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周一早晨八点整,宋听澜推开刑事审判第三庭办公室的门,发现里面已经亮着灯。穆唯承背对着门口,站在档案柜前翻阅案卷,修长的手指在文件边缘轻轻摩挲,黑色法官制服勾勒出宽肩窄腰的轮廓。

      听到开门声,穆唯承转过身来,嘴角扬起一个明亮的笑容:"早啊,宋法官。"

      "早。"宋听澜简短回应,走向自己的办公桌。他注意到穆唯承今天换了条暗红色领带,衬得肤色更加健康。相比之下,他自己的深灰色领带显得过于保守。

      "周院长刚发邮件,说有个急案要交给我们合议庭。"穆唯承晃了晃手中的文件,"故意杀人案,情节恶劣,媒体已经开始报道了。"

      宋听澜皱眉,打开电脑查看邮件。周院长的措辞很明确——考虑到案件重大且舆论关注度高,特指派刑三庭正副庭长共同组成合议庭审理。

      "我看过案情摘要了,"穆唯承走到宋听澜桌前,随意地靠坐在桌沿,这个过于亲近的动作让宋听澜不自觉地往后靠了靠,"被告人张建军,出租车司机,涉嫌杀害乘客李明浩。公诉机关指控是抢劫杀人,被告则辩解是防卫过当。"

      宋听澜抬眼看了看近在咫尺的穆唯承,闻到了对方身上淡淡的檀香调香水味。他不动声色地拉开距离:"请别坐在我的办公桌上。"

      穆唯承挑眉,但没有动怒,反而笑得更加灿烂:"抱歉,习惯问题。"他直起身,却依然站在宋听澜桌前,"你怎么看这个案子?"

      "在没阅完所有卷宗前,我不做预判。"宋听澜打开抽屉取出眼镜布,慢条斯理地擦拭镜片,"这是基本职业操守。"

      "谨慎是你的美德。"穆唯承的语气听不出是赞美还是揶揄,"不过根据现有证据,我认为定抢劫杀人问题不大。被告人前科累累,被害人钱包失踪,动机很明显。"

      宋听澜戴上眼镜:"穆法官,在刑事审判中,'认为'是最危险的词之一。证据说话,我们倾听。"

      穆唯承正要回应,办公室门被敲响。书记员小王探头进来:"两位法官,周院长请你们去他办公室讨论新案件。"

      周院长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浓郁的普洱茶香。老院长示意两人坐下,直奔主题:"这个案子很棘手。被害人李明浩是省重点中学教师,家属情绪激动,媒体也在盯着。更重要的是,"他压低声音,"被告人的哥哥是市人大代表,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施压了。"

      宋听澜的表情纹丝不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当然,当然。"周院长点头,"但社会效果也要考虑。我希望你们俩能配合好,既要依法裁判,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穆唯承交叠双腿:"院长放心,我和宋法官会处理好的。"他转向宋听澜,眼中带着挑战,"对吧?"

      宋听澜没有接话,只是问:"什么时候开庭?"

      "周五。"周院长说,"考虑到舆论压力,越快越好。卷宗已经准备好了,你们这几天抓紧熟悉案情。"

      回到办公室,宋听澜立即投入工作。他阅读案卷时有个习惯——完全静默,全神贯注,连呼吸声都轻得几乎听不见。而穆唯承则恰恰相反,他一边翻阅文件一边时不时发出"啧"声,偶尔还自言自语几句。

      "这个目击证人证词有问题..."穆唯承突然说。

      宋听澜头也不抬:"请保持安静。"

      "但你看这里,证人说看到被告'手持利刃',但现场照片显示凶器是把水果刀,刀刃长度不足十厘米,算哪门子'利刃'?"

