上见过多次的小年轻,是来找钢琴专业的长发学妹。门外汉叫的上来的乐器无非就那几个。所以在演出结束,不太熟的行政老师喊他名字下台,向皮鞋引荐时,叶启明有些尴尬,但不至于手足无措。没聊了几句,“不好意思,我导师找我。”本来在这里就该结束了。庆功宴上叶启明跟着老师坐在了中心桌,他旁边就是牛皮鞋。这桌除了自己和导师,一个搞音乐的都没有。
      “我去趟厕所。”导师把他按下来,“放轻松。”菜转了一桌,盛满的白酒放在眼前。他还没动手,“爸,我替小叶喝了。他不喝酒的。”男孩儿一口气喝完,脸上的红晕都快变紫。 “不能喝就别逞能。”男孩儿把酒杯放回去,冲他傻乐。后来几杯都是这样,男孩儿很快喝醉了。“我扶他去厕所。”他搀着男孩儿挪到厕所水池边。“图啥呢你。”男孩儿坐在地上靠着水池,“我是真的喜欢你,叶启明。”“你喝醉了。”叶启明给他扯一张湿巾,递到眼前,男孩儿突然抓住了他的手。“我根本...根本听不出来古典乐有啥好听的。”看出来了,叶启明使劲拽出来自己的手,醉汉没什么力气一把就成功了,“我男朋友比你强多了,他喜欢。”
      他把打包好的演出视频发给季思阳,季思阳每次都认真看完,有时还能听出来问题。演出其实每次都不一定能做到百分之百无遗憾,正因为这样,每次舞台才难能可贵。还有,我的乐器不叫big violin,叫double bass。”这是击垮牛皮鞋的最后一击,比给叶启明外套口袋悄悄塞房卡,他淡定连着外套扔掉更为羞耻。
      冬天结束时,校企合作的项目取消了、叶启明排名第二,少数乐器只有一个保研名额。忙完毕设和展演,又是一个夏天。
      “你要去莘圳吗?”
      “嗯,我爸身体不太好。”
      叶启明在阳台吸吸鼻子,“我去找你。”是季思阳在火车下铺碰到头的声音,“哎呦,对不起,对不起大哥。”“你等我下,我穿鞋。” 手机被扔在卧铺上,叶启明的耳朵努力听火车行驶背景音里季思阳的动作声音。滑轨门拉开又合上,“你认真的,明?”“真的,你开不开心呀。”叶启明努力在夜晚提高自己的音调。
      “是不是发生什么坏事了?”那时莘圳还不是和北上广并列的超一线城市,叶启明还年轻不用着急“告老还乡”。“不能和你爸妈说,还不能和我说吗。”“没有,大学毕业了我还不能自己做主吗。你还没回答我,开心不开心呀~”他的语气已经加上波浪线。
      “开心。”季思阳又重复了一遍,“我很开心。”
      和季思阳一样猫在火车走廊的,还有一个实时刷新世界杯新闻的高中生,“意大利夺冠了!!!皮尔洛牛逼!!!”高中生用紧张的流量点开视频,满车厢都是黄健翔激情澎湃的解说。季思阳瞪了一眼已经兴奋过头的高中生,他还想接着问下去,但叶启明已经在说,“恭喜意大利,和那个弟弟。”
      意大利在2006年没有遗憾,季思阳却和红牌罚下的齐达内一样,没问出口最后的问题。

      [16]

