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这绝对构成正当防卫!"
穆唯承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他"啪"的一声将案卷拍在桌上,惊得书记员小王手一抖,记录本掉在了地上。宋听澜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凌晨一点十五分,他们已经就这个案子争论了近四个小时。
"被告连续追砍被害人二十多米,直到对方倒地不起还补了两刀,这已经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宋听澜的声音冷静得像冰,与穆唯承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他摘下眼镜,用衬衫袖口轻轻擦拭镜片,这个动作通常表示他正在压抑不耐烦的情绪。
"但你别忘了,被害人是先持刀闯入被告家里的!"穆唯承解开领口的两颗扣子,在狭小的会议室里来回踱步,"一个独居女性半夜遭遇持刀入侵,在极度恐惧下做出过激反应完全符合常理。"
宋听澜重新戴上眼镜:"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法律条文写得很清楚,穆法官。"
"法律条文不是数学公式!"穆唯承双手撑在会议桌上,俯身逼近宋听澜,"我们要考虑案件的特殊情境。被告李雯是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瘦弱女性,而被害人张强身高一米八五,有两次暴力犯罪前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难道要求她在生死关头精确计算每一刀的'必要性'吗?"
宋听澜没有退缩,直视穆唯承的眼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体型差异如何,防卫限度都是客观标准。如果因为被告是女性就放宽标准,那才是真正的性别歧视。"
"哈!"穆唯承直起身,做了个夸张的手势,"现在连'性别歧视'都出来了?宋法官,你是不是从来没真正害怕过什么,所以无法理解一个人在极度恐惧下的反应?"
这句话像一把小刀,精准地刺中了宋听澜心中某个隐秘的角落。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人身攻击不是有效的辩论方式,穆法官。我们讨论的是法律适用,不是个人经历。"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小王缩在角落,恨不得自己变成隐形人。这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正当防卫案分配给他们合议庭后,两位主审法官的意见就像两条平行线,始终无法交汇。
穆唯承深吸一口气,举起双手做了个投降的姿势:"抱歉,我越界了。"他走回座位坐下,声音低沉下来,"但我们得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案子舆论关注度太高,判决结果不仅关乎这两个人的命运,还会影响今后类似案件的走向。"
宋听澜的表情也略微松动:"我同意需要平衡。但平衡点在哪里?"
"我建议这样,"穆唯承翻开案卷,指向现场勘查照片的一处细节,"看这里,被害人倒地的位置距离被告家门口只有五米,而不是她最初说的二十多米。这说明追砍的距离没那么长,防卫行为有一定连续性。"
宋听澜凑近查看,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轻轻相碰,又迅速分开。"法医鉴定显示,致命伤是前几刀造成的,后面的几刀确实属于过度。"他思索片刻,"如果认定前五刀属于正当防卫,后两刀属于防卫过当,如何?"
穆唯承眼睛一亮:"然后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防卫过当部分减轻或免除处罚?"
"可以考虑。"宋听澜点头,"但判决理由部分必须详细阐述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为今后类似案件提供参考。"
"完美!"穆唯承突然拍桌,吓得小王又一次掉了记录本,"我来起草事实认定部分,你负责法律适用部分,如何?"
