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六边形结构 ...

  •   杨陵的手指划过控制台边缘的凹槽,金属表面残留着经年累月形成的氧化纹路。他从胸前的暗袋取出一个菱形晶体,这是塞洛克斯生前最后交付的量子存储装置。晶体内部悬浮着无数纳米级的六边形结构,在基地暗红色的天光下折射出蛛网般的幽蓝纹路。
      诺瓦陨基地的停机坪位于地下七百米处。杨陵踏入磁轨舱的瞬间,舱壁立即析出半透明的能量膜,将外部真空隔绝。轨道呈螺旋状在虫洞中延伸,每隔二十米就有一道淡紫色的环形扫描光束掠过舱体。当第七道光束穿透舱壁时,杨陵手中的菱形晶体突然发出蜂鸣,投射出全息认证码——这是塞洛克斯预设的通行密钥。
      轨道尽头连接着联盟的星环枢纽。杨陵跨出舱门时,鞋底触碰到的新型纳米聚合材料自动调整硬度,将重力缓冲系数控制在0.8G。眼前的环形空间站直径超过三公里,六边形蜂巢结构的外壳由暗物质镀层覆盖,表面流淌着类似液态金属的银白色波纹。这些波纹并非装饰,而是实时显示着空间站的防御状态——每当有星际尘埃撞击外壳,撞击点周围十米内的波纹会立即转为警戒红色,并凸起成尖锥状的纳米装甲。
      空间站内部分为十二个扇区,穹顶由可编程碳纤维编织而成,能根据外部辐射强度动态调节透光率。杨陵抬头时,正好看到穹顶从透明态转为蓝黑网格,过滤掉来自阿尔克尔星的有害射线。无数悬浮球体在百米高空穿梭,这些直径三十厘米的十二面体不仅是清洁机器人,其底部镶嵌的量子纠缠通讯节点,正在向中央智脑同步整个星环的生态数据。
      "身份认证通过。"机械音从头顶的悬浮球体传来,球体表面展开六片全息投影板,呈现出杨陵的生理参数与安全等级,"请沿绿色导引带前往B-17转运区。"
      导引带是嵌在地面的发光聚合物,随着步伐亮起细密的像素点。这些像素并非固定路径,而是根据实时人流量形成□□络——当两名工程师迎面走来时,导引带自动分裂成三条支流,地面升起半透明的隔音屏障。杨陵的右前方突然亮起红色警告纹,某块六边形地砖翻转露出维修通道,三只蜘蛛型机器人携带着微型中子焊接器爬入地下管线。
      两侧的透明舱室内,数百台人形机甲正在进行同步测试。这些机甲采用模块化设计,关节处的球型连接器可随时替换武器模块。杨陵观察到某台机甲正在切换形态:它的右臂分解成七百二十枚六棱柱单元,在空中重组成磁轨炮管,炮口残留的低温等离子体在舱室内凝结成冰晶。测试数据在舱壁玻璃上瀑布般流泻,其中一行标红的参数显示着"HSIX有机质活性值:0.73μSv"。
      在第七号测试舱内,一台胸甲刻着"HSIX-Ω"的机甲突然停止动作。它的晶须状传感器末端渗出淡紫色胶状物,这些物质接触地面时,立即被下方激活的环形力场禁锢。力场内部升起十二根钨钢探针,向污染区域注入大量零下液氦,同时发射高频率微波进行分子级消杀。

      "杨博士?"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杨陵停住脚步。声音源头是个倚靠在数据柱前的男人,灰白色防护服上布满蜂窝状散热孔,左手小指被替换成带有光纤接口的银色义肢。他身后矗立着六根生物培养柱,淡绿色营养液里漂浮着某种类脑组织,表面不时窜过电弧般的神经信号。
      "你终于回来了。这是塞洛克斯教授生前托付给我的。"辜言抬起义肢,指尖弹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记忆芯片,"当年我们负责HSIX的神经突触建模,但在撤离菲利斯星前十二小时,所有原始数据链都出现了紊乱现象。”他按下芯片侧面的按钮,空气中立即浮现出不断扭曲的DNA双螺旋模型,某些碱基对正在融化成液态。
      杨陵接过芯片时,芯片表面突然凸起细小的棱刺,刺破了他的指尖。一滴血珠被吸入芯片内部,激活了全息投影——这是塞洛克斯独有的生物密钥系统。
      "我们后来发现,HSIX不是单纯的基因编辑产物。"辜言的声音突然压低,义肢的关节发出细微的电流声,"它的量子态能跨越时空维系关联,你们要去唤醒的莱桑德系统...或许早已不是当初那个AI了。"