      宋听澜终于抬起头:"你在质疑证人的主观描述用词?这在证据法上毫无意义。"

      "语言会影响事实认定。"穆唯承坚持,"'利刃'听起来就比'水果刀'危险得多,会给法官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宋听澜摘下眼镜:"穆法官,如果你打算在法庭上纠缠这种语义学问题,我建议你改行做语言学教授。"

      穆唯承不怒反笑:"终于有点情绪了?我还以为你真是块冰山呢。"

      宋听澜深吸一口气,重新戴上眼镜:"我需要安静阅卷。如果你习惯讨论式工作,可以去找其他同事。"

      "好吧好吧。"穆唯承举手作投降状,"我去会议室看,不打扰你。"他抱起文件走到门口,又回头说,"对了,中午一起吃饭?讨论下案情。"

      "我有约了。"宋听澜撒谎道。

      "真遗憾。"穆唯承眨眨眼,"那改天。"

      门关上后,宋听澜长舒一口气。他揉了揉太阳穴,不明白为什么穆唯承能如此轻易打乱他平静的工作节奏。重新投入案卷前,他下意识看了眼穆唯承的办公桌——文件随意堆叠,钢笔没盖笔帽,一杯喝了一半的咖啡放在案卷上,杯底已经留下一圈痕迹。这种随性在宋听澜看来简直是对职业的亵渎。

      中午,宋听澜独自在法院食堂角落用餐。他正思考着案卷中的一个疑点,突然听到一阵笑声。抬头望去,穆唯承被几个年轻法官围着,正在讲什么趣事,引得大家频频发笑。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整个人仿佛在发光。

      宋听澜移开视线,继续吃饭。这时,助理法官林小芸端着餐盘走过来:"宋法官,可以坐这里吗?"

      "请便。"宋听澜点头。

      林小芸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您和穆法官要一起审理那个出租车杀人案?"

      "嗯。"

      "他好厉害啊,"林小芸眼睛发亮,"我在法学院时就读过他写的《刑事推定规则研究》,简直颠覆了我对证据法的认知。"

      宋听澜夹菜的手顿了顿:"学术观点和实践应用是两回事。"

      "但听说他判的案子很少有被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林小芸没注意到宋听澜的冷淡,继续道,"而且他好帅啊,今天早上好几个书记员特意绕路来我们办公室就为了看他一眼。"

      宋听澜放下筷子:"我吃好了,你慢用。"

      "啊,等等,"林小芸急忙说,"关于您上周让我查的那个司法解释,我找到了一些补充资料..."

      "下午上班后发我邮箱。"宋听澜起身离开,余光瞥见穆唯承正看向这边,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接下来的三天,两人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宋听澜习惯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而穆唯承总是踩着点来;宋听澜午餐时间固定,穆唯承则经常错过饭点;宋听澜的办公桌永远整洁如新,穆唯承的则日渐凌乱。但两人都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工作能力确实出色——宋听澜对证据链的分析无懈可击,穆唯承对法律适用的见解独到深刻。

      周四下午,两人终于坐下来正式讨论案件。

      "我认为可以定故意杀人罪,但抢劫动机证据不足。"宋听澜指出案卷中的几处疑点,"被害人钱包确实不见了,但没有目击者注意到被告人拿走钱包,车内也没找到被告人的指纹。"

      穆唯承摇头:"被告人有抢劫前科,这次又正好缺钱,动机明显。至于指纹,他作为出租车司机,车上有他的指纹再正常不过,反而没有才可疑。"

      "前科不能直接推定本次也有同样动机。"宋听澜反驳,"刑法讲究的是'一事一议'。"

      "但量刑时可以考虑前科。"穆唯承寸步不让。

      两人争论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达成妥协——定故意杀人罪,但在量刑时对抢劫动机存疑部分予以充分考虑。

      周五上午,庭审如期举行。法院门口挤满了记者和围观群众,被害人李明浩的妻子带着十几名亲属坐在旁听席,个个身穿黑衣,面容悲戚。被告人张建军被法警押上被告席时,旁听席传来一阵骚动。

      "杀人犯!"一个中年妇女突然站起来尖叫,"还我儿子命来!"