宋听澜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凌晨一点半了。"
"所以?"穆唯承挑眉。
"所以明天再继续。"宋听澜站起身,整理文件,"头脑清醒时做出的判决才最公正。"
穆唯承撇嘴:"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
"直觉是法官最不可靠的朋友。"宋听澜将案卷装入公文包,"明天七点半,我习惯早到。"
"知道了,'早鸟'先生。"穆唯承伸了个懒腰,衬衫下摆从裤腰里溜出来一小截,露出紧实的腹部肌肉。宋听澜迅速移开视线,假装整理领带。
走出法院大门时,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脸颊。宋听澜下意识地拢了拢西装外套,突然注意到穆唯承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
"你不冷吗?"话一出口,宋听澜就后悔了,这听起来太过关心。
穆唯承却笑了:"热血青年,不怕冷。"他顿了顿,声音突然变得柔和,"倒是你,胃还好吗?这么晚没吃东西。"
"没事。"宋听澜简短回答,却因为对方记得自己的老毛病而心头微暖。
"等等。"穆唯承突然拐向路边一家还在营业的便利店,几分钟后拿着两个热腾腾的饭团和一瓶热饮回来,"给,先垫垫肚子。"
宋听澜迟疑地接过:"谢谢。"
"不客气,搭档。"穆唯承咬了一口自己的饭团,含混不清地说,"说真的,和你辩论很过瘾。在S市中院时,没人能跟得上我的思路。"
宋听澜小口啜饮着热奶茶,甜度刚好:"你思路太跳跃,但...确实有独到见解。"
"哇,这简直是最高评价了!"穆唯承夸张地捂住胸口,"宋法官居然夸我了,我得记下来。"
宋听澜忍不住嘴角微扬:"别得意忘形。"
两人在十字路口分别,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宋听澜走出几步,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发现穆唯承也正回头看他。夜色中,那双眼睛亮得惊人。两人都有些尴尬地迅速转身,加快脚步离开。
第二天清晨,宋听澜准时在七点半推开办公室门,发现穆唯承已经坐在里面,面前摊着案卷和半杯咖啡。
"早。"穆唯承抬头,声音沙哑,"我带了咖啡,你的在桌上。"
宋听澜看向自己的办公桌,果然有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旁边还放着一个小纸袋,里面是两片全麦吐司。他皱眉:"你几点来的?"
"六点半。"穆唯承咳嗽两声,"想早点把事实认定部分写完。"
宋听澜注意到穆唯承眼下淡淡的青色,显然没睡多久。他默默走到茶水柜前,取出一个马克杯,放入自己珍藏的菊花枸杞茶包,冲上热水,然后放在穆唯承手边。
"润喉的。"他简短地说,随即回到自己座位,开始工作。
穆唯承愣了一下,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甜中带苦的温暖液体滑过喉咙,缓解了通宵工作的干涩。他看向宋听澜专注工作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表面冷漠的男人,内心或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柔软。
接下来的三天,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地完善着判决书。宋听澜严谨的法律分析和穆唯承生动的社会视角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份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兼顾人情的判决。当他们在最后一页签下名字时,穆唯承突然伸出手:
"合作愉快,搭档。"
宋听澜犹豫片刻,握住了那只手:"合作愉快。"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比上次更加自然,也更加坚定。
周五下午宣判时,法庭内座无虚席。媒体记者、法学学者、普通市民,甚至几位人大代表都来旁听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宋听澜清晰有力地宣读着判决书:
"...本院认为,被告李雯在面对不法侵害时采取的防卫行为,前五刀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后两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构成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宣判结束后,被害人家属情绪激动地表示要上诉,而被告李雯则泪流满面地向审判席深深鞠躬。法学界的反应则出奇地一致——这份判决书被多位教授誉为"近年来关于正当防卫最平衡、最富智慧的判决"。
"看来我们创造了小奇迹。"退庭后,穆唯承边走边松领带,"连陈教授都发短信说这是他见过最完美的平衡。"
宋听澜轻轻点头:"你的社会效果论确实有可取之处。"
"而你的法律严谨性让判决无懈可击。"穆唯承微笑,"互补的力量,嗯?"
两人走到办公室门口,发现庭里的同事们正围着公告栏议论纷纷。
"怎么了?"穆唯承好奇地凑过去。
林小芸转身,眼睛发亮:"院工会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下周六,各庭组队参加。我们刑三庭还缺一对男双选手,两位法官要不要报名?"
"我..."宋听澜刚要拒绝,穆唯承已经大声宣布:
"我们报名!"
宋听澜猛地转头:"等等,我没同意。"
"别扫兴嘛。"穆唯承揽住他的肩膀——这个动作引来周围同事惊讶的目光,"运动有益健康,而且..."他压低声音,"听说民一庭那帮人已经报名了,他们庭长去年在案件讨论会上怎么怼你的,还记得吗?"
