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顺路 ...
-
年会结束时已近午夜。
应祐站在酒店门口等出租车,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又消散。
他摸了摸大衣口袋里的深蓝色手帕,布料已经被他的体温焐热。
“看来一时半会儿叫不到车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应祐转头,看到纪然正跺着脚取暖,鼻尖冻得通红,米色毛衣外只套了件单薄的深灰色呢子外套,在零下十度的寒夜里显得尤为不足。
“你没带厚外套?”应祐皱眉。
纪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早上出门时没看天气预报。”他说话时牙齿微微打颤,手指紧紧交握在一起,指节泛白。
应祐没说话,解开自己的黑色羊绒大衣扣子。
“啊,不用...”纪然慌忙摆手,但应祐已经脱下大衣,不由分说地披在了他肩上。
“穿上,我里面还有毛衣,你不必推辞。”应祐的语气比他预想的要强硬。
纪然愣了一下,随即顺从地穿上了大衣。
过大的外套几乎将他整个人包裹起来,袖口长出半截,下摆垂到膝盖上方。
他下意识地将脸埋进衣领,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像是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似的,猛地抬起头,耳尖通红。
“谢谢...很暖和。”
应祐点点头,假装没注意到纪然的小动作。
大衣内侧还残留着他的体温和淡淡的香水味。
——檀香与雪松的混合,他惯用的那款。
“你往哪个方向?”应祐问,眼睛盯着空荡荡的马路尽头。
“静安花园,就是三号线地铁站附近。”
“真巧,我住金茂公寓,就在你们小区后面那条街。”
“我知道,你刚才说过。”纪然微笑,眼睛在路灯下闪烁着琥珀色的光芒。
一辆黄色出租车缓缓驶来,应祐下意识地抬手拦下。
车子停在他们面前,排气管喷出白色的尾气。
“一起?”应祐拉开车门,看向纪然,“这种天气恐怕很难叫到第二辆。”
纪然犹豫了一瞬,点点头钻进了后座。
车内弥漫着一股廉价的空气清新剂味道,混合着皮革座椅的陈年气息。
应祐报了两个地址,司机嘟囔了一句“不顺路啊”,但在应祐表示愿意付双倍车费后立刻闭了嘴。
“其实不用这么破费...”纪然小声说。
“没关系,公司报销。”应祐撒了个小谎。
实际上他很少使用这种特权,但今晚他莫名想让这个刚认识的年轻人舒服一些。
车子缓缓驶入夜色中,积雪在轮胎碾压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纪然侧脸贴在车窗上,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形成一小片白雾。
他伸出食指,无意识地在雾面上画着抽象的图案。
“你在星科工作多久了?”应祐打破沉默。
“三个月,还在实习期。”纪然转过脸,“我是北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去年刚毕业。”
“北立?那为什么来江城工作?”
纪然的手指在大衣袖口上轻轻摩挲:“想换个环境,北立...太多回忆了。”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眼神飘向窗外的雪景。
应祐没有追问。
每个人都有不愿提及的往事,他比谁都明白这一点。
“你呢?在金融行业工作很久了吗?”纪然转移话题。
“两年多,之前在伦敦读的经济学硕士。”
“哇,伦敦。”纪然的眼睛亮了起来,“我大学时最要好的朋友去伦敦交换过半年,她说那里的雨天特别有味道。”
“确实。不过比起江城的冬天,伦敦算是温暖的了。”
纪然笑起来:“今天是我经历过最冷的一天。”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但也是最温暖的。”
车内的收音机正播放着一首老歌,沙哑的男声唱着关于离别和重逢的故事。
应祐突然意识到,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在出租车上希望路程长一点,再长一点。
“你喜欢音乐?”他问,“今天你弹得很好。”
纪然的睫毛轻轻颤动:“只是爱好,我父亲...他是音乐老师,从□□我学了很多乐器。”他抬起手,指尖有细小的茧,“吉他是唯一我主动想学的。”
“为什么是吉他?”
“因为它...”纪然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可以抱着,就像抱着一个朋友。”
这个回答如此简单又如此动人,应祐感到胸口一阵莫名的柔软。
他想说些什么,但司机的粗嗓门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第一个地址到了,静安花园哪个门?”
纪然指了指右前方的小区入口:“南门就行,谢谢。”
车子停下,纪然脱下应祐的大衣递还给他,手指在布料上流连了一秒才松开,“谢谢你送我回来。”
“不客气。”应祐接过衣服,上面还残留着纪然的体温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清新气息,像是雪后松林的味道。
纪然推开车门,冷风立刻灌了进来。他一只脚已经踏出车外,却又突然转身:“那个...手帕...”
“啊,对。”应祐从口袋里掏出叠好的深蓝色手帕,“给你。”
纪然接过手帕,两人的指尖再次相触,这次比年会时更轻更短暂,却让应祐的心跳漏了半拍。
“周一见?”纪然站在雪地里,呼出的白气模糊了他的表情。
“周一见。”应祐点头。
车门关上,出租车重新启动。
透过后窗,应祐看到纪然站在原地没动,身影在路灯下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雪夜中。
“小伙子,你朋友啊?”司机突然开口。
应祐含糊地应了一声。
“长得挺俊的。”司机通过后视镜瞥了他一眼,“男朋友?”