      叶启明来莘圳和季思阳住在一起。住在位于距离港口和工厂各有一半路程的城乡结合部。季思阳给工厂引进大学里学到的数控,微电子和编程课目,换了一条高效的生产线。广交会上谈妥的机器最近也安装到位。
      一线工人大多和父亲年轻时一样,满十八就从村子来了城市。念完技术学校,应聘到工厂。读英文都很困难,更别说机器说明书夹杂日文和德文。他只能不厌其烦地跟着售后一遍又一遍学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须知...回到租住的屋子,做口饭吃赶紧看视频看笔记复习几遍,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还肩负着培训工人的任务。
      由贸易搭建起来的工业,稍有闪失就能让行业垮塌。
      微观上,他还想护着叶启明。莘圳是随时都在巨变的城市,外来人口多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季思阳心里,叶启明和他已经是“家庭”了,要学着父亲的样子保护自小家。
      叶启明适应了几周莘圳生活,开始忙着找工作。早上和季思阳一起坐地铁出发,碰壁回来季思阳一边给他做饭,一边说,我问了哪个哪个亲戚,我觉得你还是出国再学几年吧,或者再念个研究生。研究生彼时还没有扩招,出国只在大城市成为一条出路。
      叶启明帮他打鸡蛋,一个走神,鸡蛋碗里有了蛋壳的碎屑。季思阳抽空拿筷子把蛋壳挑出去,放点盐搅拌起来,“你手是拿琴弓的,大勺还是我来吧。”
      新换的空调马力开到最大,出租屋里还是很热,叶启明从冰箱找出一盒和路雪,季思阳递给他买冰淇淋送的木勺。“你出去等我吧,练会儿琴,饭就好了。”叶启明还是和少年时期一样不喜欢空调坏掉的闷热琴房,雷阵雨后湿气很重的屋子也不喜欢,但有季思阳,就不同了。他没有选择练琴,“你想听什么歌?”
      “啊?都行。”炒菜时抽油烟机声音很大,叶启明把音量开大最大,排行榜第一位是刚刚开完“盖世英雄”演唱会王力宏的《大城小爱》。
      季思阳端菜出来时,歌词刚好唱到,“小小的爱在大城里好甜蜜。”
      暂时别想那么多,季思阳和叶启明在心里暗自决定。

      今天季思阳睡前忘了给空调定时,半夜现在变得凉爽,适合做一些夜晚才能做的事情。季思阳的耳朵很敏感,吹口气就能红,稍事亲亲就会痒得不行。季思阳已经被他闹起来,“你明天没有面试吗?”“没有,你明天还去工厂吗。”“不去。我休假。”
      于是便进入流程。先是亲吻,可能最近太忙,季思阳憋了太久,缠着叶启明亲吻许久。叶启明想换口气便推他,却被季思阳抓住手搭在肩上。季思阳把叶启明搂在怀里,唇瓣往下感受叶启明的每一个敏感点。手顺着他的背摸他的骨头,季思阳摸到了叶启明身体为了适应南方长起来的湿疹。
      湿疹被碰到又痒又疼,北方人第一次很难习惯。季思阳停下动作一手搂着哼唧的叶启明一边翻找床头柜的湿疹药膏。“你干嘛...”叶启明对他突然停下不太满意,“你起湿疹了,不涂药会痒,抓破了会留疤。”他可舍不得白白净净叶启明背上留下湿疹的后遗症。
      叶启明好气又好笑。
      “做完再说吧。”季思阳已经把他翻过来,背朝上,“那不行,蹭到床单更难受。”季思阳把药膏涂在手上,又搓了搓才敢轻轻给他涂在背上。
      一开始也不是很严重,网上一查,有一条说夏天的湿疹到了秋天就会好。工厂那边他能感受出季思阳很忙,找工作也让他自顾不及。湿疹不是什么大病,习惯习惯到秋天就会好。
      叶启明感觉药都蹭在了床单上,季思阳说的没错,他的背随着季思阳的动作频率揪起床单磨蹭起来,湿疹就只剩下疼痛感。人被快感淹没,注意力就不会放在疼上。季思阳的唇吻上叶启明仰起的天鹅颈。等结束,再让他给我上药吧,叶启明的意识碎在莘圳喧闹的炎夜里。

      [17]