宋听澜当然记得。那次关于侵权责任分担的跨庭讨论中,民一庭庭长几乎否定了他的所有观点。但这不是他参加羽毛球比赛的理由。
"我不会打羽毛球。"他实话实说。
"骗人。"穆唯承眯起眼睛,"你办公室抽屉里有羽毛球馆的会员卡,我上次借钢笔时看到的。"
宋听澜耳根发热:"那是...大学时的习惯,很久没打了。"
"肌肉记忆是不会消失的。"穆唯承拍拍他的背,"就这么定了,我们代表刑三庭出战。对吧,各位?"
同事们齐声附和,林小芸更是直接拿出报名表让两人签字。在众目睽睽之下,宋听澜只好接过笔,潦草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太好了!"林小芸欢呼,"我们庭终于有希望夺冠了!"
宋听澜无奈地看着穆唯承得意的笑脸,忽然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比赛前的几天,两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练习。直到比赛当天早上,他们才在体育馆更衣室碰头。
"你确定要穿这个打球?"穆唯承上下打量着宋听澜一丝不苟的运动装——纯白色Polo衫、黑色运动长裤和崭新的羽毛球鞋,活像个专业教练。
宋听澜同样惊讶于穆唯承的装扮——荧光橙的短袖T恤,短得几乎露出大腿根的运动短裤,还有一双花里胡哨的限量版球鞋。
"我们是来打球,不是来走秀。"宋听澜忍不住说。
穆唯承咧嘴一笑:"颜值也是战斗力的一部分。"他做了几个热身动作,肌肉在紧绷的T恤下清晰可见,"别担心,我技术不错,不会拖你后腿。"
宋听澜移开视线,专注于自己的热身:"我很久没打了,可能会生疏。"
"放松点,就当娱乐。"穆唯承递给他一瓶运动饮料,"输了又不会影响我们的法官资格。"
第一轮比赛出奇地顺利。他们的对手是行政庭的两位法官,年纪偏大,体力不支,很快以21:10和21:12败下阵来。宋听澜和穆唯承虽然几乎没有配合,但凭借个人技术轻松取胜。
"看吧,我说你打得不错。"穆唯承在休息时用毛巾擦着汗,目光扫过宋听澜因运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动作很标准,一看就是练过的。"
宋听澜小口喝水:"大学时是校队替补。"
"只是替补?"穆唯承挑眉,"以你的水平,至少该是主力。"
"不喜欢团队运动。"宋听澜简短回答,没有解释更多。
第二轮对阵执行局的组合就没那么轻松了。对方是一对常年合作的搭档,配合默契,战术明确。第一局宋听澜和穆唯承各打各的,甚至几次差点撞到一起,以17:21失利。
"这样不行。"局间休息时,穆唯承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得有点配合。"
宋听澜皱眉:"我们没有练习过,怎么配合?"
"试试前后站位。"穆唯承比划着,"你负责前场小球,我负责后场杀球。你反应快,网前技术好;我力量大,适合后场进攻。"
宋听澜略微惊讶——穆唯承居然准确指出了两人的技术特点。"可以试试。"他点头。
第二局开始后,新的站位立刻见效。宋听澜灵巧地处理网前球,为穆唯承创造进攻机会;而穆唯承强有力的扣杀则频频得分。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甚至不需要言语交流就能预判对方的移动。最终他们以21:15和21:13连扳两局,逆转取胜。
"太棒了!"比赛结束的瞬间,穆唯承激动地冲过来抱住宋听澜,浑身汗水的热气扑面而来。宋听澜僵了一秒,随后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背,迅速分开。
"配合得不错。"他低声说,努力忽略周围同事惊讶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半决赛对阵民一庭的组合时,两人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民一庭庭长——就是那位曾在案件讨论会上与宋听澜针锋相对的老法官——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他的每一次回球似乎都在宋听澜和穆唯承的预料之中。
"他们简直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林小芸在场边惊叹,"宋法官怎么知道穆法官要从那个角度杀球的?"