“不是。”应祐回答得太快,声音也太高,“只是...刚认识的。”
司机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五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金茂公寓门前。
应祐付了车费,走进公寓大堂。
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他盯着金属门上自己模糊的倒影,思绪却飘回那个穿着他大衣的身影。
回到家,应祐脱下外套挂在衣帽架上,习惯性地检查手机。
两条未读消息:一条来自母亲,问他春节是否回家;另一条来自周总,简短地写着「周一早来我办公室一趟,有重要项目。」
应祐皱了皱眉。
周总的“重要项目”通常意味着加班、压力和至少一个月的连轴转。
他放下手机,走进浴室洗漱。
热水冲在脸上时,他突然想起什么,擦干手去掏大衣口袋。
——那块深蓝色手帕已经还给纪然了,但指尖似乎还残留着触碰时的温度。
与此同时,静安花园7栋1502室,纪然刚挂断父亲的电话。
“小然,你王叔叔的儿子也在江城工作,金融行业的,比你大两岁...”父亲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
纪然把手机扔在床上,走到窗前。
雪又开始下了,轻柔地覆盖着小区里的草坪和小径。
他掏出那块深蓝色手帕,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然后发现有什么不对。
——这不是他的手帕。
确切地说,外形几乎一模一样,深蓝色,棉质,但角落没有那个小小的“J”绣花,而且布料比他记忆中的要新一些。
纪然把脸埋进手帕,深深吸了一口气。
——檀香和雪松的味道,和那件大衣上的气息一模一样。
“搞错了...”他喃喃自语。
应祐给他的不是原物,而是一块相似的新手帕。
纪然坐在床边,打开手机通讯录,新添加的联系人「应祐远景金融」赫然在目。
他的拇指悬在“拨打”按钮上方,犹豫了几秒,最终点开了信息界面。
「手帕搞错了,这块不是我的。」他输入,然后删除。
「谢谢今晚送我回家。」再删除。
「周一见。」还是删除。
最后,纪然关掉了手机屏幕,把手帕小心翼翼地放进床头柜的抽屉里。
窗外,雪无声地落下,覆盖了所有来时的足迹。
周一的早晨阳光明媚,仿佛周末那场大雪只是一场幻觉。
应祐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公司,直接去了周总办公室。
周明,远景金融数据分析部总经理,四十出头,头发已经灰白,但眼神锐利如鹰。
他示意应祐坐下,然后推过来一份文件夹。
“总部新项目,亚太区数据整合。”周总点燃一支烟,无视了办公室内禁止吸烟的规定,“我想让你负责。”
应祐翻开文件,快速浏览着项目概要。
这确实是个大项目,涉及六个国家分公司的数据系统整合,周期至少六个月。
“为什么是我?”应祐抬头,“张经理更有经验。”
周总吐出一个烟圈:“总部点名要年轻人,有国际背景的,你在伦敦的履历很漂亮。”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应祐一眼,“当然,前提是你能够全身心投入,这个项目做好了,明年晋升不是问题。”
应祐听出了弦外之音。
周总一向不喜欢员工因为私事影响工作,尤其是那些“不符合公司形象”的私事。
“我明白了。”应祐合上文件,“什么时候开始?”
“下周一,这周你把手上工作交接一下。”周总掐灭烟头,“对了,年会那天,你和星科那个小伙子聊得挺开心?”
应祐的手指在文件夹上收紧了一瞬:“只是随便聊聊,关于他们软件的事。”
“嗯。”周总点点头,“星科的技术确实不错,不过他们公司规模小,管理混乱。我听说他们最近资金链有问题,几个核心员工都跳槽了。”
应祐没有接话。周总站起身,示意谈话结束:“记住,这个项目是你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别让任何人影响你。”
走出办公室,应祐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周总在暗示什么。
——三年前公司曾有一位高管因为同性恋丑闻被迫辞职,当时处理这件事的正是周明。
回到自己的工位,应祐打开电脑,邮箱里已经堆满了周总抄送给他的项目相关邮件。
他机械地点击、回复、归档,思绪却飘向静安花园那个可能刚刚起床的身影。
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新消息。
应祐的心跳突然加快,但点开后发现只是母亲回复他关于春节安排的短信。
他放下手机,揉了揉太阳穴。
才认识两天,甚至称不上朋友,为什么那个弹吉他的年轻人会如此占据他的思绪?
与此同时,星科科技办公区,纪然正盯着电脑屏幕发呆。
他的上司李经理刚刚宣布了一个消息:由于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所有实习生的转正评估将提前进行,只有表现最优异的才能留下。
“小纪,你负责的远景金融项目进展如何?”李经理走到他桌前问道。
纪然回过神:“算法优化已经完成,就等他们反馈测试结果了。”
“抓紧点,我听说远景新来了个项目,可能会用我们的系统。”李经理压低声音,“公司现在情况不妙,如果能拿下这个项目,你的转正就稳了。”
纪然点点头,打开编程界面,但眼前浮现的却是年会上那个穿着酒渍衬衫的高大身影。
他摇摇头,强迫自己专注于代码。生存还是幻想,这个选择题并不难做。
午休时间,纪然独自走到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三明治。
排队结账时,他的手机响了。
父亲又发来一张照片,是一个西装笔挺的年轻男子站在某栋写字楼前的标准照。
「王叔叔的儿子,王志远,在摩根江城工作,我把你微信给他了,你们年轻人自己聊。」
纪然叹了口气,关掉屏幕。
他咬了一口干巴巴的三明治,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通讯录,找到“应祐”的名字,犹豫了几秒,终于发出一条消息:
「手帕的事,谢谢。另外,远景的新项目如果需要技术支持,可以联系我。」
发完这条消息,纪然感到一阵轻松,又一阵忐忑。
他把手机调成静音塞回口袋,不敢立刻查看是否有回复。
直到下午三点,去茶水间倒咖啡时,纪然才偷偷查看手机。
一条未读消息:
「不客气。项目的事我会留意,周一愉快。」
简单、专业、不带任何私人情感。
纪然不知道自己是失望还是释然。
他放下手机,望向窗外明媚的阳光。
江城冬日罕见的晴天,积雪已经融化大半,仿佛那个雪夜只是一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