      法警连忙上前制止,但场面已经失控。更多家属站起来叫骂,有人甚至试图冲向被告席。张建军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肃静!"宋听澜重重敲击法槌,声音冷静而威严,"请控制情绪,否则将清场。"

      但情绪激动的家属根本不听。就在局面即将失控时,穆唯承突然站起身,大步走到旁听席前。他身高接近一米九,往那一站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李夫人,"他直视那位带头闹事的中年妇女,声音不大却充满力量,"我是穆唯承法官,理解您的痛苦。但您儿子是位受人尊敬的老师,您希望他的案件在一片混乱中审理吗?"

      妇女愣住了,眼泪夺眶而出:"我儿子...他是个好孩子..."

      "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一个公正有序的庭审。"穆唯承语气缓和下来,"我向您保证,法庭会查明真相,给您儿子一个交代。"

      与此同时,宋听澜示意法警暂缓清场,走到妇女身边:"李夫人,法律不会让任何一个无辜者蒙冤,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罪之人。请您相信司法公正。"

      两位法官截然不同却同样有效的应对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李夫人渐渐平静下来,在其他亲属的搀扶下回到座位。庭审得以继续进行。

      回到审判席,宋听澜和穆唯承交换了一个短暂的眼神。那一刻,两人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庭审持续了整整一天。中午休庭时,宋听澜发现穆唯承的领带松了,下意识指了指自己的领口示意。穆唯承愣了一下,随即会意,笑着整理好领带。这个小小的互动被路过的林小芸看在眼里,她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下午的庭审中,两人配合越发默契。宋听澜负责对证据进行严密的质证,穆唯承则擅长把控庭审节奏,在控辩双方争执不下时适时介入引导。当被告人张建军情绪激动,声称自己是"正当防卫"时,宋听澜冷静地指出其供述中的矛盾点,穆唯承则巧妙地质问为何防卫需要刺被害人十七刀。

      休庭合议时,两人在法官会议室进行了深入讨论。

      "我认为可以定故意杀人罪,但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宋听澜翻看笔记,"被告人的防卫辩解虽不成立,但被害人确实先动手推搡,这点多位证人可以证实。"

      穆唯承若有所思:"我同意不判死刑,但量刑也不能太轻。考虑到社会影响,建议死缓。"

      "死缓可以,但判决理由部分必须充分说明不立即执行的原因,否则被害人家属难以接受。"

      穆唯承突然笑了:"你知道吗,这是我们第一次达成共识。"

      宋听澜没有接话,但嘴角微微松动:"判决书我来起草,你补充。"

      "成交。"穆唯承伸了个懒腰,"连续两天看卷宗,我脖子都快断了。要不要去喝一杯?放松一下。"

      "我不喝酒。"宋听澜收拾文件,"而且判决书明天就要交。"

      "工作狂。"穆唯承摇头,却不见责怪之意,"那改天。"

      回到办公室已是晚上九点多。宋听澜发现穆唯承桌上多了一个相框,照片中是穆唯承和一个白发老人的合影,背景似乎是某所大学。他移开视线,专注于自己的电脑屏幕。

      判决书写到一半,宋听澜起身去书架找参考资料。经过穆唯承的办公桌时,一份翻开的案卷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他三年前审理的一个案件,判决书被密密麻麻地做了批注。宋听澜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发现那些批注并非批评,而是赞赏和补充分析。

      "偷看可不是好习惯。"穆唯承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宋听澜转身,发现穆唯承倚在门框上,手里拿着两杯咖啡。"只是路过。"他平静地说。

      穆唯承走进来,递过一杯咖啡:"喝点提神。放心,没加糖,知道你讨厌甜食。"

      宋听澜迟疑地接过:"谢谢。你怎么知道我不吃甜?"

      "观察。"穆唯承喝了口自己的咖啡,"一周以来,你从没碰过办公室任何人带来的甜点,午餐也总是选最清淡的菜。"

      宋听澜微微吃惊于对方的观察力:"职业习惯?"

