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枯萎的玫瑰 ...
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晚星"开花了。
江临像往常一样清晨六点到达温室,推开门的瞬间就被一簇幽蓝的光晕击中视线。那株不足三十厘米高的玫瑰枝条上,一朵小巧的花朵正在绽放——不是许昭最初培育的那种淡蓝色,而是一种深邃的靛蓝,花瓣边缘泛着银白的光泽,像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辰。
江临的双膝不受控制地发软,他跪在培育箱前,手指悬在花朵上方却不敢触碰,生怕这只是一个过于真实的梦境。晨光透过玻璃顶洒下来,蓝玫瑰的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花心深处隐约可见金色的花蕊,如同星辰的核心。
"你做到了..."江临轻声说,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机拍下花朵,然后翻出通讯录,手指在"许薇"的名字上方悬停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拨出。这个时刻,他只想与一个人分享。
温室里寂静无声,只有晨风吹拂玻璃的细微震动。江临打开许昭的工作日记,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开始写下观察记录:
"9月1日,晴,'晚星'初花。□□约5cm,花瓣27枚,靛蓝色(RGB 30, 55, 120),边缘银白。香气淡雅,有柠檬基调。叶片深绿,叶脉呈淡蓝色..."
写到这里,他的笔尖顿住了。接下来的科学描述突然显得如此苍白,无法捕捉这朵花真正的意义。江临撕下这页纸,重新写道:
"亲爱的许昭:
今天'晚星'开花了,比我们想象的更美。它让我想起你眼睛里的光彩——那种即使在最疼痛的日子里也从未完全熄灭的光芒。
我按照你最后的配方加入了硫酸铝,pH值调到7.5。你是对的,科学和奇迹有时候只差一步。
温室的玫瑰都很好,'夜后'上周开了第二季花,园主说游客们为它疯狂。我画了几张素描,但都不满意——没有你在旁边指出问题,我总觉得自己又回到了追求完美形式的老路上。
昨天许薇来帮忙整理你的研究资料,她比表面上坚强得多,已经决定毕业后接手玫瑰园的部分管理工作。你一定会为她骄傲。
我...很想你。比言语能表达的更多。"
江临将这张纸折好,放进许昭常穿的那件蓝色衬衫口袋里——那件衣服现在挂在工作室的椅背上,仿佛主人随时会回来穿上它。
接下来的日子,江临开始系统地记录"晚星"的生长特性。与许昭最初的担忧相反,这株蓝玫瑰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花期持续了整整两周,比普通玫瑰更长。更令人惊喜的是,它的蓝色会随着光线变化——晨光中偏紫,正午时接近靛青,黄昏时分则呈现出深海般的墨蓝。
十月中旬,江临收到许薇的消息——许昭的花艺日记和玫瑰栽培研究将被整理出版,出版社希望江临提供一些插图。他开始筛选许昭留下的资料,在一堆实验记录中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文件夹,标签是"蓝玫瑰传说"。
文件夹里是许昭收集的各种关于蓝玫瑰的文献——从植物学论文到民间传说,甚至有几篇量子物理学的文章被标记出来。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手写笔记,日期是去年冬天:
"根据奶奶的传说,真正的蓝玫瑰需要三个条件才能实现愿望:
1. 培育者必须付出最珍贵的东西作为代价
2. 花朵必须在满月之夜采摘
3. 愿望必须与所爱之人有关
科学角度当然无法解释,但有趣的是,多个文化中都有类似记载。日本传说中,蓝玫瑰能带来不朽的爱情;欧洲中世纪炼金术士则认为它象征着'不可能的任务'的达成...
如果...只是假设...传说是真的,奶奶付出了什么代价才培育出那株'蓝月'?而我又愿意付出什么?"
笔记到这里中断了,最后一行的墨迹有些晕开,像是被水滴打过。江临想起许昭日记中提到他奶奶在培育出蓝玫瑰后不久就去世了,胸口突然一阵刺痛。
十月的最后一个满月夜,江临鬼使神差地留在了温室。月光透过玻璃倾泻而下,将"晚星"的花朵染成一种近乎透明的蓝。江临站在花前,突然想起许昭笔记中的传说。一个荒谬的念头在他心中萌芽——如果...如果传说是真的呢?