      艾莉森的实验室位于空间站核心区的虹膜结构内部。当杨陵穿过三重等离子气闸后,映入眼帘的是由二十四个六棱柱组成的环形空间。每个柱体表面都嵌有发光菌类培养皿,蓝绿色的荧光将整个实验室笼罩在深海般的幽光中。
      "能量服在第三准备室。"艾莉森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她正悬浮在中央圆柱体的全息操作台前。暗蓝色作战服表面流动着液态电路,每当她做出手势,就有成串的数据在四周凝结成实体模型。
      杨陵触摸悬浮在空中的能量服样品,指腹传来类似昆虫甲壳的质感。服装内层布满暗红色脉络,那是掺入名为“硶”晶体的晶须网络,正是这种晶体的出现让联盟能够完全隔绝HSIX。"充能接口在颈椎第三节。"艾莉森降落到地面,作战靴底部的反重力装置在金属地板上激起一圈涟漪,"每24小时需要补充一次晶体,否则晶须会反向侵蚀穿戴者。"
      全息屏突然投射出菲利斯星的轨道模型,大量红色光点正在地表蠕动。"莱桑德系统的核心藏在北纬32度的地幔层,十年前我们被迫用中子流将其封存。"艾莉森调出一段模糊的影像,显示某个类人形生物正在液态金属池中重组肢体,"但根据上周截获的量子信号,它正在改写自己的底层协议。"
      杨陵注意到模型边缘有个不断闪烁的坐标点,那里显示着塞洛克斯实验室的原始位置。当他将菱形晶体贴近全息屏时,晶体突然投射出一道从未见过的方程式——这是塞洛克斯留给他的最后密钥。
      "七十二小时后,跃迁窗口会在莫尔夫星云附近开启。"艾莉森将三枚硶晶体嵌入能量服的背部凹槽,晶体立即生长出血管般的脉络包裹住整个服装,"莱桑德系统或许已经和HSIX产生协同效应,我们需要它计算......"
      警报声骤然撕裂实验室的寂静。杨陵看到全息屏上的菲利斯星模型突然被黑色物质吞噬,那些蠕动红点正以超几何倍数增殖。在画面彻底黑屏前的瞬间,他捕捉到一段异常清晰的影像:本该被中子流摧毁的实验室穹顶下,有个人形轮廓正在液态金属中缓缓起身,它的头部闪烁着与菱形晶体相同的幽蓝光芒。
      准备室内排列着三十具黑色棺椁状装置。杨陵将能量服平铺在其中一具装置内部,棺盖闭合时涌出的低温等离子体立即激活了晶须网络。当再次开启时,服装已经完成形态适配,表面浮现出类似脊椎动物骨骼的银色纹路。
      "抗侵蚀测试现在开始。"电子音响起的同时,天花板降下装有HSIX样本的透明舱体。暗紫色粘稠物突然撞击舱壁,在接触能量服的瞬间,晶须网络迸发出刺目的白光。杨陵看到服装表面的纹路正在高速重组,被侵蚀部位不断脱落碳化层,露出下方新生的铬合金基质。
      艾莉森的声音从通讯器传出:"注意观察左臂的铱晶体消耗量。"正如她所言,随着HSIX的持续攻击,第一枚晶体的体积高速缩小。当晶体即将耗尽时,杨陵果断按下充能按钮,备用晶体立即通过纳米管道完成置换——这个过程的容错时间仅有1.8秒。
      测试结束时,能量服表面已经覆盖着珊瑚状的结晶层。杨陵脱下服装时,发现内侧吸附着大量纳米级的六边形鳞片,这是晶须网络与HSIX对抗产生的副产物。某个鳞片突然闪烁起来,投射出模糊的坐标——似乎有信息素残留在结晶结构中。
      在前往舰桥的通道里,杨陵遇到了正在调试机甲的辜言。研究员将义肢插入某个机甲的控制接口,机体后背突然展开六片晶状翅翼。"这些机甲搭载着HSIX的逆向工程产物。"他指着翅翼上流动的紫色光脉,"如果你们在地幔层遇到莱桑德系统的防御机制......"
      剧烈的震动突然席卷整个空间站。警报红光中,杨陵看到全息屏显示外壁正在遭受不明物质侵蚀。辜言立即启动机甲的防御形态,翅翼喷射出含有石墨烯微粒的阻隔剂。在漫天飘落的银色粉尘中,杨陵分明看到某些粉尘正在空中自主聚合成六边形结构——这和塞洛克斯晶体内部的纳米构造完全一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六边形结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