      莘圳的秋天来的短、轻、浅,叶启明的工作有了着落。他在福田一所私立初中应聘上音乐教师。季思阳的药膏很有用,背后的湿疹好了没有留疤。从城乡结合部去福田实在太远,季思阳带着叶启明搬进他爸新购入的市中心小公寓。
      莘圳的房地产跟着政府拆迁发展得热火朝天。还差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要北津奥运。随着国博前奥运倒计时钟一起倒数的,还有数着租金和房产的拆迁户。这里和茪州大不相同,走在街上,你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和通用的普通话。
      市长在新闻里说,欢迎各地英才落户莘圳,来了就是莘圳人。
      季思阳家工厂的改良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数字加入劳作,产量翻番,越来越多的卡车、轮船送货到全国各地。效率上去,就会有人工替换下来,机器很快会代替大量重复性劳作。缩短劳动时间,季思阳以为这些工人会利用空闲做更多关于自己的事情,弥补早早离开家庭、学校的遗憾。
      直到被派出所叫去担保捞人,他才知道这个十六岁打工转辗多次才来到工厂的年轻人怎么消耗时间,旁边蹲着头发遮住妆容的小姑娘,看上去也不过刚满十八岁。季思阳给小姑娘塞了1000块钱,“去火车站买张票回家吧。”小姑娘又塞回去800块钱,”我一晚上就值这么多。多的会被‘妈妈’抢走。”她带着着仿制大牌包和廉价高跟鞋坐上从检查站始发的公交。
      季思阳又把800块给被抓的工人,“你怎么打算的。”季思阳记得他刚过二十岁生日,辞退他很残酷,关外总是有飞车抢劫的末路人,没个正经工作很容易被拉入伙。但又不能留在厂里,学坏总是很快,这里不仅仅只有游戏厅。他低着头,脚搓了几下水泥地,“你们关内人怎么会知道我们关外人怎么想的。”
      “这个月我和车间主任说一声,你先不用上班了,工资我照样,宿舍还能接着住,想好了再说。”季思阳打辆出租车送他回厂子,看着人进宿舍才走。师傅又问,“还去哪儿啊?”他本来想回家,但这样子叶启明会担心,“梅林关。”
      下了车,往返关内关外的公交还有各路私家车堵在梅观立交上,车流的尽头是梅林关联检大楼。就算是出入留给农民的耕作口,也需要凭证通行。和检查声音,汽笛声一并响起的是,各种口音的抱怨与无奈。季思阳来莘圳就跟着家庭在关内,厂子和港口也在。叶启明来找他自然也是关内,关内飞快更迭发展,铁丝网、检查站和江河隔离的关外地界,却和这些一年四季不停的工程没什么关系。他不知道关外的年轻人会怎么选择,那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立交桥两侧竖起的广告牌写着,来了就是莘圳人。广告牌不会写关内和关外,是两个莘圳。

      “季思阳?”
      “嗯?你刚刚说什么…”季思阳一叉子下去,赶一口季末的榴莲。
      “没什么,就学校发生的事情。”叶启明坐他对面吃巧克力奶油夹心蛋糕卷。
      “顺利吗,适应不适应,学生好搞吗。”叶启明打开话匣,“感觉这边补贴比北津的老师还好,本地老师们都很照顾我,我们教研组主任也蛮好,第一天带我办手续没有他我肯定不行。就是他们聊天有时候讲粤语我听不懂…”
      季思阳一边应着一边吃榴莲,“发生什么吗?”叶启明的蛋糕卷还有一半,季思阳的榴莲快要吃完,放下叉子,他和叶启明诉说今天的遭遇。叶启明已经进入教书育人的角色定位,“他要不要考个夜大什么的。”
      季思阳叹了口气,“这不好说。”叶启明继续吃蛋糕卷,“你生帮他肯定不行,你不说你们厂机器都是日文或者德文吗。那工作需要学一学呢,挣钱总有动力吧。”最后一口奶油吃下肚,“我现在一个月光补贴下来都不少钱,面对那些麻烦小孩儿都耐心不少。”
      季思阳捏了捏叶启明鼓起的脸颊,“你真棒。”
      第二天送叶启明去学校,路过书店给工人买了几本英语和小语种的入门书,靠里的架子还有些CD和DVD,季思阳一眼分辨出来是盗版,因为还有贾樟柯和娄烨的碟片,没有通过审查就上架只能通过盗版。
      “哎,喜欢看电影吗。”老板冲他挤眉弄眼,仿佛身处90年代的录像厅,而不是正规书店。季思阳没接话茬,“今天下午两点到三点来一批新货,还有贾柯樟的《三峡好人》。”“老板,人家叫贾樟柯。”
      季思阳和叶启明的20岁喜欢听各种流派的歌,他给工人选了一张迈克尔·杰克逊精选集,英语除了读写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听力。翻过来是刻录曲目,第一首是《Heal the world》。
      季思阳从宿舍把他叫起来,塞给他带有书店LOGO的塑料袋,“你还小,我想让你做些高难度的活儿,需要用到进口机器,操作说明全是外文的,英文的都很少。你先看看书,不想学也没关系,想找其他干的也没事,辞职得先跟我说一声啊。”
      工人翻了几下书,拿出来那张迈克尔·杰克逊精选集,哭出来眼泪,“谢谢哥。”
      没有人不喜欢音乐,音乐可以Make a little space,Make a better place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