21:9,21:11,刑三庭轻松晋级决赛。
决赛对手是刑一庭的年轻组合,实力强劲。第一局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关键时刻,穆唯承一个大力扣杀,球直接击中对方球员胸口。
"对不起!"穆唯承立刻道歉,但眼神中闪烁着竞技的锋芒。
宋听澜看了他一眼,低声道:"别太狠,都是同事。"
"竞技体育,全力以赴才是尊重。"穆唯承擦了擦汗,突然笑了,"不过你说得对,我收敛点。"
最终,他们以2:1险胜对手,为刑三庭赢得了久违的冠军奖杯。领奖时,院长亲自为他们颁奖,还开玩笑说"没想到两位在球场上的默契比在法庭上还好"。
"那是因为在法庭上我们经常意见相左。"穆唯承接过奖杯,笑着回应。
"互补才能创造最佳结果。"宋听澜难得地接了一句,引来全场笑声和掌声。
比赛后的聚餐上,气氛热烈异常。刑三庭的同事们轮流向两位"英雄"敬酒。宋听澜以胃病为由只喝果汁,穆唯承则来者不拒,很快脸上就浮现出醉意的红晕。
"说真的,"穆唯承在第三次搂住宋听澜的肩膀时,声音已经有些含糊,"我一开始以为你是个死板的老古板...但你不是...你是我见过最...最..."
"你喝多了。"宋听澜试图推开他,却被搂得更紧。
"我没喝多!"穆唯承大声宣布,引来更多笑声,"宋听澜...宋法官...宋冰山...其实是个超级厉害的人...他写的判决书...逻辑严密得像瑞士钟表...你们知道吗...我大学时就读过他的论文..."
宋听澜的耳根烧得通红,既因为酒精气息喷在耳边的热度,也因为这番醉醺醺的告白。"够了,我送你回家。"
"我不要回家!"穆唯承像小孩一样闹脾气,却乖乖被宋听澜扶着站起来,"我要去你家...继续喝..."
同事们发出善意的起哄声,宋听澜装作没听见,半拖半抱地把穆唯承弄出餐厅,塞进一辆出租车。
"地址?"他问醉醺醺的穆唯承。
穆唯承报出一个高档小区名,然后头一歪,靠在了宋听澜肩上。温暖的重量和淡淡的酒香让宋听澜浑身僵硬,但他没有推开。
"你知道吗..."穆唯承在车程中含糊地说,"我申请调来省高院... partly是因为你..."
宋听澜的心跳突然加速:"什么意思?"
但穆唯承已经睡着了,头顺着宋听澜的肩膀滑到他胸前,像个找到舒适位置的猫一样蹭了蹭,发出满足的叹息。
出租车在穆唯承家楼下停下。宋听澜费力地把这个比自己高大半头的男人扶出车,从他口袋里摸出钥匙,好不容易才把他弄进公寓,扔在床上。
穆唯承的公寓宽敞明亮,装修风格现代简约,与宋听澜想象中的张扬完全不同。书架上整齐排列的法律书籍间点缀着几张旅行照片,展示着主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宋听澜犹豫片刻,还是帮穆唯承脱了鞋和外衣,盖上被子。正准备离开时,床头柜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年轻的穆唯承与一位中年法官的合影,两人站在法院门前,笑容灿烂。那位法官的面容莫名地熟悉...
宋听澜突然想起,那是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宋志远受贿案"的主审法官。而宋志远,正是他的父亲。
他的血液瞬间凝固。为什么穆唯承会有这样的照片?他调来省高院,接近自己,是否与此有关?无数疑问在脑海中炸开,但宋听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也许只是巧合,也许有其他解释...
"唔...宋..."床上的穆唯承翻了个身,含糊地嘟囔着什么。
宋听澜迅速退出卧室,轻轻关上公寓门。走在夜色中,他的心乱成一团。刚刚在球场上建立的信任和默契,此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后不久,穆唯承从床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书柜前,从最底层抽出一个文件夹,里面全是关于宋志远案的资料。醉眼朦胧中,穆唯承轻声道:"我一定会查清真相...为你父亲...也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