他轻轻剪下那朵盛开的蓝玫瑰,花瓣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江临闭上眼睛,许下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然后走出温室,将花朵放在许昭最常工作的那张长木桌上。
夜风拂过,蓝玫瑰的花瓣轻轻颤动,一滴露珠滑落,像是一滴无声的泪。
第二天清晨,江临回到温室时,蓝玫瑰已经枯萎了。花瓣变成了深紫色,边缘卷曲,但依然保持着基本形态。更奇怪的是,它没有像普通枯萎花朵那样变得脆弱,反而呈现出一种皮革般的质感,仿佛时间在它身上静止了。
江临小心地将枯萎的蓝玫瑰装进一个玻璃罩,放在工作室的窗台上。从那以后,无论晴天雨天,这朵花都保持着同样的状态——不再鲜活,但也不继续衰败,就像一个被凝固的瞬间。
十一月初,江临开始筹备一个名为"枯萎的玫瑰"的个人画展。与以往追求完美构图的风格不同,这次的作品全部取材于他与许昭在玫瑰园的时光——不完美的、即兴的、充满生命力的瞬间。
展览中心位置是一幅大型水彩,画中的许昭站在晨光中的玫瑰丛里,衬衫袖口卷到手肘,手指轻抚一朵半开的粉玫瑰。画面没有刻意美化,甚至保留了许昭右腕上那道疤痕和眼角的细纹,但每个看到画的人都说,画中人的笑容仿佛能温暖整个冬天。
许薇在布展时来帮忙,看到这幅画时突然红了眼眶:"你画出了我记忆中的哥哥...那种活着的感觉。"
画展开幕当天,玫瑰园的园主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许昭生前最后培育的一批"晚星"种子,已经过专业处理可以长期保存。老太太将种子交给江临时,神秘地眨了眨眼:"那孩子说,这些要交给'能看见玫瑰灵魂的人'。"
展览持续了一个月,成为城里热议的艺术事件。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那些绚丽的鲜花作品,而是展览最后一面墙上的一组素描——全是枯萎或残缺的玫瑰:被虫蛀过的叶子,风暴摧折的枝条,甚至还有几幅是凋零在地上的花瓣。这些画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蕴含着一种奇异的美,一种超越了完美形式的真实生命力。
"这组作品叫什么?"一位记者问道。
江临看向那面墙,目光停留在中央那幅干枯蓝玫瑰的素描上:"'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
十二月的第一场雪落下时,江临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样书——《玫瑰与刺:许昭的花艺笔记》。封面是他画的一株"夜后"玫瑰,内页插图则全部选自他和许昭在玫瑰园的作品。翻到最后一章,江临发现出版社加入了一段许昭的日记:
"如果有来生,我想做一株玫瑰。不必是最美的,不必开得最久,只要能在某个人的画纸上留下痕迹,哪怕只是一片不完美的花瓣,也足够了。"
书的扉页上印着许昭的照片——他站在温室里,手中捧着一朵刚开的粉玫瑰,笑容比花朵更灿烂。江临轻轻抚摸那张照片,窗外的雪静静落下,覆盖了玫瑰园的每一寸土地。
春天来临时,"晚星"的种子发芽了。江临在温室里专门辟出一块区域,精心照料这些幼苗。与母株一样,它们的叶脉呈现出淡淡的蓝色,预示着未来的花色。
许薇每周都会来帮忙,两人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相处模式——她负责记录数据,江临调整养护方案。他们很少谈起许昭,但那个不在场的人却仿佛始终站在他们中间,通过每一株玫瑰诉说着存在过的痕迹。
五月的某个下午,当江临正在整理工作室时,许薇兴奋地冲进来:"开了!第一朵二代'晚星'开了!"
温室里,那株最早开花的"晚星"后代正展示着它的初花——比母株的花朵稍小,但蓝色更为纯净,几乎像是一块切割完美的蓝宝石。江临和许薇并肩站在花前,谁都没有说话。阳光透过玻璃顶洒下来,在三人之间织就一张无形的网。
那天晚上,江临做了一个梦。梦里许昭站在一片蓝玫瑰花海中,朝他微笑。这一次,没有无形的屏障阻挡,江临跑过去,紧紧抱住了那个思念已久的身影。许昭的触感如此真实,甚至能闻到他身上熟悉的玫瑰香气。
"'晚星'很美。"梦里的许昭说,"比我梦想的还要美。"
江临想说很多,但最终只挤出一句:"我很想你。"
"我知道。"许昭轻轻抚摸他的脸颊,"但你看,我没有真的离开。我在每一朵你画的玫瑰里,在每一株你照料的植物里,在每一个记得我的人心里。"
梦醒时,晨光已经洒满工作室。江临坐起身,发现窗台上那个玻璃罩中的枯萎蓝玫瑰不知何时落下了一片花瓣,正好落在许昭那件蓝色衬衫上。
他拾起那片花瓣,对着阳光观察——尽管枯萎,它依然保持着深邃的蓝色,叶脉清晰可见,像是某种神秘的符码。江临突然明白了许昭一直在试图告诉他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真实地活过、爱过、留下过痕迹。
他将那片花瓣夹进许昭的花艺日记最后一页,然后拿起画笔,开始画一幅新作品——不再是完美的玫瑰标本,而是一株真实生长着的"晚星",带着露珠、虫眼和不规则的叶片,在晨光中傲然绽放。
画到一半时,江临停下来,在画布角落题上一行小字:"给许昭——谢谢你教我看见真实的美。"
放下画笔,他走出工作室,来到玫瑰园中央的下沉花园。五月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各色玫瑰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江临坐在许昭曾经最爱的那张长椅上,闭上眼睛,感受阳光在眼皮上跳动的温度。
一阵风吹过,带来几片飘落的花瓣。其中一片落在江临的掌心——是来自那丛"黄金庆典"的黄玫瑰,边缘已经开始泛红,呈现出生命将尽的迹象。但此刻,在阳光下,这片不完美的花瓣比任何珠宝都更耀眼。
江临突然想起许昭第一天对他说的话:"玫瑰不是这样静止的。它有生命,会呼吸,会疼痛。"
是的,玫瑰终将枯萎,也不再耀眼。但爱不会。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欢迎大家收看呀~ 这几天要上学,所以不打算开新文了,不能给大家更新,很抱歉。 大家凑合看吧
……(全显)