      "对人感兴趣而已。"穆唯承走向自己的办公桌,拿起那份被批注的判决书,"这是我读研时的案例分析作业,你的判决书是范本之一。当时我的导师——就是照片里那位陈教授——说你是同辈法官中最严谨的。"

      宋听澜不知如何回应,只好喝了口咖啡。确实不加糖,但加了少量奶,味道刚好。

      "对了,"穆唯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本厚重的书,"我看你桌上刑法典籍是第三版,这是刚出的第五版,增加了不少新司法解释。"

      宋听澜接过书,翻开扉页,看到上面有穆唯承的签名和一行字:"给最值得尊敬的对手——穆唯承"。他抬头,对上穆唯承含笑的双眼。

      "谢谢,但我不收贵重礼物。"

      "不是礼物,是交换。"穆唯承走到宋听澜的书架前,抽出一本《刑事证据规则精解》,"这本我找了很久,绝版了。借我看一周,如何?"

      宋听澜点头:"可以。"他停顿片刻,补充道,"你的咖啡...很好喝。"

      穆唯承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比平时那种玩世不恭的笑要温暖得多:"下次带你去我常去的咖啡馆,老板是我大学同学,手艺更好。"

      宋听澜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回到座位继续写判决书。但这一次,办公室里多了一个人的呼吸声和偶尔的键盘敲击声,竟让他感到一丝奇异的安宁。

      凌晨两点,判决书终于完成。宋听澜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发现穆唯承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他刚写完的补充意见。宋听澜犹豫片刻,拿起自己挂在衣架上的外套,轻轻盖在穆唯承肩上。

      他正要离开,突然注意到穆唯承桌上那本《刑事证据规则精解》已经翻开了大半,页边写满了笔记。宋听澜悄悄凑近,发现穆唯承不仅认真阅读,还在不少地方写下了"与宋观点一致"、"此处宋的见解更优"等批注。

      这一刻,宋听澜心中那堵筑起多年的冰墙,似乎裂开了一道细缝。

      第二天清晨,当穆唯承醒来发现肩上的外套时,宋听澜已经去法庭做宣判准备了。他拿起那件深灰色的西装外套,闻到一股清冷的松木香。不同于他自己的张扬,宋听澜的气息低调而克制,需要靠近才能察觉,却令人难忘。

      穆唯承叠好外套放回宋听澜的椅子,发现桌上多了一张便条:"咖啡不错,下次换我请。——宋"

      他拿起便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时林小芸敲门进来:"穆法官,宋法官让我来取判决书..."她看到穆唯承手中的便条和脸上的表情,突然停住了。

      "在这里。"穆唯承迅速恢复常态,递过U盘,"告诉宋法官,我记下他的咖啡约定了。"

      林小芸接过U盘,表情复杂地看了看穆唯承,又看了看宋听澜整洁的办公桌,欲言又止地离开了。

      宣判很顺利。当宋听澜宣布"被告人张建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时,被害人家属虽然仍有啜泣,但接受了这个结果。被告人当庭表示不上诉。

      庭审结束后,宋听澜和穆唯承并肩走回办公室。路过法院中庭时,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两人身上。

      "合作愉快。"穆唯承突然说。

      宋听澜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穆唯承:"确实...比预期顺利。"

      "高评价啊。"穆唯承笑道,"为了庆祝我们第一次合作成功,今晚无论如何都得喝一杯。不喝酒的话,咖啡也行。"

      宋听澜沉默片刻,点头:"好。但只到九点,我明天还有案子要准备。"

      "成交。"穆唯承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我知道有家清吧,安静适合聊天。"

      宋听澜没有反对。两人继续向前走,步伐不自觉地调整到同一频率。法院走廊很长,但并肩而行似乎让这段路变得不那么漫长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段评已开~ 欢迎大家收看,祝阅读开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